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来了

从1983开始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来了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9 来源:笔趣阁

“深城大学?”

许非晚上回家,还没跟张俪说会话,就被这个消息搞的一愣。

他在厨房吃着饭,四个小伙伴都在,共同讨论这事儿。

“我跟人打听了,深城大学83年才成立,没有专门的艺术系,只有一个设计专业,和师范学院的艺术专业。这次开进修班,学两年,导演、设计和表演,就像小旭说的,粉粉脸面。”

吴小东功课做得足,道:“毕业不给大学文凭,只有一个进修班结业证书,但老师还不错,能学到东西。欧阳白天还给我打电话,说准备去读导演。”

“导演?他不做演员了?”沈霖奇怪。

“演过贾宝玉,还怎么演别的?何况现在峨眉厂经济问题严重,产量质量都在下滑,他也想转转型。”

吴小东比较纠结,不停抠着手指,“我呢,是支持你去的,学点知识总没错。你现在什么想法?”

沈霖性情单纯,或者说傻,愁道:“我也不知道啊,许老师……”

“哎你别问我,你们俩的事,我不掺合。”

许非连忙打住,他上辈子有过好几次,朋友哭天抹泪的闹分手,自己劝啊安慰啊,帮着骂对方,结果转眼人家和好了。

去你妈滴!

教训吃多了,以后再不管别家的破事儿。

沈霖又看向那边。

小旭道:“我是不去的,我跟广播学院说好了,平时跟着听课,可以参加考试,但没学历证书。”

“对我作用不大,我在单位挺好的。”张俪也道。

“……”

沈霖耳根子软,也不考虑太多,就想跟吴小东在一块。而且京城有这么多朋友,邓洁也过来了,除了单位都挺好。

她犹豫了一小会,道:“那,那我不去了。”

“你可考虑好,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去我绝对支持。”吴小东道。

“我去了也不知道学啥,再说跟你就是一辈子了。”

哟哟哟!

许非没眼看,居然还有狗粮反杀的一天!

不过沈霖又愁,道:“不去是不去,我想换个工作了。这几天领导找我谈话,说编制没要下来,还得继续做临时。”

她单位是中国电影乐团,当主持人。

许非想了想,“这样,我帮你问问哪块缺人,正式编制的,有消息我告诉你。”

两口子自然感谢万分。

其实他是不忍心,按照原本的轨迹,沈霖为了吴小东放弃学业,这事让吴小东惦记一辈子,就承她的情。

而她后来受不了流浪般的生活,还是去了羊城军区文工团。俩人分隔近十年,三十多岁了才结婚。

他能帮也就帮一把。

……

吃了晚饭,许非又到西屋坐会儿。

小旭歪在床上看书,他和张俪在罗汉床上,聊剧组的体会。

“我以前觉得制片就是后勤,现在发现太复杂了,每个环节都要懂,不懂就没法统筹调配。”

张俪收获良多,叹道:“最近看了些书,说美国是制片人中心制,但具体不太了解,你给我讲讲。”

“制片人中心制,简单说就是承包。比如我有个创意,想拍一部武侠片,就去找电影厂或电视台,研究立项。他们估算出资金,我拿着资金去找导演,找剧本,找演员,建组拍摄。

整个剧组的核心是我,导演只是个执行人,它有一个层级结构……”

许非随手拿过她的小本,刷刷刷写了几段。

张俪一瞧,分为三级:

第一级,以制片人为核心,画两条虚线,连接编剧和投资方。

她开头就不懂,问:“编剧为什么在制片人旁边?”

“因为故事是我想的,并非导演,导演只是来拍这个故事。”

“哦……”

她点点头,继续看。

第二级,以导演为核心,连接副导演、美术和摄影。美术包括服化道等,摄影包括灯光、录音等。

第三级,以制片主任为核心,包揽后勤工作。

“我们跟苏联老大哥学来的制度,无论电影、电视剧,都是导演中心制。就是说第一级、第二级合并了,所谓的制片人,参与不到创作层面。

目前影视界没有相应概念,导演绝对权力,优点是可以掌控作品质量,缺点是自嗨……呃,自娱自乐。当然现在不算缺点,因为没有商业市场,拍成什么吊样都无所谓。

那以制片人为主呢,会更多考虑它的平衡性,观众喜不喜欢。

在整体思想没开放的时候,制片人很难有成就,除非明显高出一头,让别人不得不听,比如我。”

嘁!

