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敦煌天机 > 第296章 北极光中的夜宴(3)

敦煌天机 第296章 北极光中的夜宴(3)

作者:飞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5:16 来源:笔趣阁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记起了哲学家们看似玄妙、实则无用的话。

我希望能解决电隼遇到的问题,同时,深度理解“反弹琵琶图”里蕴含的深奥秘密。

如今,对我最有利、最有吸引力的一点就是简鹏飞的出现。他这种莫高窟研究家跟现代所谓的专家不同,其见解是建立在无国界、无政治、无私欲的基础之上,即“忘我之说”。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讲真话、办真事,揭示天地间存在的唯一真理,还世界一个本来面目。

我无意诋毁国际上那些风头正劲、挥斥方遒的敦煌专家,无论来自外国的还是来自国内的,他们都有各自的独特观点和理论依据,从不同角度,对伟大的莫高窟奇观进行着阐述。

他们是他们,我是我,简鹏飞是简鹏飞,三者不可同日而语。

看着空荡荡的古舞台,我突然抚胸大笑,笑电隼的痴愚妄想,笑保镖们的风声鹤唳,笑这个北方国家的外强中干,笑世间亿万人的叶公好龙……每个人都想不劳而获,盼着天上掉下馅饼来,而且砸到自己头上。他们对于问题的研究,就只限于在室外安置摄像头,然后躲进堡垒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辐射伤害不着,磁场威胁不着,只做“温室中的研究”,并振振有词地通告世界“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但此题无解。”

“这世界,成功者寥寥无几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缺乏对成功的高度渴望,只是在喊口号、说空话而已。大家都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把‘好好活着’当成了第一准则……”我不愿再想下去,抓起两大把雪,在发热的两颊上缓缓揉搓着。

与其嘲弄别人,不如静心冥想。

我慢慢地调整坐姿,双腿似盘似坐地交叉起来,双手掌心按住膝头,接着控制呼吸,使得一呼一吸的节拍跟上雪片跌落的“簌簌、簌簌”声。

冥想是印度瑜伽大师们几千年来的精神、身体研究之精华,宝贵而有效,绝无虚言。

当我用意念的力量开始“内视”的时候,渐渐摒弃了外界的杂音,两耳一片清净,然后便听到了自己的“心音”。

在这种境界中,人与自然渐渐融为一体,与纷纷大雪一样,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几分钟,或许是十几分钟,我忽然听到了一阵古乐声,应该是古琴、笙箫、胡琴、羌鼓的合奏,原始而生动,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灵气。

我睁开眼,北极光仍在,光影之中,古舞台上多了许多模模糊糊的影子,而那些古乐声就是由影子手上弹奏出来的。

“这大概就是电隼看到的幻由心生,人在这里,幻象就在人的眼中,却不会被摄像头拍到。”我知道,自己的构想完全正确。电隼因危险而撤离,将永远无法再次见到幻象。

我试着揉搓眼睛,却始终无法将那些影子看清楚。

“幻象来自内心,眼睛无能为力,只有强化心声,才会深入其中。”我无声地闭上眼,放松精神,对那些影子的存在不迎不拒,任其自然。

不知不觉中,我似乎重新回到了三年之前的莫高窟。当我作为画师团的一员,第一次获准进入112窟时,站在反弹琵琶图面前,呼吸着洞窟中独有的干燥气息,浑身都紧张得瑟瑟发抖。

那时的我,对莫高窟充满了敬畏,那些壁画、隔墙、雕塑、佛像在我眼中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连伸出小指触摸都不敢,只是屏住呼吸,凑近去观察。

这是我对莫高窟最真实的感受,从未将它当成一个旅游风景区,而是一本玄学世界的大辞典,不敢有丝毫的轻慢亵渎之心。

每次进入洞窟,我都自觉地将手机静音,说话时音量低下两个八度来。

其他画家都会在背包里捎带一些零食、水果、饮料之类,画累了,掏出来就吃,毫不顾忌礼仪。我则完全不同,从不在洞中吃东西,即便是拿出杯子喝水,也避开壁画和佛像,免得失了礼数。

在我的潜意识中,壁画中的人物、佛龛上的塑像都是有生命力的,目光如炬,俯瞰众生。

谁若对他们不恭,必遭无妄之灾。

在我眼中,反弹琵琶图里的年轻舞者**美丽,动作充满了哲学的智慧,绝无半点娱乐戏谑的意思。我虽然到现在还没领悟到其中真谛,但分明感觉到,她是在用那独特的动作警示世人。

