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平衡艺术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平衡艺术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27 来源:笔趣阁

韩艺放下茶杯来,笑道:“就事论事,拿元行跟金行比,对于元行是不公平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萧无衣笑道:“夫君,牡丹姐向来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的。”

“你少插嘴!”

元牡丹瞪了萧无衣一眼,姐姐的威严是尽显无疑,她又向韩艺道:“我并非是拿现在元行跟现在的金行比,就算是几年的金行,元行也是比不上的。”

韩艺微微皱眉,道:“那你可知其中缘由?”

元牡丹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以前也与你说过。”

韩艺稍一沉吟,道:“关于乡绅地主?”

元牡丹轻轻点了点头,道:“我今日与元仓叔叔谈过,目前元行主要的业务,集中在南北贸易,也就是你们金行的金票业务,其次,就是扬州城内,但除此之外,其余的几乎是微乎及微。”

萧无衣纳闷道:“你这元行开在扬州,扬州城内买卖好,那就行了呀,你怎还不满足?”

韩艺笑道:“夫人,像金行、元行这种买卖,其实并不在于赚钱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百姓的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如果只是富人之间的交易,纵使赚得再多,那元行也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

“正是如此。”元牡丹点了下头,又道:“与金行相比,元行在这方面就相差甚远。金行在长安城内,就拥有广大得客户,城内的每个百姓,包括朝中官员都是金行的客户,哪怕是在郊外,那些乡绅地主也开始将钱存入金行当中。

但是在扬州,却不是这样的,扬州城远不及长安那么大,那么繁华,虽然比起以前来,已经进步不少,但是其主要财富、人口都还是集中在像梅村这样的乡村之中,但是当地有不少乡绅、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益,他们是反对元行的,编造谎言,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乡民将钱存入元行之中。

还有一个原因,在长安,不管是农业,还是商业,都是采取雇佣制,导致百姓开始往长安城集中,大家赚的是钱,自然会有钱存入金行之中,而扬州的话,在这方面还是不如长安,百姓没有更多的财富,他们纵使想,也没有钱存入元行之中,但是这跟那些乡绅地主,也有莫大的关系,是他们在暗中阻扰,不准乡民入城务工。”

韩艺点点头,道:“你说得这些,其实都在我的预计之中,这也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但是总的来说,元行的业务肯定也是在一点点提升,只不过没有金行发展的那么快,但是这也很正常,长安毕竟是天子脚下,是大唐的中心,整个政策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周边推广开来的,别说走路了,就算风从北边吹到南边,也需要一定的时日,这是正常情况,不用过分焦虑。”

元牡丹螓首轻摇道:“我焦虑得并非是元行的发展,而是商人与乡绅、地主的矛盾,在长安还不觉得,因为那里有你在坐镇,但是一出长安,这种感觉是越发明显,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及早做好准备才是,弄不好,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发展。”

韩艺问道:“那不知你对此有何建议?”

元牡丹叹道:“不瞒你说,其实我一早就主意到这个问题,但是我全无头绪,我希望你能有办法。”

韩艺沉吟片刻,道:“你说得不错,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其实是陛下希望见到的。”

元牡丹惊讶道:“这---为什么?”

韩艺笑道:“这就关乎政治问题。在面对地方上的乡绅大族,朝廷一直都有压力,在这方面,朝廷一直都是慎之又慎。而均田制无疑是进一步加强乡绅、地主的势力,因为百姓都得回家乡种田,乡绅的势力是非常大的,就连税收都得依靠乡绅。陛下当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绅、地主对于朝廷的影响。

但是采取暴力夺取,显然是不可取的,乡绅也有他好的一面。一个明君,对于百姓的任何政策,应该在于平衡。提升商人的势力,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平衡乡绅的势力,现在矛盾还未凸显出来,主要是因为商人的势力还不足以影响乡绅、地主的权利。当矛盾真正爆发出来时,就证明商人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乡绅、地主才会感到空前的危机。这时候朝廷就可以出面,从中平衡,那么两方就都不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

元牡丹呆愣半响,苦笑道:“你们这些大臣与我们这些商人考虑得还真是不一样。”

韩艺笑道:“这是当然的,商人只会顾自己的小金库,但是陛下跟朝廷顾忌的是大局,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地主,不能没有农夫,当然,也不能没有商人。”

元牡丹黛眉一皱,道:“但等到矛盾爆发出来,朝廷又该如何平衡呢?”

