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敦煌天机 > 第378章 九大红衣藏僧(1)

敦煌天机 第378章 九大红衣藏僧(1)

作者:飞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5:16 来源:笔趣阁

“依你的看法,什么是虹化?”那僧人问。

“灵魂刹那间的永恒,方为虹化。”我回答。

当然,没有人能说得清“虹化”发生时,人体刹那之间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因为那是活人、死人、实体、灵魂、消失的复杂过程,但却是一瞬间发生,无法按步骤分解来看。

“那岂不仍然是虚妄的吗?”那声音问。

“虹化本来就是一种虚妄,大家都知道,彩虹只不过是光影在水汽之内的折射、散射、漫射,毫无实质,一切皆虚。”我说。

雨后彩虹是一种美景,也是一种大自然的物理现象,对于外界没有任何的影响。

“你错了,你也错了。”那声音有些失望。

我所说的话只是“近似于”真理,但却不是真理。正因为我知道这一点,才会表达出来,让别人听到并批驳,借此找到真理之所在。如果大家都“言虚、务虚”,那么永远都不可能看清真理。

“对,我错了,但我希望听到你说出对的道理,而不仅仅是指出我的谬误。”我说。

藏传佛教中存在太多“虚妄”的理论,也存在很多不懂装懂、以讹传讹之辈,混迹于高僧大德、名山佛寺之中。因这些“南郭先生”的存在,各种理论越发混淆,最后弄得神乎其神,根本无法窥见其本来面目。

就像现在,如果早将“虹化”一事弄清楚,就不会令普通人产生那么多望而生畏、仰之弥高的歧义了。

“好了,停下吧。”那声音说。

炉火旁的九名藏僧一同起身,将手中的经卷交到一个人手中。

那个人缓缓向我走来,开口之前,先把那些经卷递过来。

“你能看懂这些吗?”他问。

刚刚我们交谈那么多,也都是“虚”的,如今这经卷却是“实”的,能够将他们刚刚研究的内容传达给我。

最上面的经卷写着两行梵文,旁边是笔画端正的中文小字,名为《法外化身卷》。

我听过这经卷的名字,“虹化”一词最早就出自于这本经卷。

“各位真是辛苦,从藏边到首都来,一路都不忘参详经文。”我说。

我当然没有调侃的意思,而是真心钦佩藏僧的认真求知态度,即使已经身居高位,仍然孜孜不倦地阅读经书,将读经当作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心中有太多迷惑不解之处,才会重读这本经书。‘猕猴种人’已经消失很久,怎么可能突然重现人间?我曾听师尊说过,虹化是一条光明大道,此端的人能过去,彼端的人也能过来。这扇门一开,世界就要大乱了。”那人说。

“上师,这是真理中的真理,我深表赞同。”我由衷地说。

“虹化”并非只是“往生”,而是一种生与死之间的瞬间直线连接。既然是连接,就不可能是单行道,而有可能是双行道。一名高僧离去,未知世界中就会有莫名的东西传送过来。

“看经卷吧。”他说。

“丹玛生上师,我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请你救救总统先生。他对于北方大国意义重大,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让他出事。”我说。

他摇头:“我不是上师。”

“那上师呢?”我的脸微微一红。

那人抬手,向上一指。

我们的头上是平坦的水泥混凝土屋顶,高度约为四米。屋顶除了一盏大功率日光灯,其它什么都没有。

“多谢指点。”我点点头,并不多问,以免惹人耻笑。

“很好,很好。”那人背后的八人突然一起伸出了大拇指,“果然悟性极高,一眼看透宇宙八荒。”

他们八人的相貌并不和善,皮肤粗粝,犹如老榆树皮。此时,他们一起向我微笑,笑容之难看,简直无法形容。可是,我能感受到,他们是真心称赞,绝无虚假伪饰。

“谬赞了。”我报以微笑。

“你看到上师了,厉害。”这一次,连那人也惊讶起来。

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把手里的经卷当扇子,在空气中横向一,将那些缭绕的烟雾收拢到身边来,然后右手五指张开,猛地一抓,握了慢慢的一把青烟。