张俪翻了个白眼,对方讲的浅,却也明白了这条路艰难险阻。

像东方文樱,受不了单位枯燥,早跑去拍电影了,同时还担任独立制片人,据说受苦受累。

而俩人聊着聊着,忽觉不对,齐齐转头。

陈小旭捧着书本,不知入神还是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小旭。”

她唤了一声。

“嗯?”

“吃苹果么,我给你削一个。”

“不想吃。”

她继续看书。

“……”

俩人对视一眼,怎么突然闹别扭了?许非咳了咳,自动闪人。

张俪关了门,还是削了只苹果,切成小块,拈一个送到她嘴边,“给。”

“我不吃。”

“都削好了,吃一个嘛。”

清甜的果肉摩挲着嘴唇,小旭没忍住咬了一口,咬完继续不理。

“怎么了,生什么气呢?”

“没有。”

“到底怎么了?”

问了半天不说,张俪无奈道:“那你还看书么,我要睡觉了。”

“你就睡呗。”

于是她翻出自己的贴身小背心,脱了短袖,正准备换上,忽地一低头,红绳吊着白玉在胸前格外显眼。

“……”

她顿了几秒钟,抹身挨到床上,“就为这东西呀?”

“这是临走时送的,出门求个平安。”

“他那跟批发似的,一屋子。”

“哎呀,不信你明天出趟远门,你看他送不送?说给你个大金镯子呢,缠毛线那种。”

“呸!”

小旭终于啐了一口,“谁要他的金镯子!”

她拧着眉毛,似乎想了想自己乡土的画风,又哼了一声,放下书本钻进被窝。

张俪失笑,掐了下那小脸蛋,起身关灯。

………………

《胡同人家2》要给话剧和电影腾档期,实际并不快。

五月中开拍,到八月,只完成了二十八集,当然也做完了二十八集的后期。

胡同现在是品牌剧,短故事的形式吸引了大批明星参与,积极性颇高。潘红来客串,演了个疯女人;张国利、邓洁来客串,演对外地夫妻;丹丹姐来客串,演了个下海女工。

中国海,非日本海。

赵宝钢忙完了自己的单本剧,也死乞白赖回归剧组,都知道抱大腿。不过这会儿,他正跟许老师唉声叹气。

“哎哟,现在这世道,找谁说理去?”

“怎么了?”

“前几天老丈人过生日,合计送瓶好酒吧。我去买茅台,你猜多少钱?”

没等回答,他骤然提高音量,“290一瓶!”

咝!

许非倒吸一口凉气,此酒竟恐怖如斯!!!

“不对啊,我上月买才20块钱。”冯裤子凑过来。

“上月是上月,没看新闻么?名烟名酒价格放开,中华烟都特么12块钱一包了。我昨晚上还看电视,说教授一个月工资买不了一瓶茅台酒!”

“彩电现在也贵。我媳妇儿看得好好的,18英寸大彩电,1330。好容易下决心买,一问涨到1900了。”陈彦民深有感触。

“还1900,我2000都买不着,商场全断货!”

“你忘了上半年猪肉也涨,好家伙翻了一倍,开始还补贴十块钱,后来十块钱都没了。”

“我们家真舍不得买肉了,也就搁剧组混点油水。”

“国家这是干什么啊?”

“唉,我有点得慌,就怕见不着底儿。”

一提物价,乌央乌央全勾出话头,一个字:涨!两个字:疯了!

“哎,许老师你怎么看?”

“坐着看呗,倒是个好题材,琢磨琢磨写里边。”

“您瞧瞧,这才是高人,时刻想着工作。”

“……”

许非不理旁人打趣,只暗叹一声,终于来了!

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前几年实行的“价格双轨制”,由于滋生的**、倒爷、经济混乱太严重,早在今年四月份,中央便下决心改革。

核心是从双轨制,过渡到市场制,要闯过这艰难一关,故称之为“价格闯关”。

先是4月,国家对猪肉、鲜蛋、食糖、大路菜4种副食品,由暗补改为明补。将价格放开的同时,直辖市每职工补贴10元,其他城市少一些。

本意是好的,后来发现控制不了,工资和食品价格轮番上涨。猪肉涨了50%-60%,鲜菜涨了31.7%。

之后,彩电价格又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放开,农产品价格也作了调整……这一系列举措,都给老百姓造成了一种心理:物价要疯涨。

这种情绪不断积压积压,终于随着八月份的一纸文件出台,轰的一下,彻底崩盘!

《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少数重点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开放,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要求。”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