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这就是无为而治

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这就是无为而治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27 来源:笔趣阁

“真是好厉害的皇后呀!”

从政事堂出来,上得马车之后,王玄道就立刻感叹一声,“这临时约法本是用来约束皇后的权力,但是如果她的提议总是能够通过,那临时约法就失去了作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卢师卦摇摇头道:“此言差矣,如果没有临时约法,皇后还会提出这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主张么?可见临时约法还是有效的。”

长孙延道:“但是久而久之,可就不一定了。”

崔戢刃笑道:“那你方才还支持皇后的决议呢?”

长孙延道:“就事论事,皇后这番提议对于国家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崔戢刃笑道:“这就是皇后厉害的地方啊,她的主张一旦通过,并且使得国家发展的更好,那么她的威望自然会水涨船高,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这一点而去反对皇后,那与李义府等人又有何分别呢?而且我们也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长久下去,等于权力还是被皇后拽到手里了。”

王玄道道:“可见我们还是得小心谨慎,不能大意。”

其实他们心里还是多少不愿意支持皇后的,因为这种主张一旦通过,皇后的权威肯定会增加不少的,但同时他们也知道,主张无为而治,其实就是在为商人崛起扫清崛起的障碍,因为商人的崛起会引发太多的矛盾,在统治思想中有着太多反对商人的,让商人崛起合法化,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化解许多矛盾。

......

朝廷先是下诏,废除禁止工商阶级骑马的限制。

这一条诏令,反对的声音虽然不小,但是支持的声音更大,尤其是阿史那弥射他们都非常支持,因为他们家族都卖马,这能够促进马匹买卖,如今商人可是大客户,不准商人骑马,那他们家的马卖给谁啊!

马商、车商,甚至于草商都是非常支持这一政策的。

商人阶级当然高兴,虽然他们很多都经常骑马,但是朝廷明言废除,这就是要提升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啊。

但是朝廷要确立“无为而治”为治国的中心思想,这个就引起极大的争论。

这事一传到弘文馆,就立刻传了出去,紧接着大唐日报就发表文章,阐明“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无为而治治国,法家思想平天下”的新主张,而这一主张也冠以了皇帝和皇后的名义。

这也是武媚娘又重新凭借政策回到世人的眼里。

这其实就是一种宣告,我回来了。

长安的那些老儒生们也不管对错,就直接对武媚娘破口大骂,将前面那一场危机中武媚娘干得烂事,又都给挖了出来,就连“妖后乱国”的说法都出来了。

但是大家都不骂李治,提都不提,不是因为害怕李治,他们也经常骂皇帝,主要是因为李唐遵李耳为始祖,那李治当然要推崇我祖先的思想,这不就是儒家推崇的孝道么。

但是儒生总得找一个理由反对吧,那武媚娘就是最好的突破口,而且现在骂武媚娘,那都是理直气壮的,根本不需要害怕,因为武媚娘之前犯了很大的错误,如今让她主持政务,那也是为了皇帝,不代表大家原谅了武媚娘,反对的人都说武媚娘提出这个主张,不是为国家好,而是为了掌权,要毁掉临时约法。

张文灌他们都已经预料到了,是拼了命的在朝中官员解释,朝廷不是要罢黜百家,独尊道家,新主张是为了让三家思想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基本上还是贯彻儒道法三家思想并行的原则,只不过是确立无为而治为治国思想,不是确立道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他们又跟弘文馆的大学士,重新诠释无为而治,首先一点,无为而治就包括仁政治国的思想,而且是要求在律法之下,给予百姓更多的自由发展,不给于太多的限制,朝廷不能与民争利,但不是无所作为,朝廷的职责是根据百姓的发展,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

这么一解释,多半年青一代就都非常支持这一主张,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环境给感染,他渴望自由、开明的社会风气,包括一些崇尚儒家的年轻人,因为这个主张,并没有否定儒家思想,只不过是将儒家思想作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儒家的主张么。

士族本来也是儒道兼修,这种主张就迎合了他们的主张,他们也开始写文章,支持这一主张。

但是如今可不是坐而论道,主要舆论武器那是报纸,而大唐日报和士族日报都是保持中立的立场,我们做得是买卖,想要在我的报纸上刊登你的文章,你得拿钱来。

这可就给予商人阶级参与进来,提供了契机,以前这种思想上的争论,跟商人有什么关系,但是涉及到钱,他们能够参与。他们也知道这种新主张是对他们有利的,但是他们不会写文章,那么只要是支持这一主张的文章,他们就出钱让士族日报和大唐日报刊登。

然而,这种思想上的争论,那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对于士林中人而言,这是可以让他们一战成名的,可问题如今这争论是需要少钱,很多人也看到商人在后面不断洒钱,许多本身就支持这一主张或者中立人士就跑去跟商人合作,我写文章支持这主张,你们出钱帮我刊登。

