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 第144章 起步之中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第144章 起步之中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1:01 来源:笔趣阁

“这不公平……不儒雅……”

张大人一边思考一边记账,又听这两蠢货相互吵起来了,跟着打了起来。

回头看了一眼,男人不幸战败,被那一百三十斤重的婆娘按在地上捶。

“两个白痴。”

张子文喃喃自语着。

好不容易处理完了账目上的工作,看看天色不早。张子文对两人道:“去找几个人手帮忙烧大锅饭,敲钟召集大家一起过组织生活,一起吃饭,免费的。”

不等他们说话,又指着鼻子道:“再敢说什么不公平啥的,就把你们吊起来。”

能免费蹭饭其实他们也很高兴,跑着出去安排了。

饭是有的,不会缺少。

菜就不一定了,要想办法招人弄个自己的菜园子,否则总显得不够猥琐。

这些米是今个去苏州相关司局借来的,用海军的粮票抵押。

大宋一个军满编是两千五百人,钱非常少,但给予当兵的粮食倒很足。规定不许卖,但实际也很少有人管。理论上一个军的军粮,让三千五百劳动力吃饱没问题。

现在的海军佃户并不多,张子文算过了,加上刘光世的一个营,以及西北挖来的匠人在内,也就三千一百多人,且不是全劳动力。妇女老人和孩子的粮食消耗会打些折扣。

这就是张子文唯一的底气,吃饭不成问题。只要士气和人心不散,这些人一定能有作为。

海军算边军,归属枢密院系列,每一期的粮票会从枢密院户房核发,那么苏州相关司局把粮票收去,又交给两浙路转运司作为抵扣,就视同上缴了皇粮。

还方便,不用他们组织运力送到江宁府,所以张子文去借粮时他们没扯犊子,当即就放粮了。

如果形势紧张,苏州也卡不到张子文脖子,最不至也能去两浙转运司拿粮食,当然,押运等等方面有麻烦也有损耗。如果遇到转运司是蔡京系的官僚,弄些压仓粮就头大。譬如埋着死老鼠,或掺杂了大量沙子的那种……

当当当

把矿井头上的那口钟猛敲,人群开始四面八方的赶来。

灰头土脸的小屁孩抬着破碗或罐子跑的最快,冲在最前面从大锅饭里捞了一笔后闷着头就撤退。

却被徐宁一手一个揪着耳朵拖回来,“跑啥呢,管饱,另外要有集体观念,要过组织生活,留着听大人训导。”

也没啥太多要说的,这些需要细水长流慢慢熏陶,集合起来装个逼就可以。张子文“补充了两句”后,抬着饭回办公室自己去吃,因为四九从家里带了不少盐菜。

至于佃户居民分组等等事宜由四九和徐宁负责,饭后,会组织一些互动游戏,增加相互的了解。

等过个两三日,张子文会挑选一些又土又有战力的振奋歌曲教他们唱,慢慢来,洗脑也是个系统工程。

总之这群暴走矿工只有两条路,扑街或有朝一日征服深蓝……

困难时期,不论什么物资海军都需要。于是内部的大干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打猎的打猎,画地种菜的种菜,钓鱼的钓鱼。

这些是佃户的行为,张子文定出的规矩:交租四成,但今年免租。

不过仍旧建议他们:把鱼干、毛皮、肉干等等可利用物资交到海事局进行储备,以便统筹。

既然免了他们的租,当然不算白给。于是张子文提出,根据上缴物资的多少折算对海军建设的功劳。大抵就是粮食换物资计划。

这不强制,尽管南方人的传统挂念里离不开大米,也有少数人觉得不划算,要把自己猎到的毛皮留着。这也行。不过后续是否被聘为海军雇员,贡献值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

