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承包大明 > 第九百零四章 大地震(下)

承包大明 第九百零四章 大地震(下)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00 来源:笔趣阁

饭...饭碗?

这可真是过于直白啊!

这里可是皇极门,是御门听政的地方,虽然非事先安排好的,但事实就是如今满朝文武与皇帝都在这里,这就是一场大朝会啊!

在这里张口就是饭碗,可是显得格格不入啊!

陈有年岂不知万历的意思,这心中甚觉冤枉,哥得饭碗可一直都是破得,他抬起头来,理直气壮道:“陛下,臣.......!”

不等他说完,万历便打断了他的话,“爱卿可知朕为了这一道谕旨,耗费了多少心血吗?”

陈有年被问得一愣,木讷地点点头,随便看看也都知道,谕旨上写得绝不会胡乱写得。

万历苦笑道:“然而,从谕旨颁布到此时,都还不到一个时辰,朕知道各位爱卿都是我大明最聪明的人,但朕认为即便你们是最聪明的人,光凭这不到一个时辰,也难以将这一道谕旨看个清楚明白吧。”

陈有年听得双目一睁,旋即脸上露出惭愧之色。

申时行、王锡爵、许国等人也暗自懊悔,真是上了大当了。

万历道:“所以千万别跟朕说,你们来到这里,是忧国忧民,若你们是真的忧国忧民,你们应该先仔细讨论一番,此番改革的利与弊,然后再来找朕商量,朕虽未亲耳听见,但朕敢肯定,你们绝对没有就改革利弊讨论过。”

你都要砸我们的饭碗,还谈个屁啊!

这也证明,万历之前说得那番话是完全正确的。

故此那些大道理大家就都别讲了,既然你们是为饭碗而来,那就还是谈谈饭碗吧。

万历直截了当道:“你们是从中看到,自己的利益将会受到伤害,这才是你们着急来此的原因,这才是你们急得连官服都没有穿的原因。”

确实,里面有几个官员连官服都没有穿,而且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被万历这么一提,他们才发现,顿时尴尬的无地自容。

张鹤鸣立刻道:“也许陛下说得对,有些人是在乎这些,微臣也不敢否认,但未免有些以偏概全,臣相信更多人是对于陛下将谕旨刊登在报刊上感到震惊,因为这不合乎朝堂制度。”

“不合朝堂制度?朕看是不合你们的心意吧?”

万历冷哼一声,道:“朕怎么就不知道,朕得谕旨是不能刊登在报刊上面,究竟有哪条制度规定了这一点?”

张鹤鸣张着嘴,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真正意义上的报刊才出现多久,制度上肯定没有规定这一点,这就好比,明朝的制度怎么都也不会禁止官员发微博的。

这只是不成文得规定,你要较真的话,那你赢了。

但万历恨得就是这一点,我做个事,总得根据你们规定的形式来做,一点点偏差,都让你们骂个半死,到底谁才是皇帝。

朕偏不!

李三才道:“可是这么大的事,陛下事先应该跟阁臣或者部臣商议。”

“爱卿说得很对,如此大事,朕理应跟你们商量一下。”

万历指着李三才,非常欣慰地点点头,可突然话锋一转,又道:“但是你们也不能怪朕不跟你们商量,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朕这不是怕你们使用一些卑鄙的伎俩,从中破坏吗。”

此话一出,群臣震惊,整齐划一地抬头看着万历。

你这话可真是忒歹毒了一点,感情我们都成毒蛇呢!

“你们自己做过什么,难道不知道吗?”

万历冷冷笑道:“那杨应龙在播州为非作歹,川贵百姓是饱受杨家之苦,而朕却不能明言讨伐他,还得借山贼作乱为由,出兵播州,这都还不算什么,在西南一役中,你们暗中支持杨应龙,不但给杨应龙通风报信,而且还偷偷给杨应龙粮食和军备。

为得是什么?是国是民?

那哱拜犯上作乱,郭淡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生擒哱拜,平定宁夏之乱,让西北百姓免遭涂炭生灵,而你们呢,哼,对此皆是三缄其口。

为得又是什么?是国是民?”

这是要清算得节奏啊!

