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承包大明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十字路口

承包大明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十字路口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00 来源:笔趣阁

这小子可真是一个商业奇才,绕了半天,他又能从中狠赚一笔。

亏你之前还口口声声什么家国君主百姓。

说别人捍卫儒家,其实捍卫自己,你又何尝不是如此。

陈有年是真的有些不爽了,沉眉道:“郭淡,你都已经是富可敌国,还要在乎这一点钱吗?”

他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方才他非常认同郭淡所言,儒家思想是家国君主百姓,而不是儒家思想本身,故此他一直都没有做声,是默默地支持郭淡。

可说了半天,这到底还是一笔交易。

这...!

真是浪费感情。

“首先,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就好像各位追求名声,这**是无穷无尽得,这一点钱我也是非常在乎。可就事论事,如果这里面没有利益的话,试问牙行和朝廷会认真对待这事吗?”

郭淡微微一笑,道:“官员为何重视农业,因为主要税入就是农税,要不重视农业,大家就一块去喝西北风,对于农夫,对于工匠,对于商人,对于官员,皆是如此,唯有存在着利益,大家才会知道去珍惜,去认真对待,人们经常用唇亡齿寒来形容国家与百姓的关系,可这本质上讲得也是利益关系,而不是道德情操。”

陈有年皱眉沉思不语。

就事论事,任何免费的服务是注定难以长久的,偶尔一两回,那可以纯粹当做助人为乐,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也坚持不下去,关键就只有你申请人能够得利,我们帮你的人,都是免费的。

道理上就说不过去。

然而,如果不用牙行,免了这中介费,直接归朝廷管,这技术上又过不去。

因为目前的工匠就只知技术,而不懂文字,更加不懂什么法律条文,而朝廷又不懂技术,又没有信誉,而且朝廷又派不出那么多人去管这些事。

到时全国人能够申请波三条例,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朝廷根本忙不过来。

关键谁来监管朝廷?

如果官员从中徇私舞弊,后果可是非常糟糕得,人家一辈子得心血,被官员一手夺取。

基于这一点,中间要是没有一诺牙行,人家也不会相信你。

若想很好的执行波三条例,就必须要有一个中介机构代为办理,这样才能够更加效率,也能够更好的监管,到时朝廷就只需要跟一诺牙行对接。

然后利用这些技术,惠及全国。

郭淡又继续道:“其实如今将波三条例写入律法,已经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并且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和困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

申时行问道:“此话怎讲?”

郭淡笑道:“难道申首辅忘记,之前就已经有了版税,如今若是要刊登文人写得文章,可是要支付一定的金钱。然而,事实也已经证明,在版税出来之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说和文章,光这几年出来的小说,已经超过之前的一百多年,文章也比之前要多得多,那么可想而知,一旦全国普及波三条例,各行各业的技术也会出现一个井喷,但耕地变得轻松,产量变得更多,这就是最好的劝农桑。”

当初郭淡搞小说,搞版税,不仅仅是为了抬高五条枪的股价,那只是小头,他这么做就是为今后的专利打基础,先让你们文人尝到甜头,到时你就不能说这个不好。

一旁的王家屏就显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就事论事,身为文人的他们,可是非常喜欢版权这东西的,王家屏在阁臣里面,家境真不算是富裕的,明朝清廉的官,都不是很有钱,毕竟工资太低了一点,但是自从有了版权,王家屏小小赚了一点钱,因为他刊登了许多文章。

虽然文章得受众面不如小说,但有固定得阶级支持,这个固定的阶层可都是有钱人,他有消费能力。

他们自己就从中赚得不少,哪还有脸指责这东西不好。

王锡爵问道:“仅是如此就可以了吗?”

郭淡反问道:“难道大人还能做更多吗?”

