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非酋变欧之路 > 第十七章 石棉瓦

非酋变欧之路 第十七章 石棉瓦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0:53:26 来源:笔趣阁

大多数的新移民们对建筑行业完全不熟悉,而移民后如果手里有些钱财,那么最想要买的大件就是房子,有了房子就有了家,就等于有了根,可以更好融入新的地方,再也没有了浮萍的感觉。

而人们一般买房时往往都是慎之又慎,毕竟这是一笔大的支出,对一个家庭来说买房是很重要的事情,要考虑居住面积,房子的情况,要让家里人住着舒服点。

而这个想法往往需要有大房子才能满足,房子大的话,要花的钱就多,房款太多的话一般人真的买不起。除非是那种有着家财万贯的人,买一套房子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轻松,才不会在意自己在房子上花销多少,直接买一套新房就是。

可移民的人如果能够到达这一标准的人,大概也不会落到被人骗的地步,毕竟到了那一步的人绝对会有专职律师服务,有事的话绝对是有钱也有精力奉陪对方到底。

而有些钱却要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先要考虑一番自己的情况,也就发现要是租房子的话需要交付租金,只是交上几年十多年的租金只怕都够买一套房子的,真的不划算。

还有租下的房子要是等着他们老了之后没了工作,会不会因为无力支付租金而被扫地出门?一想到这种可能,自然想着买房。

手里的确有钱,但钱款不够多的人思量半天,自然把目光转向了二手房,相对来说要便宜些。就算是他们有足够的钱财购买新房子,也不会把大部分钱财拿出来买,因为总要有些余粮。

就算是那种手里钱款比较富裕的人,也会因为到了新地方而谨慎花钱,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钱只有握在手里才是钱。还有人觉得买房子是一种投资,恨不得自己手里的钱财能够多买几套。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精打细算的移民们都希望自己看中的房子很好,但在房款上比较便宜,因此会想着买二手房,后来才发现自己栽了。

之所以栽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数移民并不是从事建筑相关专业,也就完全不知道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买房子更多是要看自己的运气如何,运气好买到好房子,运气差就买到差房子。

即使他们因为谨慎来实地考察相关的房子,也往往并不明白其中的猫腻。因为隔行如隔山,除非是带着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发现一些端倪。

作为一般人能够做的事情并不多,即使再三考虑,有可能会担心要买的房子在地皮上有问题,或者居住的社区有问题,还担心原房主没有交足税金,甚至为了居住安全看看房子结构,确定承重墙没有问题,看看房子有没有安全隐患,但不会想到建筑材料——石棉瓦的问题。

这个问题完全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事实上作为移民的人在移民之前大都原本生活在城市里,经历过的事情就是房屋质量问题,也曾经看到有人因此而维权,就根本没有在意过石棉瓦问题。

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怎么知道石棉瓦的危害,知道石棉也是因为知道它有阻止燃烧这个作用,有了石棉增加了在火灾中存活的可能。

也就造成有人知道房屋中使用了石棉瓦,说不定还以为可以防火,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也就踏进一个巨坑中,还是有可能爬不出来的坑。

卖房子的人之所以卖房子,就是为了把手里滞销的东西卖出去,自然不可能提醒买房的人石棉瓦的问题,完全就是打信息差卖房子,房子哪哪都好,就是有石棉瓦不好。

而作为买方的移民们也许在自己从事的相关行业上是精英,但不等于处处厉害,尤其买房属于私事,自然不会轻易和工作上的人谈到,因此买房子的渠道相对比较窄,也就有可能忽略一些很致命的信息。

这就如同一个不是法律专业的人想要和别人签订合同,而签订合同的对手偏偏是经过法考的专业人士,两者在怎么设立合同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等级。

法学小白根本不知道法学专业的能者在订立合同时完全可以给小白埋下坑,小白则一无所知,看不出来其中的问题,签合同给自己挖个巨大的坑,还是合法的。

所以才会说要看运气怎么样,而初来宝地的人想要买房除了看相关的广告外,还会找曾经打过交道的人打听一下,比如说曾经在移民中出力的移民中介,对方怎么也比初来乍到的他们熟悉这个地方的情况。

这么做时带着几分求帮助的意思,大概以为当初付钱让中介帮忙移民,中介一直帮着移民们办理移民手续,对方一直十分热情负责,移民们对那个人有着一定的信任。

要知道移民是一个耗费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办移民中要联系了好一段时间,来来往往的多少有些交情,怎么说有了关系的人一般会向着熟悉的人,自己不会吃亏。

之所以会对中介多了几分信任,还因为负责移民中介的人,多是移民的同乡或者同胞,这样子能够交流比较流畅,有着一样的语言交流起来更方便。

对方时不时会提到这个关系,在交流中说就是看在同胞的面子上也不会骗人,时间久了就多了几分交情,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会不提醒自己将要买下的房子有问题。

等到买下房子住进去后再发现石棉瓦的问题时,什么都晚了,房款支付了,房产的所有人都换了人,就是发现问题也无法找原来的房主。

因为合同上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站在法律角度上看完全是合法,作为买房人无法反悔,更加是无法索赔。

就是有受害者心里不忿,很快就会发现人生地不熟,找不到什么真正有用的渠道,有句俗语不是说:天高皇帝远,在国外也是这个道理。

而且就是找地方又有什么用,这合同是完全合法的,签下合法的合同还怎么反悔?打官司是要花钱的,诉讼费,律师费,以及要不停准备相关资料,还有耗费自己的时间去打官司,最后还发现自己不会胜诉,最终发现当了冤大头的人只能住下,或者是拆了再盖新房子,或者是另外买房子。

住下自然不乐意,因为住在那所房子就发现一家人会各种不舒服,甚至还会导致自己增加癌变的几率,以至于不得不想要把房子拆了,但很快新的打击来了,房子要是拆了的话要花一笔不少的钱,如果不缴纳这一笔钱,就是违法的。

这一切真的让人感觉到绝望,让人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有人就想起来曾经找移民中介打听过,于是找对对方质问。

而对方会承认自己没有告诉对方吗?绝对会一口咬定自己完全不知道情况,但只要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几年的人都知道石棉瓦,怎么就中介不知道?

可说到底对方就是不提醒的话,也顶多是道德上的问题,完全无法说什么,也无法讨回什么,最终受害者往往不得不咽下痛苦的苦果。

如果遇到那种不屈不挠非要找中介讨个公道的人,中介也不会客气的。能够成为中介的人,只怕早就融入新的国家,有着更多的人脉关系,想要和中介比横?也要有那个实力。

就是有人不得不忍下这口气,却因为不能讨个公道,就在网上诉说自己的遭遇,DISS中介不做人,中介可以对准顾客说:受害者是没有水准的人。

有时候所谓的同胞坑起人来更加厉害,所以凌霄知道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老乡,对方在不损害自己利益或者有利可图时对老乡多少是和善的,但要是没有好处,或者有利益冲突时只怕对方下手毫不客气。

的确是有那种义无反顾帮着人的老乡和同胞,但不多,而且这种人往往不是精英阶层的,俗话不是说了吗?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到了精英阶层级别的人分分钟钟都是钱,这种情况下还能有着赤子之心的人多是属于道德高尚的人,而能够得到这个标准的人太少。

我之前也知道石棉瓦,但不知道石棉瓦的问题,因为居住的环境里就没有什么石棉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