不少大臣顿时是满头大汗。

万历神色一变,微微笑道:“别担心,朕若要怪罪你们,早就下旨将你们满门抄斩,而不会等到现在,但是你们也就不怪朕对你们有所隐瞒,毕竟此番改革于国于民,都是非常关键的,朕可不希望有任何闪失,也希望各位爱卿能够多多包涵啊!”

陈有年、王家屏他们目光左右瞟了眼,见不少大臣瑟瑟发抖中,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万历点名,心中皆是喟然。

他们当然也知道,但是当时双方的斗争已经是白热化,谁也无法阻止。

至少他们也就不能怪万历事先隐瞒他们。

万历等了一会儿,见他们不做声,才继续言道:“其实朕也是见惯不怪了,因为诸如此类得事,真是多不胜数,当初郭淡承包卫辉府,力挽狂澜,令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又为国库增加税入,之后卫辉府更是一举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州府,而你们对此是嗤之以鼻,就就从未想过学习卫辉府。

更可笑的是,每当朕一提到立太子,你们就开始上蹿下跳,张口忧国忧民,闭口江山社稷,个个说得都是大义凛然。然而,你们连眼下的事都做得不如一个商人,你们又凭什么去关心我大明的未来?是关心朕何时驾崩,还是关心大明何时亡?”

“臣等不敢。”

群臣骇然,齐声喊道。

这话说得可真是太吓人了。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万历冷冷道:“不要再跟朕说什么儒家经典,如果儒家经典不是为国为民,那它就什么都不是,朕有时候真的觉得儒家经典从你们嘴中说出,那就是对圣人,也对儒家最大的侮辱。”

肥宅的战斗力爆棚啊!

从这个角度去切入国本,可真是令所有大臣都始料未及啊!

但这说得可真是太有道理了。

你们之所以关心太子,那是因为太子是国本,从而直接关乎大明的未来,这是没有错的。可问题就在于,你们连眼下的问题都处理不好,然后还跟人说,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事忧心忡忡,你们这不是在搞笑吗?

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就这一个理论,直接否定他们之前阐述国本的种种论述。

而之所以群臣哑口无言,就是因为万历将那虚伪得面具给撕了下来。

一旦大家都开始说实话,那就很难继续聊下去。

万历回到龙椅前坐下,道:“再说回你们最为关心免税特权吧。朕知道,虽然朕是再三表示,会将你们的特权折银发给你们,不会少你们一分钱,但是你们也不会感激朕的,因为你们中很多人得免税田亩数都已经远远超过朝廷的规定。祖制啊祖制!”

说到“祖制”时,他用手指指着大臣们,一脸讽刺的笑意。

免税特权是有额度的,都是太祖成祖定下的,都是祖制,可结果......就没有什么人遵守,那太祖最恨贪官污吏,结果现在,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万历非常恨这个,感情这祖制就是来约束朕的。

那还不如不要。

万历道:“朕对此也只能表示遗憾,因为此番改革是势在必行。朕也知道,这会得罪很多人,甚至逼着一些狗急跳墙,也就是你们口中说得天下大乱,但这不用你们为朕劳心,朕已经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朕今日明确的告诉你们,这天下还就乱不了!圣人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朕相信民心是站在朕这边的。”

说着,他便起身,准备离去,可刚走到台阶前,他又退了回来,道:“对了!朕差点忘记说参政院的事,关于参政院,其实很简单,就是自朕亲政以来,发现你们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会纸上谈兵,空谈儒家经典,这国家反倒是一年不如一年,朕才决定换一拨人试试,希望能够成功。哦,你们不用祝福朕,因为你们的祝福总是适得其反。”

谈及完此事后,他才下的台阶,扬长而去。

不是他不给大臣们反驳得机会,而是已经没有这个必要,朕都要换人了,你们还需要放什么狗屁。

而今天会议其实也不是要争辩什么,因为一旦讲实话了就没得争,万历是要借此表示自己的决心,话说到这份上,也就意味着他将会寸步不让。

谕旨上的任何一个字都不会改。

不服你就试试看吧。

如今他南北两开花,西南废除土司制度,宁夏威慑住鞑靼,气势非常强劲,他绝不会错失这个绝佳的机会。

......

一诺牙行。

“居士来得正好,我正想听听居士对此的看法。”

郭淡笑吟吟地看着这不请自来得徐姑姑道。

“真是非常精彩!”