王锡爵稍稍皱眉,略显尴尬地捋了捋胡须。

其实是可以做更多的,但问题就是做不了,郭淡方才就只说了一句话,差点又引发一场嘴仗,这内阁也得照顾那些大学士们感受,一下子将整个阶级观都扭转过来,那当然是不行的,拿刀去都没有用,想一口气吃口胖子,通常都会将自己噎死。

故此郭淡暂时也只能给他们提供这个建议。

但这个建议其实是非常关键的。

郭淡不是不在乎思想,而是他一直以来都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决定思想层面,光打嘴仗,是打不出任何结果的,温饱都成问题,哪来的底气去谈思想。

只要生产力得到发展,思想必然会随之改变。

波三条例其实就是专利法案。

一旦技术里面蕴含着暴利,天下聪明人就一定会去追逐的,文人也绝对会去赚这钱,没有人会嫌钱多的,其实很多科学发明,都是出自文人之手。

当天下精英就聚集于此,技术就会得到爆发。

一旦技术迅猛发展,就不需要跟他们打嘴仗,天天打脸就行了。

郭淡说完这个,他就告辞了。

要是王锡爵不找他来,他也不会去操这心的,故此他不会太去强求,你们要是不搞,那我跟肥宅单干就是了,离了谁地球照样转。

不可否认的是,若有朝廷支持,发展速度自然要快许多,不然的话,到时还得面临朝廷的压力。

申时行问道:“你们怎么看?”

王锡爵若有所思道:“我以为这波三条例不仅仅能够鼓励工商业发展,还能够很好的帮助朝廷来管理国家。”

申时行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王锡爵道:“因为这能够很好的帮助朝廷重新建立信誉,让百姓信任朝廷,目前我们面对郭淡,屡屡难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百姓更愿意相信郭淡,而非是朝廷。”

众人稍稍点头。

关于这一点他们可真是感慨良深,别说朝廷,皇帝亦是如此,上回马赛股份一事,弄得肥宅是灰头土脸,再也不想给牙行换名字,这就已经证明,百姓对于皇帝和朝廷是缺乏信任。

当然,这原因都在于朝廷,大明宝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以前大家是没有选择,如今有郭淡,谁还愿意信任朝廷。

没有信任,怎么去管理。

李三才突然道:“可是朝中不少大臣可能也会反对,毕竟这是郭淡提出来的。”

王锡爵道:“如今天下工商业者皆以郭淡马首是瞻,除非能够消灭所有的工商业者,否则的话,朝廷就必须想办法介入其中,然后由朝廷来领导他们,如此才能够削弱郭淡的影响力,但就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想到别得办法来介入其中。

而这波三条例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到我们,虽然对郭淡也有利,但现在是我们没有办法,有求于他,那就不能奢望他还能真心帮我们想办法来对付自己。”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下,道:“但是我们也无须完全依照他所言,这天下牙行可不止他一家。”

李三才忙道:“大人说得可是柳家?”

王锡爵点点头,道:“我们不能让一诺牙行控制这一切。”

李三才道:“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将波三条例全部交予柳家。”

不待王锡爵回答,申时行便道:“若无一诺牙行指引,柳家只怕也是一头雾水,关于这事,之前可没有人干过。”

李三才道:“可是柳家不见得能够竞争过一诺牙行。”

王锡爵摇摇头道:“那也不一定,你看柳家不是把土地丈量的事做的非常好么,只不过如今一诺牙行风头正劲,柳家也得避其锋芒,这几年柳家发展的也非常不错,分行是一家接着一家,只不过比起一诺牙行,那就相差甚远,可别说柳家,目前朝廷可也不如一诺牙行啊!”

凭什么说柳家,这国库的年收入也不如一诺牙行!

李三才苦叹一声。

王锡爵又道:“另外,关于人才方面,郭淡也说得非常对,这朝中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以至于朝廷无所适从,朝廷必须要吸纳一些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朝中。”

申时行问道:“你的意思是,招徐光启入朝为官?”

王锡爵点点头,道:“我在南直隶的时候,曾与徐光启见过一面,此人的确是一个人才,如果他去参加科举,也多半会中举,而他当初之所以没有参加科举,原因在于,他被郭淡说服了,他认为研究农业技术,水利技术,同样也能够报效国家。

但由此可见,此人心怀抱负,并非是贪图名利。正好如今工部式微,我建议将工部一分为二,一部分还是管理国家工程,而另一部分专门研究农业水利技术,同时将波三条例也交予工部,以此来振兴工部。”

申时行目光一扫,道:“诸位认为如何?”

王家屏他们相觑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他们最近也一直都在思考国家的未来,因为他们早已经察觉到,一场变革可能就要来临,大明如今是身处在十字路口上,而且这社会的变化,也让他们意识到这技术是变得越发重要。

如果朝廷未来若无法这方面施加影响力,可能朝廷将会离百姓越来越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