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云归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脱困而出受玉冠

云归 第一百四十四章 脱困而出受玉冠

作者:寸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0:32:07 来源:笔趣阁

宁白峰不想知道他是如何炼化的,毕竟窥探他人秘密,并非宁白峰所好。

站在高台下,宁白峰四处观看。

正如东羽所言,打生打死一场,不好好搜刮一番实在说不过去。

之所以坚决不要镇魂鼎,源自于宁白峰内心深处对与神魂有关的东西的一种厌恶,这种厌恶从湘云府开始,一路走来经历过不少与之相关的事情,所以从内心深处就对这些敬而远之,渡船上还要看那本孤本杂集的原因,就是想更清楚的了解这些,方便以后对这些东西离得更远点。

随意观看之下,还真被宁白峰发现一些好东西,大殿正中的高台,是一整座墨玉雕刻而成,而高台挖出的那些灵位洞里,一盏盏的油灯全是价值不菲的牵魂灯。

高台不远的一根根梁柱,全都是极为罕见的炼器材料,若是能拆卸下来,绝对能值不少神仙钱。

宁白峰目光顺着梁柱落到脚下的地砖上,一块块桌面大小的地砖光洁如镜,触手极为温润,轻轻敲击后,竟有清脆的金玉之声传来。

忽然,大殿里响起一声嗡鸣,一道剧烈的灵压波动荡漾开来。

宁白峰立即转头看去。

高如梁柱的巨鼎周身散发着微光,鼎口里随着微光的波动响起一声声嗡鸣,然后在东羽的手掌前缓缓缩小,直至缩成巴掌大小。

微光消失后,一尊小巧的青铜鼎被东羽握在手中,若是不仔细观看,灰扑扑的青铜小鼎,更像一只饮酒所用的酒樽。

东羽将手里的小鼎拿到眼前仔细打量一番,然后往宁白峰面前一伸,笑道:“大功告成!来一杯如何?”

宁白峰刚准备伸手摘下腰间酒壶,却突然面色一变,扭头看向大殿正门方向。

封住门口的灰雾轰的一声骤然闯进殿内。

东羽立即面色一变,一道剑气打进手中青铜鼎里,随着鼎口发出一声嗡响,急速涌来的灰雾骤然停下,围在不远处,如同择人而噬的野兽,虎视眈眈。

宁白峰立即三两步跨到东羽身边,看着青铜鼎,说道:“东西已经到手,那就赶紧离开,最大的好处已经占光了,没必要再光顾其他的,过犹不及。”

殿内值钱的东西还有不少,真要耗在这里慢慢捞,足以将芥子袋撑满,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墨玉高台里神龛前的那些牵魂灯虽然价值不菲,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禁制在上面,祖师堂是一个宗门的重中之重,没点手段根本说不过去,甚至殿内其他物品有没有后手也还不确定,若是一通乱取宝,毁掉了顶上出去的唯一出口,那就得不偿失了。

东羽看了一眼外围的噬魂煞,点头道:“可惜了。”

宝物满地,却不能尽入囊中,确实充满遗憾。

所幸不算空手而归,倒也不亏。

东羽并非贪财之人,说完可惜之后,便抬头看向头顶,然后朗声轻喝,“走也!”

整个人瞬间疾冲而起,然后在空中凌空一踩,撞向顶部的那朵大莲花图案,眨眼间便没入图案之中。

随着东羽和青铜鼎的消失,外围的灰雾立即汹涌的冲向中间高台。

宁白峰立即反手一拍竹筒,凌空踏剑而起。

飞身离去。

元秋月落,朝阳自东海的海面之下跃起,将光明投向整个世间。

迎仙镇的老榆钱树下,高大的榆钱石碑被初生的朝阳染成一片金黄,恍如神物。

忽然间,石碑表面的阳光如水波般荡漾起来,璀璨绚烂,然后两道身影一先一后,

自绚烂的波光中冲了出来。

头晕目眩。

这一次的界壁穿梭,比进入时要轻松许多,但依旧是让人觉得难受。

宁白峰使劲揉了揉眉心。

先一步出来的东羽这一次倒是没有晕厥过去,只是脸色一片苍白,显然身体极为不适。

两人还未适应过来,忽然眼前景象又是一阵扭曲。

宁白峰立即脸色一变。

物景倒转。

再睁眼时,两人已经不在迎仙镇的榆钱树下。

位于迎仙镇数里外的一座高山上,一座显然早已坍塌许久的建筑前,三道身影骤然出现。

若非此地距离小镇较远,又是晨露初起无人上山的时候,突然出现的三人若是让人看到,必定会大呼神仙。

然而事实上,三人里,确实有神,也有仙。

尚未站定,宁白峰背后的竹筒里立即冲出一抹流萤,然后化作一名白衣女子,站在身侧。

东羽同样动作不慢,手中剑诀蓄势待发。

刚突然出现的情景,除了那些高深莫测的大修士之外,只有一地神,借助当地气数才能做到的山水倒转。

东羽看清来人后,惊讶道:“是你!”

使出山水倒转将宁白峰和东羽带到此地的人,身穿一身明晃晃的城隍袍服,气势非凡。

尽管是第一次见到此人,但宁白峰还是第一时间就猜到来人的身份。

海城隍,姜末。

东羽收敛手中剑诀,暗自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四周,然后诧异道:“紫鸢山?你把我们拉到这里来干什么?”

