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群英荟萃

从1983开始 第二百四十九章 群英荟萃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9 来源:笔趣阁

“我先简单说一下,整个流程是开头几个节目,然后运动员入场,领导讲话,宣誓等等,跟着是文艺表演。

开头节目我们准备了三项,第一项跳伞,4架飞机,60名跳伞运动员……”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一个空政的举手,问:“您是说,从飞机上直接往体育场里跳?”

“对。”

“这个难度不小啊,有把握么?”

“我们找的最专业的运动员,经验最丰富的已经跳了五千多次,就算有困难,我们也要全力保证万无一失!”总导演道。

眼下三百来人,都是各单位的艺术精英,心气极高,纵然为国出力,却谁也不服谁。

空政的这位点点头,不再询问。

“跳伞分几个小环节,第一个,运动员拿着彩色烟带,在空中盘旋,划出各种形状。

第二个,每人带着一个国家的国旗往下跳。”

“依次跳?”

“对,依次跳。”

刷刷刷,又是一片记录声和私语。

总导演刚要再说,忽听背后传来一把很年轻的声音,“跳的顺序怎么排,谁在前谁在后?”

“按字母顺序,中国刚好在最末。”

他没回头,道:“当五星红旗落地之后,进入第三个环节花式跳伞,叠罗汉、天女散花之类,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大项,军乐团。共三个乐章,行进演奏,主要是各种队列组合。

第三大项,简化24式太极拳。中日共1400人,因为动作比较柔缓,找的也是中年群体。”

总导演把情况捋了一下,敲敲桌子,道:“正式的文艺表演在运动员退场之后,最少最少有一个小时,大家都说说吧,各抒己见。”

“……”

短暂的沉默,东方歌舞团的一位老导演开口:“我觉得先确定三点,一是我们要展现的气质,二是展现的元素,三是展现形式。把这三点定下来,大方向就有了。”

“对。气质很简单,肯定是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一种感觉。”

“还有笑迎八方客,展现自我风采的精神面貌。”

“元素就很复杂了,我们要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还是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最好,比较全面,哎……”

又一位老前辈道:“能不能按时间顺序来?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风宋韵,直到改革开放,取一些重要节点。”

“难搞。五千年历史,哪段重要哪段不重要?光选择上,就不能达成一致。”

“我同意。抗日战争重不重要?重要,没有抗日战争就没有我们的崛起,但能放到台上演出么,日本怎么看?”

“这个,太总括性了……”

邓在君想了想,道:“以我们的技术条件很难有足够的感染力,还是摘取一些元素为好。”

“中国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它是由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经过无数断裂、重组,最终形成的这么一种风格。我们说中国元素,其实就是民族元素,地域元素。”

“我赞同,所谓展现元素,其实是展现我们包容性的文化特征。”

“这个可以延伸到第三点,用什么样的形式?我觉得工体那么大的场地,肯定要人海战术。我个人来讲,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气势雄浑,阳刚大气。”

“哟,你这倒简单了,从民族特色中找呗?”

“本来就不用那么复杂!大方向肯定简单,细节才要琢磨。”

“……”

李导演和邓在君小声交流了几句,道:“我们认同这位老师的说法,可以尝试这个思路。”

“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正此时,背后又悠悠的传来一句。

啧!

李导演忍不住回头,人太多,无从辨别,只赞道:“这话有道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于此句名言,很多人认为是鲁迅说的。但也有人考据,鲁迅没说过,原文是:“(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邓在君也回头,一眼盯在某人脸上,果然年轻的过分。

“唢呐!必须是唢呐!”

“没错,气势高昂舍它其谁!我在灵璧听过周家唢呐,那真是一曲吹断肠。”

“我不同意,唢呐都是独奏,那么大场地,再高能盖住全场?”

“谁说都是独奏?闽西大唢呐就是公吹和吹,一个甜美,一个浑厚,完全可以拿到台上去!”

“唢呐高亢我承认,但这是亚运会!我们要的不仅是听觉上,还有视觉上的震撼。你能找五百人一起吹唢呐么,那能听出什么动静?”

“几位老师,几位老师……”

邓在君打断,“您是想现场吹奏?”

“唢呐必须现场吹啊!”

“这个风险我们可担不起,没人敢保证不出岔子,而且我们的音响设备,还做不到让一只唢呐响彻全场。”

“那,那五百人也行啊……”

一位支持者迅速衰弱,小声嘀咕着,其实自己也明白,几百人吹唢呐简直难以想象。

另一位支持者不服,差点拍桌子了,“那你说,你用什么?”

“鼓啊!”

对方提高音量,“雄浑威武,舍鼓其谁?”

哟!

鼓这个字眼一吐出来,全体眼睛一亮,太适合这种场面了,甚至更大的都压得住。

“我推荐安塞腰鼓!阳刚大气,还在陕北老区,更有意义。”

“诶,好!”

唢呐党又活了,“安塞腰鼓好,可以有唢呐伴奏!”

“我推荐威风锣鼓,比安塞腰鼓更具气势。”

“那种大鼓也好,古代军队用的。”

“还有钟,现场可以用大钟报时。”

大家顺着民族元素往下捋,思路越来越活,很快具体到音乐舞蹈上。

老家伙们都不是一般人,扛过枪,下过乡,三江平原开过荒,是真有生活。年轻的也不逞多让,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更具审美性和时代感。

三百来人的屋子里,气氛热烈且焦灼,争论的不可开交。

刘迪急的脸红脖子粗,却根本插不进去,一偏头,见许非在本上画着什么东西,花花绿绿的。

“这时候怎么还画画啊,你不说两句?”

“说什么?”

“参与讨论啊,我们京台总得做点贡献吧。”

“我还没想好,您给我们打个样儿?”

我要能打样儿,我还着什么急!

刘迪知道自己的水准,搞政治正确,耍点小机灵还行,碰上这么大的活动,分分钟见光死。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