徐姑姑不再像以往那般淡定,而是非常激动道:“也许在我爹爹他们看来,这天都已经塌了下来,但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迟早会发生的。”

郭淡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徐姑姑道:“之所以有免税特权,那是因为一直以来天子享受着最大的免税特权,但如今这情况变了,陛下已经不再需要所谓的免税特权,自然就会觉得这个免税特权非常碍眼。”

“一语中的。”

郭淡点点头道。

这是他提出来的,那他当然是有把握万历会答应的,不然的话,那不是在说废话吗。

真别看肥宅说得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可不要忘记,他也是一个大财奴,你要伤害他的利益,他会跟你拼命的,其实他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权衡的。

为什么会有这免税特权,就是因为皇帝不用交税,故此统治阶级都享有一定的免税权力,级别越高的,特权越大,这就是阶级制度。

以前他的财产都不用缴税,那他当然屁都不会放一个,因为一旦破坏了这个规矩,大家的日子就都不好过。

但如今他的主要收入全都在缴税,而且缴得非常多,至于他的那点点田税,早已经是无关痛痒,他今日推动的改革,就是他的土地也都得交税,但他无所谓啊!

这才多少钱?

股份涨一涨,什么都回来了。

换而言之,如今特权免得是别人的税,而不是自己的税。

这免税特权,当然是怎么看都觉得碍眼。

这也有违阶级制度,皇帝缴税,你们不缴,那是不可能滴。

就如今的情况来看,如果大家都缴税的好娿,对于他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他没什么损失,但是却能充盈国库,振兴国家,造福百姓,走出张居正的阴影,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他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皇权必然得到伸张。

基于这么多利益,且包括他的核心利益,肥宅才会下如此决心。

还是那句话,风险越高,利益就越大。

这也充分表现出肥宅的贪婪。

“那居士认为此番改革能否成功?”郭淡又问道。

关于改革,并非他所擅长的,他跟肥宅是一个德行,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改,毕竟他也很贪婪,但至于说改革会遇到怎么样困难,怎样的麻烦,他也是一点经验都没有。

“很有希望。”

徐姑姑点点头,突然又问道:“对了,是你建议陛下设参政院和让曹恪、王衡等人担任院长得吗?”

郭淡摇摇头道:“不是,我可不懂这些,我还想问问你。”

他当然事先知道万历要设参政院,但万历没有商量过此事,因为郭淡确实也不懂,你让他来搞这事,那又会变成“草原董事长”。

“这一招可真是太妙了,如果不这么做,成功的希望可能只是一半一半。”

“此话怎讲?”郭淡问道。

徐姑姑笑道:“参政院院长乃是申时行的女婿,而副院长乃是王锡爵的儿子,不管是申时行,还是王锡爵,他们的年纪可都不小了,自然也非常期望下一代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那么内阁六部一定会暗中支持参政院的。”

但这又只是亲情,而不关乎制度,内阁到底是没有权力干预参政院的,参政院只会听从皇命,而同时参政知事全都是不流入的小官,他们的责任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改革,他们对于国本之事,或者军国大事,可是无法说三道四的,这就绝不会再重蹈覆辙,这番安排实在是太巧妙了。”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郭淡若有所思道:“我之前还真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事。”

徐姑姑笑道:“你没有多想,那是因为此番改革,其实你才是主导者,没有一诺牙行,没有一诺钱庄,没有大峡谷,没有风驰集团,这些改革就无从谈起。

因为不管怎么改革,最终执行得都是官员,那么必然会被官员影响,陛下的意志终究得不到体现,而如今有你的存在,极大减轻了陛下对于官府的依赖,也让陛下可以采取一种新得平衡策略。”

说到后面,她眼中绽放着光芒,她最初答应愿意帮助郭淡,其实就想过出现这种新得平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她内心是非常激动的。

一旦成功,这将会改变整个大明。

而之前那个腐朽的大明,实在是提不起神来,也难以让人怀念。

郭淡都看在眼里,笑吟吟,道:“如果没有这一道谕旨,相信居士一时半会还不敢来见我吧。”

徐姑姑神情一滞,道:“我只不过前些天有些不舒服,故而请了几天假,这我已经跟涴纱说了。”

“是吗?”

郭淡笑道:“我还以为.......!”

徐姑姑笑道:“以为我会赖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