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云归 > 第三百零七章 铭刻剑意扶龙镜

云归 第三百零七章 铭刻剑意扶龙镜

作者:寸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0:32:07 来源:笔趣阁

是夜,回元馆后门被拉开,两道身影走出来。

两人没有说话,沉默的转向巷弄幽静处,然后在驼背老者的带领下,不断在街巷中穿插,来到东城墙附近。

站在一处屋角,斗笠身影看着一队巡城士卒走过,轻声道:“你确定要做贼一样去刻画大阵?”

旁边的驼背老者回应一声,“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练气士里有些阵师,能凭借第一处阵基,反推出整座大阵的布置,老奴虽不担心这座大阵被人逆推出来,但凡事都有个万一,还是谨慎点好。”

宁白峰无奈,指着雪地里巡逻的士卒,“那你想要无声无息,可就没那么简单。要不换一个地方开始?”

元泰搓着手,呵了口气,微微抬头,叹息一声,“那不行,阵法基本以北为罡,老奴布置的这座山河阵,却是以东为首,这里不先动手,后面的地方去了也没用。”

双手搓完的元泰,手指连扣,数个手印不断掐出,灵气如丝线不断在指尖跳跃流转,最后他再次呼出一口热气,喷到双手上。

蓦然间,一道水雾团出现在他手中,紧接着,这团水雾迅速扩大,将两人笼罩其中。

待到稳定下来之后,雾气消失,仿佛从未发生任何事。

但宁白峰能清晰感觉到,自己身前十尺处,有道看不见的水壁,围绕在身边。

元泰擦了擦额头,感叹道:“这水法里的水镜之术,能让大多数人看不见我们的行踪。术是好术,就是对体内元气的消耗太大,少爷,咱们要赶紧了,老奴支撑不了太久。”

宁白峰点点头,刚想踏步,脚尖走出踩在地面积雪的一瞬间,按压后的吱吱声刚起,他便眼神一动。

随后他脚掌落下,却再无声音响起,第二只脚迈出踩出,丝毫声音也无。

走出数步,除了最开始脚尖点的那处痕迹,真正的是踏雪无痕。

站在后边的元泰搓了搓下巴,赞赏的看着前边的斗笠青年,朝他伸出手,竖起一根大拇指。

宁白峰看着那只表示赞誉的手,嘴角微笑。

他知道元泰这不是在拍马屁,称赞他功夫好,而是在指心思机敏。

毕竟积雪地面,人虽不见,脚印却容易暴露。

两人直接走向东城门,纵然身边有巡城士卒经过,却看不见二人,落眼处,只有空寂的街道与厚厚的积雪。

二人走到东城门前,站在街道正中。

此时,东门已经关闭,城门边有两名守门士卒,不断搓手跺脚。

他们偶有回头看向城内,街道上空空如也,延伸近远处黑暗中。

站在街道上的两人仿佛幽魂,生人无法看见。

这里的地面,早已被城卫司安排人清扫干净,故而地面上没有积雪,露出巨大的青石路面。

元泰缓缓弯下腰,一掌拍在地面上。

瞬间,地面上的青石表面亮起密密麻麻的符文,然后,整座城门洞前,一座巨大符阵显现出来,静立在二人面前。

宁白峰仔细看了一下,这座符阵外圈细纹密布,层层向中间叠加,直到最中间区域,却是一片空白。

元泰站起身,喘息道:“少爷,看你了。”

宁白峰点点头,随即眼睛闭上,右手搭上左腰上的剑柄。

静默数个呼吸后。

他骤然睁开眼,一步踏出,素问出鞘,两道雪亮剑光画出,形成一个“乂”字

印刻在符阵的空白处。

瞬间长剑归鞘,宁白峰重重呼出一口气,额头已经微微见汗。

元泰轻轻一跺脚。

这座高达十余丈的符阵立即隐去,消失的一瞬间,一层如水的波浪顺着城墙传荡开去。

片刻后,两人转身顺着城墙离开,去往下一处。

窝在城门洞里的两名士卒,却一无所觉。

他们不知道,从这一刻开始,这座城,将变得不一样。

......

......

宫内御书房里,老宦官开门将两人迎进来。

然后他快步走到姬武桌案前,小心翼翼道:“陛下,陈院主和文人监正来了。”

姬武批阅奏折的笔一顿,接着又继续将自己的想法书写下去。

然而站在桌案旁的老宦官发现,陛下握笔的手,轻微的在颤抖。

陈松风与闻人阳朔静站等待。

御书房里安静无声。

许久后,姬武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搁在笔架上,抬起头,缓缓吐出一口气,“让你们久等了。”

陈松风轻笑着摇摇头。

闻人阳朔立即躬身道:“陛下。开始了。”

他没有明说是什么,但屋内众人皆心知肚明。

姬武站起身,绕过桌案,轻声道:“那就去看看。”

站在旁边的老宦官想了想,低声道:“陛下,这么大的事,要不要告知一下薛将军。”

姬武准备迈步的脚一停,缓缓回头,看着老宦官,一言不发。

随着时间拖长,老宦官的鬓边微微生汗。

许久后,姬武平静的说道:“姜平生,你进宫多久了?”

