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 > 第七十四章 手打起意在胸堂

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 第七十四章 手打起意在胸堂

作者:小子无胆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2:06 来源:笔趣阁

目送谢寸官的背影离开,郭踏虏的眼神就锐利起来,而那霸大川的眼神却有些yīn晴不定。这就是士气的原因。过去冷兵器时代,两军阵前斗将,就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铁血男儿汉,只有血,才能激励出万丈豪情!

郭踏虏收回目光,往前一进步,双手松垂,盯着那霸大川,如虎伺食!

那霸大川缓缓地拉开架势,随着他缓慢的动作,浑身肌肉骨骼就发出咯咯嘣嘣的声响,慢慢地由紧换松,随着这种肌体的放松,他的气势却提了起来,矮小的身躯渐渐地散发出一股子强悍气息,他的头向前压低微探,如觅食恶狼一般。

郭踏虏双手肘微往后收,双手交叉在心下腹上之处,突然间就踏步而进,直逼上来。

那霸大川一声大喝,猛向前冲,左手张开五指往前一撑,右手往后一收,抱在腹前。他个头低,所以就尽量地要打出一股子气势。

而且,他也算好了距离,只要郭踏虏一进入攻击距离,他就左手掩臂,右手斜向上击出。击打郭踏虏的下颌。

那霸大川最早修炼的是极真空手道,能一拳击碎排在一起的十二层水泥板。他的膝和肘也相当坚硬,用肘能击破三十公分厚的冰砖,膝能撞断十叠在一起的杉木板,当时在极真会空手道界也是相当有名的人物。

他本来的姓名叫奥村大川,但他感觉自己应该是为空手而生。所以就改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空手道过去有一支流派就叫那霸手。相对于其他空手道流派,那霸手更注重于练习肌肉和筋骨的发达,而这种训练也正是他所追求的,因此,最后他就将自己的姓改成了那霸,名字倒没变。

初出名时的那霸大川的空手道技术,是以刚强暴烈著称。但到后来,他同一位柔术大师交流时,被对手连摔几个跟着。这才意识到过于刚猛是有极大缺陷的,于是他就又开始修练柔术,接触柔术之后。就又接触了合气道。

他此时就认识了柔对于技击的作用,在这方面也潜心钻研了一段时间,汲取了许多他认为有价值的技击理念和手段,将柔与刚在身体上达到了一种融合。

将柔与刚合二为一后,他才知道,柔与刚其实根本不矛盾,而是统一合谐的一个整体。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柔与刚也在他的身体真正地找到了合谐,武技也进入一个相当的层次。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武技并不仅仅是空手道或其他任何一种武道,而他又痴迷于空手搏击的技术。最终就将自己的技术定位为手搏技,开始设馆授人。

结果因他传授的技术实用,他这个流派虽然在武界的影响比不上传统空手道、柔道以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流派,但却受到了许多喜爱实战技击技术的圈内人的追捧,甚至有许多空手道大师级的人物。也在他这里学习实用技术,用于提高自己。

而在他的弟子中,有好些都是山口组暴力组织的成员。

最后,随着他的弟子中有几个人在山口组中地位越来越高,他就被山口组请求为供奉武士,并且成为大家认可的太刀武士。

那霸大川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的训练手段。 因为他的刚猛有柔力来做支撑,反而比以前纯发刚猛之劲显得更回刚猛了。打个比方,原来打的是生铁劲,没有韧xìng,反而杀伤力不强。现在打的是jīng钢劲,刚硬不比生铁差,而又加入了一种颤动和变化的韧劲,使一块生铁有了浑圆jīng细的柔润质感。

这种刚猛用于技击中,竟然无往不利!单纯论两人的功力,虽然练法不同,但那霸大川的并不比郭踏虏差多少。

郭踏虏向前进,那霸大川往前冲,几乎瞬间两人间的距离就由四五步,到了一步之间。那霸大川身上jīng力一鼓,就要发出自己的最猛一击。但就在这一步之间,郭踏虏的身体突然加速,在那霸大川心中算计的距离之前,突然间就进入了攻击距离。

