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敦煌天机 > 第262章 记忆书房(2)

敦煌天机 第262章 记忆书房(2)

作者:飞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5:16 来源:笔趣阁

身为一个国家的皇帝,自然应该有自己的治国思路,而不是人云亦云。

像他这样,把救国希望寄托于敌人的领袖那里,实在是太幼稚了。

看过《金史》的人都知道,完颜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完颜兀术等人都是嗜血狂徒,根本不会跟北宋皇帝谈条件之类的,一直都是主张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北宋皇帝根本没有生路,只能被动地接受敌人的安排。

“等他来,或许不是一件好事。”我委婉地提醒。

“北方民族不过是要吃的、要穿的,以抵御缺衣少食的冬天。我们倾尽国库所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也就不会再闹事了。”他说。

我不禁哑然失笑,北方民族如果只是想要东西的话,根本不必兴师动众打过黄河,而是只下一份战表就足够了。他们既然已经兵临城下,那么,要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东西,而是中原的全部。

“你想错了,他们这一次,要的是你的全部。”我只能毫不客气地点醒他。

“不可能,不可能,我了解他。”他用力摇头。

对于他的冥顽,我只能报以苦笑。

在历史上的战争中,就算所有老百姓都已经明白形势的严峻性了,深居皇城中的皇帝仍然会活在梦中,只愿长醉不愿醒。

梦总是会醒的,等到侵略军踹开皇宫大门时,等着眼前这位皇帝的,就只剩下摇尾乞怜、坐井观天的悲惨命运了。

我就算万般同情他,也不太可能改变这段历史。

“我还能替你做什么?”我有些戚戚然。

“替我做个见证。”他说。

“什么见证?”我听出了弦外之音。

“我的未来我的未来不在这里,而是在遥远的东面,那个八面环水的海岛上。你知道吗?那是我真正的归宿……”他攥紧了双拳,惨白的脸上突然有了两片血色,将他的颧骨烧得通红。

“海岛?”我问。

“大海上掀起怒涛,比七丈楼船都高,为什么会这样?是大爆炸,巨大无比的爆炸,天上落下来的石头引发了大爆炸,人都死了,整座城都死了,然后所有城池降下旗帜,举国皆降……我没有见过那种石头,但有人说,只要看见石头的人就会死,石头带着‘死光’。在这里,我是不会死的,在那里也不会……我是永生的,我是长生不死的,总有一天,我又能站在最高处,接受所有人的朝拜……反弹琵琶的人,还有无数跟她一样,就像在铜镜里看到的景象,所有人的动作都是左右相反的……”他越说越兴奋,一扫之前的萎靡状态。

“海岛爆炸”有可能指的是***,因为那是太平洋上唯一的一次核爆。

太平洋虽大,却承载不起核弹的污染。二战末期,环太平洋国家自保不暇,根本顾不得核污染的问题,所以才会放任美国采取的极端行动,以毁天灭地的方式消灭敌人。

如果那件事放在现代战争中,那么,大小国家宁愿承受亡国之辱,也绝对不会同意美国那样做。

我静静地听着对方絮语,脑子里的各种线索正在迅速重构,直到有一队人突然出现在院中,我才一下子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来了,他们来了。”身边的人惶然低叫。

院**有七人,其中六个一手拎着短刀,一手挽着狗头盾牌,另一个则是披着黑色的牛皮软甲,倒背着双手,神情狂傲之极。

“你帮我,帮我出去……应付……”身边的人急得语无伦次。

我长叹一声,没有回答,径直走了出去。

“我来了,跪下投降吧。”那黑甲人大刺刺地说,仰面看天,鼻孔向着我。

此人异常精壮,年龄至多不超过三十岁。所以,我能判断,他不可能是北方民族的最高领袖完颜阿骨打。而且,按照常理,最先一批入城的只是先锋军,不可能是中军主帅,更不可能是最高领袖。

“你是谁?”我问。

“不要多问,跪下吧。”那黑甲人狂妄不可一世地吆喝。

我并未将这七人放在眼里,武力火拼的话,他们不可能是我的对手。

“我要见你们的最高领袖。”我说。

“亡国之君,你也配?”黑甲人冷笑。

我不在意他的态度,仍然重复:“我要见你们的领袖。”

“大胆,拿下”黑甲人挥手。

他发出命令,六名从人一拥而上,但又一起倒下。

北方民族擅长马战、集体作战,但在单兵格斗方面,却是欠缺训练。所以,他们只在气势上占据上风,实际交手,不堪一击。

“带我去见领袖。”我平心静气地看着黑甲人。

他的嚣张气焰立刻被浇灭了:“领袖马上就到,已经在路上。”

我不动声色地点头:“好,那我等着,你先把他们拖到院子外面去。”

只要人类存在,江湖就存在,战斗倾轧就存在。而且,从古代到现代,所有恶人的思维都没有太大变化,都是欺软怕硬、虚张声势那一套。

在港岛,我经历过太多这种场面,单凭暴力或者谈话都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是适度的暴力、不卑不亢的态度、全盘考虑的智慧加起来,才能化解危机。

等了约有十分钟,黑甲人气喘吁吁地把六名随从拖出院子,没敢再回来。

“喂,他们走了还会回来吗?”那懦弱的皇帝站在御书房的门后面,轻声地叫我。

我点点头,轻轻挥手,示意他不要出来。

性情懦弱的男人是当不了政治家的,二战时期的盟国几大领袖全都是强硬派,面对轴心国咄咄逼人的气势,根本无所畏惧,终于扭转战局,从节节败退到步步胜利,将德、意、日掀翻在地。

一个泱泱大国,如果连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人都患上了软骨病,那这个国家如何才能站起来?

