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开创先河(懒货加更)

“早!”

“早啊!”

许非跟同事打着招呼,三口两口吞下一只包子,前往会议室。

还是那三十来号,个个神色严肃,其实以前选题还没这么郑重,但由于《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连续成功,《便衣警察》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无形中造成了压力。

品牌意识正逐渐形成,既然以前都成功了,以后也不能失败,我们出品的必定是精品……就这种。

坐了一会,李沐领着一个人进了屋,小眼睛,圆头圆脑。

许非一瞧,认识,秘史系列的打造者尤晓刚。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位新同事,小许。今天呢,经过组织的慎重考虑,我们再次欢迎一位新同事,其实也不算新了,大家都认识……来,说两句吧。”

“大家好,很荣幸加入这个集体。当初拍《凯旋在子夜》时,就觉得这些朋友非常专业,今天也算如愿以偿,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尤晓刚起身说了几句。

他出道很早,七十年代就开始拍话剧,后来拍军旅题材电视剧,妻子是京城电视台的主持人,田歌。

这位资历颇深的导演加入,在座的更感压力。许非挑了挑眉毛,又添一名大将!

郑小龙、冯裤子、赵宝钢、尤晓刚、陈彦民、鲁晓威、李小明……这一票人都属于一家单位的你敢信??

不过尤晓刚好像跟这些人处的不怎么样,后世老男人帮也没有他。

“好了,这回人齐了,下面开会。”

李沐敲敲桌子,“各抒己见,不怕你说错,就怕你不说,谁先来?”

“我先说吧……”

金岩率先开口,这位在许老师刚入职时当过小反派,结果人家在京台闯出好大名头,再挑刺就纯属没脑子了。

而随着一帮后辈迅速崛起,他在中心地位急剧下降,心里也慌。

“彦民写了个本子,我觉得不错,叫《愤怒的出租车》,可以拍成两集单本剧。”

“两集么……”

李沐和郑小龙翻翻大纲,是个黑道犯罪题材的故事,还带点悬疑。

陈彦民在这个时代绝对另类,他特喜欢那种黑色的,类似cult片的东西。上次闹鬼的故事就让两位领导头大,这回仍然如此。

“先放一放吧,再听听别人的。”

“江宛柳有篇报告文学《我在寻找那颗星》,我觉得可以。”

冯裤子学聪明了,不说自己那点人文情怀,挑实用的来。

江宛柳是部队的高级记者,经常深入前线,写过很多著名的报告文学。李沐看了看,讲一对边防军人夫妇的故事,觉得可行,又推给尤晓刚。

“你是拍军旅题材的行家,过后具体研究研究。”

“好。”

尤晓刚瞧一眼,挺短的,能拍个两三集。

由于资金有限,中心每年通常是一部长篇剧,一部短剧,现在短剧定了,气氛瞬间热烈起来,都在推销自己的点子。

“国内武打剧少,咱们拍部武打剧怎么样,《三侠五义》现成的本子。”赵宝钢道。

“那也太长了吧,得多少集啊?长了没钱,短了没意思,我不看好。”李小明。

“尝试一下新题材也不错,篇幅可以改编,十五集左右还是吃得消的。”鲁小威道。

“咱们没武指,哦,就是武术设计。听说香港那边居多,国内尚未发展,武打剧的打戏不好看,就等于没有灵魂,凭空降一个档次。”郑小龙摇头。

“……”

许非眨眨眼,不愧是未来的大佬,确实可以啊。

讨论半天,武打剧的点子被否决。

跟着又研究了几个提议,都可行,但都差一点,没有重头戏的气质。最后无一例外的看向某人,尤晓刚新来的一头雾水,这位谁啊,按f能进坦阔嘛?

“我建议拍一部喜剧电视剧。”许老师道。

“喜剧电视剧?”

众人不太懂,听过喜剧小品,喜剧电影,电视剧是什么意思?这会《成长的烦恼》还没引进,都没有概念。

“就是逗乐的,多为室内景,成本低,每集一个故事,固定几个演员。”

“那你想表现什么呢?”李沐问。

“就表现这个时代啊。”

“比如?”

“比如去年颁布暂住证了吧,那没有暂住证的人怎么活呢?比如头两年考模特都得捂着脸,生怕被人说不正经,现在又什么样呢?

比如我们筹办亚运会,老百姓什么想法呢?比如单位分房,死活没分到的有没有闹自杀呢?比如现在经常停电,停电了之后干什么呢?”

哦……

这回都听明白了,敢情就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李沐和郑小龙很纠结,这个东西不像《便衣警察》鲜明,可以预见拍出来的成果,有点抽象。

“剧本你怎么打算?”

“请人写,目前想到的是梁左。”

“梁左?哦,《虎口遐想》的作者!”

“他倒是,倒是可以。”

“……”

许非看看全场,大部分对此表示疑虑,于是又梳理了一遍,“简单说,我想把场景放在一个固定的聚集地,比如一座大杂院,或者一条胡同。

里面有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人居住,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展现这座京城,这个时代的变化。”

这不是《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与时代紧密贴合,很多梗都是当时的热点,比如张国荣,比如老谋子和巩皇的八卦……提前拍只能面目全非。

但情景喜剧这种形式可以,也是他的一个自主尝试。

其实艺术中心最出名的那几部剧,许非都没想过。

像那部“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什么的,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一是不成熟,他指的是这些主创人员不成熟,提前两年拍,不一定有原来的水准。

二是现在电视机保有量依旧偏少,早早把大杀器放出来,结果影响力没有原来的大,白瞎了。

而且自己初步才有点成绩,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这种国民级电视剧,当然要占据话语权才行。

李沐非常慎重,不像去年《便衣警察》那般爽快,表示可以先搞几集剧本出来,看看再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