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带着青山穿越 > 第十四章 江湖变幻石破天惊

带着青山穿越 第十四章 江湖变幻石破天惊

作者:漆黑血海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22:48:56 来源:笔趣阁

时光易逝,流阴飞瀑

一转眼,已是庆元年末,即公元1204年终。

大青山,半山腰下,依旧被云雾大阵环绕,护得严严实实。

自华山论剑之后,每年来此碰运气,撞“仙缘”,以求拜师学艺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

只可惜,到如今,也没有一人能顺利地登上青山,被当今天下第一人收归门下。

有人跪坐山前,欲要以赤诚之心,明证志向,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一天一夜后,拖着虚体,黯然离去。

有人心思机灵,采买物资,守在山脚,等着李天生出山,结果苦等数月,一无所获,愤然离去。

……

再大的热情,也抵不过时间的冲刷,再大的威名,终究淹没光阴尘沙。

江湖,本就是一个容易被时光淘洗的“竞技剧场”,需要时不时地刷一下脸,爆一波存在感。

数年下来,无数热血少年少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希望被碾磨粉碎,加之,那位青山主人常年闭关不出,不显于世。

于是,或是怀恨在心,或是别有目的,关于昔年天下第一,谪仙李天生,或名不符实,虚有其表,或深受重创,命不久矣,或目空一切,不将天下群雄放在眼里,等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有追名逐利的野心家,在背后撺掇,鼓动江湖中人,上门挑战,结果只前进数里,就陷入迷雾,彻底失联,再次出现,已是数日之后,健硕的身材变得枯瘦如柴,气若游丝,饿得脱了人形,满面惊恐。

从此,对大青山避之不及,谈之色变,讳莫如深。原本的始作俑者,也被寻门报复,身败名裂。

有心思奸诈之徒,欲要放火烧山,逼出李天生,与江湖豪客一决雌雄,结果,被扬起的尘沙,熄了火,埋了身,只露一个硕大脑袋,鼻青脸肿地对着青山,三日后,才被震飞,掉落太湖。

生死由命。

于是,李天生,人未出,但江湖依旧,有传说。

一来二去,三人成虎,大青山也渐渐成了江湖中人,都不愿提及的禁忌话题。

随着江湖换血,新一代江湖侠客粉墨登场,青山主人早年的名声逐渐消失,只成为老一辈人,记忆中一抹难以忘怀的传说,或偶尔提及,给予后人的警告。

原本热闹非凡的大青山,逐渐萧条下来,恢复往日的平静、安宁。

江湖上,各色英雄粉墨登场,除了李天生盖压同代,惊艳一现就隐遁外,当年的五绝在武林中各领风骚,声势渐隆,威名比之以往,更上层楼。

在当下少林封山的南宋江湖,中神通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俨然已成天下第一大教,执道教牛耳,如日中天。

北丐洪七,一身凛然正气,震慑江湖宵小,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率领一众丐帮兄弟,活跃在金人占领的北方,多次伏杀金廷官员,再现百年前,天下第一大帮的声势。

东邪黄药师,行事莫测,脾性古怪,无所顾忌,亦正亦邪,既有惩治江洋大盗之义举,又有掌毙正道豪客之行事,偏偏一身武道修为超凡脱俗,令人又惊又惧,又爱又恨。

南帝段智兴励精图治,将大理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庙堂,与南宋睦邻友好,是一对互相扶持的“好基友”;于江湖上,与各大江湖人士交好,无有王孙贵族用鼻孔看人的恶习,维持良好形象,与武林各派和睦相处,赢得一片赞誉。

西毒欧阳锋,恶名昭著,但身为一代宗师,几次行走江湖,若是没有不开眼的主动惹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伤人性命,日常都缩在白驼山,勤练武功,意图雪耻。

唯有李天生像是神隐状态的娱乐圈前辈,缺少必要的曝光,被江湖忘却,大青山静默无声。

……

春去秋来,山不知时。

修炼参道,数年一日。

距离李天生上次,离山赴临安,已有五年,这期间,他除了偶尔出去几次,办点儿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的“好事”外,其余时间,都一直宅在山上。

闲看庭前花开落,坐观天下风云起。

深藏青山勤修武,炼药养身为长生。

对于山外的江湖纷扰,李天生偶尔出去一趟,回来也是略有耳闻,但不以为意,他对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的那位,心知肚明,只不过,那位地位特殊,此举,不过是发发牢骚。

