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美时代 > 485、浅水喧闹,深潭无波

大美时代 485、浅水喧闹,深潭无波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23:29:59 来源:笔趣阁

约好明天的时间,还婉拒了苏先生提供一辆车给万长生方便走动的建议,两人才感谢了东道主的招待,告辞出来。

杜雯抬手指个方向:“走走,健身消食,我晚上很少吃这么多的。”

边说还边把风衣解开,不装妖娆了。

万长生的黑灰色短风衣本来就敞开着,毕竟他由内而外的那种文雅气质是有的,只是以前不爱展现。

杜雯还示意他单手插兜,尽可能带着温文尔雅的那种雅痞风:“现在公开露面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你就最好保持这样对外形象,回去之后让小马哥给你拍套比较正式的形象照,到处都用得上。”

万长生无所谓的嗯,他来沪海两三次,都是极为匆忙的讲课或者路过,几乎没有这样悠闲的机会走在街头。

本来想继续找家电影院强化突击的,可走在游客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觉得这么走走也好。

杜雯就更不用说了,走在街头就是一道风景线,时不时的就有人故意加速走到前面,再假装照外滩风景,拍下这动人背影以后惊叹正面也漂亮如斯。

两人基本上不在意周围的纷扰镜头,万长生还把碍事的镜框摘了,听杜雯了若指掌的讲述这片充满异国风情建筑的来由,当然还有对面辉煌璀璨的商业大厦。

和万长生熟读的纵横历史慢慢契合上。

蜀川那种天府之国、封闭懒散的小农意识氛围,和沪海滩上风起云涌是两回事。

哪怕蜀川也从未少过权谋倾轧,但终归是窝里斗居多,不像这里眺望的都是四海五洲。

时代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就像人的出身和环境差异一样,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成长变化。

两人顺着岸边潇洒闲逸的聊着天,从人文历史到诗词歌赋,再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反正就是全程都保持间隙,绝对没有牵手挽着的动作,更别说孙二娘强调的实干兴邦了。

可站在游人如织的外滩,偶尔对视,看到的不是**更不是缠绵,甚至相比两年前那个圣诞的夜晚,两人站在同样人潮汹涌的街头,却莫名的觉得好像比那时候的牵手,更加紧密。

相视一笑,慢慢走着回酒店的两人,在大堂明亮的灯光下又觉得意犹未尽,居然就到大堂后面的酒吧又小酌两杯,杜雯终于想方设法把万成生对电影的思路都挖掘出来,才尽兴的分头而眠。

第二天万长生这种带点学院欧陆风的复古派头,果然很得沪海各界一致喜爱,从他抵达现场开始,镜头就咔咔咔的没停过。

这点和在京津地区都有区别。

而且连这边的开幕式场面都时尚不少。

不再是北方传统的那种领导剪彩,视察走一圈。

而是在巨大的曲面屏幕墙前面,请了沪海有关领导,国家级书画机构领导,以及著名艺术家,跟万长生这样的青年艺术家代表在台上围坐半圈,闲聊座谈,畅想文化艺术的新时代。

这种场面下,当然万长生就是全程冠冕堂皇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现场不这样。

也许是远离了北方,这里很多话敢说敢问。

看似高朋满座的台下,真有人当面发问:“今天正好有各方的领导在,我就直言不讳的提问了,全国青年美展也搞了好几届了,现在作品越来越倾向于主旋律的命题作文,讴歌新时代、新生活、歌功颂德,能够进京跟获奖提名的,更是好像全国各界成就展,我们是美术界,是艺术展,不是曾经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现在基本成了只谈主旋律的尴尬局面,这样的青展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艺术界和很多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意气风发,一时意气的随性而为非常多。

能够混到这个级别层面来的,在别的行当大多是老油子了,除非有特别重大的利益争夺,很少出现这种当面诘问的场面。

台上领导、艺术家们面色如常,也就万长生这新手脸上有点:“卧槽,你们玩得这么嗨啊!”

