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小闲人 > 第八百三十二章 该翻篇了

唐朝小闲人 第八百三十二章 该翻篇了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0:07 来源:笔趣阁

火终于灭了!

但不能说是被扑灭的,更多的是自然灭了的,因为古代的房屋都是木头做的,一旦起火,那基本上是很难扑灭的,随着火势愈演愈烈,人肯定已经救不活了,禁军只能采取保守策略,防止火势波及到其它地方去,这小院只能放弃,更别提救人了。

这火虽灭了,但是在群臣心中,这火一时半会恐怕还灭不了。

李治、武媚娘费尽心思营造出的气氛,结果被这一把火给烧的荡然无存。

武媚娘没有当场气晕过去,就已经说明她的抗压能力极强了。

训练营的学员们已经回到了训练营,坐在操场,个个都是满面乌黑,唯一干净的双眼,却透着哀伤,他们还是初出茅庐,不比那些老狐狸,无法隐藏自己的感情。萧淑妃临死前的一番痛骂,至今兀自在他们脑海里面回响,他们非常同情王皇后和萧淑妃。

相比起他们而言,文武百官显得非常安静,即便是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在这时候都不敢叫嚣了,因为这可能会引起众怒,毕竟这人都死了。

而李治则是被张德胜他们给抬了回的,当时他一时接受不了,就昏厥了过去。

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

李治强行废王立武,虽然有一定的私人感情在这里面,但是更多的权力之争,如果可以的话,他会愿意选择和平离婚的,但这在皇室显然是不可能的,宫廷之争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但毕竟有着夫妻之情,李治也不愿见到王皇后和萧淑妃落得如此惨境。

“陛下,罪犯王氏和萧氏的尸体已经挖掘出来了。”

张德胜来到李治榻前,略显担忧的说道。

李治眼中闪过一抹伤痛,取下额头上的湿帕,坐起身来,道:“在那里,朕要亲自去看看。”

张德胜一脸为难之色。

李治皱眉道:“怎么呢?”

张德胜道:“小人以为陛下还是不去为好,那王氏与萧氏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恐怕会吓着陛下,还请陛下以龙体为重。”

李治眼中一片黯然,叹道:“那你就代朕去吧,另外,给予她们嫔妃的厚葬。”

“不可!”

忽听得门外一声强烈的反对声,只见武媚娘面色铁青的走了进来。

张德胜急忙行礼道:“小人参见皇后。”

“你先退下。”

武媚娘目光都不看张德胜。

“小人告退。”

张德胜急忙走了出去,都不用看武媚娘的脸,也知道武媚娘现在心里肯定是暴怒。

李治瞧了眼武媚娘,叹道:“这人都已经死了,又何苦再为难她们呢?”

武媚娘道:“陛下,臣妾也不想这么做,但是陛下可有想过,臣妾才刚刚被陛下立为皇后,她们两个也刚刚被废黜,无论是内廷,还是外廷,皆是人心不稳,倘若陛下在此时表现出内疚之意,那底下的臣子会如何看待我们夫妻,支持陛下的大臣会如何想,而那些虎视眈眈的人又会如何想,此事决不能草率行事。”

李治皱了皱眉,好像挺有道理的,这时候你表现的越发愧疚,那么在别人眼里,就是你自己也承认自己做错了,这样的话,那许敬宗、李义府这些为他们摇旗呐喊的臣子在朝中肯定会受到非议,而反对派则可能借机兴风作浪,道:“那你以为该当如何?”

武媚娘道:“陛下,王、萧二人本就是戴罪之身,因陛下仁慈,才苟活于世上,如今还不知悔改,竟然纵火烧皇宫,万一火势没有扑灭,那可如何是好,连陛下都会置身于危险之中,她们有没有想过后果,臣妾认为应该要罪加一等。而且,她们偏偏选在昨日,摆明是想让陛下和臣妾难堪,她们可曾考虑陛下会因此受到多大的伤害?如今大臣们私下已经是议论纷纷,所以此事决不能姑息,必须严查。”

语气非常坚决,武媚娘在这一刻,表现的非常强势,都不给李治讨价还价的余地,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她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事已经发生了,你要再来忏悔,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那只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必须用强权将此事压下来,不能让这事扩散。怎么压,当然是以罪论处,这样的话,谁敢乱说,就直接逮捕。

李治听得小抽一口冷气,他方才伤心过度,并未想到此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管怎么样,权力对于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权力的皇帝,那也不如当一个逍遥的亲王,如今这一切也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才得来的,相比起起来,王、萧二人就不值一提了,权衡再三,道:“你是皇后,此又是后庭之事,而且朕身体有些不适,就交由你去处理吧。”

武媚娘行礼道:“臣妾遵命。”

这种事李治真是不便出面,这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作为皇帝要表现的仁义为怀,踩两脚的事,当然是交给武媚娘去干,他也下不了这脚,这不叫虚伪、无情,这只是政治。

武媚娘就无所谓了,她恨王皇后要命,二人本就是天敌,大臣们都知道,如今这一把火令她如此难堪,她要报复,那也在情理之中。

这武媚娘走后,李治又将张德胜叫了进来,问道:“大臣们可都回去呢?”

张德胜道:“回禀陛下,大臣们如今正在太极宫的偏殿休息。”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都没有发话,谁敢先回去。

李治道:“让他们回去吧。”

“遵命!”

“等下。”

“陛下,还有其他的吩咐吗?”

