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八百二十二章 蠢办法

唐朝小闲人 第八百二十二章 蠢办法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最近南郊外也真是不太平,前几日,褚遂良刚刚离开,这一日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伴随着阵阵哭啼声,只见一大群人缓缓行来。

这些人正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兄弟姐妹,最大的已经六七十岁了,最小的不过是襁褓中的婴儿,虽然只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人,但他们都可是出身于大家族,这牵扯起来,这人数可是不少,要知道那李义府也不是善茬,以前可没有少受这些大家族的压制,如今终于翻身了,还不将他们往死里整,其实这还算是人少的,只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直系亲人,要不是长孙无忌那一尊佛还在坐在庙堂上,这人数恐怕还得翻上几倍。

曾几何时,他们还是风光无限,可是这才多久,就都已经沦为阶下囚。

让人只叹世事无常啊!

......

在一座小山丘上站着四人,正是王玄道、卢师卦、郑善行、崔戢刃。

“还记得几年前,我们来此相送江夏王时,曾还说过,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废除连坐的规矩。没有想到今日这一幕再度出现在我们眼前,与几年前没有丝毫改变。”

郑善行蹲在山坡上,望着那些人,自嘲的笑道。

“若说这光说不做,恐怕世上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我们几个了。”

卢师卦自嘲一笑,道:“还是韩艺说得对,若是不弄脏自己,又如何能将污泥清除走。”

他们几个还是太执着于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既想一展心中抱负,又不愿意抹得自己一身黑,如果当初他们积极帮助李治,那他们现在估计也是平步青云,就可以一展心中抱负。可是他们对此显得非常消极,甚至于还故意避开此事,尤其是当时厌胜事件,王玄道不愿指证王皇后,导致李治就放弃了他们。

但是你们不干,还有大把人抢着干,谁离开谁都能活下去。

崔戢刃突然朝向一旁沉默不语的王玄道道:“玄道,你们家不打算施以援手吗?”

王玄道稍稍低头,注视着手中的小乌龟,道:“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谁还敢与他们沾上关系,我们家现在只求保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三人都看向王玄道,面露担忧之色。

王玄道说得很对,这才刚刚开始而已,一朝天子一朝臣吗,更为血腥的风暴还在后面,谁都有可能牵连其中。

......

......

秋日和煦,在皇宫的一座花园中,韩艺陪同武昭仪在草地上漫步。

对于武媚娘而言,这心头大患总算是解决了,还狠狠的羞辱了王皇后了一番,心情那是非常愉悦。

其实她也不容易,她十四岁岁入宫,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在这期间她受尽欺凌和侮辱,饱尝了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痛苦。而如今的这一切,都是通过她自己的双手争回来的,她并不觉得自己亏欠过任何人,这不是上天赐予的,是她通过不懈的斗争,用性命夺来的。

而且,这一举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局面,要知道她还是一个女人,道德这些先放到一边去,这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武媚娘是尽情的在享受这胜利的喜悦,笑道:“听闻你还前去送褚遂良呢?”

她觉得韩艺应该去耀武扬威一番。

韩艺点点头,他去送褚遂良肯定是跟李治通报过的,道:“毕竟当初他也算是对我有知遇之恩,只是我没有接受罢了。”

“仅此而已吗?”武媚娘又道。

韩艺道:“另外,我也想告诉他败在哪里,戳戳他的锐气,免得他老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好像天下人都亏欠了他。”

武媚娘听得好奇,道:“我倒也想听听,这褚遂良究竟败在哪里?”

韩艺讪讪道:“这不过都是我的猜测,若说出来,昭仪可别笑话我。”

武媚娘笑道:“这是自然。”

于是,韩艺又将自己跟褚遂良的那番话,跟武媚娘说了一遍,还是老套路,意思没有变,只不过语气和措辞改变了不少。

武媚娘沉吟半响,略显惊讶的望着韩艺,道:“想不到只凭陛下的一番话,你便能猜出先帝的用意。”

韩艺摇摇头道:“如果这一切都未发生,那我也难以猜出先帝的用意,我只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去推论当初先帝的用意,而且我说得也不一定是对的,谁知道先帝究竟是什么意思了,这算不得什么本事。”

武媚娘点点头,忽然面露愁色,轻轻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她还有什么烦心事?韩艺微微一瞥,突然明白过来,道:“昭仪是在因先帝和褚遂良的事感到烦心吧。”

武媚娘一愣,点了点头。

这废王过后,自然就是立武了。但是立武的话,武媚娘和李治永远绕不出李世民这个坎,褚遂良那句话说得好,武媚娘曾是李世民才人的事,这世人皆知的,你们焉能瞒得过去。你***也就算了,低调一点,你还这么嚣张的****那天下人肯定会笑话你们的。

武媚娘又瞧向韩艺,道:“你可有办法?”

