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 第209章 工业革命的火星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第209章 工业革命的火星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1:01 来源:笔趣阁

雨还在下。

进入简陋的所谓拘留室,张子文浑身湿透了,取下斗笠甩甩递给四九拿着。

养牛的小姑娘一直在哭泣,整个身子在颤抖,完整的话都很难说出来。

“别哭了,再哭那些牛也活不过来。”张子文笑笑,“和我讲讲,你平时是怎么养牛的?”

她哭的那么严重主要是因为胆子小被吓到,所以小张表现出了足够亲和力后,她也就慢慢消停了下来。

整理了一下思路,小姑娘说道:“回老爷话,养牛的草料是依照您的吩咐,由少年军养殖班收集来的三叶草,进行脱水晒干。您说的知识点我们每日都复习,认真记住了‘新鲜三叶草不能喂牛,否则会有胀气导致死亡’。”

三叶草就是苜蓿,乃传说中的牧草之王,多年生,长的很快,野生的就很多。

基本是这年景条件下,最廉价、却能获得最全面的氨基酸配比的养殖方案。这暂时来说就是张子文改革农牧技术的武器,加入少量的鱼粉会更好,氨基酸配比会优化到近乎完美。

不过关于这些有个效果和成本的平衡节点,关键要看捕鱼产业的成本。没有鱼粉也是可以。

不过这种东西因其中的皂素诸如牛羊这些不能吃新鲜草,需要多一道处理工艺。要细分的话,具体还要看牛的种类,苜蓿的种类,以及食用多少。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刀切,处理了再喂。

又前后询问了小姑娘几个问题后,张子文神色古怪了起来。

新鲜苜蓿不能喂牛,这个知识真是张子文传授她们的,但张子文一开始竟是没往这方面去想?

现在听她一说,想了想,现场仔细勘察过,的确没有其他投毒痕迹。

“会不会是有人知道苜蓿用法,故意这么干的呢?”

前后想了一下,张子文是这么认为的。

小姑娘总归胆子小,又哭泣了起来:“请老爷相信,我真的没有偷懒,关于收集三叶草以及处理,都依照老爷吩咐的流程做的。我真的不想把牛牛们害死!”

张子文看着棚子外面喃喃道:“这我知道,小孩子有时开小差偷懒,或者做事不完美、留下些尾巴这我信,但基于总量因素,不太可能造成整个牛群中毒这我也很肯定。这明显有人看不惯海军日子好过,对我们下黑手。”

小姑娘眼泪汪汪的道:“谁这么狠心,要害死人畜无害的牛牛们……”

“这我会调查,海军的牛不会白死。若顶不住这股风气不加以回应,下一步可能就不是牛死了。”

张子文起身离开,去外面对管事的人道,“把她放回去吧,这事不怪她。”

……

回到官署,张子文又开始思考:

关于苜蓿的应用被一些人发现、并留作自家秘方,这对于宋人来说真的不奇怪,这是个智力开启秘方盛行的大时代。

于是这个案子的突破点,基于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能局限于“会养牛的人”身上。

常州的牛养的很好,尤其江阴。海军的牛就是从江阴“进口”的。

否则现在耕牛稀奇的情况下,还因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一般的县衙审批绝就过不了。要走非法渠道花天价才能买到。

又考虑到相互有仇的水军驻地就在江阴,至少从理论上,会把一些问题变得暧昧了起来。

“立即召见刘光世!”

刘光世进来后,张子文吩咐:“你立即带几个助手简装出行,去江阴收集消息,要低调,别被人识破。”

“方向在哪呢?”刘光世为难的问。

张子文摇头,“我也不知道,重点关注江阴官办牛场,另外就是,那些但凡你觉得比较奇怪的事都听听看看。不需要你做决定,把看到听到的带回来,让我知道就行。”

“末将遵命。”

刘光世急忙带着人去了……

“他们牛死光了,哈哈……现在如此巨量的铜矿石完全靠人力运进昆山。虽然难不死他,但就要让他知道,不合群就会寸步难行。”

厅堂中,许多人聚在一起哄堂大笑。有朱马继慕容萧华等人。

“张子文不自量力,始终咬着何执中调军的事不放,导致我马继也如履薄冰处于危险中,仅仅把他的牛弄死太便宜他。若再不识趣,后面就不是死牛那么简单了。”马继阴沉着脸道。

慕容萧华道:“将军不用着急,要循序渐进。这次牛案,能让官方稀里糊涂找不到毛病,而只是干着急,也是对张子文的警告,让他知道做人留一线。或者……他因牛死了,没证据时要动军伍乱来,这不正有人等着他作为吗!”

言罢看向朱。

朱冷冷道:“是的这样最好,想必何执中就等着他作死了。到时候只要有授权,老子一锅端了他。”

“不管怎么说都没必要太激化。”石榴姐忽然发言,“他只是个被宠坏的大孩子,身为宰相儿子以为人人都会让着他。但就事论事,根据人性,大多数人遇到这样的事后,都会多个心眼学乖的。”

说这么说,人性的确是这样的。事实上朱家也用类似的手段,把这地区的许多书生官僚给唬住了,最终结果大多数随波逐流,到任期就走人,少部分同流合污,一起开这艘贼船。

“这个有时候啊,我也希望用你的心思去衡量他。”

朱意味深长的看着石榴姐,“但我总有种预感,事件走向不会是你所想的那种,他真是个见了棺材、都未必掉泪的人。”

……

张子文进入锻造车间时,老罗沈任飞等无数技术大能,以及整个项目组的人,都在等着气缸的最后焊接拼装。

最终成功了。

走近看看,那比较粗糙的焊接工艺,以及并不算完美的几何形态,作为一个穿越者当然看不上眼。

好在,张子文没有完美强迫症,现在是起步阶段,基本上能用就行,冷凝蒸汽机也不需要太大的强度和精度。

见张子文神色比较古怪,以为是权贵家的人喜欢完美,于是老罗也比较尴尬,“请老爷赎罪,我等真尽力了,限于这个东东的大小、形态以及规则,锻焊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采用钎焊。”

张子文点了点头,这是没有办法下的折中。

这时代的钎焊肯定用不太久,但基于并不是高压蒸汽机,而是相对低压的冷凝真空机,那么钎焊也能凑合用。

何况随着经验累积,工艺会逐步加强。

其实设计个沙模,能浇铸出一体成型的气缸来,可惜暂时限于冶炼技术瓶颈,浇铸的质量不行。

上一个实验品就是浇的,但进行冷凝真空的局部压缩实验后,就会像张子文做实验时候的那铁皮杯子一样,逐步变形。

于是只能再次修改方案采用锻造,然后打磨,并放弃了圆形,采用了方形气缸方案(方便锻造),又以钎焊工艺进行连接。

大抵上的原理很简单,设计逻辑对于宋人也真没什么难点,甚至张子文只是讲了个理论开头,其他的,全是老罗沈任飞他们制定的方案并加以实践。

但虽然简单,重点在于工艺!

工艺成熟度直接决定了材料强度,以及整个机组的精度密封性能。

现在这东西么用是肯定能用的,无非就是用马力下降、热效率低下,来缓冲工艺上的不足。

譬如后世amd依托gf或台积电工艺制造的cpu,用当然能用。但平均下来只能跑4000出头的频率,一但过了4000拐点后功耗爆炸,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现了。但是英特尔的自有工艺上5000就跟喝水似的。

所以客观的说,没有什么是降频运行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再降。

就是基于这样草根又寒碜的思路下,大宋皇家海军第一台冷凝蒸汽机下线诞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