大家又是一拍即合。

佛家中人,见道家和儒家争得不可开交,大家的眼球都被他们吸引去了,没有人关注他们佛家思想,这可不行,佛家在大唐的势力可是非常强的,于是佛家中人也参与进来,法家中人也参与进来。到最后,墨家又不知道从哪里窜起来,开始宣扬他们的墨家思想,但是他们没有提倡“兼爱”、“非攻”等墨家核心思想,而是提倡学术论,什么几何学、认识论......。

他们知道工匠的地位在提升,投资工匠可能能够令墨家崛起。至于什么“兼爱”,“非攻”,没有什么关注点,他们也就不提,我们墨家现在是专门搞技术的。

这一下可是热闹了!

而且这些争论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在报纸上面刊登。

皇帝也看得见啊!

这势必会惊动皇帝啊!

故此李治赶紧将韩艺给叫到两仪殿来。

“朕听闻朝廷推行无为而治的新主张,士林的反对声是非常高啊。”李治是皱眉问道。

“没有啊!”韩艺摇着头道:“大家都是非常支持啊,并且是用实际行为来表示的。”

李治愣了半响,气得直接将桌上的大唐日报甩给他,道:“那些反对的文章都刊登在你的大唐日报上面,你当朕是瞎子么?”

说得你好像看得清楚似得。韩艺暗自嘀咕了一句,拿起来稍微看了一眼,道:“陛下,这上面的文章可就是最好的证据啊。”

李治纳闷道:“你这话是何意?”

韩艺道:“朝廷刚刚主张无为而治,大家就开始思考起来,这不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么?”

李治啧了一声:“你这是强词夺理。”

“臣绝非是强词夺理。”

韩艺道:“陛下,如果我朝效仿秦始皇焚书坑儒,效仿汉武帝独尊儒术,那他们还敢这么说么?他们还能这么说么?正是因为陛下你主张无为而治,他们才能这么说,这就是我大唐之伟大,我大唐立国之本,开明和包容。”

李治稍稍点了下头。

韩艺又道:“其实这些反对的声音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一旦朝廷不准百姓嘴上反对,那么百姓就会拿起武器来反对,这就是为什么我朝一直提倡广开言路。朝廷应该在旁细心观察,一个政策如果全民都反对,那肯定是不行的。朝廷听他们的声音,就知道朝廷有哪些方面不足,百姓需求的又是什么,那么就可以事先做到宏观调控,这不就是老子所主张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中核心思想还是无为而治啊。对于陛下你而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陛下应该更直接的听听百姓在说什么,历朝历代很多国家灭亡,都是因为奸臣作祟,因为陛下你毕竟很难听到百姓在说什么,大臣们是经常欺上瞒下,但是最后出来承担的又是皇帝。”

李治听得呵呵笑了起来,道:“这话朕还是第一回听到从臣子口中说出来。”

韩艺道:“臣是商人出身,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陛下好,国家好,我才更好。”

“若你都如你这般想那便好了。”

李治笑了笑,又道:“但是任由士子反对朝廷,也不太好吧。”

韩艺道:“陛下,朝廷这回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是要彻底贯彻无为而治,而是要顺应国情,不然的话,会产生许多矛盾的,但不是任由他们乱来,同时朝廷还是强调律法和儒家的道德,主要还是依靠儒家和法家为无为而治护法,他们用学术理论来反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若是有人别有用心,或者对陛下出言不逊,这就是违反了律法和礼法,那么朝廷自然还是会出面的,只要在朝廷的控制之下,那就让他们去说吧。”

李治稍稍点了下头,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也不会答应的,简单来说,舍弃儒家,就是损害皇帝的利益,他沉吟半响,道:“朕也写篇文章,发表在你的大唐日报上面。”

韩艺激动道:“这---这真是太好了,臣保证,将陛下文章所得之利,全部捐给学院建设。”

李治愣住了,这思维跳跃的真是有点,指着韩艺,好气好笑道:“你还真是商人出身。”

李治很快就写出一篇文章来,他当然不是自己写的,他眼睛看不清楚,他是叫文官代写的,他来口述。

韩艺一看这文章,高材生就是高材生,又立刻拿着这篇文章刊登在大唐日报上面。

文章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说朕最近看到大唐日报、士族日报上面的文章,朕感到非常欣慰,你们说的礼义廉耻,忠君报国的思想,这都是非常正确的,朕希望你们能够遵从自己言行。

这可是李治头回在大唐日报上面发表文章,韩艺是有准备的,是加印了一倍的量,这一倍的量,并且还让士族日报一块发表,即便如此,还是卖得一张不剩,大家是争着抢着来看啊。

儒生们一看,皇帝认为我们儒家的思想是对的,那是不是要收回这个主张呢?

