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田园地主婆 > 第九十九章 腊八节

重生田园地主婆 第九十九章 腊八节

作者:慕流苏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4:31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十九章腊八节

手套的试卖,无疑得到了预计的好效果,锦曦去了一趟医疗铺子,不同花色的布料都扯了些,又买了些刺绣的花线,带回孙家沟。

这个时代的妇人家,不分贫贱,基本都是会针线活计的。大户人家虽有专门的绣娘,但小姐太太们的女红也是为自己抬升身价的筹码,好比现代的文凭证件,证多不压身。

小门小户人家的妇人,就更是要懂针线,不然,一大家子的衣袜鞋帽咋办?当然,锦曦是个例外,迫于压力跟着孙玉霞学女红,可兴致完全不在于此,学到现在连绣个自个的名字,都勉强。

因为要大批量的做手套,孙家沟这边,孙氏和孙玉霞早已从村子里,找来十多位婶娘媳妇们。锦曦又从这些人中,再挑出五六位年轻利落,且针线活计较好的媳妇,让她们做女款手套,剩下就派去做男式麻布手套。

锦曦给她们开出的工钱,是每做一双男式麻布手套,得三文钱,女式手套,一双得八文钱,多做多得,上不封顶,但前提是不能因为赶工而疏忽质量,每一双手套,孙玉霞都会严格把关。

时候已经进了了腊月,田地里的农活也都闲暇,这些媳妇们出来做手套,麻利的,一天少说也能有个二十文左右的收入贴补家用,多做几日,做到年根脚下,还真能攒下一笔对山里人来说不小的收入呢,加之锦曦每日都会把工钱结清,这些媳妇们和她们的家人自然乐意的很。

每日在家里吃过早饭,就来到锦曦家,聚在堂屋隔壁的一间大屋子里做活计,说说笑笑,就这样。热闹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腊月初七。

傍晚的时候,村里的媳妇们结清工钱,欢欢喜喜的各自回家去了。这边,孙氏正在灶房侍弄晚饭,那边,锦曦和孙玉霞,正在准备明个的腊八粥。

“娘,今年咱家的腊八粥。保准您老都想象不到有多丰盛!”孙玉霞跟孙老太笑着道,一边把锦曦提前好多天就备好的材料,一样样的搬到堂屋中间的大桌子上。

孙老太和锦柔都围了过来。就见锦曦拿来了好多个小碗,分发给在场的人手两只。

“嘎婆,柔儿,你们帮着一起来挑拣啊!”锦曦招呼道,依次解开桌上的小袋子。

“哟呵。买这么多熬粥的材料啊?”嘎婆笑眯眯凑过来一样样的瞧,乐的嘴巴合不拢。

“唷,不止白米,还有黑米和粳米哪?”嘎婆道,又继续往下瞧,口里碎碎念:“红枣。莲子,花生,核桃。栗子,桂圆,白果,红豆……咦,这是啥呀?怎没见过呢?”

“娘。那是菱角!”孙玉霞笑道。

孙老太眯起眼睛,拿了一颗菱角干在手里直打量:“这玩意没见过。是咱后山藤上结的不?”山里老太对菱角不熟悉,闹出了笑话。

孙玉霞捂嘴笑了:“娘,菱角这玩意那可是长在水塘里的,咱后山上可不结这些。”

“哦,是这样啊!那不就是水货么?”孙老太道,在她的概念里,山里出来的叫山货,那水里的自然就是水货了。

水货?

锦曦也抿嘴笑了,扶住孙老太的肩:“嘎婆,这菱角啊,就跟那莲藕差不多,长在那有荷花的水塘里。来,您老再瞧瞧这个,认得不?”

“扁扁脆脆的,像个大核,也能吃?”

“嘎婆,这个是杏仁,里面的肉要是炒着吃,那可香了,老人家吃的养生呢。回头我拿一些来熬腊八粥,剩下的炒了给您和柔儿当零嘴吃!”

“好咧,多谢姐姐!”锦柔替孙老太答应下了,又指着其中一只小袋子,高声问:“姐,那是啥?瞧着像葵花籽可又不是,圆鼓鼓的!”

锦曦随着锦柔的目光瞧过去,不禁莞尔:“那是松仁,长在松塔里面的,过冬的时候小松鼠就爱拿搬运那些东西回树洞里窝冬呢!”

“咱后山松树可多了,上面结的那些圆乎乎的东西就是松塔吧?哎呀,我以前咋不晓得那玩意里面还能剥出这好吃的东西来呢?害我好多回扒柴,都拿那小松塔回来引火,糟蹋了!”孙玉霞惋惜道。

锦曦微楞,随即恍然,笑道:“小姨,你无需自责,咱这地儿的松塔里面,就成都是空的。这结松仁的松塔呀,可是要往那大北方的大森林里,那种特殊的松树才有的结呢!”

“呀,还这么多学问在里面?那啥,曦儿你咋晓得这么多哪?”孙玉霞问。

“小姨可别忘了,这些松仁可是我采办回来的呢!”

“曦儿,照你这么说,这又是杏仁又是松子的,还从那么大老远的北方被运过来,你买这些得花不少钱吧?”孙老太问。

锦曦笑了笑摇头道:“也不算很贵,桌上这些东西,除了黑米粳米是从米粮铺子里买的,其他的都是我从咱家的铺子里拿的,照的是进货的价,也没拿多少,花不了不少钱!”

