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承包大明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规范化

承包大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 规范化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00 来源:笔趣阁

勾心斗角,阴谋阳谋,基本上就是明朝官场的主旋律,绝大多数官员,都在寻思着如何弄死郭淡,这都成为他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就没有谁说想办法努力去经营州府,赶超卫辉府。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消极得现象,也是明朝走向灭亡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如今的卫辉府就如同明朝唯一冉冉上升得新星,在这里没有人去想着勾心斗角,他们都在努力的生活,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在官场努力的人,是不招人待见的,在这里的话,只要你努力,你就有机会,你要不努力,你就什么都没有。

天还是蒙蒙亮时,整个卫辉府就已经是热闹非凡,大街上也是人来人往。

郭淡也不例外,早早就出得潞王府,只见门口有着一个卖包子小摊位,周边围着不少人,生意非常不错。

“周员外,帮我也来一份。”

郭淡走了过去,招手喊道。

正在摊位前买包子的周丰回头一看,便又朝着那卖包子的大娘道:“再多来三个。”

“好的。”

这时,边上一个年轻人笑道:“郭淡,我最近见了几回,就没有见你讨过钱买包子。”

其余人也都看向郭淡。

郭淡笑道:“不错,这就是我承包卫辉府的好处。”

那年轻人道:“你这也忒寒酸了。”

周边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周丰拿过包子来,递给郭淡一份,二人离开了摊位。

“我说贤侄,你脾气也忒好了,他们这么说,你一点也不生气。”周丰都有些替郭淡打抱不平。

“他们也只是开开玩笑,生活如此艰辛,能够笑一笑,是非常难得的。”郭淡摇摇头,又问道:“不过我没有想到员外也会来这里买包子。”

周丰啧了一声:“你可别小看这腌菜包子,你知道这顾大娘一家卖包子,每个月能够挣多少吗?”

“多少?”

“至少二十两。”

“这么多。”

“是呀!”

周丰道:“买包子挣这么多钱,我还真是没有见过。”

郭淡打量了下周丰,道:“我说员外,你不会是想收购人家的包子摊吧?”

周丰直摇头道:“她要是卖肉包子,我可能会考虑一下,但这腌菜包子可不适合在我金玉楼***较适合曹达。呵呵。”

这都不忘损一下曹达。郭淡笑着摇摇头。

但是如这种摊位,其实在卫辉府已经变得很常见,因为商人聚集在这里,只要自己的手艺过硬,生意一定非常好,也不会有人会敲诈勒索他们。

如果这是奇迹得话,那么卫辉府每天都在发生奇迹。

周丰又问道:“贤侄,你这么早上哪去?”

郭淡道:“还能去哪,还不就去城墙那边看看。”

周丰纳闷道:“说到这城墙,不是说了拆了么,怎么又改成修楼梯?”

郭淡叹道:“我也想拆,但是我问过童千户,他的建议就是不拆,我也不太敢乱来,待我回去之后,跟陛下好好商量一下,再做打算,暂时就先将就一下吧。”

这说曹操,曹操到。

“郭校尉。”

忽见童笠走了过来。

“童千户早啊。”

郭淡停下脚步。

“早。”

童笠又瞟了眼一旁的周丰。

周丰非常识趣,“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他拱手一礼,然后便走开了。

童笠道:“小五那边刚刚来信,开封府和彰德府的边界上出现一些走私粮食、青菜、水果的商人。”

郭淡皱了下眉头,问道:“是谁在走私?”

童笠道:“周丰、陈南北、曹达他们可都有参与。”

“是他们倒是不奇怪。”郭淡问道:“我想问的是,那边不是都封路了吗?这粮食是怎么过来的?”

童笠道:“你肯定想不到,这走私的跟封路的其实是同一批人,都是周边县城的大地主。”

郭淡惊讶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童笠道:“还不都是为了钱。”

这佃农跑,商人跑,如今就连那些嚷嚷着最凶的地主,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就在边上,又拥有不少的田地和菜园,他们也吃不完,周丰他们收购粮食的价钱已经要高于当地,这要能换成银子那多爽,他们现在已经是破罐破摔,反正也拦不住,就还不如赚点钱,弥补一下自己的损失。

但是为了面子,他们并没有解除封路,于是乎,他们就开始走私粮食和青菜、水果。

得知缘由之后,郭淡笑道:“搞笑他们是认真的。”

童笠问道:“那我们拦不拦?”