可一看标题----这就是无为而治。

大家顿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么,你们说得都比朝廷说得还要好,那朝廷为什么还要用你说的话去规范你们,这不是多此一举么,你们言出必行就行了啊。

可见李治的主张不是要舍弃儒家思想,完全遵从道家思想,这个跟汉初的时候不一样,汉初的时候,要么道家,要么儒家,反正二者选其一。这个无为而治是一种包容的主张,你信仰儒家和道家,那都是你的自由,你是农民,还是牧民,是你的自由,你要从商,还是从政,统统都是百姓的自由,朝廷不去干预这些,百姓自由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这才是核心思想。

其本义就是让他们别歧视其它阶级,为什么呢?很简单,人家现在已经是交税大户,又给百姓带去不少生计,最为关键的是,将西北地区彻底融入进来,大家有了共同的思想,要是还处处对商人,这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许多人都歌颂皇帝开明、大度,这胸怀甚至于都要超过唐太宗。

可明明就是两个人的主张,但是他们只骂武媚娘,这边歌颂皇帝。

崔戢刃、王玄道他们也相继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这种新主张,说明儒家和法家是朝廷主张的无为而治之根本所在,如果没有这两家的思想,那就不可能做到无为而治,要是连基本的道德观和法治观都没了,那无为而治就是死路一条。

大家渐渐明白朝廷这种主张,文章的风向就开始发生了改变,从反对无为而治,到什么是无为而治,到怎么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在长安的士林中,变得不是哪家思想,而是一种新主张,一种拥有大唐特色的新主张。

当然,新主张是需要发酵的,这只是萌芽而已,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发酵,但是这已经给资本主义打下了基础。

那些年青一代就非常拥护这种主张,尤其新阶级,因为新阶级都就是贵族从商,而且都是年轻人,这个现象在长安是最明显的,就长安最多,无为而治的主张就给他们提供了从商的思想基础,这是我的自由,你凭什么笑话我,看不起我,只要我没有违法,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北巷。

“你怎么来呢?”

萧无衣刚刚下班,见到韩艺站在门前等候,不禁惊喜道。

“当然是来接无衣姐你回家的呀!”

她一旁几位的少妇笑吟吟道。

“你们是要讨打了么?”

萧无衣偏头一瞪。

那些个少妇立刻怂了,赶紧开溜。

无衣姐在哪里都得当老大,她这性格就不可能屈居老二,这也是她坚决反对武媚娘干预妇联局,这是我的领域,哪怕是在家里,她也是一家之主,虽说韩家是民主,并且准时准点投票,但她还是一直当选,就是因为她很无耻的给予了韩玄牝和韩蕊投票权,这两个小娃在家里最怕的可就是萧无衣,萧无衣又是他们的老师,韩玄牝是毫无下限拍萧无衣的马屁,每回投票,他都是坚决拥护萧无衣当选。

韩艺笑了笑,道:“我刚从飞雪那里来,待会咱们一块去杨家吃饭,玄牝和蕊儿他们都已经去了。”

“听你这口气,好像最近都挺清闲的?”萧无衣好奇道。

韩艺拉着她的手,一边朝着马车那边走去,一边说道:“你知道我这人读书少,这种时候,我难以有什么作为,所以比较清闲。”

萧无衣一本正经道:“但是你会忽悠啊!”

韩艺哈哈一笑,道:“以前你丈夫是没有地位,那只能靠忽悠,如今我都是尚书令,忽悠这手段档次就比较低了一点。”

萧无衣听得咯咯直笑。

说话间,二人上得马车,萧无衣突然道:“对了,在大唐日报上面刊登文章要多少钱?”

韩艺愣了下,道:“怎么?你也想凑热闹?”

“什么凑热闹,这可是挺有意义的。”萧无衣道。

“意义?”韩艺笑问道:“那你是支持那边主张的?”

萧无衣道:“我当然是支持皇后的新主张,不但是我们,我们整个妇联局都支持新主张。”

韩艺好奇道:“为何?”

“你果然没有读过书。”萧无衣先是揶揄了韩艺一句,又道:“儒家思想中,有许多压制我们女人的思想,相对而言,无为而治对于我们女人就比较宽容一些,我们女人当然希望无为而治,不然你以为皇后为何要推行无为而治,若以儒家思想来看的话,她就不能主持政务,想那吕后和窦太后,不都是因为推行无为而治,故此才能掌权么。但是你看独孤皇后和长孙皇后,她们再厉害,也达不到吕后和窦太后的地位。”

韩艺直点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

萧无衣主动挽着韩艺的手,道:“那你帮不帮我。”

韩艺想了想,道:“这钱是可以不收,我还可以帮你插队,但是......今晚服侍我沐浴更衣,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奸商!”

萧无衣立刻缩回手来,狠狠的鄙视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