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火

从1983开始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火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9 来源:笔趣阁

《过把瘾》无波无浪的就甜了一集,第二集结婚。

没婚房,方言的父亲帮忙找了间闲置教室,四十平米。俩人就在教室里筑巢,摆沙发办家电,墙上还挂一黑板,还有讲台。

黑板上全是“爱”。

观众哪见过这个啊,浪漫的不得了,而王志闻和江杉这对cp也开始发挥威力。

杜梅由于成长环境特殊,极度没安全感,从头到尾都在问对方一句话“你爱我么?”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其实很多结婚的人都有这种感受,跟监狱一样,时时刻刻盯着你,没有半点自己的空间和精力。

方言终于耐不住,第一次提离婚,杜梅摔摔打打。第二次提,杜梅甚至把他绑住,拿把菜刀架他脖子上,问:“你爱不爱我?”

正问着,杜梅医院有事被叫走。方言滚着到窗边,一头撞破了窗户。

镜头架在外面,给了个远景:一个男人的头伸出窗户,看着外面的天空,有鸽子在飞。

又滑稽又诗意。

按杜梅的人设,绝对很讨厌,但江杉演的十分迷人。

“啊,她好作啊!但是好可爱!”

“啊,她好可爱啊!但是好作!”

观众大概就这种心理,五体投地,只觉俩人在一起忒有意思,连吵架都有意思。

到第四集,俩人离婚。

结果离婚了更有意思。杜梅没地方住,方言心软,便让他住进自己家,开始婚后试婚。双方仍然有感情,却又矫情傲娇。

李程儒客串一大款,史可客串一相亲女性。

于是一对前夫前妻,各带着自己的追求者,一块吃了顿饭——堪称奇景。

后来方言得知,离婚时杜梅已经怀了孕,流产。悔恨不已,也正视了自己的感情,二人复婚。

结果方言又得了重症肌无力,死了。

符合小说名《过把瘾就死》。

……

原本的《过把瘾》被央视买去,不受重视放在深夜时段播。结果一大帮人熬夜看,后来转到地方台,一轮又一轮播,火遍全国。

如今许老师绕开央视,直接卖给地方台,范围小,辐射却集中,引爆了六地观众和报纸。

“王志闻和江杉演绎了一场骄傲、单纯、热烈,近乎肉搏的对手戏,就像最小型的室内双人舞。

我和你,男和女,就这些简简单单,感情的细微波澜就是最大的传奇。”

“两只刺猬,挨近了扎,离远了冷。”

“如果不是江杉来演,杜梅会讨厌一百倍。”

女孩子迷王志闻迷的不行不行,清癯,眼角含着淡淡讥讽,骨子里是深情的。

男孩子、女孩子迷江杉迷的不行不行,好看!可爱!好看!可爱!甚至有理发店推出了“杜梅头”,大受欢迎。

《新影视》趁机发行了第六期,销量已经涨到了三十余万册。走深刻路线,啥意思呢?就是不深刻,我们也得弄出点深刻来。

于大主编亲自撰文:《过把瘾》戳中都市男女情感痛点!

“新中国以来,我们经历了两次离婚潮。

第一次,1951年-1956年

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大约600万对夫妇离婚,主要是取消旧社会的童养媳、纳妾,解除封建包办婚姻。

第二次,1966年-1976年

动乱时期,划清界限成为许多夫妻离婚的理由。而结束时,很多在农村的知青,无法把配偶户口落到城市,只好采取离婚的办法以求回城。

而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

‘感情破裂’这种很难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虽然没像前两次猛增,却也在缓慢增长,且以城市为主。

据1990年统计,京城约有30-50岁的单身女性达10万人。我采访了京城民政部门的同志,总结出几点原因:

草率成婚,婚后性格、志趣各异,产生矛盾导致离婚。

因个人地位变化,经济状况等因素,中年人离异人数增多。

婚外恋是夫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这是一位上年纪的观众,对《过把瘾》的看法。

电视剧一开头,潘佑军就对未婚青年方言打了三个比喻:一是监狱,二是停尸房,三是夹克。

最后总结石静,‘她太布尔乔亚了,谁能永远保持热恋的温度呢?’

《过把瘾》就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

表面看,杜梅爱方言爱的疯狂,一直滚烫。这问题好像是提给方言的。

但要注意,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

‘我要不要和他/她结婚?’

‘结婚了,该怎么过日子?’”

哎哟,于佳佳是过来人,以自己的婚姻不幸为体验,以社会记者的敏锐为视角,写就一篇大作。

居然在京津等地掀起一股讨论都市情感的热潮。

买剧的六家,全是北方电视台,又以京津最热。挨得太近,审美共通,一地火的剧,在另一地也火。

津门有家商场的文化用品店开业,请几人去站台。

楼上楼下堵得水泄不通,王志闻、江珊、赵宝钢躲在小屋里不敢出去,赵宝钢的头还被砸破了。

最后仓惶出逃,江杉挤在人群中,双脚离地飞着往前走,吓得哇哇大哭。

体验了一把先拔头筹的火红滋味。

……

“安静一下,我先说几句啊!”

昆仑饭店,《过把瘾》庆功宴。

全体主创在场,总经理海晏也在,只见许非端起酒杯,道:“15家电视台发来购片意向,加上原来6家,我们已经覆盖了21个省。”

每家15万,315万。

许老师大方的很,道:“今儿庆功宴,不整虚的,先发红包。宝钢,你张罗一下。”

话落,各桌端上一个大圆盘,里面放着红包,上有姓名。

咱们现场拿钱的时候都挺扭捏,嘿嘿一乐,揣兜里。所以银行卡和电子转账的发明很伟大。

大家不好意思,赵宝钢起身道:“来来来,甭装害臊,拿着拿着!”

他先取自己那份,一摸厚度吓了一跳,见还不动,索性端着盘子挨个发。

“你的!”

“你的!自己拿啊,我不经手。”

江杉拿了一个,捏了又捏,凑过头问:“你的多少?”

“……”

王志闻翻白眼,悄声道:“我估摸有十万。”

“我也差不多,嘿嘿!”

傻大姐愉悦,富婆的赶脚。

“哎,刘贝呢?刘贝没来?”

“她还在戏校呢,一会来,我帮她收着。”

江杉又揣了一个。

那边许非开始敬酒,人不多,很快轮到王志闻,特意坐下来,“王老师,哎你可真是老师,还在中戏?”

“对对,还在中戏。”

“听说这两年招了不少好苗子?”

“嗯,素质都不错。”

王志闻从胡同就合作过,但未深交。他脾气古怪,经常得罪人,对许非印象还好,一位八面玲珑的三级美术师。

许老师聊了几句,道:“咱们也算熟,知根知底,不妨考虑一下跟我们公司签约?”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