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美时代 > 556、有些人,注定与众不同

大美时代 556、有些人,注定与众不同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23:29:59 来源:笔趣阁

这就是好脚本的价值,好导演的价值,好演员的价值。

把原本同样的剧本,从不同的环节提升,从根本上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而不是抢时间、抢进度的糊弄过去。

各个环节都熟极而流的快速推过去,那叫工业产品,流水线产品,而不是艺术品。

两者之间有天差地别。

万长生他们却依旧没有在接下来的宣传中用上俞天来提高知名度。

用万长生的话来说就是:“丢不起那人。”

杜雯虽然嘲讽他是臭老九的酸腐骨头味儿傲气,但也持完全赞同的态度:“总体来说我们还是个有点负面抗争的局面,贸然拖这种大神下水,要是被他的粉丝骂蹭热度,那才是里外不是人,我们就太被动了,起码等到电影上映再说。”

是的,连电视栏目之类也开始观望,接下来排着上了四五家通告,都没有确定播出时间,而之前上过的节目在这个阶段有了播出断档。

本来可以持续发力到上映的,这一段时间就暂停下来。

除了事发第二天那家谈话栏目,抢着播出打了个很不错的收视率,但却立刻被网上铺天盖地的骂成是帮演员洗地。

钟明霞以毫无演出经验的身份出演电影,也成了背后有内幕交易的带资入戏,肯定是被什么实权人物包养才有这种资源的说法铺天盖地。

但各种八卦账号、博主、公众号也表示暂时找不到背后人物到底是谁。

有点神秘。

因为对于万长生这么个年轻导演,还没看得上呢,影视圈的水这么深,他那什么青展金奖真的不够看。

所以各种栏目就观望着了。

哪怕大家都背后有各种资源资本,要求支持《人间不拆》剧组,但具体到各栏目组,大家也是要恰饭看kpi的,等电影上映以后看风头再发吧

敢在这种时候押宝的很罕见。

按说这个时候如果万长生他们主动跟各个栏目组提,钟明霞现在已经拿到了和俞天合作新电视剧的合同。

没准儿立马就追捧如潮。

但杜雯和万长生都觉得这个阶段再加大推广,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观众们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那就索性停停。

再说节目组都是大嘴巴,只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也会迅速扩散开来。

平白让俞天那边看轻了钟明霞,那才得不偿失。

所以不说,连剧组主创成员都不说。

这种颇有些乌烟瘴气的娱乐圈局面,在杜雯和林楚妮看来司空见惯,但贾欢欢就厌恶,等这边最后几家通告上完,立刻走人去日本。

趁着录节目的时候,就把航班、时间、行程跟几位年轻主创成员沟通好。

都是年轻人,都是贪玩好耍的时光,一拍即合的感谢导演福利。

连神经绷得最紧的唐建程都被拽上。

最后六个男生,六个女生,居然还有点联谊会的配对人数,不过林楚妮还在登机大厅就强调妞儿是她的,谁都别想揩油。

乐得大家热烈拥护跟随。

说起来确实林楚妮才是来日本旅游次数最多的,办了五年多次往返的她,真是多次往返,除了刺青收入就是每次帮忙代购,才能让她隔三差五就到日本各地旅游。

想到江州呆段时间也有这个原因:“戒一下,有瘾似的,手里稍微有点钱,就跑过来玩儿,我既不哈日,又不仰慕日本文化,就是觉得这么近就完全能改头换面到这么安静如画的地方呆着,上瘾……”

杜雯也承认:“以前来过一次,只是觉得好看繁华,但跟妮儿来感觉就不同,深度游!”

说起来女二和女三都有到日本游览过的经验,虞凯欣更是从日韩到澳洲、港澳台东南亚玩了个遍,几个男生和万长生一样,还没这么嗨皮过,男生的经济压力还是要大些。

但连江竹清都能感叹,男生的艺术生命要长得多,很多优秀的女演员过了三四十岁就很难接到戏,反倒是普通女演员还可以一直演,但平均收入又低呀。

这让钟明霞更不敢说自己已经拿下四百万税前片酬!

也就她能全程按捺住表情,淡定的内心暗自兴奋,从免税店就开始挽着钟明霞东张西望,出海关更是表情严肃得要出国把革命的红旗插遍全球似的。

不过还是让江竹清发现她在经常和个男性头像聊天,谈论艺术、摄影、商务等各种话题:“有男朋友了?”