院外又响起脚步声,这次进来的只有一个人,约摸五十岁上下,身上没有盔甲,只穿着一件粗布的短袍,腰间别着一把直柄短刀。

这人的眼睛极亮,精光四射,熠熠生辉。

“阁下请了?”他进了院子,面对我站定,客客气气地拱手。

我也拱手还礼,并不开口。

“阁下是何方高人?探子说,宋朝皇帝身边的人都跑光了,无论宫女还是内侍,全都乔装改扮逃出城去。阁下不是侍卫,不是守城将军,不是皇族近亲,不是江湖游侠……那么,阁下是谁?从何而来?到哪里去?为何而来?意欲何往?”短袍人一连五问,全都是哲学上的终极命题。

我再次点头:“探子的消息很对,这座城的确已经空了。”

所谓“空了”并不仅仅指守军和百姓,而是指的“人心”。

百姓不愿追随的皇帝,已经是“空皇帝”,百姓不愿死守的城池,也已经是“空城”。

就算我是这城中的百姓,大概也早对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代厌倦失望,恨不得早早地有明君出世,改朝换代,打出一个新天下、新国家来。

“对,空了。可是,阁下在这里,我怎么忽然觉得,这城池中又有了一股不可轻敌的力量呢?”他皱着眉说。

“我其实只是过客,偶然驻足,无关战争的胜负。”我说。

这是实情,两国交战之际,任何一方的胜负,都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你在这里,就是天意。”短袍人说。

我无法接下去,试着让思路回到最初的起点“为何而来?”

“与阁下有缘相遇,不如到我城外的大营去,我们把酒言欢,畅聊达旦?”短袍人真诚地相邀。

“不行,不行。”我还没有回答,皇帝就一步跨出了御书房,站在台阶上,连连摆手。

“那才是真正的宋国皇帝。”短袍人笑起来,“三年之前,我混入京城看烟花,早就在人群中见过他了。那时我就说过‘彼可取而代之’,现在,战争结果也的确是验证了这一点。他无用,无德无能高举皇位,的确可以取而代之,哈哈哈哈……”

战争中,胜者狂傲之态一至于斯,的确是后代人无法想象的。

“万民平等、众生平等”的概念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只有“成王败寇”的唯一准则。

“这里是朕的皇宫,只有朕一个人说了算。”皇帝的声音在微微发颤。

短袍人摆手:“错,这里是皇宫不假,但在我眼中,还不如我的野山和草甸。你所谓的雕梁画栋,在我眼中不过是鸡舍牛棚而已。我之所以没有命人冲进来一把火烧了这里,就是因为夜观天象,有真天子帝皇星横掠牛斗之间。我恐怕战争惊动了帝皇星的大驾,才命人偃旗息鼓,不可轻举妄动。”

说到帝皇星之时,短袍人转向我,再次向我拱手。

“我才懂得天象,我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皇帝提高了声音,但底气不足,外强中干。

“发生什么?”短袍人问。

“文王囚在里创制八卦,我也能在一个地方,预见未来。”皇帝回答。

我在心底叹气,“坐井观天”的确是一个观天象、知未来的好办法。被囚禁在那种地方,除了“观天”,已经没有任何其它方法可以消磨时间了。

“是吗?”短袍人冷笑起来。

“不要笑,不要笑,你们北地的五国城就是最适合观看天象之地。嘿嘿,可惜,你们北方民族见识短浅,哪里懂得天象的奥秘?”皇帝也摇头冷笑。

短袍人大笑:“我们不懂天象,你懂。我们懂得厉兵秣马渡黄河,你不懂。懂与不懂,不在乎多少,只在乎有用无用,不是吗?”

这是实情,皇帝反驳不了,只好脸色一红,低下头去。

如果北宋皇帝在北方五国城“坐井观天”是为了观察天象,那么这种命运似乎并不悲惨,而是一种另类的追求,不必同情,反而值得史学家们浓墨重彩地歌颂。

历史记载中,北宋徽宗皇帝自由聪慧,任何艺术门类只要看过几遍,就能完整模仿,不差分毫。

正因如此,他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才会卓尔不群,称冠于所有帝王之中,更独创了瘦金体书法,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有“观看星象”的本事,只不过史官也不是万能的,难免挂一漏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