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腕儿(月票加更)

从1983开始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腕儿(月票加更)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9 来源:笔趣阁

“二八的那位俏佳人儿懒梳妆,崔莺莺啊得了那不大点儿的病啊,躺在了牙床……”

大杂院,亮亮堂堂,赵丽蓉一手打板一手拿鼓键子,唱着一段《大西厢》。

她学评戏出身,京韵大鼓也能唱,为了这集戏还特意练了一个月。

韩影站在对面,矜持却又眉飞色舞,接道:“躺在了床上啊,半斜半卧,您说这位姑娘,乜呆呆闷悠悠,茶不思、饭不想……”

一段唱罢,二人格外满足,韩影嗓门一挑:

“小姑奶奶!”

“红花!”

“风韵不减当年→呐!”

“哎哟,你也是三岁看到老啊!”

“噗!”

全场憋笑,俩老太太忒逗了。

本集讲戴红花的一个称呼为小姑奶奶的亲戚,前来探望,小住几日。这位小姑奶奶寡居多年,也是戏曲爱好者,跟戴红花是狼狈为奸,无法无天。

最后白奋斗出了个损招,让陶茂森对其展开追求,终于把她吓走了。

赵妈今年六十岁,化妆非常年轻,一头乌黑的头发。韩影四十八,还算中年,但妆化的老,遂能形成一种反差。

俩人都成了精了,演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单集故事,比较简单,顺顺利利拍到晚上,完成任务。

赵妈还挺抱怨,攥着许非手唠叨:“去年听说你排戏,请了好鞋人,我琢磨着也能请我吧,结果等了意年,愣是没找我。”

“去年没合适的角色,今年不请您来了么?您看您一出场,咱们工作效率都高了。”

“你小子奏是会说话……行嘞,你就当我信了,我得回夹了。”

“那个关景清,找辆车给老太太送回去。”

“用不着啊。”

“没事没事,我们也放心点。”

关景清腾出一辆面包车,给赵丽蓉送回去,剧组打卡下班。

七点多钟。

许非离开大菊胡同,没回家,直奔前门外煤市街南口的丰泽园。

门脸还是那么气派,停着不少进口车。

上次在这吃饭,是跟马卫都、海晏、朱家一块。这次老马是中间人,说有位朋友想认识认识。

他进了包间,推门一瞧,里面坐着俩人。一个是马卫都,另一个也认得,但装作不认得。

“来迟了啊!来来,我介绍一下。”

老马站起身,笑道:“这位就是许非,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白身,现在声名显赫。这位叫李程儒,淘弄古玩结交的,现在做点服装生意。”

“你好你好!”

李程儒三十多岁,穿件西装,留一***发型,“说起来我也是搞文艺出身,在《西游记》里当剧务,不过下海三年了,一身俗气。”

纯老北京,口条地道,善谈。

俩人握手就座,服务员开始上菜,明显李程儒请,全是好的贵的。

“你最近干嘛呢,怎么没信儿了?”许非问老马。

“准备去趟香港。”

“拍卖?”

“这你都知道?”

“你去香港还能干什么,别告诉我旅游。”

“嘿嘿……”

马卫都眼睛眯缝着,两只手一比,“一瓶子,有拍卖行联系,起价就六十万。哎对,正好你去过,有什么忌讳的没有?”

“就是语言不太通,你去哪儿最好写个条,不然打车都说不明白。”许非道。

“听说那边姑娘泛滥,去了留点神,别染个那叫什么,哦,艾滋!”

李程儒聊天绝对不能落,自来熟,“许老师,听说您也好古董?”

“前几年爱好,最近忙,抽空收一收,没什么好货色。”

“甭听他胡扯,他那对斗彩葫芦瓶,镇宅都够了。”老马道。

“哎哟,您要不嫌弃,改天让我开开眼,咱们交流交流。”

“成啊。”

一来二去聊开了,李程儒也懂古玩,而且非常懂。

人家里有钱,做买卖的。

旧时候前门往南,珠市口往北,鹞儿胡同旁临街有五间门脸,叫“义和信”,主营绸缎,那就是他们家的。

母亲生了11个孩子,养活了9个,他是老幺。

父亲好收藏,打小就见过宝贝。

后来形势不好,打倒资本家。母亲拉扯9个孩子不容易,每到断粮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字画、瓷器拿去卖,一件就值几十块钱那可是五六十年代。

仨人聊的很舒服,吃吃喝喝,极为尽兴。

待酒过三巡,李程儒放下筷子,道:“刚才马爷说我做服装生意,其实瞎胡闹。自己有个小贸易公司,服装、百货、电器什么都卖,不过主营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哟,那您是我前辈。”

“不不不,您是我老师。我做生意也几年了,心里清楚,我靠的是时候,不是脑子。但您是靠脑子,打您在报纸上招服务员开始,我就留意了,一环套一环,一招接一招。

短短几个月,名动京城,我是五体投地。”

李程儒倒了杯酒,双手端起,“今儿请您来,不为别的,就是想取取经。”

“怎么说?”

“西单劝业场,我想弄个床子,但觉着小气,没劲,您给指点指点?”

“……”

许非沉吟不语。

李程儒见状,又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说。”

“不不,冒昧问一下,您那个贸易公司,从南方倒腾的货?”

“十有**。”

“做鞋的熟么?”

“熟!温城六千家鞋厂,我认识一半。不过最近风声紧,我一般去莆田上货。”

这个风声紧,很有说道。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温城皮鞋迅猛发展,真有六千多家企业,大名鼎鼎。

不过在去年,5000多双温城产的劣质皮鞋,在杭城武林门广场一把火烧个干净,鞋业大受挫折。

幕后故事不讲了。

许非想了想,道:“我不能说绝对啊,综合来看,在北方搞服装业不如在南方,尤其自产自销,成本太高。您到处跑,应该比我了解行情。

北方搞服装,最好的就是综合性销售,也就是商场。不过现在市场不成熟,私人想做大也没空间。

如果让我出主意,就一个大方向,将来在南方生产,在北方销售。那劝业场是个很好的零售场所,积少成多,试试也无妨。

今天既然碰见,正好跟您说说。

您有门路,人熟,我没工夫,也懒得跑。伊莲目前想做男女鞋,这一块我们合作怎么样?”

“呃……”

李程儒出乎意料,一场交际饭局还谈来笔生意。不过他很为心动,仅对方的经营理念,在自己看来就是一个宝藏。

何况伊莲服饰在京城,称得上今年最火的品牌服装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