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良田喜事 > 第一百零二章 智慧的劳动人民

良田喜事 第一百零二章 智慧的劳动人民

作者:花期迟迟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2:43 来源:笔趣阁

董蓉点点头,然后扭头示意一旁的张管事执笔记录,末了才正色说道,“若是大伙儿以后拿出的草编物件儿都是这般精致或者更出色,那么果园愿意出银钱收购。比如这杯垫儿可以给十文,这书箱五十文,这…”

她一路从头数到尾,就连草编蚂蚱都给了三个一文的价格,沈老汉等人强忍着欢喜仔细听完,这才纷纷上前行礼道谢,异口同声保证绝对不会偷工减料。

董蓉又鼓励众人继续创新,若是谁再琢磨出好东西,还会单独给五十文的奖励。一听这话众人再也忍耐不住欢呼起来,末了急急忙忙赶回村去跟大伙儿通报好消息。一面坡的几个老爷子眼见曹老头儿一直拉着于桂生讨论家里要添什么新木器,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同董蓉搭话儿,“柱子媳妇儿,这草编的物件儿确实是个好营生。若是…若是村里乡亲也学了这手艺,果园收不收啊?”

先前往村里安置流民时,几位老爷子都是帮忙出过力的。所谓投桃报李,就是他们不开口,董蓉也打算把这财路分给村里人。但他们主动开口要求,她还了人情就最好不过了。

“几位长辈可是折煞我了,都是一村乡亲,我怎么会拦着大伙儿赚点儿油盐钱呢。不过长辈们也知道,这些雇工家乡遭了灾,如今身无分文,明年回乡盘缠都是问题,实在可怜。

若是乡亲们不介意,果园就可着他们的物件儿收购,等到春日时他们回乡了,咱们乡亲手艺也学好了,到时候我这果园一定卖多少就收购多少。哪怕卖不出几个,乡亲们也可以送进城去啊,是不是?”

这话正合几位老爷子的心意,又被捧得舒坦,几乎立时就笑道,“柱子媳妇儿说的对,大伙儿就是家里再紧吧,也比这些流民强得多。先可着他们赚盘缠,大伙儿也跟着好好学学手艺。”

曹老头儿这会儿才慢悠悠走过来,招呼道,“几位老哥,咱们回去吧,大伙儿怕是也等着呢。”

董蓉和柱子送了众人到果园门口,眼见几个老头儿高声说笑着走远,这才转身回了于家。张管事正围着满地草编转悠,见得东家回来就兴奋的小声说道,“东家,果园开门迎客时这些物件儿必定会大卖啊。”

董蓉也是心情大好,点头嘱咐道,“到时候找几个可靠的人手,一定把住关口,千万要保证质量。另外这几日让大伙儿先做些书箱和能合拢的洗衣篮,说不定马上就有生意找上门了。”

张管事想到书院的董平,会意的笑了起来,赞道,“东家真是太英明了,我明日就走一趟书院。”

“那好,你先去村里忙着。我也做些吃食给平哥儿捎去。”

诸事安排妥当,众人就都散去了。董蓉和傻柱回了山顶儿,傻柱挽了袖子帮忙剁肉馅儿,董蓉就舀水发面,打算包些酸菜猪肉的大包子,到时候董平读书到半夜饿了,捡几个放到炉子上烤一烤就能吃了。当然馅料儿里的肥肉要多放一些,若是烤得火候大些肥肉化成了油,绝对是难得的美味。

不过,送给杨先生的那份儿,董蓉可有些犯了难。毕竟上了年纪的人多吃肥肉对身体可不好,还是要清淡一些。她想了半晌就开始洗澄面,准备包一些白玉豆腐包子,想必一定会合老先生的胃口。

傻柱剁完了肉馅儿,过来一看他的小媳妇儿正在冷水里一遍遍洗面粉,小手冻得通红,心疼得眼角都哆嗦了,心里万般嫉妒小舅子。但他又不能拦着,于是只能气哼哼一把拉着媳妇按在炉子边,然后自己动手使劲搅合那盆面汤子。

小夫妻俩整日起行坐卧都在一处,早就互相了解极深,董蓉怎会猜不到他的小心思。虽然有些好笑,但哪个女子会拒绝丈夫的疼爱,她笑嘻嘻的一边烤着手一边指挥傻柱如何操作,最后甚至跑去他身后抱了他的腰。

小夫妻俩一边叽叽咕咕说着悄悄话,一边心不在焉的洗着面,大有这样甜蜜到地久天长的架势。

于老太气喘吁吁爬上来的时候,远远听着灶间里有动静就奔了过来。可是一见这小夫妻俩模样立时就退后两步,略略提高音量笑道,“东家,可在屋里呢?”

董蓉赶紧送了手臂,三两下理理衣衫就迎出去笑问道,“大娘,你怎么来了?难道是有事方才忘了说?”