“叫韩艺过来一趟。”

“是。”

张德胜跑去太极殿时,正好见到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韩艺从屋内走了出来,在前面带路的正是武媚娘身边的太监,心想,这新皇后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忙上前跟那太监嘀咕了几句,那当然是以皇帝的旨意为重,又朝着韩艺道:“特派使,陛下召你前去。”

韩艺一脸疲倦点点头,然后就跟着张德胜离开了。

韩艺跟着张德胜来到两仪殿内,只见李治半躺半坐在卧榻上,上前行了一礼。

“免了吧!坐吧!”

李治一脸疲惫,指了下边上的座位,又让张德胜去门外待着。

韩艺坐了下来,一看李治这神情,心知自己此番前来,估计是来当心理医生的。

等到张德胜走后,李治叹了口气,满面愧疚之色,道:“韩艺,在朝中大臣中,朕最信任的就是你,有些话朕也只能跟你说,其实---其实看到她们二人落得如此下场,朕心里也是非常内疚的,这也非朕心中所愿啊。”

韩艺听得心里也觉内疚,这可是他一手策划的,道:“陛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陛下此时的心情,微臣心里也明白,这是在所难免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是微臣认为陛下并没有做错什么,王氏和萧氏落得如此下场,这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难道她们自身就没有原因吗?陛下贵为天子,本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岂能只顾儿女私情,当初立武昭仪为后,乃是大势所趋,不是谁可以阻挡得了,陛下应该坚定的想法,不应该有所动摇。”

李治点点头,道:“皇后也是这般说的。”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朕担心朝中会因此变得人心惶惶。”

韩艺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此事既然已经发生了,再难过也无济于事,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微臣认为随着王氏和萧氏的离开,此事应该要翻篇了,再闹下去,只会加剧朝中的分裂,于江山社稷不利。陛下应该赶紧振作起来,让朝堂恢复以往的团结,众志成城,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这样大家也很快会忘记此事,而且,微臣始终相信陛下将会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强盛,开创一个前古未有的强大王朝来。”

这心理学家讲的话,就是不同一些。

李治听得只觉内心澎湃,突然想起来,如今他已经掌权了,该是一展身手的时候,在大唐的功绩簿上写上属于自己的恢宏一笔,怎么受儿女私情所羁绊,这可是他期望已久的,一下子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可又略显忐忑的问道:“你认为朕可以做到吗?”

他虽有雄心壮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的信心还是有些缺乏。

韩艺非常肯定道:“绝对可以。”

可前面那位是谁,那可是一代英主李世民呀,这话李治有些不太相信,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陛下,虽然我大唐国内已经四海升平,周边也无强敌,但并非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先帝只是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至于这楼房能够建多高,那可全凭陛下呀,地基可不能遮风挡雨的,这都还得依靠陛下。就国内而言,百姓还未完全的安居乐业,只能说不会饿死,可基本上百姓是无法抵御天灾的,这也是陈硕真造反的根本原因所在,南方还是一片荒地,而且各个族群又都在融合当中。

而就外敌而言,北有突厥余孽苟延残喘,东有高句丽不知天高地厚,西有吐蕃虎视眈眈,更远的还有大食。我大唐的伟业才刚刚开始,陛下也是任重道远。不过,以微臣之愚见,未来十年,将是我大唐走上辉煌的关键十年,如果陛下能够把握住这个时机的话,绝对可胜秦皇汉武,不管是疆域,还是财富、国力,都可以超越秦、汉、隋三朝。甚至陛下可以带领我大唐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而不仅仅是做中原的主人。北方民族尊称先帝为天可汗,但是陛下要做的是天下第一帝。不管是哪方面看,我坚信陛下的时代已经降临了。”

这一笔笔预算在内的功绩,让李治顿时精神奕奕,整个人都显得非常亢奋,双眼放光,哪里还有什么内疚,他不是刘禅,甘于平庸,他一直都有雄心壮志的,只是一直被长孙无忌压制住,如今好不容易摆脱了长孙无忌的束缚,他也是迫不及待的的想要大展拳脚,超越他父亲李世民,这也是他的最终目的。

因为他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坐上这个位子的,至今都还有人说他捡了一个便宜,这就是他能力的不认可,他也急于证明自己。

韩艺这一通话,正对他心思,虽一夜未眠,但此时他只想立刻上朝,处理朝政,正如韩艺所言,开启他李治的时代。

李治突然眉头一皱,道:“可是如今朝中已经分裂成两派,你以为该如何处理?”

韩艺笑道:“陛下,朝中之所以分裂全因立后一事,如今新的皇后已经入主中宫,而王、萧二人也已经离开了,可以说是尘埃落定,那么就应该翻篇了,倘若还有人就此事纠缠不休,其心可诛也。不过陛下贵为天子,当以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这些臣子,倘若他们愿意跟随陛下的脚步,那陛下又何必赶尽杀绝,倘若其心不轨,那就依法处置。”

他的语气非常轻松,轻描淡写,什么是宽容的心,只有强者对于弱者才有宽容的资格,强者可不需要弱者的宽容,弱者对于强者的宽容,那就是一个笑话。

李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如果让朝堂长久分裂下去,迟早会出大问题的,目前他还没有绝对的实力去彻底摧毁关陇集团,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一下子铲除这么多大臣的话,那谁来帮他治理国家,他也觉得自己有必要施放一些善意,先让朝堂步入正轨,至于其它的,那再慢慢考虑,吃不了也吃,那不是成心噎死自己。

而且以目前的趋势来看,越往后拖对他越有利,因为现在他已经得势了,军权、政权一手抓了,现在他一句话,谁敢不从,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去跟长孙无忌硬拼了,硬拼的话,可能还会得不偿失,如今他可以步步为营,巩固自己自己的成果,再慢慢削弱对方的权力,到时再审时度势。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