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 > 第三十五章 访拳

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 第三十五章 访拳

作者:小子无胆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8:48:22 来源:笔趣阁

在山东,他遍访查拳门、螳螂拳、孙膑拳、猴拳等门派,山东人重用功夫,练功极苦,在乡野村间,谢寸官见识了真正的山东大汉的毅韧坚卓。

在沧州,八极窝子里,谢寸官转遍了孟村各个村庄,只要听说是八极弟子,就去访访。他不是大师,没有架子,那怕一招之得,也欣喜非常。

在深州,他到处访着李洛能和郭云深的传人,在这里,他学到了深州形意入门的弹腿。学全了形意的十二形。

在陕西,他专捡红拳窝子钻,住在人家村边废弃的砖窑里。

意外地,在一个叫蒲州的地方,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他还碰到一个上海老乡,一个漂亮而调皮的女子——庄菲。两人用上海话拉着家常。他见到了庄菲的老公,一个叫向山的男人。那男人外表平静温和,似乎没有棱角,却有着花岗岩一样淡漠生死的眼神。

谢寸官立刻就知道这人手上肯定有人命,而且不止一条。

在向山的院子里,他看到了一群正在练功的孩子,看到了向山的师父,一位已经年过九十,却依然矍铄的胡姓老人。他也看到了一种最原始的练功工具,两只大黄泥弹子。

他曾在黄士鸿的故事中听过这个东西。这一刻,真正看到时,他有一种想要伏下身子去亲吻和膜拜的冲动。

“心意拳古朴直接狠毒,是真正的出自于战场的杀法!”向山对他说道:“不过,现在江湖中传的,已经混入了太多的杂质!我不是心意门人,不好评说你们门的里的东西,不过,我这有一套得自少林的比古朴的心意把!也许你能从这里面,找到一些拳法演变的痕迹!”

于是向山向他传了一套把法,分别是镢头把、头拳把、镰刀把、割麦把、撅葱把、辘轳把、虎扑把等,拳法古朴简洁,一点多余和花梢都没有。

俩人在一起呆了十余日,整日谈天说拳,交手喂招。

离开时,向山给了谢寸官一个他师弟康顺风的联系方式,那是一个到处跑的,推广中国传统武术的热心汉子。不过,康顺风经常会在上海,因为他的家安在了上海。

向山的意思,谢寸官有机会也可以去他那时交流一下。

离开时,向山同庄菲一直将他送到了村口。

回身招手时,谢寸官远远地、羡慕地看着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能让庄菲这样一个水乡女子,来到这干旱少水的黄土塬上,但谢寸官知道,他们是幸福的!

在四川,他接触了峨嵋八门拳法,走访了青城、崆峒,见识了川派武术。

走累了就歇着,歇好了继续走。

有时也会蹭车,他是啥车都蹭、小车、大车、三轮、拖拉机,甚至也蹭牛车和驴车。在有些边远的地方,他有时会一住十天半月的,将自己学的东西,融会贯通一番。

有时,因为听说某处有人会一招什么,他会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探究竟。

幕天席地,盖肚皮、铺脊梁;饮山泉、住山洞;干农活、帮短工,混着日子。有时他也会兼职一下猎手,下套子设陷井,抓些活物烧烤食用。

整整两年时间,他走遍了数个省,他像一块干渴的海绵,汲取着一切可以汲取的武术知识。最后他来到了山西。

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记挂着戴若夕和郭踏虏说过的一个名字。

田如文,山西祁县晓义村,戴家心意拳第六代传人。

据说,戴家心意最后一个戴家传人,戴奎晚年就是老在田如文的家里。

而田如文的猴桩,是戴奎亲自指点的,一直从八岁,学到十四岁戴奎去世。

谢寸官走过了、访遍了,最后,他还是要回到心意上来。

**自古无双传,这是根本!是他谢寸官的根本!他可以法遍万门,但却只能功习一家,这一家,就是心意拳。

在太原,谢寸官通过公用电话,联系了蔡风帆,让他用网上付款的方式,定了一家快捷酒店。住进了酒店里,谢寸官洗了个澡,然后就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个银行的职员,上门来为他办理信用卡。

联系了蔡风帆,也就等于联系了颜狮子,因为蔡风帆已经是颜裴的师弟了。而且,三人都是龙翰风投公司的董事。办这点小事,根本不用谢寸官开口。

谢寸官拿上信用卡,就到街上从内到外,置办了一身衣物,买了几样礼物,就回酒店睡觉,一觉到了第二天早上。然后他就在床上,拨出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男人显然也是刚起床,正在刷牙,声音含混不清,问他是那位。

“我找白志刚大哥!”谢寸官按郭踏虏的说法道:“我很仰慕田如文先生的功夫,想拜访一下他老人家!”他没有提戴若夕,在他的心中,那个名字已经冰封起来了。

“哦?你在那里……”电话里的人问道,明显地开始漱口,显然是个不拘小节的人。

谢寸官报上酒店的名称,那边就道:“我知道那个地方,一会我到了打你电话!”

