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承包大明 > 第九百九十五章 肥宅的连招

承包大明 第九百九十五章 肥宅的连招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00 来源:笔趣阁

其实万历也并未找什么借口,来掩盖什么,他是直接表明要让郭淡肩负起老师的职责,其用意也是非常明显,郭淡能够教什么,当然就是教做买卖,那么将来一诺牙行肯定是要传承给三王子的。

关于这个意图,即便徐渭不说,此时郭淡也能够猜到一二。

这也很正常,你郭淡都已经承诺将一诺牙行送于朕,朕自然要安排接班人。

只不过根据这一点,郭淡自己无法想到,万历可能是想借一诺牙行去废长立幼。

而关于储君方面,万历自然就不会跟郭淡透露一丝一毫,也不会跟任何人透露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绝对是最高机密。

在郭淡离开之前,万历还不忘嘱咐他,早点造出“天颜币”,朕已经迫不及待拿着银子照镜子。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一诺币。

在过年前夕,不少人都跑来兑换一诺币,用于压岁钱。

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币非常精美。

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钱币。

但这还不是属于正式发行。

目前郭淡还只是打算先在河南四府普及一诺币。

不过京城反对一诺币的,倒是不多,因为反对一诺币得,主要就是这一诺币具有免火耗税特权,故此地方官府可是非常憎恨一诺币的。

这火耗税对于地方官府的开支是越发重要。

但是在中央政府里面,却充斥着大量反张居正的人士,这火耗税常常是他们抨击张居正的理由,毕竟这火耗税就是诞生于一条鞭法。

他们不可能现在改口。

那么在京城发行一诺币,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郭淡自己比较慎重而已,他打算先山东地区发行,让山东百姓能够马上吃到新政福利。

身为老丈人的徐梦晹,自然不需要派人去一诺牙行兑换一诺币。

就算郭淡不懂这些礼仪,寇守信也会教他。

今日郭淡便给徐梦晹送来价值五千两的一诺币。

“贤婿啊,你这也太客气了,可犯不着送这么多。”

徐梦晹呵呵笑道。

郭淡道:“小婿这不是听说小伯爷他儿女众多,故此多送一点过来。”

“什么儿女众多,你这是听谁造的谣?”徐梦晹当即就警告了郭淡一眼,可别在我徐府散播这种坏思想。

“.......?”

郭淡这回可真是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一旁的徐姑姑也头回看到郭淡将马屁给拍歪了,嘴角不禁露出幸灾乐祸地笑意。

哪知徐梦晹突然双目瞪向女儿,“凤儿,你好意思笑么?荣儿再怎么任性,但是在生儿育女方面,可没有令老夫失望过,你看看你,多大年纪,可连一个子女都没有,再看看与你同辈的女人? 哪个没有儿女绕膝? 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徐姑姑当即是一脸懵逼。

这可真是现世报啊!

郭淡拼命得忍住笑意。

徐梦晹又瞪向郭淡,道:“你也别笑,你作为男人你更应该羞愧。”

郭淡忙解释道:“老丈人? 这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 我一个人办不到?”

“如此说来? 是凤儿不愿意。”徐梦晹隐隐瞪了徐姑姑一眼。

“呵呵。”

郭淡傻笑不语。

徐姑姑默不作声? 她的脸皮可不薄? 这从小被教训到大? 都已经习惯了? 她就怕这翁婿合伙演戏来阴她。

其实徐梦晹也拿这女儿没有太多办法? 于是又向郭淡道:“如你这般有出息的男人? 老夫可真是头回见到。”

郭淡若有所指道:“如夫人这种文武双全的女儿? 那更是世间罕见啊。”

徐梦晹神情一滞,赶忙撇清关系,“虽然我徐家乃将门世家? 但也仅限于男子? 这舞蹈弄棒的本事? 可不是老夫请人教她的。”

徐姑姑见他们没完没了? 于是转移话题道:“爹爹? 您不跟夫君谈一下有关于太仆寺的事吗?”

徐梦晹一挥手道:“那事你们夫妇回房再谈。”说着? 他又向郭淡道:“贤婿,今儿就在这里住吧。”

郭淡瞟了眼徐姑姑,心想,这大冷天,我可不想睡沙发,笑道:“今年事务实在是太多了,牙行还有许多事等着小婿处理,恐怕是不能在这里过夜。”

徐梦晹立刻道:“凤儿,你待会就跟郭淡一块回去,也好帮帮忙。”

显然是要给郭淡助攻啊。

可郭淡不觉得自己这么不堪,这种事都还需要老丈人来助攻,笑道:“那到不需要,明年我跟夫人还得南下,可能要去几个月,夫人就留在这里多陪陪老丈人。”

“那好吧!”