“不拦。”

郭淡摇摇头道:“如今卫辉府的人口增加了五万多,就算是仇人,只要他愿意运送粮食过来,我也不会跟他们赌气的,况且,这也能够恶心那些官员,他们知道之后,非得气死不可。”

童笠皱眉道:“我觉得没有必要做得太绝,毕竟这抬头不见低头见。”

郭淡苦笑道:“这可真是冤枉,是他们正儿八经的对付我,我不过是利用闲暇之余,去恶心他们一下,我如今最恨得是那城墙,真的快要折磨死我了。”

聊着聊着,二人来到城门外,只见大门得城墙边上有着不少人在修建石阶。

郭淡可真的是恨死这城墙了,如果权力都在他手里,他就真的派人偷偷给挖了,让它自然倒塌,但他可不敢这么做,但是现在又被逼的没有办法,又来这么多商人,堵得要命。

郭淡只能想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从外面修建几道非常宽敞得楼梯上去。

今后四道大门就只过车,壮年就走楼梯,老儒妇幼就从边上的那小门进。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人口增加快,尤其是在府城,以目前的卫生、医疗条件,是很难负担这么多人口的。

故此郭淡又颁布《城市住宅规定》,他颁布的告示,都不能称作是法案,因为他没有这权力,故此也不具有强制性。

告示上,只是告诉大家,允许城内住宅改为商铺或者作坊,但是商铺不能改成住宅,这无疑就是鼓励百姓尽量都不要住在城内,最好是一个都不要。

郭淡的设想就是将城内变成一个超级大商场,以流动人口为主,而不是以定居为主,百姓全部都搬到城外居住,分散一点,减轻城内的压力。

为此,他还在城边上投资建造民屋,以及不惜拿出经典的“房贷”政策。

幸亏就只有他一个穿越者,要是多来几个的话,听到这“房贷”,估计都会拿着菜刀追他九条街,md,我都穿越明朝,还是逃不过这房贷。

但是他这个房贷不但没有利息,而且都是成本价交易,钱都不赚你们的,真是大大得良心。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到这放贷,只有那些愿意将城内住宅租给商人当店面的百姓,才拥有这个房贷条件,他们将住宅租给商人的租金,足够偿还这房贷。

同时,郭淡免除这方面的契税,只要你愿意卖出去或者租出去,你连契税都不用缴,钱都是你的。

当然,这红枣得加上大棒才更加有效,故此,郭淡又将市税的范围扩大至全城,就是但凡是住在城内的人,都必须缴纳市税,只不过比商人交的要低不少。

但是问题是,城外居住得百姓,都不用缴纳这市税。

不但如此,他还将出资在城外规划得住宅基地边上,建造杂书馆,可真是想尽一切办法,诱惑百姓搬出去。

巧合的是,商人也出资在城外建造技能培训基地。

而且这培训是完全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学,是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愿意学,就可以来。

这跟郭淡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可不会花钱搞这些,都是商人联合起来建的。

倒不是说商人变善良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都是因为卫辉府严重缺乏普通工匠,大多数男人都只会种田,没有什么手艺,真的就还不如妇女手巧,妇女现在都很吃香,男人的处境就有些尴尬,有些赚得就还不如妇女多。

但毕竟是男权社会,可不可能让男人这么窝囊。

商人们就算了一笔账,先招来作坊,一边工作一边学,就还不如先让他们去培训,然后再招来工作。

因为招来工作,那就得给工薪和交税,但是这个人又不可能马上创造出价值来。

这就是为什么培训都是免费的,也没有特定得人选,是个人就可以去学习,都是为了避开这税收,如果是特定的人,那么首先就要签订契约,一旦签了雇佣契约那就得缴税。

你们自己要去学,那当然就不管商人的事。

当然,这培训成本也是非常低的,他们连房屋都不肯建,都是选择搭建草棚,有些就直接露天,草棚的钱都不愿意出,就是派了一两个老师傅在这驻守,放了一些工具在那里,有人来学,就教他们如何操作。

杂书馆连个影子都没有,培训基地就已经运营起来,其实就一天的功夫。

这倒是深得百姓的拥护,百姓们当然想赚更多的钱,很多人都是干着劳力活,空闲之时就去学习,那里面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鬼都有。