见到白志刚的时候,让谢寸官印象深刻的是他憨厚中却透着一丝精明的笑容,以及一口抽烟过度,笑起来发黄的牙齿。

二人寒暄几句,白志刚就邀请他去家里,告诉他,下午他安排车子送他到晓义。

听郭踏虏说过,白志刚是田如文的外甥,跟田师父学拳的人全国各地的都有,往往大家第一站都是先到白志刚这里。郭踏虏曾戏称,这里就是去晓义学拳的联络站。

谢寸官奉上礼物,白志刚却婉言谢绝道:“给老汉带上吧,我这里啥都有!”他口中的老汉,就是他舅舅田如文,在当地,这是一种尊称。

送谢寸官去晓义的司机也是田如文的一个弟子,自我介绍时,说是叫王冰清,新入门不久的。不过,原先却是学过多年形意的,后来经人介绍,开始学习心意。

从太原到晓义大概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车子进了村子,七扭八转得,就来到了一处古庙前,这是晓义村的关帝庙。

过去全国各地,几乎村村都有老爷庙,敬奉关帝君!山西更是如此。谢寸官下了车子,一抬眼,先看到的是庙门口的一副楹联。

上联是:汉封候,宋封王,明封大帝;

下联是: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

谢寸官站在这里,不由驻足。想像着三国乱世中,一时风流的各个豪杰。

王冰清此时已经跨过门槛,进了庙里,叫着师父!谢寸官快步跟上,他进庙门时,正看到一个个头不高的老头儿,正从东厢房里挑帘出来。微黑的瘦脸庞,稍有些花白的头发,乍一看根本和武功联系不起来,地地道道的农民模样。

谢寸官已经得了郭踏虏的介绍,知道田师父就是其貌不扬。

“这就是田师!这位是……”王冰清将老头介绍给谢寸官,想介绍谢寸官时,才想起一路上两人只顾聊天,根本忘了问谢寸官来自何方。

“谢寸官,上海人!”谢寸官忙上前一步,同田如文握手。

那手也软绵绵的,似乎不着任何力气。

“屋里坐!”田老先生笑起来,一口谢寸官听不太懂的当地土语。

一旁的王冰清就笑道:“听不懂了吧!祁县这里,五里路外,当地人都听不懂当地人的话,田师没上过学,不会说普通话!”

哦!谢寸官点头,跟着老头身后进了门。

屋子里还坐着几个闲谈的老人,看到谢寸官进来,纷纷打着招呼。招呼过后,竟然纷纷告辞而去。这时,谢寸官才开始和田老先生说话。一旁的王冰清暂时充当翻译。不过,谢寸官很快就看出来,小王其实也是连猜带蒙的,似乎也不能完全听懂田先生的话。

不过,谢寸官走的地方也不少,各种方言都听过一些。

虽然不能逐字逐句地明白,但连猜带蒙加上王冰清的翻译,也能懂个大概。

说到武功,田老先生还是不紧不慢,只是神情气质,与刚才的老农民样子略有不同。戴家拳里,最重要的功夫,就是猴桩,而猴桩主要是蹲丹田的。

就是将丹田找准了,然后蹲出来。

中国传统武术和丹道的东西,都是一找二练。

许多人都是直接练,这样是不对的。别看老师告诉你,丹田在脐下一寸五的这个地方,但脐下一寸五只是个高低位置,那么从脐下一寸五的地方,从前通到后,丹田在深几寸处?傻眼了吧。

再说个更简单的,一般人按照针炙书,都能找到劳宫穴的位置。

但这只是脑子知道,而手不知道。其实也就是你意识知道劳宫穴的位置,但身体对劳宫穴却没有任何感知。这样说是气出劳功的话,你其实根本不知道如何的气出劳宫。

而要感知劳宫穴也很简单,你只经两手掌心相对一二分钟,掌心拇指缘处,发热发胀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所以修丹练道,练武功,先要找丹田,这个找不脑子知道那个位置,而是身体切实感觉到丹田的存在。感知到了丹田的存在,你才能练丹田。

既然说到了丹田,王冰清就在旁边道:“你摸摸田师的丹田!”

谢寸官不由地一阵踌躇,因为按黄士鸿的说法,跤师身,贵如金,可以随便看,不得随便摸!一般练武人,是绝对不会允许另一个练武人,摸他的身体的。

因为不知底,所以怕暗算!

但田老先生就笑着示意他去摸他的丹田。

谢寸官伸出去手,摸了上老人的小腹,不由地一惊,因为他感觉摸到的不是人的小腹,而是一个滚动的球体。果然同郭踏虏说得一模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