徐梦晹也没有勉强,这徐继荣不在家,他当然也希望女儿能够在身边,又问道:“南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郭淡道:“情势还是比较严峻,但小婿认为,此乃大势所趋,那些人还妄图螳臂当辙,真是不自量力。”

徐梦晹道:“话虽如此,但你们也得小心,那些人可不好对付。”

郭淡点点头道:“小婿谨记老丈人的教诲。”

关于这事,徐梦晹也不好说什么,他现在都看不懂这个局,这已经不是什么传统得政治斗争,他也就懒得费这脑筋,交由徐姑姑去想。

其实别说他,对于整个大明王朝而言,今年年末就是一个没有结局的年节。

上至内阁改革,下至牙行扩建。

这里面又包含着郭淡与权贵的斗争,权贵与内阁斗争。

同时皇帝还躲在深宫之中,打着自己的算盘。

这甚至导致,整个年节都缺乏年味,谁也没有心情过年,因为明年到底是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这在非战争时期那是很少见的,国家的统治集团,竟对于国家的未来毫不知情。

但也由此可见,明年将是巨变的一年。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年节刚过,内阁就急于回到岗位上,他们都已经是急不可待。

但其实年节还有大半个月。

他们这一回来,官员们也统统都回来了。

因为内阁还没有正式宣布该如何恢复考成法,这当然得盯着内阁,毕竟大家都还是非常忌惮申时行这老狐狸,这支持归支持,堤防之心还是不能少。

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得是,肥宅竟然也上班了,并且在武英殿召开内阁会议。

这可真是稀奇啊!

因为一般来说,肥宅至少要比大臣多休一个月。

不然怎么能叫肥宅。

“关于你们的建议,朕都仔细看过了,非常不错。”万历话锋一转,道:“但有些方面考虑得并非是非常细致。”

申时行问道:“不知陛下指的是哪方面?”

万历道:“如百姓四处藏匿,逃避税入,户籍混乱,你们就没有给出具体解决之法。”

申时行微微一愣,目前还只是加强内阁权力,都还未涉及到这方面,又见王家屏欲开口解释,赶忙抢先道:“微臣愚钝,暂时未能找出解决之法。”

万历道:“其实关于此事,上回军制改革时,就已经谈及过,那些边军将领养得家兵家奴都是一些人?不是兵户,就是匠户,为何兵户、匠户会沦为于此,就是因为之前的户籍制度对于匠户和兵户过于苛刻,这才导致出现这种现象,如今边镇已经全部废弃户籍制度,朕以为全国上下都应该效仿,废弃之前的户籍制度,所有人统一用一种户籍。”

这可真是开年大招啊!

阁臣们皆是一惊。

王家屏立刻道:“陛下,这户籍制度可是涉及到祖制......!”

不等他说完,万历便道:“名存实亡的祖制吗?”

王家屏吓得一愣。

这话能说吗?

万历道:“不要再跟朕提祖制,当年太祖定下得规矩,如今都成为你们这些大臣用来谋利的手段,太祖爱惜将士,世人皆知,可如今兵户却成为将军、权贵的家奴,地位连乞丐都不如,你们捍卫得不是祖制,而是你们的自己的利益,朕相信太祖在天之灵,定会支持朕的。”

“臣有罪。”

阁臣们立刻跪下。

万历道:“即日起,废除之前的户籍制度,全国百姓统一采用民户。”

关于废除旧户籍制,乃是他谋划已久得,最主要得目的,就是得人心,这千古一帝,自然得做一些深得民心的事。

而就利益而言,他现在都在雇人做工,你们凭什么用免费的劳动力。

真是岂有此理。

此举自然会换来工商阶级对他更大的支持。

“臣领旨。”

其实王锡爵、王家屏、许国他们都是支持废除兵户、匠户制度的,确实害人不浅,只因这是太祖定下的,他们也不敢说。

“都起来吧。”

待他们站起之后,万历又继续道:“朕在军制改革时,就曾向士兵们许诺过,绝不会再亏待他们,而往年士兵们都不得到应得的军饷,朕决不允许这种事继续发生,你们之前建议将太仆寺划入户部,由户部统一管理财政,朕也非常赞同,那就由太仆寺专门负责边镇军饷吧。”

申时行稍稍迟疑了下,便道:“陛下圣明。”

王家屏、王锡爵也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这徐梦晹就是郭淡的老丈人,他让徐梦晹负责军饷,可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确保那一份承包契约,这其实是捍卫皇帝自身利益,军饷若不控制在手里,又怎么控制军队。

申时行他们当然也不好有意见。

关键这与改革也没有冲突,万历只是要求户部下面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军饷支出,表面上也只是代表皇帝非常看重军队,财政大权还是在户部手里。

哪知这还未结束,万历又道:“这旧户籍制度废除之后,朝廷选拔将官,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朕决定兴武举,不过朕打算采用学院的方式,朕会将以前的西厂改为一所军学院,专门为国家培养将官。当然,朕也知道国库空虚,故此这钱不需要国库拨,朕会拿钱出来的。”

阁臣们心中顿时充满着郁闷。

我们没有说国库空虚,就算国库空虚,建一所学院的钱还是有得吧。

他们心里也都明白,皇帝此举是要打破将军世袭制度,从而加强对于军队的控制。

这个套路玩得可真是溜。

但他们也都没有意见,他们都知道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有可能会幺蛾子的,是暗流汹涌,在这种局势下,皇帝必然会加强对于军队的控制,这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皇帝加强对于军权得控制,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好事。

毕竟他们自己又不可能控制军权,而皇帝是支持他们的。

这也能为朝中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