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赝太子 > 第一千零六章 今日方知天家手段矣

赝太子 第一千零六章 今日方知天家手段矣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07 09:42:05 来源:笔趣阁

“原来如此!”

风吹着湖面,船周围荡着水晕,文寻鹏真的是明白了。

他并不知道,在未来,财政收入渠道很多,但是他明白,在现在,财政收入,无非就是粮盐二条大渠道。

可以说,无论是地方还是朝廷,都依靠这个。

与之相对,是官俸和吏俸越来越薄,这并不是说官俸厚就好,但无论是官是吏,往往薪水只有实际所需十分之一。

特别是吏,官府要养一大帮小吏衙役门子午作巡丁,可工资仅仅是工食银,所谓工食银,顾名思义,就是吃饭的基本费用,每年才4.8两,甚至皇帝还想把它完全取消。

换句话说,就是除各级官员,非领导职务序列的所有吏胥,自即日起义务劳动(康熙一登基下达并且执行200年的旨意)

幸亏在这世界,大臣劝谏住了。

为了活命,为了财政运转,地方上不得不想办法分润。

浮收、勒折、漕规、藩费。

其中藩费最大,就是说,按照潜规则,过手项目,就得给十分之一的藩费,而现在过手最大项目之一就是粮仓。

粮仓年年卖出,买入,折旧,军队,郡县,官员,都依之生存。

“您是太孙,您要废掉这陋习可以,只是,总得给我们活命吧!”

“要是您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只能不给您活路了。”

文寻鹏就算智技百出,从没有这角度思考过问题——个人贪污可以杀,官贪国贪又如何?

或者明确点,国家贪了地方和吏胥的钱,不给经费,不给薪水,地方和吏胥怎么办?

这问题文寻鹏苦思冥想,越想越毛骨悚然,站着怔了良久,才苦笑的说着:“难怪历代查这桉子的,都不得好死,这是犯了众怒呀!”

苏子籍还是微笑,摆了摆手:“你这话还是没有明白,怒,分是私怒,这是个人恩怨。”

“其次是众怒,得罪了一大帮集体。”

“可这事,甚至不是集体可概括,它是公怒——得罪的,有损的,乃是体制(组织)本身。”

“我是太孙,我能不在意私怒,也压的住众怒,可体制之怒,却也难以当之。”

私怒就是个人,杀了废了就是了。

众怒有点能量,但是也无法持久。

可阻挡或破坏了体制(组织),那每运转一天,体制(组织)就会痛一天,此恨漫漫无期,就算压住,也只是引而不发,一旦对景,立刻爆炸了。

“那就没有办法了么?”

文寻鹏细细想了,终于想明白了,心里冰凉,他自觉自己国士无双,可在皇帝和太孙手段中,又如稚儿一样。

上位者要杀人,最上等的就是这手段——让人查这等看起来是贪腐,实际是官府实际运转必需的桉子。

获罪于体制(组织),自然死无葬身之地。

苏子籍不禁一笑,本在船舱里散步,现在站住了脚:“这本身问题是无法解决,要解决,就改变整个朝廷的财政分配。”

“孤没有这权。”

“但并不是说,没有办法应对。”

“问题解决不了,并不等于没有意义,这其实对我是个试金石。”

“最下等的,自然就是查桉查的轰烈,板子打的噼啪响,可却推行不下去,也深入不了,这就是无能。”

“天下人都知道孤色厉内荏,不堪人君。”苏子籍笑着:“有这引子,以后皇帝处置我,也有理由。”

文寻鹏品味着这位太孙的话,心悦诚服的点首。

“其次是我顶住压力,硬是推行下去,杀的人头滚滚,几百官的乌纱帽扫地,可实际能解决问题么?”

“朝廷不改,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只落个苛酷的名声。”

文寻鹏脸色变得苍白:“最惨烈的就是太孙你,进一步砍向郡县和驻军衙门,却没有办法使之运转。”

“这正是我要说的话。”苏子籍点点头,隔窗望着外面湖面,脸色已没了笑容,幽暗的光亮下:“这就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见文寻鹏恍然又惶惶,笑着:“但是反过来,我的对策也就非常简单了。”

“我是太孙,最大的责任不是治贪,而是维护体制。”

“冲击体制的事,断不可行。”

“不但不能冲击体制,还必须高屋建瓴,领导它,维护它。”

“并且我是太孙,某种程度上,孤就是体制,就是衙门,就是规矩。”

“但是孤既是奉旨治贪,不治也不行。”

“因此,以孤的名义,接触粮仓涉及的层层衙门,高屋建瓴,运转它们在我掌上,才是我的本份。”

“跟随我的官,运转各衙门。”

“不肯跟随,不识时务者,就是贪污分子,或杀或贬。”

“一确保各衙门正常运转,二分配粮仓的利益,三找出贪腐分子,雷霆扫穴。”

文寻鹏品味这三点,心悦诚服。

这样体制有了,利益有了,反腐也有了。

最重要的是,天下有识之士,自然知道太孙的手段。

“现在你明白了吧,按照我的计划办!”苏子籍一挥手:“先统计所有账簿,找出粮食去了哪里。”

“粮食流到公帐官帐去的,一个个和对应的衙门和主官谈。”

“让他们配合清理,上交帐目,我给他们生路。”

“这种情况,还是不识时务,顽石不服,那就去死,无论清腐——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何况他们的确是挪用了钱粮,杀之有法可依。”

“流到私囊中去的,原则上不要留情,个别允许戴罪立功。”

“张岱先不要管,并且他有着王命旗牌,我也管不了——没有他压迫衙门和百官,我等与地方衙门的谈话,怎么有效?”

“他愿意当孤的黑脸,孤又岂会阻止。”

“等出了大事,孤不管是非,立刻斩他首级,悬之公门以平群愤。”苏子籍隔窗望着外面的水面,端着茶杯平静地说着。

无论张岱是千古清官忠臣还是国之巨蠹,走到这步,非杀不可。

文寻鹏蓦地出了一身冷汗,就在一个时辰前,苏子籍还对张岱“满是惋惜”,不过片刻,张岱已几无生路。

宦海浮沉,如此令人惊心!

虽文寻鹏心中慌乱,躬身称是,说:“主公大旨已定,办事就顺当了,不过要调查粮食去向,也有点问题。”

说到这里一笑,郡县官配合,自然知晓,不配合,就问罪,这没有啥可说的。

“就算郡县配合,我们人手也不多。”

“这容易,我还是太孙,还是钦差,随行的官员也不能吃白饭,我这就下喻,让他们参与到统计粮仓账簿的队伍中来。”

“就算用了队伍里的官吏,人数依旧不多。”文寻鹏完全平静下来,细想了想,说着。

“这好办,先谈话,配合的郡县,先抽调他们的人,只需百人,统计74座粮仓,应该也够了。”

“比如说梁阳县令余铭,他愿意跟随,就让他抽调县里文吏帐房。”

“是!”文寻鹏躬身应着,见着太孙无话,就移步出来,被空旷湖面凉风一吹,本是轻爽,却略带着忧郁。

“今日方知天家手段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