古乐声越来越清晰,我没有睁眼,只是尽力感受演奏者的存在。

我闻到了莲花的香气,前后左右,香气氤氲弥漫,完全盖过了冰雪散发出的凛凛寒气。

古乐声渐渐低徊,一曲琵琶声响起,由缓慢、柔和、清晰渐渐快速、激越、高亢,瞬间点燃了我胸膛里的热血。

我下意识地睁眼,就在古舞台的正中,一个美得如同夏日莲花初绽的女子正在挥指疾弹。

她是那么美,以至于我一看到她时,过去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美女们立刻黯然失色,全都被比了下去。

美尚且次要,最重要的,她与琵琶、与琵琶曲融为一体,人即琵琶,人即曲调,使我大为恍惚,竟然分不清到底是人美还是琵琶声美。

“她到底是谁?”我喃喃低语。

她当然不是112窟中壁画里的舞者,而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女子。怪不得电隼只看一次就被她迷住,如果不是我有坚强定力,也会身不由己地陷进去。

我向前伸手,触摸到的只是空气。

古乐与人物都是幻象,我这样做,实在多余。

我站起来,那女子突然旋身,琵琶放到背后,双手十指丝毫不乱,琵琶声如狂风暴雨一般躁响起来。

“是杀伐……是激战,是面对大敌时的绝望抗争,这样的古乐,能够催人泪下……”我仔细品味琵琶声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心情忽然一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首哀乐。

哀兵必胜,同时,哀兵必死。

琵琶曲歌颂那些为国捐躯的志士,同时也为他们奏响了最后一曲挽歌。

在北方联盟还未瓦解的时代,有一场战争被称为“卫国战争”,是二战中的无数经典战役之一。那一战,北方联盟全民皆兵,连刚刚放下书包的少女、怀中婴孩嗷嗷待哺的少妇、被沉重生活压完了腰的老妇,全都捡起青壮年战士牺牲后留下的钢枪,毅然决然奔赴战场,与入侵者展开血战。

一役之后,入侵者惨败,一路西逃。北方联盟乘胜追击,跨过半个欧洲,攻入柏林,将北方联盟的大旗插上了纳粹的总理府楼顶。

那一役用“悲壮”二字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在我听来,这一曲反弹琵琶,等于是为那一役中牺牲的、重伤的、幸存的人送行,送他们登入勇者的天堂。

“我懂了,我懂了。”我在心底自语。

对于任何一件艺术品来说,只有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突破表象,深入其最终意境。

这琵琶曲是艺术品,112窟的壁画也是。我领悟了琵琶曲的含义,却没明白壁画要表达的意思。

“跟我来吧。”有个声音说。

舞者背后,似乎有人离席转身,倒背着手,一路远去。

我立刻跟上去,浑然不顾山势险恶。

很快,我们一前一后离开了古舞台,所有古乐声都被抛在脑后。

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瘦骨嶙峋的男人,头发极长,拖曳至地,发脚垂在雪中。

“我们去哪里?”我问。

出乎意料的,他虽然开口,却没有回答问题,而是一字不差地重复了我的话:“我们去哪里?”

我一怔,脱口而出:“前辈,我为了求解问题而来,请不要开玩笑,我耽误不起时间。”

他仍然同样重复,不回头,也不停步。

我加快脚步,试图超过他,将他拦下来。可是,我飞奔了一阵,发现他也以同样的速度飞奔,我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有缩短。

到了最后,我倏地停步,他也立刻停下。

我们此刻站在一大片竖直的石壁前,相隔一丈距离。

“你到底是谁你是我的影子?还是……我是你的影子?”我脑子里的奇怪念头越来越多,但仍然凭着超强的第六感,一下子意识到,这是一场跟影子有关的追逐。

他虽然站在前面,却是我的影子,因为光线是从我背后照过来。如果我转身向回跑,他就变成了追逐者。可是,我心中仍有疑惑“我为什么会变成像他那个样子?”

无论身高、胖瘦、行姿,我们都截然不同,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

我深吸了一口气,面向山崖。

不出所料,他也转身对着山崖。

“这原本是一场北极光中的夜宴,但由于你的出现,我的脑子乱成了一锅粥。你虽然不说话,却能给我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启迪你是不是想告诉我,你是我的以后或者从前?是我的后车之鉴或者是前车之辙?好吧,无论你是什么,都让我仔细看清你,可以吗?”我说。

他仍然重复着我的话,但是,我说完之后,双掌在石壁上一拍,身子逆时针急旋。

我这样做之前,知道他也会像我一样旋转,但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我能在旋转之时,勉强看清他的侧面,也就能知道,他到底像不像我、是不是我。

很快,我的疑问就得到了答案他就是我。

也就是说,我看到的是另一个“我”,体型虽然不同,五官却是一致。

我不禁愀然无语,因为自我记事以来,从未像他一样穷困潦倒过。

他的模样,相当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街上的苦行僧,衣衫褴褛,可怜至极。

“如果他代表的是今后的那个我的境遇,我该如何改变这一切?”我的心猛地痛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