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天助女皇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天助女皇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27 来源:笔趣阁

武媚娘愣了下,旋即小心翼翼道:“臣妾一直都在宫中,并未受到什么影响。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治笑道:“这不可能吧,你们娘家那边的田地可也得缴税,他们难道就一点怨言都没有吗?”

武媚娘道:“臣妾的娘家能有今日,全都是陛下的恩赐,而如今陛下都带头纳税,而且...而且这事也都是因臣妾而起,臣妾理应为此负责,母亲那边自当也应该全力支持。”

李治点了点头,突然道:“但如果抛开这一切不说,你对于新政有何看法?”

武媚娘凤目一睁,沉默不答。

这个问题和方才那个问题,可是有着质的不同,方才那个问题只是涉及外戚,而这个问题却关乎于国政。

李治笑道:“你但说无妨,在这期间,朕一直都卧病在床,也不清楚大家是如何看待这新政的,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武媚娘沉吟少许,道:“陛下,你---你是知道的,其实臣妾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韩艺的政策,臣妾也认为我大唐必须要全力发展工商业,只是后来......。”

说到后面,她是一脸尴尬之色。

李治好奇道:“为何你认为大唐一定要发展工商业?”

武媚娘道:“如今高句丽已经被消灭,而西北也已经征服,边上就剩下一个吐蕃,但是吐蕃身处的地理环境,令咱们中原王朝一直都望而却步,当年汉朝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是筋疲力竭,可见大唐不管是想要征服身在高处的吐蕃,还是想要去往更远的西域,这都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而原有的生产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大唐开疆扩土的需求,虽然我朝的均田制有别于汉朝,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而在汉武帝之时,汉军虽无敌于天下,但是国内却不能支持不了军队更进一步,如今我大唐也面临着这种局面,因此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唯有寻求突破,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发展出更为先进的技术,大唐才有可能征服高出的吐蕃,更远的西域,以及巩固大唐现有的统治。反之,我们只能安于现状,被动挨打,若一味的追求开疆扩土,也只会步汉朝的后尘。”

李治听得面露微笑,不得不说,武媚娘的这一番话,正好言中他的心思,他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的支持韩艺的新政,其中当然有不少客观原因,但是也主观的原因。

他心里也明白,唐朝跟汉朝比较起来,区别真心不大,都是小农经济,都是种田,而汉武帝即位的时候,可比他有钱多了,但是很快就将国家给掏空了,这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要这么继续扩张下去,小农经济明显难以支持中原王朝涉及更远的地区,因为土地就那么多,傻子都能够算清楚这笔账,若想要征服西域和吐蕃,就必须要生产出更多的财富来。

而冲破地理的限制,踏足西亚,那可是李治的政治理想,每个政治家都有他的政治理想,并且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走,韩艺的政策给予了他这个希望。

“你说得很对呀!我大唐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求变。”

李治感慨了一番,又看着武媚娘道:“你若能够一直坚持这个想法,那该多好啊!”

武媚娘尴尬的看了李治一眼,道:“臣妾终究是一个妇道人家,心胸可远不如陛下那么宽广。”

这话说得非常巧妙,其实就是变向认错,她当初为什么会那么做,不就是因为他容不下韩艺,心胸狭隘。

李治听得哈哈一笑,但随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过得一会儿,他突然道:“如今弘儿抱恙在身,恐怕暂时是不能处理政务,而朕要集中精力处理吐蕃的事,也难以顾忌朝政,你就帮着弘儿处理一些国内政务,书房的奏章都已经堆积如山了。”

武媚娘心中咯噔一下,诚惶诚恐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臣妾如今可还是戴罪之身,又如何能够处理政务。”

李治笑道:“你自己也说了,你是一个妇道人家,这妇道人家就应该相夫教子,如今朕也没有精力处理这么多政务,弘儿也要静养身体,幸亏你有这能力,否则的话,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至于以前的事,让它过去吧,此事就这么定了。”

武媚娘道:“陛下,就算臣妾答应,但是大臣们肯定也会有意见的,要是让他们得知此事,只怕朝中又会出现动荡,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李治皱了皱眉,道:“他们会体谅朕的,朕这么安排也是为了弘儿,而弘儿可是肩负着大唐的未来,而且,你也只是帮着处理一些政务。”

武媚娘嗫嚅几回,起身行礼道:“臣妾遵命。”

