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 第73章 出翔了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第73章 出翔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0:44:07 来源:笔趣阁

富安的小妹除了彪悍这毛病外,其他方面倒是好。她把持下的厨房开始有些“工匠精神”了,许多做饭做菜的传统,以及处理菜品的工艺她把控的极其严格,甚至管束到了芋头的泥要怎么洗,皮要怎么处理。

两个厨房的“正式工”说这样意义不大,是糟蹋时间,富安小妹却不在意,反正强势规定:姐定的工艺一道都不能少。

并没有就此出现奇迹,但张家的伙食最近真的在改善,不论色香味意都还不错。所以两个长工找杨管家告状时并没有什么用,就此,新的规矩和工艺流程诞生了。

这属于富安小妹的改革!

这些事张子文都知道,只是没那么多精力去过问,鉴于此大妞性格彪悍,暂时不把她转正。不过闲暇的时候也会想:要是富安是他小妹就好了,两人的性格真该颠倒一下才对。

不过不颠倒也行,总归月有阴晴圆缺,勉强也能用。

四九正在数钱,对于这木讷憨厚的家伙,今日是他最近这阵子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公子爷没失言。

上次四九把血汗钱存给了张子文,今日领到了第一笔利息,钱不多,三十多个铜钱,但四九反复的数来数去。顺便也纠结着,用这笔利息给富安小妹买个礼物呢,还是继续存起来利滚利?

最终四九也没能把这事想明白,就去问富安小妹,四九觉得这个女流之辈是最有主见的人。

“四九哥,不用买东西给我,存在起来利滚利吧,顺便,把我的钱也送去给公子存起来。”

汗,这就给公子多拉拢了一个存户。虽然也不敢讲公子在坑人,但四九想来想去,也不确定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这尼玛就是“倍增”的魅力所在,不仅仅四九,包括杨守威大将军也影响到了他的那个圈子,听说,正在有一笔更大的资金要通过杨守威的手寻找“出路”。

无奈的在于,小张最近忙着害人,甚至没规划怎么花钱。

信誉是不能丢的,这些资金一但进来就有成本,分别是保管维护成本,以及利息成本。

同时大宋虽然宽松,但对于这些真有相关条例,现在和蔡京虽然还没重大摩擦,但不妙的是,这一口叶梦得管,他就是户部相关司局的老大。

居于这些多方面原因,张子文再次拒绝了杨守威方面的大笔资金,不过,四九吸引过来的散户倒是不拒绝,他们各种人的三亲六戚,三贯五贯的,来者不拒,都让他们送去账房拿收据。

已找杨管家沟通过,他会增加一个会计岗位,专门设立张子文的小金库。这类银钱进出就用张子文的名誉。

因为张康国放话了:决计不和败家子牵连上。否则老张当心自己的俸禄都给倒贴了进去。

杨管家是很传统的人,对此比较担心,觉得这像是分家的节奏。于是去找张母反应情况,这能说个啥啊,张母就会说“幺儿开窍了,永远是对的,老张头的脑壳有问题”。

好吧这也难为她了。以前败家子整天去账房偷东西,买成一些没用的蟋蟀回来她也不管,何况现在是源源不断的收钱进来。

不过杨管家不服气,又去找了张康国说这事,结果被一脚踹跑。

人家老张相爷现在一口气把禁军三大司令部之一的步军司快抓空了,步军司近乎瘫痪,整个枢密院整天就是请人喝茶。围绕这个中心有无尽的事要善后处理,无数官僚间的幺蛾子要协调,已经不能回家睡觉。能有啥心思听管家说这些啊?

仅仅现在捅出来的问题,步军司名册上近一千匹军马,一百多口神臂弩不知去向,对不上号!

如果仅仅是喝兵血,军费和马料被偷梁换柱那就算了。但极度缺马的大宋,现在有一千军马不知道去向,已经非常严重!