因为当日韩艺也在场,她也不怕跟韩艺谈及此事。

韩艺沉吟道:“这事还是尽量不提为好。”

武媚娘叹道:“若能不提,我当然希望不提,但就怕有人借此兴风作浪,这会有损陛下的威望。”

韩艺暗想,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骗的。想到骗,他不由得心念一动,道:“昭仪,我倒是有一个蠢办法,不知可否?”

武媚娘赶紧道:“快说。”

韩艺道:“这事大家都知道,瞒是肯定瞒不过去,只能稍微包装一下。昭仪何不就说当年先帝卧病在床时,见陛下一直在旁服侍,故将昭仪赐给了陛下了。”

武媚娘不禁眼中一亮,这主意好啊!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整件事就只有三个当事人,李治、武媚娘和李世民,李世民现在已经死了,就剩下两个当事人,他们两个又是同伙,他们要说是这样,你查都查不到。如此一来,这就合法了,等于武媚娘是李治从李世民那里继承而来的,是合法遗产。

但为什么韩艺说这是一个蠢办法了,就是因为这个谎言经不起推敲,天下美女无数,李世民不至于昏庸将自己的小老婆赐给自己的儿子,这傻子都知道是假的,但问题是李世民也不能站出来辩驳,官尚且都有两张口,何况皇帝,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当然是皇帝说了为准,等于就是将这黑锅推给了李世民。是李世民病糊涂了,可不是我好色。

不管怎么样,这都给出了一个非常正式的说法,你只能在下面嚼舌根子,不敢站出来说,因为你没有证据证明我说得是假的。

武媚娘心中已有计较,但此事真的不宜过多讨论,于是转移话题道:“你可还记得当初昭仪学院开张之时,你曾提到过普及教育。”

韩艺点头道:“这我当然记得,我也一直在筹备此事,如今昭仪称后在即,我建议昭仪在称后的当日成立一个‘武皇后教育基金’,专门用来普及教育。不知昭仪以为如何?”

“武皇后教育基金?”

武媚娘默念了一边,笑道:“妙!妙!妙!”

其实在这一次宣传过程中,昭仪学院还真的帮了不少忙,虽然只是刚开不久,但凭借此事也是一举成名,因为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纷纷借此作为理由,说武昭仪心地善良,母仪天下,深得百姓拥护。而且普及教育,可以进一步打击贵族垄断的局面,这符合寒门出身的武媚娘的利益。

韩艺眼眸一转,突然道:“可是仅凭我一个人,恐怕有些负担不起。如果昭仪不反对的话,我倒是能够说服元家加入进来,若是有元家的相助,那就事半功倍了。”

“元家?”

武媚娘一愣。

韩艺点点头。

武媚娘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元家是出了名的有钱,有这么一个大财主支持,她如何会反对,再说她确实没钱,但她在这一次的争斗中,也明白内廷必须要有外廷的支持,这是需要花费的,那元家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笑道:“这你看着办吧。”

她也感受到地位改变给她带来的利益。

其实韩艺并未跟元家谈及此事,但是根据元家的以往的动作来看,只要大势已定,他们肯定愿意出资支持武媚娘,这就跟当初支持李渊,支持李世民,支持杨坚是一个道理,他们这一脉就是拿钱换取政治成本。

......

......

