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 > 第五章 沪上心意

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 第五章 沪上心意

作者:小子无胆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2:06 来源:笔趣阁

提起黄伯伯,谢寸官挺熟的,父亲在世时,常不常带些下酒小菜,跑到黄伯伯的小店里同黄伯伯小撮一顿。那个时候,谢寸官家里有黄伯伯的小店里修个车、借个镙丝帽的,黄伯伯从来都不收钱。

自从父亲去世后,谢寸官到黄伯伯店里去的就少了。他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黄伯伯有一身厉害的功夫。此时,就听黄伯伯对那个混子道:“我是黄士鸿,你代我问问你们老大夏信义,他父亲当年和我的约定还做数吗?”

谢寸官知道这个夏信义是这附近十街八弄的大混子。

那个混子听到黄伯伯提到了夏信义的名字,脸上惊疑不定,但还是手一挥带人走了。

这时,黄伯伯就到了谢寸官跟前,要拉他起来。谢寸官却没有接他伸出的手,而是翻身一骨碌就跪在了地上,看着黄伯伯,鼻青脸肿,血染面颊,泪眼婆娑。

“想学拳?”黄伯伯轻声问道。

谢寸官使劲点头。

“早些年我就答应你父亲,等你再大些,收你做弟子!谁想到他……唉,我其实也不知道这是成就你还是害你!你可想好了……”黄伯伯用手摩挲着他的头道。

谢寸官仍然点头。

“那好,磕个头吧!”黄伯伯站直了身体。

谢寸官一个头就磕了下去,天灵盖向下,磕在马路上。

从此,心意拳在他的面前,打开了一重新天地。

同样是十大真形,但黄老头的东西和沪上许多人都不一样。黄老头告诉谢寸官,大家练得都没差大形,但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了。他跟黄老头先学的,是他踩了几年的鸡腿。黄老头讲,鸡腿就是提顶踩刮,外五行主腿,以腿破腿。

提中带了顶,膝盖要护住肋,足要横,足面护住阴裆,足跟要护住自己的支撑腿膝盖。而且横起之后,落步一踩,腿上就带了拧裹后的放纵劲儿,这劲一放,立刻就有了内胯和外胯。后腿一进就是刮地风,而刮地风接着提踩意,于是,就行成一个循环。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鸡腿同时也就是心意的步法。

对于步法,黄老头只有一句话,心意是夺地位的拳法,敌腿在那,我腿在那!不要管其他,拳是刀枪腿是马,斗拳先斗马力。不占他的位,怎么能算是夺地位。

黄老头没事的时候,就同谢寸官顶胯斗腿,两人一般的手背后,互相用腿提踩,然后以胯劲合膀力,拔对方的根。俩人的身体撞在一起,虽然不用手,光肩靠胯挤,仍然打得砰砰出响。这样一弄就是两年,终于给谢寸官养成了人未到,腿先到的习惯。

而且,黄老头是陕西人,年轻时候学得红拳,在当地已经相当有名的时候,一次同一个练心意的朋友交手,就发现心意拳的截毒短狠来,几十岁的人,也不嫌怪势,硬是要拜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朋友为师。朋友感于他的嗜武心切,就将他带入自己的师父门下。他有红拳的底子,腰胯靠肩都开活,很快就上了手,成为师父门下最厉害的一个。

师父感于他的习武天赋,就将他介绍到河南周口自己的师兄那里,黄老头在周口一呆就是五年,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偶然的机会,就跟随自己一个师弟来到了上海。沪上心意本来就出自于周口,只不过卢嵩高老前辈来沪后,同其他门派多有交流,将拳法改良了一些。黄老头在上海倒没有再拜师,因为他在心意门的辈份在那里了。

不过,他好切磋动手。

**心意是一家,他出自周口,与卢门自然渊源颇深,加上他精通两门拳法,人又有悟性,所以同人动动手,交流一下,对方稍有得机得势之处,他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渐渐地,人们都不愿意同他交手了,因为都知道他交手就能偷师,头天在那一招上输了,第二天就会在那一招上找回来。但此时已经晚了,他对卢式心意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过上辈老拳师,而这些人中,好些都是卢师的亲传弟子。至于同辈人,压根和他不在一个层次上。

而且在他所传的心意拳中,继承了陕拳里的十大盘功。

心意**拳功属内家形打,练拳时怎么纠结怎么练,怎么不得劲怎么练,直到把纠结练顺了,把不得劲练得劲了,就出功夫了。

而且,过去的心意拳师,大多是做体力活的,筋骨气力在日常生活中就练了。但拳法传到现代,都是脑里活动多,就是在工厂做个功,也多是机器作活人在看,筋骨没机会打熬,所以出功夫就难了。但黄老头是个聪明人,红拳十大盘功就正好是抻盘拨骨,熬力顺气的,而且他所学是高家正宗,细腻到锻炼全身各处。