如今卫辉府可是来了不少商人,潞王府都已经被瓜分,自己建造作坊,耗时太长,成本过高,他们迫切得需要店面和作坊,当然是非常拥护这《城内住宅规定》。

百姓也不傻,租出去还有得赚,那边新住宅又便宜,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就在城边上,住在城内,又破又旧,还得交市税,故此这规定颁布之后,城内立刻诞生大量的房屋租约。

然而,这事才刚刚开始,辰辰又带着人跑去潞王府贴告示。

周丰他们又闻讯赶来,没有办法,在卫辉府,要不懂规矩,可能就要被罚款的,这个个是一脸怨气。

“辰辰,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隔三差五贴一次告示,不嫌累得慌么。”

曹达抱怨道。

辰辰还未开口,忽听后面有人道:“当然是因为想妻子了。”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郭淡走了过来,又听他言道:“我可没有各位潇洒,动不动就去温泉阁,我得赶紧把事忙完,然后回京师去。”

“哎呦!”

周丰立刻道:“贤侄,这事可不能急,可别弄出大乱子。”

郭淡没好气道:“我特么一点权力都没有,能搞出什么大乱子,你看我干得都是些什么事,修个梯子,建个杂书馆,干得最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就是建造民屋。”

“那这又是.....?”

“就是给卫辉府境内的道路命名。”

“道路命名?”

周丰回头看去,那告示已经贴好,只见上面是一幅地图,边上有些数字。

“这哪有命名?”

曹达瞅了半天,没有瞅到一个名字。

郭淡啧了一声:“写得这么清楚,你就看不见吗?一号道,二号道,三号道,四号道,这不就是名字吗?”

在场所有人都回过头来,呆呆的看着郭淡。

郭淡道:“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

一个刚好路过得诉讼师道:“你这是什么名字,这些道路本来都是有名字的,你这改得多难听,我看还不如不改。”

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这改得真是不堪入目啊!

郭淡道:“你认字你了不起,我们商人又没文化,竖个标识上去,也没人认识,这样又好认又好记,各位说是不是?”

周丰他们真是哭笑不得,大哥,我们虽没文化,但字还是认识的。

那诉讼师一挥袖袍,道:“懒得与你争。”便是气冲冲得离开了。

没文化真可怕。

“你懂个屁!”

郭淡哼了一声。

别看他干得尽是**大的事,但作用可是不小,在小农经济下,大家都不出门,那当然什么都无所谓,可如今人人都得出门,很多东西都得规范化。

只有规范化,才能够让人们从容得面对这快节奏的生活,不要什么事都得动脑子去想,就是要形成一种习惯,有规范才有习惯。

这道路是必须得竖立标识的,但是如今识字的人又不多,要命的是,这古代起名又特别文雅,有些字郭淡都不见得认识,真的是一点也不照顾文盲的感受,不过之前文盲一般也很少出门,都是精英在外面溜达。

郭淡只能将这道路重新命名,单数多半都是南北向的,双数多半都是东西向,去往码头的道路都是两竖,一个圈就是代表去府城的。

城内也没有放过,不过也是什么一号街,二号街,而且商铺都必须挂上门牌号,一号街东边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街一,然后以此类推。

但是这门牌号,都是自己去搞,你是挂也好,在墙上画也好,都随便商人自己决定,郭淡就要求两点,写在显眼得地方,写得清楚一点。

郭淡成天就干这种别人看来非常琐碎的事,至于法院、诉讼院那边提出再建立一些院,处理一些专门事务,他都当做没有听见。

人口增加这么多,但还是法院、诉讼院、纠察院,外加一个专门交税的税务院,就再也没有了。

他只不过是根据人口的增长,事务的增长,合理的增加了一些些开支,让他们多招几个人。

他就是希望保持这种精简的管理模式,不愿意用税收去养着太多人,更加不愿意成立太多的部门,弄太多的规矩,毕竟商人追求的还是自由。

他希望见到的是,就跟那写门牌号一样,他只是下个告示,你们就自己去搞定,交税也自己主动去算,去缴,大家都是成年人,老是派人去催着交税,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如今还没有到交税的时候,目前的交得都是契税,这个大家都还比较自觉,但这是没有办法,不缴的话,法院都不受理,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缺乏信任,但必须是在不涉及到钱的问题上。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卫辉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钱庄,但是这些事需要回京跟万历商量。

将这些事都规划好,他就打算回京师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