太尉府。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朝中中立派全部倒向了李治。

但是长孙无忌毕竟三十年的宰相,名望、地位、权势不可能在一日间全部消失,整个关陇集团都非常拥护他,只是他并未出声,因此关陇集团显得比较安静,而且太尉府也不至于门可罗雀,还是有很多人来找长孙无忌,希望他能够站出来,不说改天换日,但不能就此沉寂下去,关陇集团奠定了西魏、隋、唐三朝,无上荣耀在他们的头上,决不能被一个女人给打败。

但是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尤其对于长孙无忌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难解的困局。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殊死一搏,但问题在于,这殊死一搏,他能够得到什么,他最不愿见到长孙一脉自相残杀。

另外,他也考虑过韩艺的建议,但是这权势岂能说放下就放下。

长孙无忌坐在屋里,眉宇间十分挣扎,现在留给他考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喃喃自语道:“难道袁天罡的预言真得会实现,老夫真的会败在长孙的血脉手里?”

正当这时,那老管家走了进来,道:“老爷,大公子回来了。”

长孙无忌一怔,道:“延儿?”

“是。”

话音未落,就听得外面有人喊道:“爷爷,你可在屋?”

长孙无忌忙道:“是延儿啊,快些进来吧。”

过得片刻,长孙延就走了进来,先是向长孙无忌行了一礼。

长孙无忌笑呵呵道:“怎么?训练营放假呢?”

长孙延一愣,道:“倒是没有,孙儿请假回来的。”

在这事爆发之后,韩艺就取消了训练营的假期,尽量避免这风**及到训练营。

长孙无忌道:“请假?你为何要请假,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长孙延道:“孙儿身体好得很,爷爷放心。”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突然反应过来,叹道:“想不到还是影响了你。”

长孙延道:“爷爷莫要这么说,孙儿也是长孙家的人,孙儿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长孙家给予的,孙儿自然要跟爷爷站在一起。”

他是出了名的孝子,在忠孝面前,他会选择尽孝,但也不会做出什么不忠之事来,这就是长孙延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长孙无忌若是输了,他就陪着长孙无忌一块接受惩罚,荣华富贵一直就不是他心中所求,但是他也不会帮助长孙无忌对付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他也没有参与到仕途。

长孙无忌非常了解长孙延,真的是老来安慰,招招手,将长孙延拉到身边来,握住长孙延的手,问道:“延儿,你历来就崇尚法家思想,那你可知法家思想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长孙延道:“公平和公正。”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那你从站在法家立场,来说说爷爷这事究竟做错了没有?”

长孙延愣了下,道:“孙儿怎敢评论爷爷。”

长孙无忌笑道:“臣子都敢批评君主,何况爷孙。爷爷也并非自傲到连自己孙儿的话都听不进去了,兴许你的建议,能够给爷爷带来一些启示。”

长孙延沉吟片刻,才道:“那孙儿就直说了。”

“说吧!”

长孙延道:“当初王皇后陪着陛下一路登上皇位,乃是结发夫妻,如今陛下见异思迁,休去原配,并且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就让王皇后背上下毒的罪名,从道德上来将,决计是陛下做得不对。而如今先帝已经去世已久,爷爷作为陛下的舅舅,自然该出面阻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略显忐忑的瞧了眼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道:“你说得很好,继续说啊!”

长孙延哦了一声,道:“但是作为君臣而言,陛下是一国之君,爷爷是臣子,君主有君主的权力,臣子有臣子的权力,这都该按照法制来分配,当初太宗圣上念及陛下年幼,故让爷爷辅助陛下,可---可如今陛下已经长大了,爷爷任务已经完成了,也应该将权力交还给陛下。”

他越说到后面,声音越小。

虽说长孙无忌掌权,他当然受益匪浅,但是他崇尚法家精神,法家精神就是要按规矩来,如今陛下要掌权,长孙无忌就应该将权力交出来,你不交的话,那就是破坏规矩。

而且他也说的非常委婉,毕竟第一句话还是帮长孙无忌开脱了一番,你是舅舅,皇帝哪怕到了八十岁,也是你外甥,你有权力管教外甥。

问题就在于是舅甥关系大,还是君臣关系大。

按照古代的礼法来看,当然是君臣关系大,忠义两难全,通常后面就是取忠舍义。

长孙无忌听后,良久不语。

长孙延忙道:“孙儿说错话了,还请爷爷责罚。”

长孙无忌瞧了他一眼,只是笑道:“真是难为你了。”

ps:求打赏,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