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第360章 最后的考验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360章 最后的考验

作者:一念长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0:16 来源:笔趣阁

“跟我有关?何事?”

不管预感有多么不好,孙权还是不死心的发问。

“你先坐下。”史子妙指了指旁边,“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两人。”

孙权眼皮再次跳了跳,不是吧,你还真来?

“有什么事不能明日再说吗?今天累了一天了,实在是有些乏了。”孙权咬牙说道。

史子妙或许想不明白孙权为何刻意逃避,但这可无法改变她心中决定,

“这么一点事就乏了?你若是这点苦也吃不了,那也没必要当我静斋斋主了。”史子妙淡淡说道。

这话直接就掐入了孙权软肋,哼!算你狠!此时此刻,孙权除了妥协,还能怎么样!

没错,孙权预感当中,那最坏的可能性,确实到来了。史子妙口口声声说,能参加第三轮考核的,有五个人,结果,现在在这里的,根本就只有孙权跟小丫头两人!是的,不会错的,孙权知道,在史子妙心里,最终还有资格竞选斋主的,只有孙权和小丫头两个人了,是以,待会儿的提问,正是最终的考验,将决定新一任慈航静斋斋主是谁!

而这,对孙权来说,恰恰是最坏的一个消息。因为今天,所有的三次容我三思技能,乃至那张珍贵的“无中生有”卡牌,都全部已经被孙权使用掉了。换句话说,这一次的考验,孙权将无法事先进行模拟!

如果说,这个坏消息已经把孙权仅有的优势降到最低了,那么紧接着,孙权从来没有预料到的,更坏的状况,也接连出现。

只听史子妙说道,

“在我提问之前,有两件事,需要先行确定。第一,待会儿我会对你们提出同样的问题,你们一个先答,一个后答,后答者不能与先答者说出相同的内容。第二,每一道题的答案,都不许违心,一旦说出违心之话,那我也不会继续再问下去了。”

孙权眼睛闪了闪,先答者往往会有疏忽,所以后答通常占有优势,但后答者不能跟先答者说出相同的内容,又反而可能被先答者抢尽先机。就像玩斯诺克,被人一杆清台,你纵使有再高的水平,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是以,先答跟后答,各有优劣,不好抉择。

然后,第二条,不许说违心之话,也就是不准说谎,对此,孙权嗤之以鼻,我有没有说谎,你能知道?史子妙这话,大概也就能唬唬慈航静斋的那群老实弟子吧。

然而,下一刻,孙权的脸色就变了。

史子妙突然伸出双手,分别扣住了孙权跟小丫头的手腕脉搏处,

“好了,我准备开始问了。”

见此,孙权下意识手上一抖,差点没咬到舌头。我勒个去,有没有搞错?你史子妙是不是太全能了,连人工测谎仪也能客串?!

看样子,史子妙是根据用脉搏的变化,来判断这两人有没有说谎。只是单单以此为依据,孙权觉得,他自己还是有一些胜算的。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容我三思技能可以事先进行模拟,没有模拟,孙权就不敢轻易乱来。换句话说,哪怕史子妙只是在吓唬人,哪怕她根本就测不了谎,孙权也不敢冒着一旦被查出就彻底失去资格的巨大风险,去胡言乱语。

这个女人!套路实在是太深了。孙权也不得不佩服,姜还是老的辣!

“且问,当世间出现何等现象之时,是大汉将危的征兆?”史子妙发问,孙权连忙收起杂念,开始认真考虑起问题来。

“谁先答?”

史子妙没有停留,直接说道。

孙权跟小丫头互看一眼,都没有立刻吱声。孙权想了想,他现在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思索史子妙问题的答案,而在于揣摩出一个切合史子妙内心、并又不算违背自己本心的说辞!孙权不能说错话,他需要考虑的细节太多,是以先答不利。

见小丫头没有开口,孙权当仁不让,抢着说道,

“我后答。”

对此,小丫头也不甚在意,笑了笑,

“那我就先答好了。”

孙权暗自一笑,这小丫头,固然聪明,但毕竟人小,思考问题必然有所疏漏。届时,除开诠释自己的观点外,孙权只需要对小丫头的内容稍加补充,立马高下立判。

“我觉得,当绝大多数百姓生活困苦、颠沛流离之时,就是大汉将危的征兆。”小丫头一来就直接阐述了她鲜明的观点,而这个观点,估计也跟小丫头自身的遭遇有着极大的关系。

“何解?”史子妙问道,她需要小丫头的深度阐述。

“当百姓生活困苦难以为继之时,心里哪还会有什么大汉,谁对他们好,谁能给他们好日子,他们就听谁的。当年的黄巾张角,之所以能起事,弟子认为,凭借的也是这一点。”小丫头解释说道,“只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谁会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呢!”

史子妙点了点头,没有说好也没有说坏,甚至无法从她脸上看出任何东西来。

“到你了。”史子妙转向孙权。

孙权认真沉思了一下,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我认为,上官师侄说的有些片面,我不是说她讲的不对,而是觉得她说的不符合当今世情。诚然,百姓心中确实没什么大义,谁能给他们好日子,他们就听谁的,但真正能威胁到大汉的关键,在于那个谁有没有反汉之心!比如徐州陶谦,他让目前的徐州百姓都过着富足安定的日子,百姓也都敬仰他,愿意听他的,但陶谦绝不会反,自然也不会威胁大汉。反观张角,张角自己明明过的并不困苦,他也有能力给众多百姓带去安定,如果张角也完全忠于汉室的话,那现在就不会有黄巾贼,只会有人人敬仰的太平道义士了。”

简单来说,如今还是封建社会,是非曲直全在诸侯一念之间,小丫头以民为本的思想,实在是太过理想,太过超前了。

“所以,你的观点呢?”史子妙问道,孙权说来说去,都在否定上官蒂,他还没说出他自己的答案。

“我的看法是,一旦有人称帝,那就说明大汉危矣。”孙权回道,“当今天下,心里相当皇帝的诸侯,绝不止一个两个,但为什么始终没人敢称帝,是因为大汉正统的威压还压在所有人头上。这些人担心,一旦自己称帝,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孤立,为诸侯共讨。当年董卓只是挟天子,就有十八路诸侯联合反董,这正是现在这些诸侯害怕的根源。可一旦什么时候,真有诸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称帝了,只能说明大汉的威势已不再,此人认为,就算他称帝了,真正会出兵讨伐他的也寥寥无几。此头一开,如不抑制,相继称帝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从此,汉将不汉,近乎亡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