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刚出龙潭,就入虎穴

唐朝小闲人 第四百六十一章 刚出龙潭,就入虎穴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韩艺没有上朝,故此并不知道,其实近日来,朝中对于反对放宽宵禁,增开夜市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过。

因为增开夜市,放宽宵禁,都是伤农重商之举,你增开夜市,就必须增加商人,等于就是一种鼓励从商的政策。

问题是唐朝建国以来,都是以农为本的国制,而且是纯粹的,商人就是那么一点点,每一项政策,都不利于商人,利益农夫,在这种制度下,国力发展迅速,蒸蒸日上。

你李治在这个时候,做出改变,这可是非常要命的。

他们都认为应该继续坚持这种重农的政策。

但是也有不少人是赞成的。

因为不是唐朝才开始以农为本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是历朝历代都是到了极盛之后,就立刻走下坡路,这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农夫一旦没有了土地,那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了,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现在唐朝也面临着这个情况,小农经济已经发展了极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现象也是愈发严重,尤其是关中地区,这里贵族太多了,贵族又有子孙,随着这些人的增多,就进一步压缩了农民的生存空间。

这一部分人就认为,不能等到已经衰落的时候,再去想办法疏通这些人,如果想要维持这繁荣,那必须及早想对策,无非就还剩下三条路,士工商,士族又是天生的,不就只有工商一条路了,朝廷要么就给这些百姓土地,给不了。你就得负责帮助他们谋求生计,不然随着这些人愈发增多,肯定会发生暴乱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李治显得就非常谨慎,他也怕酿成大祸,这也是他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但是这一趟不虚此行。让他变得更加坚定。

因为韩艺的思路,就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韩艺是知道重商将会是大势所趋,资本主义迟早要出现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是几百年后,还是一千年后,但是他反对盲目的重商,这都是因为后世的一些事情影响到他了,因为商人一旦强大起来。那是可以左右一切的,如果商人变得没有底线的话,那这个国家将会面临空前大的危机,会伤害到很多人。

华夏上下五千年,什么文化都有,唯独就是没有商人的文化,因为都是重农抑商,商人就是卑贱的代名词。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人膨胀的非常厉害。变得没有道德底线,因为文化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底蕴,什么赚钱干什么,怎么赚钱怎么干,这对于社会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如果连出门吃顿饭,都得提心吊胆。那真是非常可悲的,毕竟生活本就非常艰苦了。

如今唐朝的商业是一个原生态的,没有受过污染的,开放商路又是必须的,今日不开放。明日也会自动出现的,这是避免不了的。韩艺心里清楚的很,所以他就想在开放商路的初期,就建立起一种华夏商人的文化传统,这个文化包括道德和律法,这是两条高压线,你决不能触碰这两条高压线,否则必须严惩,宁可禁锢商人,也不能滋生出一批没有道德下线的商人,但是在这两条标准线上,怎么赚钱,你怎么就干,以利益为首。

而且文化是可以传承的,这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是受益无穷的。

李治也赞同韩艺的思想,增大商人规模,带来的不是宽松,而是更加严格的规范,对此李治、长孙无忌表现的都是非常谨慎,反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因为如今与改革开放那时候是有区别的,那时候中国积弱积贫,必须大力推动经济,先把gdp给拉上来,至于你商人用了什么办法,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如今大唐国力是非常强盛,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没有人可以抗衡的,不需要求快,要求稳,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李治说是尝试,但是如果有效的话,肯定就是成为将来大唐的国策,以农为本,以商辅之,因为现在生产力的关系,不存在以商为本。

......

谈完之后,李治他们就悄悄往侧门离开了,韩艺也顺便出门去了,因为前面该说的他已经说了,没啥可说的了,而且他回去的话,反而会让顾言商他们觉得尴尬,毕竟韩艺刚刚狠狠羞辱他们了一番,故此韩艺索性就寻思着四处逛逛,等差不多了再过来作一个结束语就差不多了。

可是刚来到一个转角,忽见外面站着不少人,他虽然不是每个都认识,但也认识其中几个,知道这些人都是两市的商人,站在这里估计是在等消息,“日!差点把这茬给忘记了,要是落在他们手里,那可就有得说了。”他赶紧撤了回去,选择边上一条小道离开了市署。

走了一会儿,他突然来到一栋楼前,不禁停下脚步来,这可是唐朝第一家女仕阁,不过自从元牡丹去了北巷,这里就没有开门了。

忽然,韩艺隐隐听得楼上有人说话,“咦?这好像是无衣的声音。”又见这侧门竟然是开着的,于是悄悄走了进去,一进到楼内,就听到楼上有人叫嚷道:“元牡丹,你们元家难道还缺这一点钱么,我告诉你,我绝不会允许你这么做的。”

正是他老婆萧无衣的声音。

又听得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女仕阁是我家的,我要怎么处理,那是我的事,你萧无衣凭什么在这里指手画脚。”

敢跟萧无衣这么说话的,也只有元牡丹了。

萧无衣哼道:“什么你家的,亏你有脸这么说,你可不要忘记,这女仕阁可是本郡主想出来的,就连这名字都是本郡主出的主意。”

“这我没有忘记,我也没有否认。可是契约上写得是我元牡丹的名字,是我元家出的钱,出的人。”

“这都是因为我以前让你给骗了,这点钱谁出不起么。真是想不到你竟是如此忘恩负义之人,这家女仕阁是我们三人一起建成的,这里充满了我们与大姐最快乐的回忆。你可还记得,这幅画是谁画的,这个花瓶又是谁买来的。如今大姐刚走不久,你就要改造这里,你对得起大姐吗?”