钟明霞哪里敢说这是俞天的私人微信:“客户,总得了解清楚喜好嘛。”

确实是客户也挺多,她不在的这些日子里面,园区的那些名牌店铺陆续开张,瞬间提高整体档次,引来不少很多有想法的特色店申请入驻,钟明霞居然拿这个去请教俞天!

俞天不是扮演大企业高管嘛,所以也确实请了商业专家在辅导那些专用术语之类的派头。

还挺能聊。

航班上万长生主要安慰唐建程,这部片子不管现在的网络舆论和推广进度,席导说排片院线那边肯定不会亏待,这是各方面关系人脉都搞定了的事情。

回来就差不多要面临首映式,旅游就是让大家提前放松下,到时候估计就是这十来个人,又要和老教授们配合着全国各地去站场。

唐建程其实不奢望:“票房过亿就好,那就算是胜利。”

万长生也没想这么多:“他们说八千万才不亏,一个亿,我税后能拿几十万,等我跟经纪人分了,再跟你分。”

唐建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已经拿了我那份的。”

万长生财大气粗嘛:“你的辛苦努力对得起你的收入,我觉得你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更领会这个时代的责任,如果能让电影担起这个责任,其实官方和校方都有很多机会跟资源可以倾斜过来的。”

唐建程明白:“是啊,多年来国内获奖的电影就是歌功颂德,在国外获奖的都是刻画阴暗面,其实真正的艺术责任在两者之间,电影人很多都明白,但体制放在那,不跟你讲艺术道理的,所以大家也很苦闷,你好像找到条折中的路。”

万长生嘿嘿笑:“我是青年艺术家嘛,先顶着个光环,然后尽可能的推动些身边能改动的东西,其实官方也不能说腐朽,他们是怕担责任,可我们先做,等于是先垫资做一部分,他们觉得可以,加入进来,我们就滚动起来了,是吗?”

唐建程看到的比万长生更全面:“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实力确实提升了,但各方面还差得远,更不用说话语权了,在好莱坞影片中,中国人还是从以往的刻板长辫子到现在的标准的暴发户形象,傅满洲、伎女、吸鸦片的、东亚病夫,这些形象一直都存在,包括在中国人自己心目中,这种意识定势已经根深蒂固了,日本人就是彬彬有礼、斯文,德国人就是严谨,美国人就是自由、洒脱,中国人就是麻木、邋遢?跪得太久,连我们自己都站不起来了。”

万长生笑着点头:“对,有人说文艺、艺术,在这个时候有什么用,不如把钱拿去搞科研,发展经济,殊不知如果不从内心改变自己,又谈什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呢?更不用说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信任,推动对中国民族的信任,这就是我们文艺在这个时候最该做的事情。”

还没满23岁的万长生,对戏剧学院研究生谈到的这番话,可能真正彻底改换了唐建程的视野高度。

在国际航班上陷入了沉思。

不愧是培养文艺干部的院校,到东京降落的时候,唐建程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想法:“经济实力最终要转化为文化领导权,才能获得正当性,美国这百年来跟随电影输出的文化价值观就说明了这个,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走上这条路,如果只盯在票房上,最终只是给他人做嫁衣罢了。”

万长生依旧鸡贼:“票房还是要的,票房意味着观众认可,观众都不认可了,那些拍给当官和审查机构看的电影有什么意义,尽可能让拥有我们中国价值观的影视剧,获得最好的收视率,这才是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的存在价值。”

唐建程完全服了,剩下的旅程,就是琢磨万长生到底是怎么在23岁,就想明白这种很多人一辈子都想不通的事情。

万长生也从踏上日本的土地,开始对这个充满自身文化特色的国度服气。

不是仰慕,也不是向往,而是只有亲眼走走看看,才能明白这个中西方文化杂交的怪胎,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如今的模样。

可能还是没有全面遭遇战火洗礼吧,就像观音庙一样,传承的东西和外来的东西,都能一点点攒下家底。

一旦给了机会,就能迅速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好处是来得比较迅猛,发家致富很快,也留下很多老祖宗的遗产。

缺点么,就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很难改变,同样还会面临后继乏力的危机。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从走进东京以后就能察觉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