“丹玛生大师,久仰盛名,晚辈有礼了。”我向着从指缝里慢慢逸出的青烟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九个人一起大笑。

那人后退,与其他八人并列为一排,向我深深鞠躬。

这间大厅里烟雾很重,普通人以为九名藏僧是在燃香读经,履行藏传佛教的某种仪式。实际上,他们点燃檀香之后,丹玛生上师就借着青烟的力量出现,身在烟中,如影如幻。

我抓住那把青烟,就等于是与丹玛生大师握手。

“拜见师尊,有礼了。”九名藏僧一起说。

我不愿受他们的大礼,但也不会拘于俗礼而受宠若惊。

“好了,事情紧急,这些礼节就不必遵守了。”我淡淡地说。

“师尊,请指示我等,如何消灭猕猴种人?”那人又说。

事情绕了一大圈,又重新回到我的手上。即使是藏边来的高僧,也对属于灵魂附体、精神层面的猕猴种人束手无策。

“我跟丹玛生上师沟通后,再作打算。”我说。

屋内烟雾越来越浓,五步之内,视线已然受阻。

“你们先出去吧。”我说。

“我们九个人的责任是保护上师,他在哪里,我们就必须在哪里。”那人说。

我有些无奈,此人的思想意识十分愚钝,分不清轻重缓急,也无法理解我的想法。以其资质,再有十个十年,都未必能领悟丹玛生大师的真言。

“上师在哪里?他在烟雾中。现在,烟雾已经从门缝里飘逸出去,散发至这幢建筑物的角角落落里。所以,无论你们在哪里,丹玛生大师都与你们同在。”我说。

有些话,只有两个智力相当的人之间才能交流。留这九人在屋内,只会吓坏他们。

“好,我们出去。”那人点头,带着其余八人一起出去,而后反手关门。

我低头看着手里的经卷,原来那是一本书,被他们撕成了九份,每人最多读二十几页经文。

“愚蠢,愚蠢。”我禁不住苦笑着摇头。

古代禅宗智者传下一本经书的时候,要求弟子通读背诵,然后遵照书中所列的修行方法去做,直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经书是完整的一本书,如果分成九份,则前后不能贯通,上下切断联系,每个人看着手里分到的二十几页经文,都不明所以。这样下去,只会与真理背道而驰。

“看来,藏传佛教式微,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动,而是应该从自身找找问题……”从这九人身上,我看到了庸人的“智慧”,可惜的是,一切都只会引人发笑。

“不要笑他们,他们有勇气到这里来,是在捍卫古寺的尊严。他们当然可以不来,盘踞寺内,挂着虚名,继续混日子。可是,他们来了,我能做的,就是要他们在战斗中顿悟,丢掉长期以来禁锢他们头脑的世俗观念”烟雾中,一个充满智慧的声音娓娓道来。

“把平民推上战场,这并不人道。”我低声回应。

打个比方,如果北方大国与猕猴种人的战斗开始,这九人毫无胜算,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只能沦为牺牲品,相当于国家将平民推上了战场。

“他们是有慧根的。”烟雾中的声音说。

“说吧,怎样打败猕猴种人?”我单刀直入地问。

“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不是吗?”那声音笑起来。

“什么?”我不禁有些纳闷,但转念一想,立刻明白。

按照屠涅斯基的说法,如果虹化法会无效,那就将电隼人道毁灭,永绝后患。这,就是“不败之地”的由来。

“这样解决,跟当年藏传佛教传下的‘西藏镇魔图’一模一样,根本不能彻底地消灭敌人,只能采取苟且做法,与敌人平分秋色。上师,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这件事必须解决,必须在首都解决!”我沉声大喝起来。

要想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绝对不能用亚历山大大帝那样粗暴简单的做法,斩断绳结固然能节省时间,可以后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难道都用“斩断”来解决吗?