“哦,咱家的铺子里,现在又添了这么多好东西卖啊?”孙老太欣慰的感慨着,她上回铺子开张去瞧了,那时候铺子里大都是寻常的日用小百货,没想到现今,还卖起了这些稀罕的干货,这买卖真是越做越大啊!

“好了,时候不早了,咱得赶在开饭前,把这些东西给挑拣下!”孙玉霞催促起来。

几人都忙开了,洗米,泡果,剥皮,去核。

腊八粥,自然是要赶在腊八那一天的早晨吃,于是,下锅熬煮的时辰就定在半夜,孙氏舍不得要锦曦半夜起身,将熬粥的事包揽过去。

锦曦这一夜美美睡了一觉,梦里都是香甜的腊八粥香味。直到清晨醒来,她果真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香甜的气味,一咕噜起身穿好衣,直奔去灶房。孙氏侍弄的那锅腊八粥,正冒着欢快的气泡。

“赶紧洗漱去,一会子就开饭了!”孙氏笑着催促,熬了大半晚上,她眼底残存几道血丝。

“娘,今个腊八大家伙歇息,也不用做手套,待会上昼你回屋躺会啊!”

“没事,娘又不困!赶紧去洗漱吧,粥都熬的黏稠了。这会子吃正赶上火候呢!”

“诶!”锦曦脆应了一声,转身出了灶房去了后院。

锦曦洗漱完毕再来灶房,发觉家里其他人都在。开饭前,孙氏先拿出几只碗来,各盛了些在其中,这些碗里的粥,可不是给家里人吃的。而是拿去敬神祭祖。

土地神,灶神,如今开铺子又添了财神,每个神龛前都孝敬到了,孙家的祖宗牌位前,也都摆上了腊八粥。

“娘。这下总该轮到咱了吧?”锦柔看孙氏她们大人做完那一系列敬神祭祖的事情,按着肚皮问,小丫头早就馋的口水滴答。

“待会。这几碗是要送给你大噶公还有几位婶娘家的,等娘盛完这些,柔儿爱吃多少就放开了肚皮吃啊,还有一大锅呢!”孙氏道。

这边的风俗,亲戚之间都会互相赠送腊八粥。孙氏给村里几家有亲戚关系的人家送了,那些人家也同样回送了。大家在互相赠与粥的过程中,分享着这份淳朴的快乐。

好不容易终于轮到了自家人品尝,一个个都也饿得,馋的不像样。

如此料子丰富的腊八粥,又经过那样充分的熬煮,其中的滋味自然无法形容的秒,一家人围着桌子,都吃的很开心很开心。

吃过了早饭,梁愈忠套好牛车又要去镇上,锦曦也同行,这回不止是送手套,还有给孙玉宝他们的腊八粥。院子里,孙玉霞照着当地的风俗,象征性的将腊八粥涂抹一些到那棵桂花树上,又拿了些去后院喂那几只鸡和新近抓回来的小猪崽子,以祈求来年家中一切都好。

临走前,听到风声的春花婶子,火急火燎抱着一只小瓦罐过来找锦曦。

“曦儿,婶儿托你把这一瓦罐粥给咱家琴丫捎带去,告儿她,过年的时候,咋样都要回村来!她姑父那,让她别担心,啥事都有姑母在,啊!”

锦曦接过瓦罐,朝春花婶点点头:“婶儿放心,这话我一定给带到。”

因为决定了在镇上住一晚,明个再回村,路上倒也不怎么急,就这么一路顺顺利利的到了镇上,把该送的东西全部送到,其间,孙玉宝还跑了一趟,把给文鼎那边的腊八粥给送了过去。

“琴丫,过年的时候回村去吧,听你姑母的意思,上回你那事,应该过去了。”琴丫喝着春花婶子捎来的腊八粥时,锦曦坐在一旁跟她轻声劝慰。

“我姑母那人,我在家那会对我呼来喝去的,如今我不在眼皮子底下了,又跟我来这出,弄得人心里酸酸的!”琴丫红了鼻头,喃喃道。

“春花婶子就是个婆婆嘴豆腐心的人,我也算瞧出来了,她心里是真的惦记着你呢!过年的时候,你就回去吧,等开过了年再来铺子里帮忙。”

“嗯。”琴丫小声应着,突然想到什么,抬眼问锦曦:“曦儿,那你今年过年,在哪边过?”

这个问题啊?锦曦蹙了下眉头,照着她的本心,自然是想留在孙家沟了,但是,这里的风俗习惯摆在那,出嫁的闺女,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何况,梁愈忠的脾性,过大年怎么着也会带着妻女回老梁家去。

“应该是要回金鸡山村的吧!”锦曦道。这几个月一直在孙家沟和镇上来回的跑,锦曦一家子的心思全用在发家致富上面,家里更是其乐融融,如此和谐温馨的环境里,锦曦差点忘记了还有老梁家那一窝子人。

哎,想到很快就要回到老梁家,锦曦就觉着累的慌,不过,如今她打理着铺子,怎么着也算是长了见识的,手头也不再是一穷二白,啥都等着谭氏拨付了。

眼界开了,手头有钱了,底气自然就硬了,这趟回老梁家过年,有些事情也该是时候解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