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伤口会自然痊愈的

唐朝小闲人 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伤口会自然痊愈的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2:27 来源:笔趣阁

其实这时候,韩艺也没有太多的功夫,去处理家庭方面的事,更加没有空去温泉庄园度假,虽然他成功的将武媚娘推上王座,但要是干的不好,那也是白搭,目前唐朝还面临着内忧外患,要知道武媚娘上位,可不是来享福的,有着很多很多的事等着她去办。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治丧事。

战区的工作。

饥饿的百姓。

是继续推行羁縻制度,而是重新规划大唐的疆域,又怎么管理那些地方。

等等......。

事务已经是堆积如山啊。

而且这些可都是堆积已久的问题,还不能说一件件去解决,必须得同时解决,一件也拖不得,这其中困难又加大许多。

故此,两仪殿经常开会是通宵达旦,张文灌他们都有些熬不住,毕竟年纪大了。

李弘看到这一幕,暗自庆幸,这要是换成他,估计都会死在两仪殿,他肯定受不了,别说通宵,他若不休息足,一整天都会非常难受的,他突然想开了,十年就十年,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吃亏了。

首先,就是李治丧事怎么办?

商人现在是愿意给钱的,但他们的钱也是极其有限的,同时那边又要救助西北百姓,究竟是皇帝的葬礼重要,还是百姓的性命重要。

最终王玄道想了一个办法,咱们不走隆重路线,去走煽情路线。

就是请一群道士做法,什么人都不请,由百姓自主的将李治的棺材抬去陵墓,而且是以接力的方式,李治向来是以仁义著称,由天下百姓去送李治这最后一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甚至是千古佳话,最为关键的是省钱,但是气氛绝对比隆重路线要好得多。

武媚娘最终采纳王玄道的建议,工部耗费三天三夜弄了一个一百人抬的棺材。

等到李治出殡那日,那气氛可是感动,沿途百姓激动往前涌,争着抢着要去为李治抬棺材,并且许多百姓都是沿途一直跟着,各种泪奔。

走的虽慢,但是日夜不停,百姓不断的接力,哪怕是晚上,大家也是举着火把,场面更是催人泪下。

就没有哪个皇帝这么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也创造一个记录,因为参与的人数达到二十万之多,这个记录必将会被载入史册,反而成为对于李治一生最好的褒奖。

要知道以往皇帝下葬,都是朝廷强制百姓去的,而这可都是百姓自愿的。

更加巧合的是,李治生平就不喜欢那些奢侈品,是一个有俭德的皇帝,那么大臣们就建议,弄一些李治平时用的生活用品就行,那些奢侈品就留着,别埋了,少府这么穷,别这么浪费了,那些奢侈品还能够抵押出不少钱来,故此李治的陪葬品就是非常普通的,不跟李世民一样,陪葬的都是金银珠宝,还有王羲之的画,整一个字,俗。

李治走得是高雅路线。

至于陪葬的人,武媚娘决定不安排人陪葬,但是却将李治身边的嫔妃、太监、宫女都给安排道陵墓边上的一个行宫里面,养着他们,但是不准他们离开那里。

这些人毕竟是李治身边的人,他们这些人知道很多事情,因此决不能轻易的放出去的,要么就将他们给杀了,要么就得留在宫中,如今是武媚娘当权,她怎么可能留着李治的那些嫔妃,没有杀她们,也都是因为她刚刚即位,不好意思大开杀戒,就选择养着她们。

那些人都还是感恩戴德。

至于在如何救济西北地区、吐谷浑地区的百姓,武媚娘当然是采纳的韩艺建议,就是利用民间商业来救助,其实也只能走这条路,因为国家暂时拿不出钱来,但是朝廷还是给予贷款优惠政策,就是让金行和元行放款给西北商人,朝廷帮助他们承担利息,其实韩艺给朝廷的利息是非常低的。

已是三更时分,但是两仪殿内兀自是灯火通明,这已经形成常态。

武媚娘有些郁闷的将手中的奏章扔在前面的案桌上,抱怨道:“这么多问题,且到处都需要要钱,就算我不眠不休,也无济于事,因为我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如果下面坐着很多人,她肯定不会发牢骚,如今下面只坐着一位大臣,就是韩艺。

“这不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么?”

韩艺站起身来,往边上走去,只见那边放着一张桌子,桌上上面有酒水和糕点,因为天天忙到这时候,这酒水、糕点都已经成为常备的。

武媚娘哼道:“这可是你强加于我的。”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困难,你认为你能够坐上去,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不等他念完,武媚娘便道:“闭嘴!没读过书的田舍儿。”

韩艺丝毫不恼,反而呵呵笑着,端着两杯葡萄酒来到武媚娘身边,将一个酒杯递给过去,道:“先休息一下吧,疲惫的大脑只会让事情越变越糟的。”

武媚娘瞧了他一眼,接过酒杯来。

韩艺却直接坐在她身边。

武媚娘一愣,这龙榻边上岂容他人坐着,但也就是短暂的一愣神,她不但没有怒斥韩艺,反而主动靠在韩艺身上,目光呆滞的盯着手中的红酒杯。

女人在这方面还是不比男人,男人可以独自舔着伤口,但是女人在困难的时候,就还是需要依靠的,即便这个女人是武媚娘。

韩艺轻轻揽着着她,笑问道:“后悔呢?”