尤其大杀器神臂弩有一百多口无法对上号,听说,现在连蔡京都被吓得心惊肉跳了!之前还有点责怪张康国做事太粗糙,但现在,有消息说蔡京在中书门下怒掀桌子,扬言但凡沾染这事的人一个不能放过。

事情不那么严重的时候是可以通知皇帝的,甚至可以找机会说点张康国的坏话。

但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层面,东西两府宰相相互通气后一致决定,暂不汇报,以免吓到皇帝。经验不足又年轻气盛的皇帝一但被吓到,很容易在这个节骨眼一意孤行的惹出更大的乱子。

这是两府宰相的共识!

因实在被步军司的大新闻吓到了,导致已经即将外放海州知州的宋乔年的调转公文,临时被吏部尚书赵挺之扣下。

不过有分歧的地方在于是否抓捕宋乔年?又以什么名誉抓捕,眼下中书门下仍旧没有做出决定。

听说为了这事,赵挺之在中堂和蔡京吵的上房揭瓦,虽然没过度到打架,但原本就有些心病的两人,因这事而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很无奈赵挺之没权利抓捕宋乔年,最多只能在皇帝介入前、死扛住吏部的调度公文不松手,暂时把宋乔年困在京城走不了。

刑部是靠不住的,宋乔年作为有“出身”的人,刑部对这类人没有治权。事实上大宋的最高司法和纪律检查机构不是大理寺和刑部,而是御史台。

但宋乔年是蔡京的亲家,御史台层面上,谁知道他老宋的猫腻有多深,和蔡家捆绑有多深?

现在根本没有更多的消息和证据,弹劾宋乔年的纰漏,拿掉他的中枢职务倒是没毛病。因为说白了国朝不欠谁一个官位,拿掉不就拿掉了。宰相都可以罢免,极端情况皇帝都可以开除,又有谁个官僚能上不能下?

问题在于,现在的事已经敏感到天际,眼下的环境一但再启弹劾程序,宋乔年就不是罢官免官那么小的后果。既然后果太大,暂时又没有实锤,万一他老宋和蔡京真的捆绑过深,对御史台来说绝逼打在钢板上。

御史台属性并不碉堡,他们和中书门下相互制衡。因为谏司在蔡京手里,这机构存在的意义就是纠察弹劾御史台的,也就实际成为了控制御史台的工具。

总之现在的朝廷各方弄的有点骑虎难下,相互投鼠忌器。

有的人骂蔡京,说他和稀泥做事不果断,坏了体制。

有的骂张康国,说老张头瞎几把没原则乱搞,结果搞出个烫手的芋头来后又接不住。

御史台更是哭瞎,现在骂他们的人最多。

就因那个不安分的副监察御史张克公嘴皮一翻,强势攻击宋乔年,才惹出的这么多乱子。

中丞大人现在鼻子大了压着嘴,话说启动弹劾宋乔年程序这事,根本不是御史台的决定好吧。是老张头那祸害怂恿出来的,而在御史同僚们看来,张克公又是个带有喷子属性的二百五,弹劾宋乔年这样级别的人他竟是张口就来,都不经过御史台的研究和决定?

但很无奈,中丞大人不想承认控制不了下属,现在也不想和风头强劲的张康国作对。更不想在事情走到这步的时候来否认御史台没做过这事,因为若这样操作,本已经存在感不足的御史台,往后必定更加酱油。且宋乔年吃相有多难看都清楚,只是查不查的问题。

现在,张康国摆明了要搞死这一系人,赢面不能说没有。一但老张头赢了,等于和枢密院结下善缘,也等于御史台总体立功破获,面对压力不折腰。

基于这些思考,御史台面对非议时表示:拒绝发表评论,拒不收回副监察御史张克公的弹劾程序。

大抵意思就是:老子们弹劾宋乔年是有原因的,不是喷子行为,是客观,理性,中立,和谐,经过全体御史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集体决定,代表了御史台意志。

就这样,三机构三宰相,一起被不明觉厉的文人、尤其太学生们黑出翔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