那霸大川的拳头就本能地立刻发出。

也许提前了,也许没提前,因为时间太短,旁边的人根本感觉不出来。

但那霸大川却有一种闪空感,就好像人下楼梯时,明明感觉脚下是台阶,但踩下去才感觉是实地,不是台阶。虽然不至于失足摔倒,但却心中有一种被闪了的感觉。

郭踏虏随着突然加速进步,交叉垂在腹前的双手就突然拧转,往上钻翻迎裹而出。落脚处右腿定,左腿提,就是一个寒鸡摧桩步。

寒鸡步是形意技击中最常用的步子,加上摧桩二字,就是在站定寒鸡步时,支撑腿已经有了一种将蹬未蹬,蓄力待发的意识。就好像弹弓打鸟时,皮筋已经被拉开的感觉。

两人的身体就冲到了一起,那霸大川的左手就按在了郭踏虏的双手臂上,他的左肩头不由一抖,却是被郭踏虏的身劲儿,逼上了手臂。

那霸大川的左手一受阻,就立刻本能收手回掩,守住自己的中线,同时身体一个拧腰送髋,右手拳就如风捶般地击出。

郭踏虏的双臂拧抱,整个身体往上一冲,一撞上那霸大川的左手,摧桩步所蓄之力就被引发了。所谓的摧桩二字,关健就在于这个引发!那股劲是一股子yù向前冲,还未向前冲的蓄力之势,就好像被水闸关住的水波。

但在一受外力时,立刻顶劲而出,就好像拉开水闸,那水就立刻决堤而出的感觉。

平常练习五行拳时,寒鸡步都有一个定势,这个定势就一定要加上摧桩之意,这样才能在格斗中,随时受引而出。

郭踏虏后腿一蹬,步子一出,立刻双手转臂翻掌,前面的右手随着转掌,就扑向那霸大川的脸,顺带着撕扯搂扒的劲,左手就从下自己下颌处一掌劈扑而出。

形意劈拳,出手看似分前后,其实不分前后,为什么这么说?

是因为在出手前,双手排了前后,但发手时,前手出的同时,后手就出。比发劲上是同起同收,只是在动作是由于排列的关系,所以看着分了前后。

许多朋友有练劈拳时,都是一手出后,再出另一手。

但拳谱上对于手法的描述是:手打起意在胸堂,出势好比虎捕羊,站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想想虎扑羊,怎么能一个爪子出了,再出另一个爪子。

所以形意五行拳,劈钻崩炮横,除了崩拳是争力而出外,其他四拳全是双手同时动,同时停,分了先后就错了,不惟打不了人,也就把自己送上去给人打了。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形意五行拳双手同动同停还有一个道道在里头。

那就是顾打合一!就好像这个劈拳,许多人都认为头一手是扯开别人的手臂,后一手才打人,但其实第一手出时,就是直接先打,而不是撕掳。

出手如锉,旋着进;回手如钩,撕掳扯!也就是只要是往前的手,都是打,只要是往后的手,都是见啥拿啥,把把鹰捉嘛!

而劈拳这双手同出,又不打成虎扑的样子,那就是分了yīn阳上下,为什么要分上下,这就是占中守门。双手都在占中线,一占下,一占上,请问对手的手要打你,能从那里进?

所以谱上还说,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就是这拳一出手,我打你时,也占了你进攻的路线,你就是攻过来,也是拳对拳,手对手,打不到我身体。

形意拳老教师也说,劈拳就是单虎扑,其实这话对,却不准确。

真正的意义上说,劈拳就是虎扑,只不过十二形中的虎扑是手分左右的扑,而劈拳是手分上下扑。如果准确地说,十二形里是横虎扑,劈拳是竖虎扑。

郭踏虏双手劈拳齐出,那霸大川左手掩掌右手捶,两人就都贴身进膛,逼身抢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