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云归 > 第三百零二章 御书房里战意生

云归 第三百零二章 御书房里战意生

作者:寸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7:04 来源:笔趣阁

大燕皇宫正门。

两道身影穿过门洞,出现在内城广场上。

极为宽阔的广场中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永镇山河四个大字。

视线再往石碑后方看去,一座三层阶梯的高台上,曾经的坤泰殿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尊让人仰望的雕像。

从下往上看,雕像仿佛头顶苍穹,伟岸无双。

然而近距离细看,却发现雕像自胸部往下,依旧保留着石块的原始风貌,毫无雕琢痕迹,显然这尊雕像并未完成。

陈松风仰着头,轻声道:“让你来上都,同样还有元泰的意思,这尊雕像想要完成,还需要你亲自出手。”

“我?!”

宁白峰闻言,极为诧异。

让他出剑、写字可以,让他雕刻那就有些强人所难。

陈松风说道:“具体情况,你需要去问元泰,这其中所牵扯到的一些事情,全都是他在处理。”

说完,他便迈步向宫内走去。

宁白峰看着雕像,目光又落在山河碑上,眉头紧锁。

他有些想不明白,元泰到底想要做什么。

眼见陈松风即将绕过一处宫墙,他轻叹了一口气,迈步跟上。

......

大燕皇宫御书房里。

数名黄紫公卿坐在几张小马扎上,围着中间的两只炭盆,烤火议事。

大燕新帝姬武坐在首位,听着他们的议论,大多时候并未说话,偶尔才会插上一两句嘴。

但每一次开口,说出的内容必定会让那些人沉思片刻,考虑其中的问题。

很显然,姬武的见解独具一面。

自姬武登基后,这种围炉夜话一般的小朝会,已经成为常态。

大燕朝政上的一些大体走向,全都在这围坐在一起的讨论声中,定下基调,然后在下一次的大朝会中颁布。

故而这样的小朝会,令大燕无数朝臣向往。

只因凡是能走进御书房,参与小朝会的臣子,既被视为进入帝国权利的中心。

正当其中一位身穿紫色官袍的男子,汇报完魏国皇族已全部妥善安排至鸿胪寺后的驿馆之中。

御书房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所有人都被惊动。

自小朝会开始以来,从未有人敢擅自打扰。纵然是帝国边疆传来捷报,传讯的宦官,同样是站在御书房外静候数个时辰,直到小朝会散开,才敢进来传讯。

今日小朝会才刚刚开始不久,居然有人敢在御书房外敲门。

在外听候的宦官与守卫,命不想要了?

姬武抬头看了一眼候在外围的老宦官,什么都没说。

然而就是这一眼,伺候过先帝数十年的老宦官,瞬间背生冷汗。

他当即弯腰躬身后退数步,然后小碎步极快的去开门。很难想象,这种极快的小碎步间,竟然还没有什么声音。

当老宦官打开门,准备低声呵斥几句的时候,刚刚张开嘴,话未出口,一阵寒风迎面而来,灌了满嘴。

然而本该灌风后紧闭的嘴巴,张的愈发的大。

只因门外的两人,突然的到来,实在太过令人吃惊,尤其是那个令人无法忘却的白衣青年。

门未关上,外面的寒风吹进屋内,绕过屏风,卷到围坐在火盆前的几人身上,有两位年岁很大的老臣,禁不住的抖了抖。

姬武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声音不大,但谁都能听出那股不悦的味道。

老宦官立即惊醒,回过头,顾不得保持了几十年的

宫廷礼仪,颤抖着嗓音,隔着屏风扬声高喊起来,“陛下......陈院主来了,还...还有...圣师!”

听到这声喊话,御书房里安静片刻,一直喜怒不形于色的姬武,腾的一下站起身,快步走向房门处。

绕过屏风,两个身影肩披微雪,站在门外。

姬武立即走上前,“圣师,陈院主。屋外寒彻,速速进来。”

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太像一个帝王,反倒像是家里来了贵客的普通青年。

陈松风笑看了身边的白衣青年一眼。

宁白峰明白这是让他先进的意思。

这种时候,宁白峰没有推辞,当即走进屋,朝着姬武微笑着点点头,然后随同一起进入屋内。

老宦官当即关上门,然后迈着小碎步,去旁边取来两个小马扎,摆在姬武座位的身边。

再次坐定后,围在火盆旁边的**人,全都看着这两位首次出现在小朝会上的面孔。

然而这两人他们虽不熟悉,但却认识。

尤其是那个白衣青年,想不认识都难,毕竟进出皇宫的时候,都需要从此人的雕像旁边经过。

宁白峰看了这些人一眼,意外的发现这里面有两人他居然认识。

其中一人是钦天监监正闻人阳朔,另外一人仅仅今天就打过两次照面,这是第三次。

此人正是征南军统帅,薛直。

看到两人的对视,姬武立即开口介绍起来,“薛爱卿,朕给你说话,这是......”

“陛下。我想我们已经见过!”

薛直不等皇帝陛下说完,开口打断,然后看着宁白峰说道:“是吧?圣师阁下。”

姬武没有因此而发怒,反倒有些错愕的看着两人。薛直一直领兵在外,极少返京,他们俩又是如何认识的?