复杂问题必然要用复杂手法去解决,尤其是现在,这问题出现在北方大国总统身上的时候,如果不能善加处理,必然埋下更大隐患。

“这宇宙八荒之内,本来就是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的,是毫无办法的死题。既然遇到死题,就得用‘死’的办法去处理。比如现在,总统与猕猴种人混合在一起,还能怎么办?在藏地数千年来的斗争史中,从来都不缺少猕猴种人的身影。博拉天宫、大瀚丽宫、单藏西北国都、乌颜峰金蝉寺、雪山湖梁王寺、林芝北城夜明堡、北昆仑山火焰寺……”那声音十分平静,但他提到的每一个地点都代表了历史上的一次藏地剧变。

博拉天宫毁于大火,大火燃烧七天七夜,将宫中三百五十人、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四十五间豪华宫殿烧成灰烬。这场火灾发生于公元459年,有史可查。

大瀚丽宫、单藏西北国都这两个地方都是发生了诡异的“食人”事件,从国主到农奴全都失去理智,争相啮噬,直至全体人员死绝,将曾经的歌舞繁华之地变成了死亡之城。

乌颜峰金蝉寺产生了活人变为生物事件,一夜之间,寺内少了四十四人,却多了四十四只乌头金蝉。

至于雪山湖梁王寺、林芝北城夜明堡、北昆仑山火焰寺都发生过一日之内尸横遍野、百里之中人烟皆无的恐怖事件。

只要以这些地名为关键线索查询,就能找到当年的事件记载和历史图片。

“上师提到这些,一定是因为……”我的话只说到一半,就听到了那声音的叹息。

烟雾越来越浓,直至伸手不见五指。

我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人影。而且,这位丹玛生大师既然是活在烟雾之中,自然就没有固定的人形,只是以“虚”的形式存在。

“上师,您是不是认为,这一次北方大国的首都也会重演以上各地的惨剧?”我问。

“没错。”对方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当然,按照对方与屠涅斯基的看法,只要当机立断,及时止损,就能阻止恐怖事件的扩大化,将损失降到最低,即“毁灭电隼一个人,拯救全城几千万人”。

在多与少、轻与重之间权衡的话,任何人站在屠涅斯基的位置上,都会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

想起过去电隼出现在媒体面前时大权独揽、睥睨天下的模样,再看看眼下,他的命运已经掌握在数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手上。这种强烈对比,真的是跟开玩笑一样。

“上师,能否现身相见?”我问。

“**只是皮囊,重要的是里面装的智慧与精神,而不是外表。”那声音回答。

“我必须见到您,才能确信刚刚您说的话。”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看这里。”那声音轻飘飘地转移到了我的右前方屋顶。

我抬头望去,烟雾之中忽然出现了流水般飘摇舞动的裙裾,同时,还有十几根丝带绕着裙裾上下翻飞,如同蝴蝶的触须一般。

“飞天?”我对那种形象无比熟悉,因为莫高窟所有的洞窟顶角都绘着同样的角色。

藏密与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丹玛生上师向我展示飞天的形象,并不意外。

“这只是沧海一粟。”那声音说。

“您以飞天的形象示人,代表什么意思?”我问。

“巨人脚下并非空无一物,蝼蚁花草、溪流山峰、飞鸟走兽、鱼虫树木等等,就是你看到的。”那声音回答。

“既然飞天是蝼蚁鱼虫,那您在哪里?”我问。

“我已经说清楚了,你还不明白吗?”那声音问。

蓦地,我对他的话有所领悟,突然低头不语。

“烟雾为何如此浓重而我却没有窒息的感觉?九大红衣藏僧究竟为什么要在室内燃起这么多烟?屋顶的飞天也是烟雾化成,这烟雾与丹玛生上师之间”我突然明白,抬头目视前方,“烟就是上师,上师就是烟。您在我眼前,我在您身体里面。”

这种感觉十分诡异,但却是真实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