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五百一十五章 第一个三年计划

从1983开始 第五百一十五章 第一个三年计划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9 来源:笔趣阁

12月末。

头天夜里,下了场大雪。

周逊南方姑娘,早在北方冻成狗,帽子耳罩围巾手套,连袜子都穿了三双。哆哆嗦嗦的跟俩姐姐下楼,满目银白,寒风如刀。

“瞧你可怜见的,来。”

刘贝大高个子大长腿,一敞大衣,爱屋及乌的把她搂在怀里。155cm的周逊小鸟依人,委屈又神奇:“你们不冷么?”

“还成啊,你待两年就习惯了。”

江杉一身羽绒服,手插兜,标志性的杜梅头,同样很飒。

“为什么今天开会?今天多冷啊。”

“这叫年终总结,明天元旦了怎么开?哎,听说规格挺高啊,连葛尤老师都回来了?”

“嗯,全体人员务必到场。”

“那应该有大事宣布。”

仨人到街边,拦了辆出租。

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搭眼一瞅,发出不符合外貌的惊叫:“杜梅!”

“好家伙!真是你啊,哎呀,我就说今儿喜鹊当头叫……我太喜欢你那戏了,就你那个劲儿,一甩哒,越甩哒我越爱看……”

江杉掩住半边脸,龇牙咧嘴,生理不适。

那俩狂笑。

一路忍受到汇宾大厦,在乘电梯的短暂功夫,一致达成让江杉买车的意见。

上了八楼,第一眼便瞧见不同,影视跟杂志换地方了,就是那六百多平的大写字间。新桌新椅,近百人,数间单独的屋子,老板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终于不像仓库了。

放眼望去,全是明星。刘贝扫了一圈,带俩人过去,“葛大爷!”

“哟,小贝。”

瘦骨嶙峋的葛尤见了她,非常开心:“老长时间没瞧见了。”

“咱们没你忙啊,来我介绍介绍,这是周逊,公司签的新人。”

“葛尤老师好!”小公子连忙行礼。

“嗯,好好。”

天下最初签了11个人,多数是从胡同认识的,算老一派。后来又陆续签约,年轻人多了,算新一派。

有人的地方必分群体,小公子被刘贝、江杉罩着,别人可没有。像蒋琴琴、张家译、刘义君三个,可怜巴巴的独处角落,也不敢上前交谈。

等了一会,许非出来,挥了下手,全体进会议室。

……

葛尤、刘贝、张国利、邓洁、梁添、江杉、赵铭铭、寇占闻、王志闻、张家译、刘义君、蒋琴琴、周逊、曹影。

七男七女,另有李老师、杨树云、毛格平三位。

流程极简单,许非直接点名,道:“方姐,你先来。”

“好的。”

财务主管道:“公司共出品了三部电视剧,一部电影。《大撒把》是成立之前投资的,但也算在内了。

说一下收支情况。

我说的投入,指制片成本加宣传费用。《大撒把》投入240万,回收610万。《过把瘾》投入100万,回收375万。

《欢喜姻缘》投入220万,目前回收950万。《白眉大侠》与别方合作,投入150万,春节前后拍摄结束。

除去各项开支,公司年度净利润约1千万。”

哇!

演员们没有企业概念,只觉1千万超级多。

许非摇摇头,这年头搞影视真不赚钱,道:“好了,我说说今天开会的主题,就是要实现从影视作坊到影视产业化的转变。

不仅是今天的主题,也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目标。

我先讲讲概念,我们可以将影视生产分作三种模式:作坊、工厂、产业化公司。

什么叫作坊呢?小投入,人员少,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甚至有很大的随意性。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单位,都是这种作坊化。

工厂,具有一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规模更大,产能更高,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产业化公司,在工厂的基础上,提高软性特征。比如品牌、文化、技术、人员培训和储备等等。

我只说目前的状态,我们要从作坊转变为工厂,先定个期限,我希望是三年之内。”

许非待众人消化一下,继续道:“下面介绍几位新同事……”

话音方落,三位没名字的龙套起身,年纪都不小。

“这三位都是电视台的资深前辈,制片经验丰富,我三(给)顾(的)茅(钱)庐(多)才请来的。

还有这位,老赵,也算正式加入公司了。”

赵宝钢起身致意。

“首先,我准备成立电视剧制作部,由老赵负责,我的时间会更多放在电影上。

生产方面,我今天定下核心标准:剧本。公司会成立剧本审核小组,我名义上牵头,其余由老赵、邓洁和三位老师担任。

同时发布公告,征集优秀剧本,或者你们自己去找。

一个本子拿来,必须经过审核小组,你们有三个人同意就可以通过。

分歧较大、拿捏不准的,定期上报给我,免有漏网之鱼。

通过后,你们五个人研究,谁要跟。定下负责人,电视剧立项,找导演、演员,做预算,报给财务。

一百五十万以上的,报给我审核。

拍摄、交易、宣传,我一概不管。播出后,我会让杂志做观众调查,收益与满意度综合评分。

达到优秀的,除了奖金之外,下部剧的资金额度会相应提高。

失败的,下部剧的额度会降低。两部作品为限,如果全部失败,请你走人。”

“……”

众人神色各异,明明跟自己无关,也觉得压力倍增。邓洁低头不语,许非之前找她谈过话,但自己不理解,怎么就让我进小组了?

赵宝钢等人瞅了瞅她,觉得公司想培养人才。

“此外,成立影视后勤部,分服装、造型、道具包括布景、武行四个组。以后还会有特效组。

公司会招一批服装设计、化妆、美术、道具制作、武术相关的人员,由李、杨、毛、寇和北影厂的杨占家老师负责。

杨老师不任职,顾问性质。

建立人才培养制度,楼上那家的老板炒外汇跳楼,我已经租了下来,当作后勤部培训和练手的地方。

我的要求是,自家的剧,自家全能解决。有人可能觉得没必要,还浪费钱,但我要说一点。

隆达准备在南方靠海的一个地方,修建一座以影视城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村。

跟过组的都知道,国内影视城少,选景麻烦。我想打造的,是一座能吸引全国剧组的影视基地。

电视剧产量每年递增,如果70%的剧组都去那里拍戏,我会将后勤部剥离出,单独成立一家公司。

我们培养的人才,会为全国剧组服务。”

“……”

众人早被这种思路和大手笔震住,不太懂,但就是觉得很厉害。

“新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

你们要有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

像邓洁,没当过制片人,但主动找我谈,说想试试。你看看,这就叫勇气和自信,我相信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制片人。”

邓洁:mmp!

“去年公司草创,走的还是作坊化。经过一年多适应,我觉得应该跨一步了。电视剧的权力我给出去了,我希望电影也能给出去。

而不是像现在,拍部戏我还得当制片,甚至我自己还在写剧本……拜托,怎么说我也是个老板啊!”

砰砰砰!

许老板把桌子敲的掷地有声。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