宁白峰微微苦笑,说道:“薛将军,好巧,又见面了。”

两人的这番对话,让在场众人全都诧异。

他们皆是沉浮宦海多年,凭借他人说话语气,就能判断出很多事。

很显然,薛直与圣师的相遇,并不愉快。

姬武微微皱眉。

薛直没有理会这些,说道:“是很巧,不知圣师与薛某数次巧遇,是否有何见教?”

宁白峰微微摇头,“见教不敢,只是与你的前哨偶遇,得知薛将军班师回朝,故而对薛将军好奇而已。”

薛直方正的脸上,粗粗的眉头动了动,问道:“好奇什么?可解圣师疑惑。”

宁白峰坦然道:“只是好奇薛将军到底是武夫还是兵家修士而已。”

薛直静静看着这个白衣青年,不得不承认,这个人很年轻。

然而正是如此一个年青的人,居然挑起了一国国运,实在令他有些匪夷所思。

他虽在外领军作战,但回朝的之前,他还是走了一趟见闻堂,知道上都城里发生的一些事。

尤其是那场惊天动地的镇压石碑事情,以及这件事里的那些人,这其中令他最为诧异的事,就是这名白衣青年。

先是一肩挑起燕国气运,然后云台论剑得到魁首,接着又在立宗大典上任命为剑宗首徒。

这一连串的成就,哪怕是他这个只在军旅厮混的兵家修士,同样也感到极为吃惊。

薛直心想难怪城外雪松林里的那一眼,对方能毫发无伤。想到这里,他心里忽然升起一种想要与其比试一番的念头。

“剑修长于厮杀,兵家修士擅长挨揍,若是有空,不知薛某能否与圣师比划比划。”

薛直看着他的眼睛,说出了自己心中的

想法。

宁白峰却是微微一愣,然后摇头道:“我看还是算了,打架伤和气。”

薛直战意一起,便不会轻易放弃。

身为将领,统御兵马时,需要绝对的冷静,但在这种放对厮杀时,他从来都是愈战愈勇。

因为他从来都信奉,狭路相逢,勇者胜!

薛直说道:“薛某今年七十有四,甲子修行,已至兵家金身境,堪比练气士的元婴境界,与你旁边的这个读书人应该差不多。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说薛某不会占你便宜,打的时候会以压境相对。”

看不出来,这个表面上才不过四十的汉子,居然已经是古稀老人,但其说话语气铿锵有力,丝毫看不出颓势。

修行之人确实不能以常理来计。

宁白峰微微皱眉。

若非必要,他并不太想与此人动手。

纵然对兵家修士好奇,但并不表示就要与其打架,他不是剑痴或是武疯子。

然而尚未等他开口,已经有人出声制止。

“薛爱卿,何至于此!”

说这句话的是皇帝姬武,国之柱石间发生口角他可以不予理睬,但若动手脚,那便不行。

更何况,修行之人打起架来,比两军对垒的破坏力更强。

到时候就不是伤和气那么简单。

薛直转头看向姬武,微微低头道:“陛下,老臣并非意气用事,只因此次回朝途中听到太多言论,其中一条,就是老臣领军半年攻灭魏国,被无数人说是有圣师气运相助,才能如此神速。”

听见这话,在场众人都朝着那个中年儒士看了一眼。

这番言论,最大的出处就是此人。

然而中年儒士一脸平静,仿佛与此事无关,眼鼻观心,静坐无声。

宁白峰想起日间在城外听到的那些言论,再看陈松风现在的作态,心头暗骂,读书人无耻起来确实不地道。

薛直同样看了一眼陈松风,继续说道:“大燕士卒在外攻城灭国,流血搏命,其功绩不能因为一句虚无缥缈的气运就能让其剥夺,老臣可以不在乎这些虚名,但却必须维护军中士卒的名声!”

安静的御书房里,这道声音振聋发聩。

就连一位年老体弱,精力不济,有些昏昏欲睡的年迈老臣,都抬起头,怔怔看着说话的人。

姬武这下也有些头痛起来。

不论薛直说的是不是心里话,最起码这个理由很能站得住脚,站在皇帝的位置来看,他没理由去驳斥。

但如果不驳斥,若真是让两人打起来,最终损失的,还是大燕王朝。

“就一定要打一架,不能是点别的?”

这个时候,坐在另一侧的闻人阳朔,吐出这么一句话,打破御书房里的沉闷。

众人皆看向他,姬武更是有种柳暗花明之感。

薛直冷笑道:“除了打架,难不成你还想让我们这些厮杀汉去吟诗作赋?”

闻人阳朔瞬间哑口无言。

宁白峰叹了口气,哪怕自己再如何不想动手,这场架估计也还是避免不了。

他看着薛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向薛将军讨教一番。”

薛直爽快道:“很好!时间地点你定,到时候派人通知薛某一声即可。”

这并非薛直狂妄,而是他有这个底气,哪怕压境之后的同境之战,他同样有信心打的对方出不了剑。

“地点就在东门城墙上,时间算在五日之后,薛将军意下如何?”

给出答案的并不是宁白峰,而是一直坐在旁边沉默不语的陈松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