同理,搬运土料石料,帮助建设的,也计算相应贡献值。

四九正在学着做木活,拿着锤子敲敲敲,到下午时候,就被他在那个破败的棚子外挂了两块牌子。

左边是:大宋皇家海事局。

右边是:海军苏州驻泊司。

至于张子文,从苏州定做了一个七公斤重的锻造头盔当做安全帽戴着,待在矿井里,看请来的结构工程师测量。

张子文不懂这些,但好歹有高等数学几何的基础,于是赖在旁边偷学。

这不是张子文爱学习,实在是太贵,工钱是一日一结,如果不是官府部门请,就以这里的条件他是不愿意来的。

张子文冒险进来就想最快学会,自己培养一批人才。

这时代偷学一般是大忌,但张子文的官员身份自也不会有人说。另外就是,一般人看了也是一头雾水,不会很快掌握,谁又知道张子文有数学几何基础,并且脑力比较特殊。

要根据这家伙的结论,反推出他这套算法的逻辑来,这对于张子文并不难。

于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仅仅三天后工程师大爷滚蛋了。张子文自己一边研发结构工程学,又根据老酒鬼对当地矿井的经验,少许修改了一下图纸,加强了些承重余量,就开始交给大家施工、用采购来的木材加固矿井结构。

就此,矿井一号就快重启。

并没有感觉振奋人心的感觉,谁都知道里面只有品质一般的铁矿,且并不知道能挖多久会枯竭。

但是对于当地乡民而言这是希望,一部分人会再次上岗,拥有一份微薄的收入。

对张子文而言,让他们逐步有工作,哪怕不盈利或略亏本就是胜利。海事局是军事和政治单位,又不能全部算经济账。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让他们对海军有归属感,并学习技能成为合格的工人,其实就是最大的长远利益……

李晓兰最近沉默了许多,有些多愁善感。

关于苏州之行的公务已经结束,冬季也快来了。但不知道为何,她老也不想回京城。也不想和苏州名士结伴同游,就只想静静的走走,或者晒晒太阳发发呆。

昨日苏州驿站来送了一封信,乃是著名的风流老才子张商英写来的情书。

漂亮的草书,夸张又细腻的文风,甜而不腻表达了“老人家思念嫩草”的情结。

没什么不好的,其实换当世的任何女子,仅仅是针对文采,就很难不许心。

结尾处,老夫子说“期待着与李娘子共度余生,夫我年过六旬,不能保证像年轻才俊一样迷人或精力旺盛又勇敢,但能保证这乃不渝之情怀,和无尽的感激之念。李娘子像是还心有疑虑,过期而不归,夫也年轻过,只望来信告知内心的真实想法”。

客观的说,老夫子能这样、作为李家的闺女能以侧妻(非妾)身份嫁给当朝吏部侍郎,已经好之又好。

导致昨晚李晓兰文青病发作,奋笔疾书了一句话回信“只想迫不及待的嫁给先生”。

都尼玛把信封好,但今早脑子清醒了些又把信烧了。

现在,站在河边思考着此行苏州遇到的人和事,时而会出现某土包子的映像。

心腹护卫对此不明觉厉,倘若她跳反的话,哪怕张商英胸怀坦荡是君子,却也难保不出幺蛾子啊。

“大小姐到底想要什么?”护卫低声劝说。

“倘若知道,我还站在这里发呆啊,你才是问的莫名其妙。”

李晓兰把他给骂了一顿,又开始闲逛。

“你就是要把老爷气死,就是不想回去对吧?”

护卫发牢骚。

但李晓兰没有回答的寻思,任性坑爹,理性坑己,这叫人如何抉择……

李晓兰骑着一匹价值比后世劳斯莱斯旗舰还稍高些的名马,在护卫跟随下来到水边。

在海军领地的边缘见到两个带袖套的小姑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和苏州城不同,拿一个铜钱打赏她们,两小姑娘却也不要,还责问“你哪个单位的”。

李晓兰回答“本娘子和你们老爷是熟人同乡”后,两小姑娘跑着去报信了。

“走吧,我们进去见见他。”李晓兰一提马缰。

“这不好吧,如今这里算是军事区域。”

其实是护卫不想她在这即将嫁人的节骨眼去见张子文,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没事,你还担心他吃了我啊,其实他胆子小着呢。”李晓兰笑着前行。

深入一些,就这破旧土冒的地方惊呆了。

一个只能称之为工棚的地方门前,挂着“大宋皇家海事局,海军苏州驻泊司”牌子。好在没有“并无卵用”的横批。

李小姐发呆的当口,从矿井闻讯赶来的张子文来到了面前,也不算脏,小张毕竟不是施工员。但脑壳上罩着的那安全帽,一看就相当沉重的滑稽样子。

“宰相家的公子,你这头盔……是怎么回事?”

以李家的资源,时至今日李晓兰当然知道张子文是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