武媚娘淡淡道:“我很少后悔。”

韩艺微微笑道:“不用着急,问题会一步步解决的!”

武媚娘幽幽叹道:“那也得解决,如今问题一大堆,有些根本无法解决。”

韩艺道:“无法解决是因为你还保持着一种传统治国思想,就是认为什么都得朝廷来做,什么都得你来做决定,而且太迫不及待的想做出成绩来给天下百姓看,其实如果朝廷给予民间更多的自由,伤口就会自然慢慢愈合的。另外,要是你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所有问题,那太子肯定会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武媚娘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民富则国富,只要当百姓富裕,国家才会更加富裕,你要做的是,让百姓更有钱,这样不但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充盈国库。”

武媚娘稍一沉吟,道:“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韩艺笑道:“不难,只要减税就是了。”

武媚娘猛地抬起头来,道:“如今国库这么穷,怎还能减税。”

韩艺笑道:“只要经济好,国家就不会缺钱的。”

武媚娘思忖少许,道:“代金券?”

“正是。”

韩艺道:“如今我大唐多了这么人地盘,多了这么多人口,如果将这些地方化为市场,那么势必会增加代金券的需求,国家就可以发行更多的代金券,而且,印花税将会大规模的增加。”

武媚娘道:“如何减税呢?”

韩艺笑道:“主要就是减少农税,粮食才是基础,唯有廉价的粮食,百姓才会有更多的钱去消费,消费就会助长印花税增长,以及市场对于代金券的需求,同时制造业也会得到极大的推动,只要周边地区都需求我大唐的商品,那么能够购买大唐的商品的代金券,将会得到认同,那么代金券将会进一步被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以前的代金券是跟储铜沾边的,但如果跟制造业沾边,空间将会更大,而这个时候,握有代金券的朝廷,是怎么也穷不了的。但是朝廷要做得,只是减税农税而已。”

武媚娘道:“可是...可是减税不是我说了算,而是国会。”

韩艺道:“天后可以亲自驾临国会,用生动的演说去说服国会同意减税,想想一下,这能够帮助皇后你获得多少的人心呀!而且,当你减少农税的同时,便可以提出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农夫肯定没有意见的,那么到时天下人心尽归天后。”

武媚娘道:“可是国家要还债,这时候减税,将会违反国债契约的。”

韩艺笑道:“你难道忘记我们还有足够的储铜么,当时战争爆发时,铜储备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我们发行国债是用税收担保的,而随着经济发展,铜储备又会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铜储备担保明年的支出。”

武媚娘道:“是呀!我差点忘记,我们还有铜的。”

韩艺道:“但是一定要经济发展起来,这些铜储备还会有用处。”

武媚娘道:“那你打算减少多少税收?”

“一半。”

武媚娘点点头,突然又问道:“听说国会最近在讨论军政改革之事。”

韩艺笑道:“你是想问关于关陇兵工厂的事吧。”

武媚娘道:“你是答应交出来的。”

韩艺道:“问题是国库如今买不起啊!”

“你想反悔!”

武媚娘猛然抬起头来,却被韩艺吻了一个正着,不禁凤目一睁,但为时已晚。

一番唇舌交融之后,武媚娘已是两颊通红,一手抵住他的胸膛,稍显紧张道:“这里是两仪殿,你可不能胡来。”

虽然她已经成为天后,但是她也并不想立刻结束与韩艺的亲密关系,虽然韩艺是她最不信任的人,但是物极必反,从某种意义来说,韩艺也是她最信任的人。

两仪殿才刺激啊!韩艺心里虽是这般想的,但是他也不敢真的乱来,笑道:“其实交不交,我真的无所谓,但是不交出来,对于大家都好。你想想看,国会已经掌控着军队,如果再让他们掌控武器,这同样也是很危险的。”

武媚娘眯了眯眼道:“但是在你手中,我也不放心。”

韩艺笑道:“其实在我手中,对你是最有利的,今时今日,你还认为我有什么企图么?保护你,就是保护我的利益。”

.....

.....