又听元牡丹说道:“萧无衣,你还好意思提大姐,算了,我不想跟你说这些,你拿上你的东西离开吧。”

“我还偏不走。你能拿我怎样?”

“那我就叫人来把你给轰出去。”

“那你就试试看,你要是把我惹火了,我一把火就烧了这里,我宁可让这女仕阁去给大姐陪葬,也决不能让你给毁了。”

搞这么大,没有必要吧!韩艺听得是冷汗直流,这就是萧无衣和元牡丹最大的区别,萧无衣非常念旧情。就好比韩艺送她的琴,但是元牡丹这女人非常实在。他们能够成为朋友,全因有崔大姐在中间,现在崔大姐走了,她们立刻变得水火不容。

忽然,又听得一个男人声音,“牡丹姐。无衣姐,这事---。”

“闭嘴。”

二女同时说道。

韩艺暗笑,原来老郑也在啊!

又听元牡丹说:“你烧啊!你烧了我再建就是了,以我元家的势力,不出一月就能建好。但是你可要想清楚,纵火可不是小罪,万一引发大火,哼,你们萧家可也会跟着你遭殃的,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你萧无衣行事只凭一己好恶,从不顾忌身边的人,谁若做你的亲人,也真是倒霉透顶了。”

砰!

砰砰!

看来又动手了!韩艺很快就听得上面传来打斗声,一手捂脸,真是够纠结的,他原本是想开溜的,毕竟这事真是说不清楚,但是萧无衣可是他老婆啊,怎么能一走了之了。但是心里也害怕,毕竟这两个女人都是都有暴力倾向的,弄不好就得残废呀。

“死就死吧。”

韩艺鼓起勇气,深呼一口气,清清嗓子,随即大声唱道:“吹大个气球,吹个大气球。”声音都在颤抖,一边唱着,就一边往楼上走去。

果然,他这一唱,楼上的打斗声立刻停了下来。

“好像是韩艺!”

听得郑善行激动的叫道。

恭喜你,猜对了。韩艺来到楼上,只见楼上站着三男三女,萧无衣和元牡丹站在中间,皆是面红耳赤,大口喘气,胸前一阵乱颤,想必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爱看美女吵架,另外边上还站着四人人,正是郑善行、王玄道以及久违路面的崔戢刃,还有他妹妹,崔红绫。

不过此时六人的目光就集中在韩艺身上。

这让韩艺只觉亚历山大,挤出一丝笑容道:“哇!想不到这里比市署还要热闹一些!”

王玄道斜眉一挑,微微笑道:“韩小哥,你来得正好,此事因你而起,你可得来主持公道。”

靠!你妹的,坑我坑上瘾了吧,这跟我有毛关系啊。韩艺顿时叫嚷道:“王公子,说话可得讲凭证的,我才刚刚来啊,你们太原王家就这么说话的。”

王玄道摇头道:“我绝非含血喷人,其一,是你说服牡丹姐去北巷开女仕阁的,不然这一栋女仕阁,也不会废弃。其二,是你提出用酒楼来支撑夜市的,不然的话,牡丹姐也不会想着将这女仕阁改为酒楼。”

这样也行?

韩艺猛吸一口冷气。

“不错,韩小哥,你可是责无旁贷啊!”

郑善行说着就走了过来,低声快速的说道:“韩小哥,你身为妇女之友,这肯定难不倒你,就当帮帮忙,她们两个要继续打下去,谁都不好受。拜托了!”

这个妇女之友有毛关系呀!

“但是---。”

韩艺话才刚刚出口,郑善行就很卑鄙从背后推了他一把。

哇靠!说好的正人君子了。

韩艺没有想到郑善行会做这么缺德的事,一时没有注意,还险些跌倒,酿跄几步,好不容易站稳,这一抬头,就见两道犀利的目光射来,定眼一看,自己正处在元牡丹和萧无衣的中间,只觉自己被深深的出卖了,暗骂,老子本是想作为一个正义人士,上来帮点小忙的,可是你们竟然拉我下水,我韩艺什么人,会被你们这么糊弄,老子还就不管了,打吧,打吧,反正老子老婆武力值爆表,谁怕谁。打了个哈哈道:“王公子他们说笑了。其实小弟只是开会开到一半,有点尿急,想来借个茅房方便方便,可是似乎有所不便,既然如此,那小弟还是另辟佳所,寻得方便,他们还等着我开会了,你们继续,继续,小弟先失陪了。再会。”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