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真不是学神 > 第1759章 一把就打成了历史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59章 一把就打成了历史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08 来源:笔趣阁

伴随着王议员的话,吴老爷、宋家家主等都是大惊,惊过之后,宋家家主才谨慎的开口,“王议员,京中会有何大事发生?”

其他几十位大人物也都是满脸的求知欲。

这种求知欲,让王议员颇感得意,毕竟到了他这样的层次,在皇城长安,有的是不比他弱,或者比他更强大的大佬,只有回了扬州,他才能享受到这种万众瞩目甚至敬畏崇拜的局面。

微微顿了几个呼吸,王议员才笑道,“提前告诉你们也没什么,毕竟在座的,都是经历过同一大事的朋友。”

像是猜到了弑君、推动亲王争夺大统,然后文武百官和资本新贵才更好能从中为自己谋利,这样的大事,理论上是要保密的。

架不住,他们这票家伙,才联合起来干了一件也相当于造反的大事了,他们各自派遣麾下船只私家兵丁、组成上万海匪杀传旨的太监、杀几十名忠于皇室的皇明司亲卫。

这样的事,捅出去也都是会死光的。

会被朝廷派兵来平叛的。

有了这样的造反友谊,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诸位可还记得大唐悼宗旧事?”

一句大唐悼宗旧事,所有大人物纷纷惊呼起来。

“二百多年前的悼宗?嘶……”

“这可是要捅破天啊。”

…………

二百多年前,谥号为景帝的大唐老皇帝病逝当日,原本被册封为梁亲王的李贞,就召集一支城卫军兵行险招,把即将登上皇位的太子李续斩杀在大明宫。

太子李续已经参政十多年,威望不俗,在朝中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李贞一战杀兄,更在最短时间内接管了长安八成以上兵马,在众多将军拥护下开始登基。

不归他统御的长安兵马?直接视为叛逆诛杀,心向太子李续的官员文武,一样如此。

做下这样的大事后,长安之外,大唐也多有叛乱发生,都是不服李贞的,结果还是被李贞打的七零八落,生生杀出来一个马上皇帝。

李贞为什么能做到那些?就是他从小酷爱武事,十几岁参军,从一个伍长开始,生生在二十多年军旅生涯中,靠军功杀上了平北大元帅的显赫官位,有那样的履历在,李贞虽然在长安文官系统里,谈威望,给前太子李续提鞋都不配。

但在军事体系里,他就是大唐战神!

二百多年是什么节点?是如今的越国之前,军力强盛屡屡像目前的越国一样侵犯大唐边疆的宁国,国破之时!

虽然宁国彻底破灭,成为历史,是属于被名将张越平定,但张越,本身就出自悼宗李贞麾下,是李贞一手培养起来的名将,在张越灭宁之前。

原本国力还算不错的宁,已经在悼宗李贞二十多年戎马生涯中,给打成死狗了。

等李贞发动政变,杀了哥哥李续后成为新皇,他压根懒得御驾亲征,派了名将张越出征,一把就把宁国打成了历史。

同样的,国内各地不服李贞杀兄夺大统之位的各州府官吏士绅?谁不服,悼宗李贞压根不跟你讲道理,直接派遣麾下各个名将去一一平定。

短短三年不到,大唐就在李贞统治下稳如老狗,万民臣服。

那个时期,资本新贵还远远没有兴起,全天下最主要的还是士绅集团控制一切,可那时期的士绅文武?在李贞在位时,全都像是哈巴狗一样,一点都不敢跳。

那位马上皇帝的威望,绝对是现在的李归、李盛之流,拍马都只能望其项背的。

李贞在位三十二年,前二十多年就是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隆庆盛世,那些年士绅文武们,过得才叫一个惨,动不动就是被抄家灭祖,对于那位马上皇帝而言,一次抄家牵连数千人,根本谈不上什么大事,是常规操作。

当然,李贞在位时期,绝对是平民百姓过得最幸福的时期,至今在民间还有无数老百姓念叨着悼宗的好。

那个时期士绅权贵想要欺压百姓,都要时时刻刻担心你敢做,就被悼宗抓起来杀你全家。

但他的谥号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悼,这在谥号里也就比隋炀帝、周幽王之类谥号高那么一丢丢?无非是悼宗晚年稍微浪了一点,大兴土木给自己修建了几座园子,就被当时以及后世的史官,大肆宣扬悼宗修园子对人民造成了多么大的负担,多少百姓为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然后顺手抹黑一下,悼宗在位时多么穷兵黩武,导致国力崩溃国库空虚等等。

实话实说,悼宗修那几座园子,并不是无偿征发徭役让百姓免费替他办事,那还是以工代赈,你办事我发钱发粮食,请的还基本都是因天灾无家可归的难民。

可是,文武百官和无数贵族苦悼宗太久了。

那位一死,加上新皇太年轻、才十几岁,能力不足,士绅权贵们就一点点试探,先是用追封先皇的谥号之争,来了好几次权力之争,后来若非新皇在被逼迫到一定程度后,坚定不退让。

唐悼宗未必不会是唐炀宗、唐幽宗了。

悼宗李贞这类名垂青史的人物,大家怎么可能不知道,不清楚?一个悼宗旧事说出来,就惊的几十位大佬头皮发麻了。

还有个别大人物吓得脸色惨白一片,如果大唐现在再出来一个悼宗式的雄主,这对他们这些士绅和资本新贵,绝对是灭顶之灾。

就是在无边的惶恐中,一位大佬才猛地想起了什么,低呼道,“不对啊,我大唐现在的诸位亲王,可没有一个马上皇帝,就算想做事,哪里来的那么大军威?悼宗当年可是我大唐战神!才能成事。”

帝国祖训,不管皇族子弟从军还是从政,都必须从基层做起,当年李贞就是从伍长做起啊,十几岁的伍长,投身边疆去和一次次入侵大唐的宁国搏杀。

生生杀了二十多年,才有了平北大元帅的显赫军职。

平北大元帅,统领青州、冀州、雍州三州军务!

这若是按后世地图,那就是从渤海一路绵延至昆仑山之地。天下兵马,悼宗在杀兄之前就统辖三分,而且他所有兵马都是边军,和宁国厮杀数十年的精锐。

现在,李盛也刚刚登基,但是,所有皇室亲王里,谈军事威望和履历,哪有一个能和悼宗提鞋?

悼宗无非是寿元长一点,活到70岁,中间废过一次太子,新太子还没开始游历凡尘,没有亲眼目睹百姓疾苦人间百态,他就突然大病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