谢寸官自然就继承了他的十大盘功,锻炼筋骨气力。

这时候,谢寸官已经十六岁了,开始上高一了。

然后黄老头才给他开了打法。

心意拳是贴身拳法,讲顾打合一。不过,这一个顾字许多人都不理解。许多人感觉心意拳截毒短狠,总想着干脆利落这个词来,都认为顾法就是格挡防守。结果都错了!心意拳最早源头是心意把,产生于河南。后来拳落山西,成就心意拳,最后才名扬全国。

顾字其实是方言,在山西、陕西、河南一些地方,有顾住一词。常听人说,你看那谁把人家谁顾住了。这个顾住,就是缠住不放的意思。就好像托人办事,硬缠着人家,直到把人缠烦了,最后把事办了,这就是顾住的本意。

用到拳里面,其实也就是把人缠住的意思

短打拳法,肯定要贴身,贴了身,就不让对方走脱,才能说是顾住。而且,到了拳中,这个顾还是固的意思,就是把对方锁起来,固定起来不能动。不能动自然就打不了自己。所以心拳拳每一把都有束展之分,这是发力用劲之法。但又有顾打之别,这就是封缠打人之法。谢寸官跟白爷爷学拳,那是卢式正宗,练得不是不对,但不明白顾法,所以同混混动手,空有一身功夫,反倒吃了大亏。

黄老头这个时候,就开始和谢寸官盘顾法。心意拳顾打合一,顾住了,其实也就是打住了。因为,顾是根本,打是捎带。

谢寸官一开始就先学得熊形单把。

熊形单把是心意**入门把计,无论是洛阳、周口,还是沪上,都是由单把入手学拳。但大多人都是练习塌扑之劲,却不知道熊形单把其实打法上也是极巧。否则,当年卢嵩高先生在上海滩,怎么可能一记单把放翻无数英雄好汉。

单把分提把和塌把,看着打人在塌把,但输赢却决定在提把上。

因为提把中有顾法,还是那句话,顾住了就打住了。

提把里有外五行,提好了,基本把自己也就防严实了,一个提把中,贴肩靠胯都有了。当年卢师弟子解兴邦前辈,听人质疑卢师单把,当场发飙,与人对拳,对方一出手,解前辈往前一进,一个提把,人就被翻了出去,躺在地上抽成一团,连塌把根本都没用。

谢寸官在得了单把法之后,那天路过自己练武的地方,正碰上白爷爷教几个父亲的师兄弟练拳。当时看了一会儿,正好这时来了另一支一个平常不大服气白爷爷的同门,姓王,叫九山,十大真形练出些东西,在沪上圈子里还有些名气,同本门人交手几乎没有败过。

白爷爷教拳,那人在一旁叽叽歪歪,一会这个对了,一会那个不对了,就惹火了白爷爷的一个弟子。谢寸官认识那个人,姓凌,算是父亲的师兄,在圈子里也挺有名气的。结果,那人一动手,虎扑取人,却王九山一个反虎扑打了一个跟头,当场就站不起来了。

当天在场的弟子中就数那个弟子最厉害,一失手,其他弟子都不敢出声了。

白爷爷气不过,顾不上年老力衰,跳进场子,要同姓王的动手。

姓王的却以白爷爷年老力衰,怕出事为由,不但不动手,反而言语讥讽,气得老头不行。谢寸官当时就有些跃跃欲试,毕竟跟黄老头学了几年,也不知道自己的玩意行不。而且,姓王的欺老,自己也算师出有名。当时就扶着白爷爷对王九山道:“我父亲是白先生的弟子,我算是先生的徒孙辈了,白爷爷年纪是老了,我年轻,我接你的把计,你敢不?不敢就滚,少在这里叽叽歪歪惹人嫌!”

此时的谢寸官已经上了高二,十七岁的小伙子了,个头也不比王九山低多少。

一来谢寸官的话气人,二来在王九山眼里,一个半大小伙子算什么,打了他连扬名都算不上,而且确实给气得不轻,当时也顾不上有大欺小之嫌,跳进场中,只叫小子你上来,我打得你满地找牙。谢寸官不顾父亲的师兄弟们阻拦,只说一句,扶好老爷子,一窜步就进了场中,也不多话,身体往前一进,姓王的一抬手,谢寸官抬腿鸡步就封了他的进步,然后身体一贴,手一把对方的肘头儿,肩一顺就进了靠子。对方起另一手刚封他的肩靠,他一个提把就从对方腹股沟上起了势,对方下身一疼,他的把计已经提到耳门腮帮上,如美女对镜贴花黄一般,肘就送到对方心窝,然后进步塌把,一个五鬼罩面,打得对方满脸开了花,鼻血口血溅了满把,一转身,看也不看倒在地上的王九山,口中只道:我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白爷爷不是没有传人!谁想欺负他人老,先过我这一关!

谢寸官当时就摞下这一句话,透着一股子豪气。

从此以后,他就安心地跟黄老头由鸡步摇闪把,到虎扑把、鹰捉把、龙鹞猴马熊燕蛇,一一开了顾法,终于真正走上了一个心意拳武者的路子。

(感受心意,支持小子,请大家告诉大家,收藏推荐点击,有啥来啥!小子谢谢各位!召唤曾经的国术朋友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