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从1983开始 > 第六百零二章 风声

从1983开始 第六百零二章 风声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9 来源:笔趣阁

第一天大佬讲话,之后便是座谈会。

许非再度步入会场,摸过茶杯,又在喊:“同志?同志?”

“您要大枣是么?”小姐姐笑问。

“嗯,加俩。”

韩三坪昨天没好意思,今儿见了也道:“给我也来一个。”

“好的,稍等。”

一屋子人又斜视斜视斜视,许老师捧着大枣茶,照例美滋滋。

没多久,座谈会开始。广电的孙领导主持,道:“昨天xx同志、xx同志都做了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就围绕讲话内容,进行全面讨论。

我先说说吧。

近些年啊,随着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电影的创作主流常常受到干扰。一些作品远离群众的现实生活,追求非主流化、边缘化、文化消费主义。

淡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甚至把电影变成个人偏激情绪的宣泄口或狭隘观念的图解。

还有的作品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低俗情感,美学品位低下等等。

究其原因,还是‘电影要弘扬什么样的精神’的问题没有解决,电影艺术品位高下之分、文野之分的问题没有解决。”

“……”

许非在底下转笔,脑子里想别的事。

90年代中后期,第六代集体亮相,除了管琥等寥寥数人,余下全被禁过,所谓的“边缘化”。

师爷们热血沸腾,政治挂帅,像《小武》,都能被扣上“影响我国正常对外文化交流”的帽子。

这些导演也不愿意送审。

其实很多作品操作操作,是可以上映的。比如《苏州河》,就讲了一个可怜的爱情故事,很像坏人的男主最后还死了,符合恶有恶报。

时运不济,刚好撞上这个时期罢了。如果到两千年初,《苏州河》算什么啊,直接就过审了。

这也是国产片产量锐减的原因:拍别的不容易过审,没有补助,还赔钱,索性就不拍了。

孙领导说完,众人各抒己见,主要以“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为核心。

长影厂厂长表示:“有精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当前的问题就是精品太少,形成不了冲击波。所以背水一战,多出精品。”

北影厂厂长念了自己的小稿。

峨眉厂也道:“现在广播冷、电视热、电影难,必须以多出精品为驱动力。”

潇湘厂道:“电影精品,是一个国家电影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电影繁荣的方向。抓精品是迫在眉睫!”

哇!

许老师情不自禁的拍起手来,说的好好哦。

跟着又探讨精品的标准,什么样的电影算精品。

新任电影局刘局长道:“内容要精粹,艺术要精致,制作要精良,要深受群众喜爱。今年我们要生产30部左右的优秀影片,其中10部要称得上精品之作。”

大导演谢铁骊道:“xx同志说的很准确了,思想性、艺术系、观赏性的统一嘛!”

桂省制片厂道:“电影必须通过审美这个中介实现,人物苍白、艺术粗糙的影片,即便思想正确,观众也不会喜欢。

所以要做的雅俗共赏,情理交融。”

张梓恩也在场,属于西影厂,道:“电影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要拍的好看。”

《过年》的导演黄健忠道:“出精品就要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无其他捷径可走。”

“……”

许非无聊,在本子上记了几段。

大概分成三个群体:一是刘局长这种假大空,二是桂省制片厂这种思想灵活,但没弄明白市场需求的;三是张梓恩这种心里明白,嘴上不敢说的。

说什么?就是娱乐化嘛!

他不敢讲,只说要拍的好看。

讨论了半天,孙领导也在记录,发现大多雷同,直接点名道:“小许,你作为民营代表谈一谈。”

“呃,各位老师、前辈说的都对。只是我有些疑惑,想请诸位指点……”

众人谨慎,你特么又疑惑了???

“我们不如假设一下,现场就是一部精品电影的筹备会,我们都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这个好,从实际出发。”孙领导赞同。

“那我抛砖引玉了,既然要做精品,首先得是主旋律,革命、英模、群众、现实题材都算。

如果我想申请各项补助,会不会对革命题材有倾斜?”

“我们在生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上有优良传统,经验丰富,何况成本也不一样,会适当给予支持。”

“那我们拍什么内容,是根据什么选择的?”

“艺术性。”

“精神。”

“群众喜欢。”

“好,您怎么知道群众喜欢看这个?”

“……”

“……”

“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颠倒,电影上映了,才知道群众是否喜欢。现在还没拍呢,就知道群众肯定喜欢了。

我赞同黄健忠导演的说法,要深入了解,起码要调查调查,然后再讲群众。”

“小许啊,你可能不太了解。现在一些观众审美情趣不高,喜欢粗俗有害的东西。我们要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嘛!”一位领导道。

“嗯,是我经验浅了。”

许非点点头,道:“那我们准备了一部艺术性高,精神丰富,群众喜欢的精品电影。它的票房,是不是衡量其成功的标准之一?”

“小许,你这就是商业化了。”

“民间资本做多了,思维也像商人了。”

“是啊,电影不能唯票房论。”

“可我们拍之前就知道群众喜欢啊,群众喜欢票房怎么还低呢?这不是悖论么?”

“……”

“好了好了。”

孙领导打圆场,道:“我们一直强调三性统一,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让观众喜欢。这点是大家认可的……”

他忽地一顿,道:“小许,你问了这么多,好像有准备作品啊?”

“呃,只是点不成熟的想法。”

“说来听听,谢导不也在大会上说要拍《鸦片战争》么?”

“不敢不敢,《鸦片战争》是鸿篇巨制,我比不了。”

“哎,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了。”

孙领导对这个拿出《爱情呼叫转移》《阳光灿烂的日子》《甲方乙方》,累计票房1.5亿的家伙还真感兴趣。

没办法,许老师只得道:“我这算中等制作,哎,谍战题材算不算主旋律?”

“当然了!”

“地下工作者更值得我们歌颂。”

“那就好。我打算联合香港电影人,合拍一部主旋律作品,精品不敢说,算我个人的一点心意吧,祭奠一下那些无名英雄。”

“片名有了么?”

“《风声》。”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