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赝太子 > 第四百九十三章 灵气不对

赝太子 第四百九十三章 灵气不对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1 09:04:46 来源:笔趣阁

赵柱恭敬行礼,将前面的事情说了,问:“老爷,送礼的人实在是太多,现在还有勋贵送了礼物过来,都颇贵重,小的也不知道该符合安排,您看?”

可以不结交武官,但现在也不宜得罪人。

这种送礼,大家都送,他都收了,反不会有事,要是一家二家倒要避嫌。

除了府邸的管事,还有一些官员,因官职不高,是亲自来送礼过来,这种宾客,自然不好与别的府邸管家一样,就那么让他们回去,而被一让再让,请他们到外院歇息片刻。

也是现在国公府极大,收拾出外院一个靠近门房院子让大家歇息,也是毫不拥挤,文官武官,都能相安无事。

赵柱的能力不错,在得到苏子籍的吩咐,就再没了担忧,招待宾客、指挥仆人,井井有条。

因今日并无女客上门,叶不悔不好在这时露面,甚至前面人多,来来往往,十分杂乱,只能是暂时退到了后面。

苏子籍不好只让赵柱这个管家应酬,已走出来向着这些来往的宾客一一寒暄、道谢,大家名义上是给他贺乔迁之喜,但实际上贺的是什么,都心中有数。

“苏大人,听说你曾差人搜寻过先豫大贤郑先生的《郑氏字帖》?当时您家仆人问过的一个店铺,恰我也在。”

一个五品官相貌端方,此时就笑盈盈对苏子籍一礼,同时示意跟着仆人,捧着一个小匣上前。

“今日过来,正好将我这里就有这本字帖奉上,虽有几页残缺,但大致保存完整,苏大人不介意,就请收下,以贺苏大人的乔迁之喜。”

显然,这是知道他爱好古籍原本,所以特意送来。

别的礼物都收下了,这样的距今五百年以上的更远朝代的字帖古籍,自然让苏子籍更喜欢。

“我是愧受了。”

苏子籍还是按这时代的习惯,推辞了一番,又经过了一番友好交谈,最终这份古籍才被苏子籍收下。

这时,又有一个礼部六品小官上前,同样是让人捧着几个长匣,里面则是距今大概不到百年,文风昌盛之地几位有名声的大贤字画,论起价格,自然比不上之前送的先豫古籍,但胜在数量有五份,还都是一家五子的作品,在寓意上,也很是喜庆,送礼自然是不错。

因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苏子籍自然也很高兴,推辞了一番,欣然收下。

这些亲自过来的宾客,大多都是四品以下京官,武官还可能是送些值钱礼物,而文臣则大多是亲自送来一二古籍,既显得风雅,又投了苏子籍所好。

“都是人精啊,送礼重了,不但在政治上不好,而且自己也心疼。”

“听闻我喜欢亲笔古书,就眼巴巴送来这些,不但名义上风雅,而且其实不值多少钱。”

古籍这种怎么说呢?

说它有价值,是有点价值,说它没有价值,就是没有价值,想出手换钱很难,而且书香门第,交际广阔,许多就是不花钱就可以获得亲朋好友的书画。

“可惜的是,我喜欢。”

苏子籍不得不感慨,只自己一个还没有正式入籍的所谓皇孙,就能有这么多人得知了他的爱好,搜罗这样多的古籍来送给自己,别的封王的人,又该是何等受人瞩目,前呼后拥?

难怪许多人都感慨,寒窗苦读十年、一朝金榜题名,也比不上出生在宗亲皇室之家,才一出生来得风光,人比人,实是容易让许多人光一对比,就徒生丧气,心中不甘。

迎来了一波宾客,又请他们在厅堂里歇息喝茶,苏子籍这才回到了正院,就看见一张长桌,上面堆着大小二三十只木匣。

“这是《余氏训诂》,是前朝后期的进士余沆之作,翰林院编修,其父余鼎自缢尸谏后,他以不能成父志而终生不出。”

“虽后来辞官不作,但学问是有。”

苏子籍伸手摸了摸它,却脸色一变。

“发现【余氏训诂】,是否汲取?”

“是。”

“【余氏训诂】已习得,【经验 0】”

“可恨,紫檀木钿还是有反应,但不曾有着经验增长,这是因余沆的学问和思想,对自己再也没有收益了?”

苏子籍深吸一口气,渐渐明白,《四书五经》这一项,自己大概已经达到了一个满值,以现在情况已完全汲取不到经验,心中顿觉失望,不过,随后拿起的几样字帖字画,却让紫檀木钿有了反应。

“发现《郑氏字帖》,是否汲取?”

“发现《杨铭春山画》,是否汲取?”

随着苏子籍答“是”,一股微弱清凉感灌下来。

“【书法】 500,11级(3835/11000)”

“【丹青】 1000,11级(4557/11000)”

“看来,现在我只能汲取字画字帖。”看着增长经验,及字画书法的提升,苏子籍暗想。

但这样的收获,虽不算是无,可还是与苏子籍之前的预期有着一定差距,让他有点不满意。

看着面前的又一个匣子,苏子籍打开抽出一本,见靛蓝色书皮上,几个堪称龙飞凤舞的字,《清风道经》!

“这里怎么会混进一本道经?”苏子籍看到了书皮上名字,微微怔了下,但翻看一页,看到里面的字就恍然了。

“竟也是先豫郑先生的字帖?”

无论是本朝前朝,还是更往前几个朝代,其实书法大家有许多喜欢将道经、梵经抄录下来,流传到后世,就成珍贵的字帖。

这本道经也是这样,本身的道经内容必然不被人所在意,这数百年流传,被人所珍视的是书写道经的人乃是书法上有超凡造诣的先豫郑明秋。

可惜在此之前,苏子籍就已汲取过了郑先生的字帖,想必这次获得的经验就不多了,原因非常简单,同一个人,知识和技能差不多,二三次汲取就有许多重复,实际获得不多。

“多少算是肉。”苏子籍看到了里面的字,并这样想着时,几乎下一刻,苏子籍就感觉到紫檀木钿一震。

一般来说,苏子籍汲取到有用之物时,半片紫檀木钿都闪一下,现在这样震一下的情况寥寥无几。

“发现《清风道经》,是否汲取?”

“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