宁白峰看了一眼身边的白衣女子,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

姜末收回看向山外远处小镇的目光,仔细打量了东羽一眼,然后将目光落到东羽别在腰间的青铜小鼎,笑道:“恭喜你得偿所愿。”

东羽略微瞥了一眼腰间的青铜鼎,然后暗自警惕的看着姜末,他明白对方说的什么意思,曾经他就找过姜末术算推衍一番,如今真的破境入玄妙,确实有对方的功劳,然而对方却与先前经历的地方有着莫大的关系。

东羽淡然道:“你是来秋后算账的?”

山风吹动,带来一丝秋意的深寒。

姜末看了一眼破败的庙宇,然后又看了看周围已经入秋的山色,笑道:“说是秋后算账也没错,只是这笔积年烂账在你们从榆钱石碑里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算完了。”

玉已碎,残魂已灭,往事自当随风而去。

东羽问道:“这一切都是你早就预谋好的?”

三年前的山神碎金身,榆钱秘境里的一番经历,若说这里面没有姜末的谋算,东羽绝对不信。

姜末沉默许久,叹气道:“当年你从康言那里拿到玄关,事后找我来术算推衍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会有这件事发生,我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东羽皱着眉头,讽刺道:“你这顺水推舟,推得也太远了点。数百年前铺局,三年前下中盘,今天才收官,当真是好算计。不愧是曾经的术堂首座!”

姜末没有在意他的讽刺,平静的说道:“你有你的机缘,我有我的谋算,两者之间虽有交集,但并无冲突。”

东羽微怒道:“你可知你的这番谋算,会让我们死于非命!”

姜末摇头道:“富贵险中求,想要破境走进玄妙之门,不付出风险,你觉得世上有这等好事?!”

东羽立时语塞。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想要跨过这道凡胎与

地仙之间的沟壑,非大机缘而不可得。

姜末并没有步步紧逼,转头看着破败的庙宇,轻轻叹了一口气,“今日现身相见,只是想感谢你替我扫清了压在心头数百年的积灰,如今温夏已死,康言早亡,我已是一地神灵,迎仙宗算是真正烟消云散,既然镇魂鼎已经被你所得,迎仙宗便不算断了传承,若是你愿意,我可以将术法两脉的典籍送给你,将来或许可以在悬剑山开枝散叶,也算是我姜末为迎仙宗尽最后的绵薄之力。”

翻手间,姜末的手上出现一摞东西。

左手上拖着一件黑色衣衫以及一顶束发玉冠,右手的东西不多,只有两本陈旧的书册。

东羽一眼就认出,那是他当初让姜末放进城隍钟里除煞的法袍和法冠。

姜末讲的衣服递给东羽,“煞气已除,以你现在的修为境界,照样有些用处,书册是术法两脉的典籍。”

东羽没有立即伸手接过东西,只是看着一身城隍袍服的姜末,半响无言。

姜末并未催促,淡然微笑,静静等待对方做出自己的选择。

毕竟这一伸手,就是一脉相承。

旭日高升,山风吹拂。

东羽顺着山风吹过的方向,目光落到坍塌破败的庙宇上,忽然挑眉笑道:“我觉得身为康言的朋友,有必要给他选一个送香火竖牌位的再传之徒。”

说完话,东羽双手郑重的接过两本成就书册,然后塞进胸口的芥子袋里。

姜末感叹一声,“有心了......”

做完这些之后,东羽一把抓过黑色衣袍和束发玉冠,立即就将黑色衣袍穿在身上,然后抬手自我打量一番,不断点头赞叹,接着就将手中束发玉冠拿在头顶比划一番,咧嘴道:“这玩意带在头上这么重,哪有斗笠来的舒服,宁白峰,送你了。”

东羽直接就将束发玉冠抛了出去,如同扔垃圾一样。

宁白峰不及多想,伸手接过束发玉冠。

玉冠做工精细,底圈呈莲花性,冠前有一只两指宽巴掌高的玉翎羽高高竖起,显得极为大气。

无功不受禄,一只都是宁白峰的个人原则。

姜末看出他想要拒绝,便开口问道:“冒昧问一句,宁公子年岁几许?”

宁白峰愣了一下,这是个他几乎从未想过的事情,骤然被人问起,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来到这方天下时不过才十五岁的少年,困居滨海县两载,穿洲游历也有数年,细细想来,也已二十有余。

宁白峰神情恍惚了片刻,回答道:“二十左右吧,城隍爷有何指教。”

姜末笑道:“古人二十束发,行及冠礼。宁公子如今二十有余,是该当受冠嘉礼,既然恰逢其会,将此物安心收下,算是姜末的见面礼。”

宁白峰有些犹豫。

东羽却呦呵一声,笑道:“姜大城隍,你倒是会借花献佛啊,东西可明明是我送出去的。”

姜末并未理会这声调侃,解释道:“玉冠上刻有安神符以及护身符,可以抵当突然而来袭击,算是件不错的安神护身法冠。”

东羽忽然一脸怪笑的说道:“收下收下,及冠之后也算成年了,以后躲在房里看那些见不得人的书册,再也不至于会被人说成毛都没长齐。”

宁白峰立即被这话给气笑了。

好事到了东羽的嘴里,总能冒出些不正经的言论。

最终,宁白峰还是收下束发玉冠。

不为自己,也当为早已逝去的父母长辈。

及冠成年,长大成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