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赝太子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试牛刀

赝太子 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试牛刀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07 09:42:05 来源:笔趣阁

两人与一个姑娘说话,她穿一件月白绣花衣裙,浆洗得干干净净,瓜子脸还算清秀,笑着:“两位相公,你们的衣裳都干了,有一个口子也缝了,要不急着穿,熨平了再送过来,成不?”

“可以,不急,等送到了,下月八钱银子一并支给你。”

“是。”

这本是极平常的事,苏子籍突然之间觉得有点眼熟,又想不起来,本来这也罢了,可现在节骨眼上,不由多了几分心。

“主公,您忘了,是钱之栋外妾的丫鬟翠儿,你还见过面。”

“哦,是孙氏么?可我记得当年给了三千五百两白银,还由简渠照应,怎么落魄到出来洗衣?”

“走,去看看。”

“太……”去看看就罢了,余律和方惜才转身, 对面一看,不由一惊, 仔细一辩, 立刻就认了出来了, 就要行礼。

苏子籍有点无奈,只能上前一步扶住, 说:“不必多礼,今日只有读书故友啊。”

余律和方惜才明白这是微服来了,对视一眼, 不过苏子籍没有立刻说话,却见野道人引着这姑娘过来了。

“为什么你们洗衣服,难道府内没有照应么?”苏子籍就问。

这姑娘只见过苏子籍一面,也是几年前了,虽觉得一丝面熟, 却想不到, 就连野道人也没有见过几面, 一时认不出,只知道是太孙府的贵人, 当下微福了礼。。

“府内当然有照应, 年年总有些钱米果品赏下, 夏天还有西瓜呢!”

“只是小姐说, 坐吃山空,总要给小小姐打算下, 于是托了府内的福, 开了家绢布店,离这不远。”翠儿口齿清晰的说着:“生意还可以。”

“那……”

“后来, 小姐见附近有不少举人应试, 可千里迢迢,有钱的人或能带一二个随从,也多是男仆,不善缝补浆洗,没钱的更不用说了。”

“于是就去作举人的生意, 负责每月衣服浆洗缝补, 包月八钱银,又雇了附近的姑娘媳妇干活,由于举人都要体面, 一月下来的生意,比绢布店的还好。”

“这是成了规模了啊?”苏子籍回想下,朦胧记得孙氏当年的柔弱俏丽哭倒在地, 不想一转眼,就变成这样了:“真人不可貌相,人总能找出路啊!”

“成,我明白了,你去吧——”

“走,我们去里面说话。”苏子籍望着姑娘的背影若有所思,转身入得了书肆,入了才发现这书肆,倒与众不同。

别处的书肆,同样有些名气的最多就是几层楼,空间大一些,藏书多一些,可供人坐下

但这处书肆,外面看的确是楼,可进入后走上一段路,眼前豁然开朗,竟是别有洞天!

这里面,竟然是个小园林!

这园林的大小,与苏子籍所见过的皇家园林是没法比,小上许多,但与别的书肆的格局比,就大多了,简直令人眼前一亮!

行走间,还能闻到淡淡茶香及点心的香气。

目光扫一圈,发现这园林内的格局是这样:书放在一个由走廊环绕着的奇特的镂空建筑里,一排排的书架,从外面看,隐约就能看到。

而看书的地方,则是多种多样:房间、草地、亭子、走廊、小湖。

桌椅板凳,随处皆有,而提供茶点的小摊位,皆是路侧茅屋的样式,也是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

几个读书人从身边经过,恰在谈论这事,听话里意思,这里茶点味道甚美,价格却并不高。

便是买书以及买这些茶点,对于大多数走到举子这一步的读书人来说,也不是十分昂贵的开销。

而这环境,与花销相比,就显得更是划算。

“今天连着见过几个生意人了。”苏子籍觉得自己开了眼界,当然,他也清楚,别说县里,就是郡府也开不出这等格局的书肆,没有别的原因,只有举子云集的地点,才能撑起这市场。

苏子籍哑然失笑,问余律:“听说这里还有琴室?”

他第一次来这个地方,进了后发现是园林,琴室应该就要比想象中的大一些了。

余律不知道太孙来何意,难道就是游玩,于是笑着:“的确有琴室,听说在东面。”

苏子籍朝着东面看一眼,果然看到有背琴的读书人往那去。

除了那边,早就来了的读书人,很多都聚集在亭子或湖侧,也不怕冷,三五成群,到处都是读书人在交谈和读书。

这里还真是文气逼人!

苏子籍暗暗寻思,古代朝廷不炒地皮和房子,这看起来极大的园林,几千两就能买下,不过点心茶点消费也赚不了大钱,可背后老板,但能够吸引这么多读书人,这本身就是资源。

“草莽英雄不少。”苏子籍本别有心思,这时却给了野道人一个眼神。

“明白,我过些时日就试下老板的底。”野道人自然明白,四人朝着藏的方向去,遇到几个读书人坐在路边的石桌旁,恰就提到了“太孙”、“诗集”,这本是苏子籍的目的,不由投以注目,放缓了脚步。

这里人多,既然敢在这里交谈的内容,自然就不怕被人听到,不怕被人注意到,苏子籍的注视,并没有引起这几人的注意。

就听其中一人拿着一本诗集,说:“要说诗词的话,当世第一,不该有疑问,非太孙莫属了吧?”

坐在对面的一人却说:“太孙固然诗歌高超,但年龄尚轻,秦先生的诗词要更厚重一些,两相比较,其实也不落后。”

余律方惜听了,都点首。

此人提到的“秦先生”,必然是指秦凤玉,秦先生。

这是一位很有盛名的诗歌大家,年龄已三十余岁,在读书人中很有名望,此人这番话,的确说得公道。

苏子籍却注意到了别的点,那就是说这番话的人,他竟是认识的,是张墨东。

他当年十五岁中童生,在棋局处遇到了此人,后来也有过几次接触,但也多年未见了。

当时龙君所说的话还历历在目——张墨东,你虽有天赋,但命格甚薄,任凭多次科考,终无缘举人。我虽可补之,但你福薄,终不能显贵,止于省试而已。

那时一只鹌鹑飞入张墨东体内,而鹌鹑在大郑是九品之属,差不多就是举人位份。

苏子籍眼下易容,张墨东自然是没认出。

而张墨东的话固然被余律、方惜认可,却让先说话的举人不高兴了,竟突然沉下脸,说:“半辈青春知百味,满怀壮志折三波,这句话也许和秦先生差不多。”

“可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怕就是秦先生难以追肩了吧?”

“最重要的是,秦先生乃京城官宦世家,虽逢乱世,却公子风流,得名师教导,没有吃过一点苦,而太孙虽天璜贵胄,却沦落民间,少年艰难困苦,中童生前,几乎被发为苦役,更无名师指点。”

“能一举中秀才举人状元,可谓筚路蓝缕,又写这等诗词,满满都是天纵才情,你还暗暗贬低,就算是我辈习惯相轻,也过了吧?”

说完,竟把诗集塞还给他,起身离开,大有不与为伍的样子,这动作顿时就让张墨东不由得涨红了脸。

听到这里,苏子籍不由心一动,脸上不由多出了一丝血色。

“发行书集,传记,明着是为了名声,实际上却为了潜移默化,而文人最贵颜面斯文,能令人一言不合愤而断交,已是殊异。”

“可见大学之道的神通,小试牛刀,效果似乎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