其实韩艺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刺激商业发展,增加对于代金券的需求,然后又将代金券与制造业挂钩,这样就能够统一货币,统一金融。

武媚娘也采纳了韩艺的建议,屈尊驾临国会,上演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说,要求国会减少一半的农税。

首先,这一次战争,农夫可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理应褒奖他们,报答他们。

其次,周边已无强敌,官府储备也不需要那么多。

最后,这也能够刺激农业增长,保证农业为国之根本的重要方针不被动摇,这是对国家非常有利的。

为此她还愿意削减自己的俸禄,削减皇宫支出。并且提出以储铜来担保这两年的支出。

最终,这个方案以四十五比是十四的绝对优势得以通过,因为卢师卦没有回来,故此少了那么一票。

这个减税议案得以通过之后,百姓是欢欣鼓舞,人人都开心。

减税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百姓负担减少了,那么消费自然就会上涨,同时就刺激了商业发展。

同时,武媚娘又颁布重商政策,消除针对商人的一切限制,以及一些不利于商业发展的限制,比如说颜色,以前颜色是有限制的,但是武媚娘允许什么颜色都可以穿,但是龙袍、官服是肯定限制。

另外,将六诏、铁勒、、吐蕃、西北这些地区,全部划为自治区,这么一来,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完全自治,还是部分自治,朝廷当然是选择部分自治,完全自治就跟羁縻府没有什么区别,这就需要宪法。

宪法适用于所有地区,宪法之下,再保证各自的特色。

大唐如今的国情,宪法是必须要存在的,因为是很多民族融合在一起,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没有宪法的话,什么政策都得以偏概全。

武媚娘就要求刑部对此立法。

长孙延欣然接受,兴奋的要命,他终于可以一展抱负。

同时武媚娘还要求刑部加强“神圣的君子契约”的应用,在各个方面,都得加上这一条律法,这也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

工商阶级也是十分的高兴。

而且商人是赚钱的,不是免费帮助,是兀可烈他们从金行贷款,然后购买他们的商品,只不过价钱要便宜一点,但是他们无所谓,他们还正愁着,生产这么多商品不知卖到哪里去,他们的规模是在战争状态下扩大得,战争结束,这规模是减小,还是怎么做呢?

如今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工商阶级可是武媚娘的基本盘,就是他们将武媚娘给扶上去的,这力是相互的,武媚娘一上台,就给予商人各种支持,商人自然也是投桃报李,坚决贯彻武媚娘的政策,拼了命的援助西北和吐谷浑等地区,武媚娘越好,他们就越好。

与此同时,国会也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

就是关于军政的。

十六卫军面临着裁员,国家养不起那么多常备军,而且国会也认为不需要这么多常备军,因为吐蕃都消灭了,周边又没有强敌,国会又不是皇帝,不需要那么多军队来保护。

裁军是肯定要进行的。

但这也是国会面临得一大难题,这事不处理好,军人可就不会听国会的。

郑善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将一部分退伍士兵安排到兵工厂当工匠。

兵工厂是已经决定不收回国有,理由很简单,没有钱。

但是以武器发展的趋势来看,刀弓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关键是关陇兵工厂,因此,国会与关陇兵工厂达成一份协议,首先,就是技术不能外泄,由朝廷监管,其次,朝廷将是兵工厂的唯一买家,你不能卖给私人,最后,兵工厂的工人必须得以退伍军人为主。

并且还与那些与朝廷有买卖的集团,签订了同样的契约,必须得以退伍军人为首选,不然的话,朝廷就选择跟别人合作。

自由之美,小胖集团可都在其中。

这工资比禁军肯定要高得多。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要裁减十多万常备军。

元哲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扩充海军,掠夺海外资源,理由也非常充分,首先,要再从陆地上面扩张,就得去大食那边,这个肯定是亏本买卖,大食也很强大,而且太远,就算打赢了,也是难以控制的,可问题是咱们大唐的军队这么强悍,武器这么先进,要不打仗多么可惜,而且忘战必危,其次,此次战争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元州与商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边粮食是一年三熟的,那边水果又丰富,根本吃不了这么多粮食,大量的粮食就运到国内来,我们继续海外扩张。

但是这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国会是为国家着想的,不是为商人服务的,扩充海军,掠夺资源,那是你们商人得利,军人不能为商人打仗,这是不成立的。

反对的声音很高。

韩艺就帮助元家想了一个办法,将南海集团国民化,就是模仿国债,面向百姓发行债券,全民持有,南海集团越赚钱,百姓跟着分红,并且愿意缴纳一定数额的关税,这个税其实就是给予军队的回报。

而且,要打仗,需要火器、罐头、衣服、造船业、煤铁行业,这又能刺激制造业的发展,那就要招纳更多的工人,又能促进就业。

如此国会才终于通过这一项决议,并且要求刑部修改普世法,令普世法变得更加完善。

不但如此,国会还将国库仅有的一些钱,作为抚恤金给阵亡的将士,同时向立下军功的将士保证,赏钱一文钱都不少,只不过现在没钱,等有钱第一时间发给你们。

种种改变,令禁军将士是非常感激国会,跟国会混更加有奔头,跟那些将军们混,他们还克扣我们的赏钱,而如今国会当家做主,天策府统帅们的赏钱都没给,就先给我们。

这几招下来,禁军将士立刻是铁了心的跟着国会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