老宦官微微躬身,小心翼翼道:“老奴七岁进宫,迄今已快......七十年了。”

姬武轻叹一声,“是够久了,算起来,你也算是三朝老臣了。”

老宦官身子再低,没说话。

站在一旁的陈松风与闻人阳朔,冷眼旁观。

姬武轻声道:“人体阴阳共生,去势之人鲜有活过五十,你到七十依旧能活的这么硬朗,想来闲暇时也没少锻炼手脚,想来朕躺进黄土的那天,你依旧还能站在外边,放声大哭。”

老宦官当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趴伏在地,身体不断颤抖。

姬武没有理会,轻声道:“藏了大半辈子,要不是上次父皇死前那件事让你露出一丝破绽,元镇守替朕打杀安王时说了一嘴,朕还真不知道,一个去了势的老宦官,居然会是个修行之人口里的玄妙境,对吧?姜平生。”

听完这话,陈松风与闻人阳朔一怔,诧异的看着老宦官,有些不敢相信。

从趴伏在地的这具颤抖躯体上,他们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元气波动,根本无法判断出,此人是个玄妙地仙。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能耐,居然能掩饰的如此完美。

被叫破身份,老宦官缓缓直起身,露出一张老泪纵横的苍老脸庞。

老宦官沙哑道:“陛下,老奴能有今日修为,全是受惠于曦宗皇帝。大燕的扶龙士,从来就不是钦天监里那些四处招揽来的练气士,而是我们这些老不死的残缺之人。”

姬武眼睛微眯。

曦宗皇帝,按照辈分算,那是他爷爷。至于扶龙士的来历,那就更为久远。

闻人阳朔有些

目瞪口呆。

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有个宦官说,钦天监下属的扶龙士是假的,他们这些宦官才是。

他觉得好生荒谬。

姬武身子微微前倾,俯视这个老宦官,低声道:“朕,能相信你吗?”

老宦官缓缓伸手入怀,从内衬里扯出一枚古铜色,雕刻着龙纹的护心镜,托到姬武面前。

“陛下,此乃扶龙镜,上面铭刻传国玉玺的印绶,做不得假。”

随着这枚护心镜脱离身体,老宦官身上属于玄妙境的修为,再也掩饰不住,显露在陈松风与闻人阳朔面前。

姬武伸手接过护心镜,内里篆刻着八个字。

大燕扶龙,王朝永固。

这字的旁边,还刻有细小的姜平生三字,以及印刻着大燕传国玉玺的印章。

闻人阳朔顾不得君臣之礼,赶忙凑了过来。

姬武看不出所以然,将其递了过去。

仔细翻看之后,闻人阳朔惊疑不定,倒手就将此物递给陈松风。

护心镜触手温润,陈松风调动体内浩然气,激发到护心镜上。

一道古铜色光芒闪过,护心镜上的龙纹仿佛活了一般,激发出无形的气盾。

陈松风散开气机,将东西递给姬武说道:“确实是皇封兵器,若无帝王敕封,此物将是废铜烂铁。”

姬武看着护心镜片刻,然后将其还给老宦官,“抽个空,给朕好好讲讲其中原因。”

老宦官纵然是玄妙地仙,拉出去就是令人仰望的存在,此时却真的如同一位的古稀老人,千恩万谢的接回护心镜,郑重的放回胸前内衬。

姬武转身边走边说道:“事有轻重缓急,咱们先去看看那件事。姜平生,你也一起来,顺便将桌上那封折子,差人送到大将军府。”

老宦官立即爬起身,领旨谢恩。

随后,一行人走出御书房,踩着积雪,去往御花园。

一座假山前,闻人阳朔一手按在一块山石上,用力一推之后,假山瞬间震动挪移,显露出一个向下的阶梯洞口。

几人鱼贯而入。

地下洞窟里,墙壁上的长明灯将里面照耀的亮如白昼。

洞窟中间放着一座巨大的石台,上面坐落着一座缩小的上都城,看着极为精致。

只是此时,这座缩小的上都城里,不断亮起一些光点。

从东到南,尤其以东城门处最为亮眼。

闻人阳朔轻声道:“陛下,按照这个速度,三天之内,整座上都城的阵基就可以铭刻完成,到时候,只要元泰坐镇上都,地仙入城都只能乖乖走在地上,更别提探视皇宫大内。”

姬武看着南城门处又亮起一团极亮的光团,嘴角缓缓露出笑意。

从此以后,大燕上都,将不再是任由修行之人随意来去之地。

四人围坐看着石台,老宦官忽然轻咦了一声,指着东南之间的一处地方,轻声道:“陛下,此处为何既然暗了下去。”

无数细小光团之中,有一处骤然熄灭。

陈松风看着那里,忽然面色微变,低声道:“陛下,陈某有急事需要处理,失陪一下。”

说完,他立即转身向外走去,几步间就消失不见。

姬武与其他两人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缩小上都城里,又有一处暗淡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