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策划讨论(月票加更)

在《胡同人家2》收尾的一段日子里,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同时在汉城开幕。而电视剧杀青没几天,奥运会也随之闭幕。

中国队只拿到5金、11银、12铜,远低于上一届的15枚金牌。尤其两大王牌代表接连失败,更令人难以接受。

先是李宁,在吊环比赛中,脚挂在了吊环上,然后在跳马比赛里,又重重坐在了地上。

李宁失误后笑了一下,这一笑惹得全国批评。

跟着是女排,半决赛0比3惨败苏联,第一局更打出0比15的罕见比分。最后拿到了一块铜牌。

前者体操王子,后者五连冠,本被国人给予厚望,结果pia一下,心态崩了。媒体毫不客气的用了“兵败汉城”的说法,一时舆论沸腾,老百姓也跟着瞎骂。

其实很简单。

上届奥运会,苏联、民主德国、古巴等16个国家进行了抵制。而本届没有体育强国缺席,中国的体育水准本就有差距,遂从15金掉到了5金。

李宁就此退役,女排也陷入低谷,很长一段时间没拿过好成绩,直到陈忠和接任。

而从国际的大环境来说,“奥运景气”开始迅速体现。

韩国把汉江北岸搞了起来,经济实现12.4%的增长,建筑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创造了21亿美元、22亿美元、13亿美元的产值。

还有整体形象,以前谁特娘知道韩国在哪儿?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起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效果上的巨大作用。

自然也包括中国。

…………

“哈!”

上午十点,许非打着呵欠走出房门,一副肾虚总在过度劳累之后的德性。

杀青之后,他饱饱的睡了一礼拜,这才把熬夜和费脑费力的消耗补回来。不过作息就紊乱了,跟别人挨不到一块。

他看着空荡荡的院子,洗脸刷牙,热水泡饭,就着酱菜对付一口。

吃完又摘了只石榴,掰开里面红润润,亮晶晶,颗粒饱满。

许老师坐在葫芦架下,面无表情的抠石榴吃,脚边pia着猫和狗,凉爽的秋风一卷,特风烛残年。

“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生活就像没有本章说的小说一样毫无乐趣。”

絮絮叨叨的吃了半颗,许非抻了抻腰,推着自行车出门。

没错,他又有工作了。看别人是工具人,其实往往自己也是。

1988年的京城秋天,还带着价格闯关时的紧张,每个人脸上都有点神经质,心里慌慌,好像下一秒就会因为什么东西而爆发出来。

京城尚好,各地时不时还有报道,晋省老太太买了1000袋白面,江城女子扛了十箱洗衣粉巴拉巴拉……

说起来,他买的那些东西已经分发出去。油盐酱醋、火柴蜡烛、肥皂毛巾等等,绝对实在。

许非出胡同往北,到北太平桥往西,到蓟门桥再转北骑一会,便到了蓟门饭店。

这片是后世的中关村,蓟门饭店则是一家二星级的涉外饭店,六层楼,占地不小。大堂里有台电视机,正放着《一剪梅》片尾,污妖王的声音清润透彻: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他找到一个房间,咚咚敲门,开门的是郑小龙,里面坐着李沐、李小明和两张生脸,外加一个半生不熟的家伙。

“来我介绍一下。”

李沐站起来,道:“这位是郑万龙,著名作家。这位是陈长本,以前是我们台长,那会你还没来呢,也是著名作家。”

“你好你好。”

许非都不认识,对其身份好奇。

郑万龙确实没啥,陈长本值得说一句,84年担任京台台长,没多久调走,现在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作家。

官职不小,许老师很淡定,拍《红楼梦》时比这更大的都见过,但不能说。

“这位是……”

“嘿嘿,我们见过。”

汪朔站起来,主动握手:“听马爷提起过你,现在搞大发了。胡同我看过,是这个!”

他居然翘了根大拇指,胡同那一口俏皮话和对社会现象的冷嘲热讽,正合自己胃口。

“不敢当不敢当。”

许非都快忘了当初怎么回事,四五年了,反正是见过一次。

以前开讨论会,都是在中心内部,这次却找了三个作家,前期开小会,可见李沐多重视。而他邀请的成员,李小明是中心头号编剧,郑小龙二把手,仅许非屁民,不知不觉也有地位了。

这房间颇大,里外套间,还有个小客厅。

七人就座,李沐道:“台里给了一项任务,让我们出一部大长篇电视剧,具体没说,但肯定40集起。这算我们市内出差了,蓟门饭店就是据点,什么时候有成果什么时候撤。”

诶?

许非乐了。

以前看书看电影,可羡慕那些作家开笔会了,找个山清水秀的地儿,大饭店住着,好吃好喝,游山玩水,闲了坐一块吹逼。

或者编剧写剧本,片方给找个海边别墅,还有小姑娘陪同。美其名曰,鸡发灵感。

哎哟,这才叫对文化人的尊重啊!如今自己也赶上了,虽然在市内。

“先把形式定了,既然是大长篇,首先得考虑成本。我们现在是差额拨款,一次给完钱不管了,剩下的自己筹。”

李沐开口道,“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拍室内剧,我们现在有经验,成功率比较高。”

“室内剧可以,但不能像胡同那样,得是正剧。”郑小龙道。

“那是自然。其实我有个想法,现在《一剪梅》非常受欢迎,它这种风格前所未见。小许分类分的好,管这叫苦情戏,我们能不能来一部类似的?”

“……”

李沐说完,汪朔一撇嘴,给郑小龙面子才没逼逼。

陈长本琢磨琢磨,道:“思路可行,我们先顺着想。拍室内剧,题材就不能大,市井生活,家长里短。再加上苦情,这个词我理解啊,就是讲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受罪的故事。”

“最好是女性,老爷们没看头,女性更能引起观众共鸣。”郑万龙道。

“而且这个女性得非常传统,具备很多美德,漂亮、善良、正直、忍辱负重,把这些优点放在她身上的同时,再把很多磨难也放在她身上。”

“……”

许非掩着嘴,盖住一个呵欠,你们家忍辱负重是美德?

甭问了,妥妥就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圣母加受气包,慧芳同志。

他正想吱声,陈长本看向汪朔,“你那那部小说《刘慧芳》,我觉得可以借鉴,女主人公就是贤淑善良的典范。”

嗯?

许非瞪大眼,汪朔参与过这部剧的策划,很多人都知道,但小说是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