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 第154章 船来了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第154章 船来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1:01 来源:笔趣阁

困难是困难了些。但是有军粮时还能挺住。

有过刘光世卖战马指标的一万,又有点冗余资金了,且有李晓兰的一批援助,再加工钱的一半则算股权后,总体上海军的开支下滑不少。

退路是不可能有退路的。

于是少量有点钱后,张子文没停止前进脚步。现在,属于海军的第一座烧窑已经建好,这是在雪上加霜的时候做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用来炼化焦炭。

炉子的规模很小,主要是用于实验。后面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扩建空间。

炼焦说难也不太难,关键就是隔离以及温度达到。

西北总体上是个封闭状态的自力更生特区,什么人才都有。刘光世从西北挖来的团队中也什么人都有,涉足冶炼炭火类的人至少占据了两成比重。

于是他们对于炼焦很陌生,但对于类似这套工艺并不陌生。

这结构复杂,用于实验的炉子就是在超强的干劲分为下,集大家智慧而设计的。

雪天站在这附近一点都不冷,现在,张子文带着人站在外围,等着第一炉设想中的焦炭出炉。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第一炉半成品冷却了。

出炉的时候由张子文亲自查看,随后宣布:成功了!

现场比较振奋,群体欢呼了起来。

然而,张子文又宣布: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简单些理解,综合了许多有实际经验的匠人智慧,穿着者张子文自带一些后世知识,且这只是最初级的工业底子,如此众志成城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针对性设计,成功是一定的,毫无悬念。

但说白了这是实验室ppt,成本如果降不下来就是然并卵,只有土豪用得起。

入场逻辑决定发展方向!

张子文目的是烧着足够便宜的焦炭,把皇家海军的舰队开近大西洋,而不是自持秘方打造收藏级的宝刀盔甲卖给东京王思葱们。

那么从这意义上说,现在这个设计,工艺,效费比是不合格的。

在有限的条件下,为了能够达到炼焦所需要的隔绝和温度环境,这座实验炉是不计成本堆出来的,效率也实在太低。

“出炉是出炉了。”

张子文指着这些半成品道,“这些东西只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我要什么,这炉子的建造是为了让海军从无到有。但现在起归零,往后任重道远。这个依靠堆料的东西谁也用不起,往后的改进空间很大。”

“怎么用更便宜的材料,更简单的结构,做到更高热效率,扩大空间,增加产量,这需要诸位努力,慢慢研发改进。往后我的任务是想办法筹集资金,让你们研发。海军勒紧裤腰带把身家交给你们,我希望会有最终成果。”

难度是很大的,任务目标也足够猥琐,但这可就难住了老师傅们。

众所周知的是现在这东西修的四不像,高炉要达到温度的指标不难,但做不到知军老爷要求的量大便宜,练钢铁可以但炼焦这么干,就变成贵族用的奇技淫巧了。

反过来说,一但攻克解决了这些技术难关,就走在了高速公路上,能降低成本出焦炭,以差不多的小该工艺,依托相对便宜的焦炭,就能出水泥、耐火砖等等更猥琐的东西。

又依托这些东西的廉价,更大规模以及更便宜的高质量钢材也会源源不断出来。

设想中的整个创业之梦,几乎全部建立在优质量大又便宜的钢材上,这就是来自钢铁与火焰的纯粹之美。

至于说,有天如诗如画的苏州被雾霾笼罩,秀才们连白衣服都不敢穿,那个又在说了。那是五十年后的大宋环保局的问题,不是皇家海军的。

焦炭的事业,正在集中了全部资源攻坚。

善于文书工作的张子文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刘光世部兼任了安全职责,化身保护帝国起步火种的骑士,为隶属于皇家海军的101所保驾护航。

101是内部事业代号,实际就是焦炭研究院。张子文研发了个事业编安置这些家,有朝一日择机会为他们正名,但现在绝对不是讲条件的时候……

“船来了!”

一个带袖套的小姑娘在水边观察,看到三艘三桅杆快船出现的时候非常激动的吹着哨子,跑进了衙门。

所谓的衙门现在就是个工棚,最早以前里面有三个内勤助理行走,分别是酒**妇以及日本人理慧子,但老酒鬼被捉进号子里去了,并没有消息什么时候会放出来。

仅仅只是托昆山县许大人的关系,以年货形势给牢头送了些鸡蛋,要求人不被虐待,至少不能残废。

小姑娘喝了一口水后道:“启禀老爷,支援海军的船来了,好厉害的,我看到有三桅杆,许多许多的帆。”

这就好。

张子文的心落了下来,这样一来会开始部署海上缉私事宜。

这战可以不打,妥协就行了。

但张子文经过了多日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打。理由只要一条就够了:和朱家迟早是要冲突,晚打不如早打。

他朱也是唬人战术,想先声夺人。怂了的一方会自此落下阴影面积,士气不利。

创业逻辑决定行走路线!

海事局的梦想是为帝国崛起护航,而不是来苏州捞钱装逼。于是注定了这事不会怂……

一起来到岸边,迎着呼啸的冷风。

只见三艘快船越来越近,船也不算太小,目测大约两百多吨排水量,现在连像样的靠港码头也没有。于是他们不能进入浅水地带,挺在了长江出海口宽阔些的中央地带。

李晓兰和她的卫队做了小船,缓慢的朝岸边驶来。

当初那些渔民现在是海军的佃户,看着那三船两眼冒光,险些流口水。

有不少人都喃喃自语,“多好的船啊……有朝一日咱们也要有这样的船,就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捕鱼。”

“给我两至三年,船会有的,但说起来捕鱼弱爆了,哪有抢劫快?”

反正现在长时间面临恶劣条件,张子文像是脾气越来越坏了,经常口不择言爆出一些脑洞,真真实实没有才来的时候那么宁静了。

“兄弟们,上!”

刘光世的人犹如一群土匪,把当初渔民用的那些小破船纷纷下水,就此七八条小船犹如赛龙舟,朝着大船猛划。

既然知军老爷决定要打这一战,战术不能出问题,适应的磨合期很短,所以刘光世要带突击队上船熟悉各方面,顺便操练一下海上作战的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