加之,云雾大阵神妙非凡,这大青山地界,李天生又是神一般的存在,自可以不变应万变。

故而,也就不闻不问,一心修炼。

不过,今日李天生借助《养生经》和《无名功法》的特异,一如既往地吸食日出时的朝霞紫气,运用特殊法门,蕴养自身气血、骨骼后,并未演练招数,揣摩武学,也未游荡山中,培草炼药。

而是直接乘鹤北上,没入云间,踏出终年未出的青山,御风而去。

………

南宋朝堂,奸相韩胄当道,虽实行党禁,打压异己,引得汉室子民愤恨、埋怨,然,其在抗金北伐上的坚持,却令多数有志的宋人称谓、赞赏。

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

宋帝和韩胄决定北伐,命各地将领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宋人响应不绝,无数热血儿郎投身报国,以求马革裹尸,收复河山。

春岁刚过,蓄势待发的北伐军,正式北上,引得金廷震动,无数汉家子民翘首以盼。

一时间,众多势力不约而同地约束门徒,静静观望,整个江湖一时间都平静不少。

自4月而始,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分数路而上,一路攻城拔寨,又有北宋遗民助力,里应外合下,势如破竹,威势甚猛。

然,有奸臣勾结金人,泄漏军事机密,致使金廷窥得消息,早有准备,在宋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后,势头减缓,遭遇阻力。

虽有韩胄反应及时,揪出叛逆,四川宣抚副使吴曦,枭首示众,震慑人心,振奋士气,并出其不意,命昔日杨家将后人杨铁心,率领杨家军,趁夜偷袭金军粮草,又派遣郭啸天,领郭家军,作佯攻之势,吸引敌军注意,成功扳回劣势。

消除宋军数十年来,对金军的恐惧。

但双方也日渐成胶着之势,几场下来,各有胜负,在两淮地域,僵持不下。

宋军阵营,一处最大的帐篷内,韩胄接过探子递上来的消息,身子颤抖,一张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此刻布满激动和兴奋。

帐篷内,杨铁心、郭啸天、辛弃疾和陆游等新老将领,南宋朝庭军事集团的中流砥柱,此刻都一脸的难以置信。

毕竟,这探子传来的消息委实有些石破天惊。

“金国皇帝真被刺杀身亡?”韩胄忽然面色凝重,一脸冷肃地朝探子问道,上位者的气场全开,压的底下其貌不扬的年轻探子簌簌发抖。

“你可知此事关乎重大?若敢妄言,假传消息,延误军机,不仅你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还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被众多大佬目光灼灼地盯着,代号冷锋,在中都隐姓埋名多年的探子,虽感觉压力山大,后背冷汗涔涔,但过硬的心理素质,还是让他顶着灼灼目光,继续被打断的汇报。

从腰间拿出一根白色羽毛和一块通透的美玉,冷锋极力压下心头的激动,语气平静地说道:“启禀大人,这是前日那位大人让属下转交给大人的,说是大人一见便知,还让属下传句话,说时机已至,大风将起,请大人早做准备,正待人和。”

“我且问你,让你传递消息那人,是否一袭青衣,恍若仙人,气质清冷疏离,容貌甚是俊美?”

韩胄命属下接过冷锋所承之物,拿于手中,仔细鉴别后,忽然问道。

“是!”冷锋老实回答,“那位大人天下少有,气质不俗,恍若谪仙,属下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那样不凡的人物,印象深刻,绝对不会记错。”

“行了!你先下去吧,记住,今日之事绝也不可泄漏,否则,你性命不保。”韩胄挥手,警告道。

“是!”

在王二狗退出帐篷后,杨铁心和郭啸天对视一眼,无声交流后,跨步上前,杨铁心抱拳行礼,一脸激动,“元帅,那金国的狗皇帝是不是真被李仙君给杀了?”

对于李天生,杨铁心和郭啸天印象深刻,五年前,他乘鹤而至,忽然出现在牛家村,找到他们兄弟二人。

记得当初,他们对韩胄十分不满,觉得奸相误国,民怨沸腾。那位光风霁月的仙君,直接一连三问,给俩人当头一棒,令其幡然醒悟:

“国家大义与个人好恶,哪个更重?”

“一个只会窝里横的权相和一个能带领大宋子民北上伐金的奸相,哪个更重?”

“偏安一隅的愤世嫉俗和真刀真枪地浴血沙场,哪个更重?”

淡漠的语气,冷肃的态度,一字一顿的质问,如利剑出鞘,句句戳心,发人深省。

至今言犹在耳,那道清冷孤傲的身影,在脑中愈发清晰、深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