原本来说,李治是不可能再启用武媚娘,之前的种种迹象都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但是他现在确实是没有办法,因为皇权中已经出现了一个空窗期,他和李弘都没有办法长时间的处理政务,因此他得找人来填补这个空窗期,按照规章制度来说,应该是宰相出来的,但是李治对于宰相掌权,那是非常非常警惕的,这也是他的底线,他不会再让宰相越过这一道线的,这选来选去,唯有武媚娘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纵使她犯了那么大的错误,但是李治也只能选择她。

首先,武媚娘是一个女人,在传统思想中,这女人终究是不可能翻天,吕后那么牛,她到死也就是太后,刘家的江山还是传承了下来。至于那什么武则天的,都是事后诸葛亮,任何人身处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都不可能会认为武媚娘最终可以称帝的,最多也就是个吕后级别,如果给宰相权力的话,那就是司马懿、王莽级别的,这江山都可能换姓,而且自古以来,太多的先例。

这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其次,武媚娘是太子的生母,这父母的一切那都是传给儿子的,李弘体质弱,但是李治又非常喜爱李弘,就是认定了他这个太子,不管怎样,也要将皇位传给他,如果李治否定李弘,其实就是否定自己,因为他在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中,身体也是最弱的一个,但是他也当了皇帝。如果坚定李弘的话,那就一定需要一个人来为李弘保驾护航,因为李治身体也不好,万一哪天崩了,李弘现在这情况,可就非常危险,权力自然就会过度到韩艺他们手中。

以李治自身的经历而言,他是不可能再留给李弘一个长孙无忌,或者一个褚遂良,那么只能让皇后来为太子保驾护航。

但是李治并没有给武媚娘任何权力,只是让武媚娘帮助李弘批阅一些奏章。

.....

三更时分,李弘的书房突然亮起了泛黄的灯光。

“你们在外面等着。”

“是。”

待两个宫娥退下之后,武媚娘目光一扫,最终落在了那堆积如山的奏章上面,她走上前去,随意拿起一道奏章来,嘴角突然扬起一抹笑意来,“想不到这一切来得如此之快。韩艺,咱们之间的恩怨,可还没有完结。”

.....

.....

此时已经是半夜,但是贤者六院的大厅中,还亮着烛光。

“阿嚏!阿嚏!”

“韩小哥,你还好吧?”

“没事,没事,也不知哪个王八蛋在骂老子。”

韩艺稍稍揉了下鼻子,又向阎立本道:“你继续说吧。”

阎立本道:“老朽说得也差不多了,可是说到底.....。”

说到这里,他讪讪笑了几声。

“说到底还是要钱。”

“嗯。”

阎立本道:“但是水泥和马桶的出现,可以解决许多以前城市面临的难题,令百姓生活的更好。”

韩艺又将目光投向墙上那长安城的建设蓝图。

这就是阎立本耗尽心血构建出来的新长安城,他可是这方面的天才,而水泥又给了他无限灵感,因为水泥其实就是可以千变万化的石头,令他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可以构建出一个新型城市,将自己生平所学,都用于这个新型城市。

不得不说一句,韩艺心里真是非常佩服阎立本的才华,这个新型城市,有着非常完善下水道系统和供水系统,当前的技术,可以做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极致,其中一些技术,是韩艺在后世都没有见到过的,非常巧妙,但是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城外的话商人都愿意出钱,因为水泥马路可以为他们节省不少运输成本,但是城内的话,他们可就不会愿意出这钱,这必须要得朝廷出钱,这必须得韩艺点头。

过的好一会儿,韩艺微微笑道:“你这么说,恐怕难以说服陛下,如今也没有谁说对于当下城内的环境感到不满,你这又大兴土木,大臣们都会反对的。”

阎立本道:“那应该怎么说?”

韩艺道:“当然是根据新政的需求阐述你的构想。新政出现之后,百姓的流动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城市人口也将会与日俱增,城内已经快要装不下,那么就需要建造更多的楼房,以及更加合理的规划,节省出更多的地方出来。

还有里坊制度,里坊制度已经妨碍了百姓的生活,有些百姓在城里就是租一个月的房,下个月可能就得去江南,但是里坊制有着许多的限制,而这些限制给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不利于的新政发展。

另外,郊外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外城区,如何将内外更加紧密得联系在一起,那么城内的规划就应该要更加开放一些,不能还跟以前一样。”

阎立本思忖了半响,又道:“可还是要钱啊!”

韩艺笑道:“只要你能够令陛下来找我谈这事,钱的话,不是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