一般来说这种处理方式有几种。

台上彷若无事的干脆忽略掉这种不按规矩出现的杂音比较常见,也有点考验脸皮厚度,毕竟现场还有这么多镜头呢。

下来也容易成为笑柄。

所以现在领导们往往笑着,不咸不淡的回应两句,这种情况确实有所抬头,正是需要大家研究商量的太极功夫挡回去。

有些专业级推手还能反打一下,不正是因为走近群众的作品少了,才导致选择起来比较难么,问题在创作者不在主办方,更不在体制吧。

总而言之不是什么大事儿,也不会回头找这种人算账,丢不起那人。

下回不带着玩儿就是了。

当然前提是这种人这种声音背后没有值得警惕的深层次缘由。

这也是关师娘曾经给万长生培育过的心态。

好在艺术界真的可以不用想这么多,愣头青、没头脑和不高兴真的很多。

所以台上几位居然还敢忍俊不禁,真的没人勃然大怒,然后就是相互推诿,沪海的笑着请书画机构的回应,书画机构的请组委会回应,组委会主席请著名艺术家回应,著名艺术家都六十多了,左右看看万长生的时候,台下几百号人,大部分都是媒体,居然哄堂大笑了。

其实中国人的体制说严肃很严肃,说不严肃呢,大家都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主要台上几位全都探头看万长生这小年轻的姿态,太可乐了。

有种明目张胆欺负新人的逗乐。

万长生可能最近揣摩演技比较多,小紧张小惊吓的样子也惟妙惟肖,更助长了哄笑。

这下连主持人都觉得他好欺负了,连忙趁着哄笑声还没落下前,用美妙的播音腔招呼万长生:“对,作为本届青展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也是我们的青年艺术家代表,万长生你最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万长生不知道为什么看了眼台下坐在边角的杜雯。

这是个类似演播厅大剧场的地方,下面摆放了一排排座椅,中间前面的给艺术家,后面的给媒体,两侧边角就是各种经纪人、助理还有随从的席位。

杜雯肯定是其中最显眼的,哪怕她已经尽量遮掩了。

可这会儿抱着手臂看万长生的样子,嘴角泛起的绝对不是单边wink笑。

也许只是两人好像昨天聊到过的各种东西,让他有了真切感受。

万长生笑着拿起话筒,咔咔咔又是一片密集的快门声。

他的普通话真不算很好,杜雯都懒得纠正了,但好歹明朗清晰还是能做到,而且带有江州地区见人就叫老师的习惯:“这位老师,我是第一次来沪海这样停留游览,昨天和朋友在外滩走了下,那见证了一两百年我们近现代史的地方,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对方有点皱眉,可能觉得我特么是来当愤青,表达愤世嫉俗的激昂观点的,你跟我东拉西扯什么。

可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镜头那么多也在拍,他就只能站在那拿着麦克风听。

听万长生绝对不是东拉西扯:“我不知道你站在那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了一两百年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面对危机时候,所有人的努力……”

巨大空旷挑高的会场更加安静了,只听见万长生那带点蜀音的普通话在回荡。

既然你都敢问,万长生就更敢说了:“我来自蜀川乡下,地主是我们熟悉的阶层,我同样来自蜀川美术学院,我们系上曾经还出过一组著名的雕塑《收租院》,控诉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我不是为地主阶级翻案,只是提到在那个丧权辱国的年代,你以为地主就是周扒皮,欺男霸女吗?很多领袖都是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地主阶级、士人们也努力过,发起了洋务运动……”

几乎所有人都有点诧异,你这是上历史课呢?

万长生后面就普及历史得很快了:“你以为封建皇族都是麻木不仁、混吃等死的傀儡吗?他们也努力过,皇族和官僚阶级发动过戊戌变法……”

“你以为资本家都是洋买办、剥削工人,喝人血的吗?资产阶级也努力过,辛亥革命!”

“你以为农民都是木讷愚蠢的吗?他们更努力过,太平天国、义和团、以及解放革命……”

“最后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终于靠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用解放革命改变了时代和一切,我想问问,当所有的阶层都在努力的时候,艺术界在做什么?”

那边的领导马上正面回应:“文艺战线一直都在努力!”

这特么调子太高了。

万长生笑笑点头,还是看着提问的那位中年艺术家:“无论是认识字的,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无论是拿大刀片的,还是拿枪杆子的,无论是武夫,又或者文人,各个阶层都努力过,哪怕努力的方向是错的,哪怕结果是失败的,但他们都尽他们所能,试图改变危局,直到我们找到最正确的方式,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值得歌颂和荣耀的地方,而在整个过程中,文艺处在什么地位?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吗?”

那位中年艺术家还想说什么,万长生居然冒出来一句:“从一千八百四十年开始,为了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艺能做什么?”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你如果连这点起码的艺术工作者责任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来问为什么青展大部分作品都是主旋律?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满座惊呆,真是想不到他居然从这个角度来回答了。

无懈可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