韩艺道:“很简单,帮助受害者。商人是后起之秀,这个群体的崛起,伤害了地主、乡绅的利益,朝廷当然会站在乡绅这边,对于商人采取一些手段,好比说征收商税,这其实是应该的,但是这能够很好的安抚那些乡绅、地主。不过矛盾还会持续,一旦商人受到伤害,朝廷也会给予地主、乡绅一些压制。”

元牡丹笑了一声,道:“我明白了,让商人跟地主自相残杀,朝廷便可从中渔利,最终,乡绅和地主都不会对朝廷构成威胁。这一定是你出得主意吧。”

“当然是的。”韩艺笑着点点头,道:“但是你何不这么想,如果商人对于朝廷,对于陛下,对于国家,没有任何贡献,就连一点点利用的价值都没有,陛下、朝廷又凭什么帮助商人发展,这其实就是相互利用。不过,这些话是我对自己夫人说的话,仅此而已,我不会向任何一个人承认我说过这些话。”

元牡丹笑着点点头道:“这我当然知道,而且,我们元家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朝廷。”

“你们能不能回屋去谈,别打扰我在这里喝茶,我今日可是走了一整日,想一个人清闲一下。”一旁的萧无衣突然发出不满的抗议。

韩艺一愣,随即道:“这都怪牡丹,是她将话题带跑偏了。此时此刻,我们应该谈谈家事,好比如说,关于韩玄牝与韩蕊的教育问题。”

萧无衣一边闻着茶香,一边说道:“这当然是由牡丹姐来,牡丹姐可不会放心我来教韩蕊的。”

元牡丹偷偷给韩艺递去两道求救的目光。

韩艺摇摇头道:“我不赞成。”

萧无衣问道:“为何?”

韩艺笑道:“要论做买卖,元家的确要强于萧家,但是这方面牡丹比我还是稍差一筹,我就可以教,论文学方面,元家是决计不如萧家的,牡丹,你认不认同?”

元牡丹点点头,道:“兰陵萧氏,江左大族,且不说那些德才兼备之士,就连宰相都不知道出了多少个,光这文学底蕴,我元家便难以望向其背。”

韩艺道:“另外,无衣乃是卫国公的得意门生,深通兵法,可谓是文武双全,我能有今日之地位,全凭当初无衣不厌其烦的教导,还有独孤无月,不也是无衣你教出来的么,哪怕是昭仪学院,也是无衣打下的坚实基础,可见要说到老师方面,我是认为这天下间,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无衣。”

萧无衣听得抿唇一笑,白了韩艺一眼,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在帮着牡丹姐,将两个小孩交给我,她就能够抽出身来,去打理元家的买卖。”

韩艺道:“这你可是误会了,我绝没有偏袒牡丹,我会亲自在旁辅助你的,我最多是闲聊的时候,跟牡丹谈谈买卖上的事,我是支持你的。”

萧无衣哼道:“你有本事倒是不支持我,你如今要在这里守孝,你要去城里做买卖,杨展飞非得将你抓起来不可。”

说得你好像不用守孝似得。韩艺挥挥手道:“且不论这一点,你倒是反驳我说得,哪怕是你能够反驳一点,我绝对向你低头认错,如果你不能反驳,那你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如此,你就有责任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只有你教,咱们的孩子才能够出将入相。”

话都说到这份上,萧无衣还能说什么,点头笑道:“好吧,我答应你就是。”

元牡丹立刻给韩艺递去两道感激的目光。

韩艺没好气道:“我说牡丹,你还遮掩什么,无衣这么聪明,难道她看不出你的小心思么?无衣之所以答应,不是因为我忽悠,而是因为她深明大义,早有此打算,你难道是第一天认识无衣么,如果她不想干什么,谁都勉强不了。”

元牡丹登时尴尬的两腮通红,就跟打了胭脂似得,她从未见过如此卑鄙的丈夫。

“还是夫君了解我。”萧无衣却是得意一笑,又朝着元牡丹道:“就你那点雕虫小技,焉能瞒过我。”

元牡丹甚觉委屈,被他们调侃的说不得话,但她毕竟是一个商人,她有着商人的思维,这本是她的责任,如今萧无衣帮她分担,她才有精力去打理元家在江南的买卖,那么让萧无衣讽刺两句,又有甚么关系,索性也就不与萧无衣争。

萧无衣见元牡丹出奇的没有做声,心里那个痛快呀,略带感激朝着韩艺眨了眨眼。

韩艺笑了笑,让大家各有所得,并且得到的是自己想要的,这一直都是他追求的,也是他最擅长的,不然怎么当老千。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