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九百四十一章 这是开端1(GT黑桃加更)

一辆面包车开往象山。 许非坐副驾驶,他喜欢坐副驾,视野开阔,单人独座,危险系数高。 后面是张国师和姜闻。 第三排是冯裤子。 都是来看新鲜的,从没有这么大的科幻项目在内地拍摄,徐克那边已经接待一拨了。估计还会源源不断。 几人没事瞎聊,就说到今年奥运会。 在闭幕式上,雅典跟京城代表有个会旗交接仪式,然后有8分钟的文艺表演,导演是张国师。 “差不多了,过阵子去挑演员。” “什么样的?” “个子高一点,腿长一点,我准备让她们跳茉莉花。” “我说话您别介意,这个一提中国就茉莉花,会不会老套了点?”冯裤子道。 “思维问题。我们一提中国才是茉莉花,老外可不是。这8分钟是给老外看的,要浅显易懂,丰富多样。”张国师道。 “那你得做好挨骂的准备。”姜闻提醒。 “还有雅典方面的限制,场地、舞台、节目形式,你至少需要三套方案。”许非道。 “我备着呢。” 张国师点点头。 历史上,这8分钟表演一出来,被国内狂喷。说老谋子江郎才尽,动不动就是京剧、红灯笼、小孩…… 还选了几个妹子跳大腿舞,其中就有中戏之耻:唐小姐! 其实现场反响不错的,雅典也确实做了很多限制,方案一改更改。 原本奥运会开幕式,上头有意指定他做导演。就因为这次挨骂,上头犹豫了,变成竞争上岗。 于是张国师、陈大导、李桉等人全来,连崔健都想争一把。 陈导当场念了两句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组委会:??? …… 象山七八个剧组,《地球大炮》孤高神秘,格格不入。 别家往往返返,忙忙碌碌,这家就闷在酒店里,听说每天都在开会研究,还有几个外国人。 徐克早来了,记者抓不到人,今天终于露面。 酒店不让进,堵在门口,见面包车来了蜂拥而上。工作人员先跳出来,喊道:“大家不要挤,不要挤,有采访环节!” 于是分列两侧,看着几人下车,徐克也出来站成一排。 哇! 媒体们感动。 “没有什么大事的话,我今年基本都会在这。” “我们主要来瞧瞧,毕竟也好奇。” “能帮就帮,义务,绝对义务!” “现在真没有可透露的,因为周期特别长,我们刚开始。到时肯定会有见面会的,大家不用着急。” 你客气,我客气,大家都客气。 一帮人进酒店,这才互相招呼。 许非跟徐克抱了下,又跟众人握手。那些老外,是专门请的摄影指导、服装道具指导、特效指导。 上了楼,又出来两位专家顾问,给戏里的科普环节把把关。 “辛苦辛苦!” “你们能来是剧组的荣幸。” “客气了,我们也想看看这电影拍出来什么样呢。” 光寒暄就花了半小时。 许非刚进房间,老黄也到了,巴拉巴拉汇报一番,自然也包括刚刚的《无极》闹剧。 “确定打人了?” “确定。” “搞的轻了,让他走人。那些耽误事的群演,记录在档,扣除当日酬劳。” “会不会太严厉?” “老黄啊,你们公会做的不错,但有一点,不够强硬。 群演在最底层,剧组的工作风格也都清楚,吵吵骂骂,这都无所谓。但打人的性质不一样,不要和稀泥。 也不要因为群演弱势就刻意袒护,他们也是演员,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 这行不是那么好干的,谁要吃不了苦早早回家,说不定是功德一件,比梦醒了要强。” 打发走老黄,许非洗了个澡。 看时间才下午,索性小睡一会。 ……………… 《地球大炮》原著,男主叫沈华北。 与其说是男主,还不如说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跟他并无太大关系。 背景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地球,各国开始争夺南极大陆,并达成协议“无核化”,即销毁所有核武器。 沈华北是个博士,某些过程不细述了,总之他和同事发现了一种合金材料,叫“新固态”。 沈华北血癌晚期,选择了冷冻休眠。 74年后,他苏醒,被一帮人抓了起来,告知了事情缘由。 就在他休眠后,全球达成了共同开发南极的协议,各大国都拥有自己的专属经济区。而他的儿子,叫沈渊。 提出了一个疯狂计划:南极庭院工程。 利用新固态材料,建造一条贯穿地球的隧道,从此去南极如同去自家庭院一样便利。 但这项工程,从开始就事故不断。 具体也不赘述了,只说其中一次事故:当工程进入勘探设计阶段,一艘名叫“落日六号”的地下船在地幔中失事,并下沉到地核。 只有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幸存,被困在地心,靠船内的供给系统度日。 这个姑娘叫沈静,是沈渊的女儿,也是《带上她的眼睛》女主角。 沈华北苏醒时,南极庭院工程已经完成。与想象中的不同,它高昂的运营成本无法带来经济利益,并破坏了南极环境。 强紫外线,海平面急剧升高,全球弥漫着烟尘,无数购买南极庭院公司股票的人血本无归,社会动乱…… 人类不得不撤出南极,遂道封闭,宣告工程彻底失败! 沈渊留守在那里,为了陪伴女儿,后死去。 后来沈华北又冬眠了,五十年后醒来,又发生了很多故事。 地球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类开始寻求向外太空发展。于是那条封闭的遂道重新启动,变成了地球大炮的炮管,向宇宙发射太空船,就像乘地铁一样便利。 人类凭借它,开启了星辰大海。 故事的立意:遂道在当时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工程,但在后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的人们嘲弄、憎恨巴拉巴拉,但凝结于其上的人类精神光彩照人。 书可以这么写,电影如果这么拍,完了。 太文艺了,不是商业片结构。 像《流浪地球》,电影只是拿了一个创意和某些细节,跟原著有很大不同。 郭帆在拍摄前去找过专家,讨论推动地球是否可行,结论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在电影里,它就必须可行,还必须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有大**部分,这样才是商业大片。 《地球大炮》也一样。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