说着话儿两人就进了屋子,董蓉还要给老太太拿点心倒水,于老太却拦了她仔细说起来。原来方才董蓉小夫妻前脚刚走,楚家人后脚儿就到了。原因无它,后日是个婚娶的黄道吉日,想让于家赶紧张罗迎娶新娘子。

农家人娶媳妇哪怕都会尽量俭省些,但至少也会准备个十天半月啊,楚家这般突然提出来,于老太母子都是犯了难。但他们想起自己早早搬来果园住的原因也就理解了,想必楚家在村里也是顶着众多白眼和嘲讽吧。

于桂生心疼未过门的媳妇儿,又生怕老娘不同意匆忙成亲,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于老太无法,只得上山来通禀一声,毕竟那房子是果园的,他们要在这里成亲办酒席,事先禀告主家一声是应有的礼数。

董蓉自然不会拦着,反倒恭喜老太太要娶儿媳妇了,过上一两年再添个大胖孙子就更有福了。

于老太听得眉开眼笑,直说,“脱东家的福。”

董蓉想起明日张管事进城就让老太太别客套,想采办些什么物件儿就赶紧坐车一同来去。若是银钱不够也尽管开口,末了她又去东屋取了一支式样古朴的梅花簪子,亲手给老太太插在发髻上,笑道,“这是我偷偷送大娘的私房,马上就当婆婆了,咱也打扮鲜亮一些,别让亲家那边小看了。”

于老太伸手摸了摸那簪子却没有抽下来,反倒抓了董蓉的手低声道,“老话儿说恩重于山,我们于家算起来受东家大恩实在太多了,老婆子我也不矫情了。以后就算我早早蹬腿见阎王去了,我家生子夫妻俩也会一辈子报答东家。”

“大娘跟我客套什么,要真说起来,我还得谢大娘救命之恩呢。”董蓉不愿老太太伤心,赶紧岔话儿说起迎亲的细节,果然老太太又欢喜起来,说了几句就急匆匆下山张罗去了。

很快于家要娶新媳妇儿的消息就传到了村里,刘嫂子和赵青山等人这些时日同于家母子都是相处极好,梅花儿更是同于家同族,于是纷纷赶来帮忙张罗,一时间果园山下张灯结彩又热闹起来。

第二日张管事拉着梅花儿等几个受于老太托福进城采买的小媳妇儿早早就出发了,待得到城门口就放了她们自己去逛,然后又直接去了书院。

近几日天气寒冷,杨先生本就年纪大了,难免风寒缠身请了病假。董平等一众学子就得了些许自由。众人正聚在董平房里讨论一篇好诗文,突然听得老门房儿来报信儿说有人来探望。

不等董平说话,一众学子就欢呼起来。这样的天气,好友相聚一处,若是再分享些美味吃食,简直就是人间难得好享受了。

喜子一马当先撒腿就往后门跑去了,董平离家几日心下也是惦记,于是嘱咐同窗们几句也撵了上去。

张管事站在马车外,一见自家二公子出来也是笑得欢喜。两人说了几句闲话儿,张管事就把两个捂得严严实实的食盒拿了出来,喜子听说其中一个是送给杨先生的,赶紧小心翼翼抱在怀里生怕不小心摔了。

张管事摸摸他的小脑袋,这才又从车里搬下一个书箱一个洗衣篮子,董平眼睛立刻就亮了。他左摸摸右看看,真是喜爱非常。

张管事隐晦把家里的打算说了说,董平如今历练的心思灵透至极,一点就通。于是笑着约张管事三日后再送十套来,想必一定不会失望的。

书院毕竟是有规矩的,董平也不敢太过停留就赶紧回去了。

一众书生们揭开食盒,眼见里面满满都是白胖的大肉包子,各个都瞬间变身成了饿狼,纷纷嚎叫着扑了上去。如此怪声传出去,惊得从门前经过的小读书郎们都加快了脚步。此地野兽出没,不宜久留啊。

董平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刚要上前却被喜子偷偷拽了衣角。这小子从袖笼里拿出个油纸包,四个肉包子赫然摆在其中。董平笑着悄悄他的脑门儿,然后慢悠悠吃了起来。喜子嘿嘿傻笑两声从另一个袖筒里又拿出一个更大的油纸包…

众人边说笑打闹边分吃了包子,虽说各个都是只吃了半饱儿,但也很是欢喜,纷纷赞起董家姐姐如何心灵手巧,末了又感叹如此好的女子怎么就早早嫁了呢。

姐姐在董平心里就是母亲一般的存在,他虽然知道好友没有恶意,但也不愿姐姐被别人挂在嘴边玩笑,于是扯了个借口把就他们撵回书舍,然后才拎了那个小食盒去探望生病的杨先生。

杨先生一辈子做学问,养成了书不离手的好习惯。这会儿哪怕半靠在床上咳个不停,手里的书本也不曾放下,惹得杨师母嗔怪劝说不停。

(好想吃酸菜馅儿包子啊,可惜在饿肚子码字,好可怜。呜呜,求个订阅收藏和红票吧。哈哈,谢谢朋友们支持,继续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