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承包大明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另起炉灶

承包大明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另起炉灶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00 来源:笔趣阁

仁政治国,是纯粹从道德得角度去考虑的,这低税政策是值得后人赞颂的,所以要坚持低税。

但是道德是道德,道德不是实际,道德也不是技术,从国家经济的角度来说,低税不见得是好事,增税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中央财政还是需要控制适量的财富,用来统一调配,这是对国家有利的,政府要是没钱,那是什么也干不了。

这就是明王朝的根本问题所在,一味的用道德治国,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等到实在没钱了,还是要去横征暴敛,搞笑他们是认真的,在道德束缚下,明王朝失去了长远规划。

明朝就是穷死的。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李贵见万历变得越发激动,赶忙出声劝阻。

“朕没有生气,朕只是......!”

说到这里,万历无奈叹了口气,又坐了下去,突然瞟了郭淡一眼,道:“行了,行了,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到底想到什么办法,你尽管说就是了,这里也没有外人。”

郭淡愣了下,知道万历误会了,赶忙解释道:“陛下,卑职是真的没有办法。”

万历这回可真是生气了,道:“你没有办法,你写个‘穷’字来气朕。”

他太了解郭淡,突然搞这么一出,肯定是有目的,这叫做欲扬先抑,无非就是装逼,只要能赚钱,你爱怎么装都行。

郭淡讪讪一笑,道:“陛下明鉴,卑职只是想告诉陛下,这问题分析出来,但是又无法解决,是非常尴尬的,到时卑职不管怎么分析,既对朝廷无益,又会得罪不少人,可真是吃力不讨好,故此卑职恳请陛下取消户部与牙行的合作。”

他就随便翻了翻,都看出不少问题来,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他能够去解决的,因为很多问题,都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制度、传统和阶级方面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当初不愿意去户部任职,他即便是户部尚书,他也做不了什么。

万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打的是这主意,道:“是吗?那你倒是给朕分析分析,朕倒要看看会得罪谁。”

郭淡眼眸一转,道:“回禀陛下,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内府每年所得银两太少,根本不符合陛下您的地位。”

万历直点头道:“这倒真是个问题。”

这真是一语中的,我身为皇帝,我特么太穷了一点。

郭淡话锋一转道:“但是内府所得银两占国库总收入比例又非常高。”

万历神色一变,沉眉不悦的看着郭淡,道:“你此话是何意?”

郭淡道:“回禀陛下,卑职的意思,就是这都是因税收太低,从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陛下平日里是吃着土,不,吃着苦,却还要被人非议。”

这是如今财政一个非常典型的矛盾,国库收入本就不多,但是万历也没有要收敛的意思,他的花费是非常惊人得。

在税收基础不增多的话,怎么玩也满不足不了的。

万历问道:“你就打算在大殿上分析这些?”

郭淡忙道:“卑职不敢,但即便卑职不说,那些大臣们也能够看到,除非卑职省去这些,但是户部对此也是知道的,这是瞒不住得。”

这一旦画出来,那可就是非常显眼。

这天下乌鸦一般黑,财务报表一出,就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兴许连万历都得罪了。

要知道关于内府得消耗,一直被大臣诟病,言官经常为此跟万历争得是面赤耳红,这可不能画出来。

万历终于明白郭淡的苦心,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沉吟少许,道:“这样吧,你每年做一份财物报表专门跟朕看,除朕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看。”

“卑职遵命。”

郭淡行得一礼,心里却是感慨道,论脸皮,我墙都不扶,我就扶你万历。

万历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要震慑群臣,在钱方面,你们都别跟我耍花招,我现在可是有郭淡这个算账天才在这里,我虽然不公布他的分析结果,但我心里可清楚的很,可同时又不让大臣盯着自己。

可见万历虽有励精图治之心,但又不想委屈了自己,你皇帝都不以身作则,这个就非常困难。

但是话说回来,在万历看来,你们的生活过得如此奢华,朕凭什么要委屈自己,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错。

基于由奢入俭难,这个结是解不开的。

可说着说着,万历又是愁容满面道:“明知这财政有问题,却又无法去解决,这可如何是好啊!”

他又不想委屈自己,可又想做出一些丰功伟绩来。

郭淡偷偷瞟了眼万历,小心翼翼道:“陛下,虽然卑职无法帮助陛下解决财政上面的问题,但是卑职可以帮陛下赚钱。”

万历瞟了眼郭淡,道:“朕知道你能赚钱,但是你再能赚,又能赚多少,难不成还能比国库税入要多么?”

郭淡沉默不语。

什么意思?万历突然打起精神来,坐直身体,盯着郭淡道:“你还真能赚得比国库税入要多?”

郭淡讪讪道:“陛下,卑职前面就说过,财政收入恁地少,以陛下你的身份和地位,想要超过国库的实际收入,也...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李贵得拂尘又掉了。

这是人该说得话吗?

万历哆嗦着嘴皮子道:“你...你此话当真?”

郭淡道:“卑职怎敢欺瞒陛下,目前我大明所得银两,皆是来自海外,那么只要陛下垄断对海外贸易,超过国家财政收入,那绝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是在唐朝、宋朝,郭淡绝不敢打这句狗屁,那是不可能的,但这是明朝中后期,身处在大航海时代,三百万两的国库收入,就还真不算很多。

万历稍稍点头。

郭淡又道:“陛下,自卑职承包卫辉府以来,对于很多事都颇有感触,觉得陛下您太不容易了,很多人嘴上说得好,但根本就靠不住,他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不顾陛下,不顾百姓,陛下若想励精图治,只能靠自己去挣钱。”

这话其实很敏感,但也是公开得秘密,这税才这么一点,傻缺也知道这钱都在谁手里。

“说得对。”

万历坚定地点点头道:“朕只能靠自己去挣钱。”

他基本上都没有怎么犹豫,因为这个想法早已经在他脑海中形成,其实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干的,他完全靠自己的权力去敛财,只不过当时靠得是太监,而如今换成郭淡。

万历又向郭淡道:“你之前提到让潞王去天津就藩,朕考虑过后,觉得这是可行的,但问题是,怎么能够令大臣们都答应,这改地就藩可不是简单的事啊。”

郭淡胸有成竹道:“首先第一步,把潞王放出来。”

......

而就在此时,王家屏、宋纁终于从卫辉府回来了。

东阁。

“怎么样?”

申时行立刻问道。

王家屏真不知是喜是忧,将卫辉府交税的情况,原原本本得告知申时行,以及其他阁臣。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尴尬。

过得好半响,申时行才道:“也就是说郭淡能够如约将税交齐?”

王家屏看向宋纁。

宋纁立刻道:“恐怕不止。”

申时行问道:“此话怎讲?”

宋纁道:“从郭淡承包卫辉府到如今,大概在半年左右,那么根据契约而言,郭淡每年要缴纳给朝廷的是十八万两,留给当地五万两,以半年来算,郭淡在明年年初需要缴纳给朝廷九万两左右,留给当地两万五千两。

但是根据卫辉府的税收制度来看,今年每人需要缴税六钱,而目前卫辉府的成年人口大概在三十万左右,中间有五六万人是后来去的,他们缴的税要少一些,可即便以每人五钱来计算,都有十五万两之多,这里就多出近四万两。

那边还有契税、市税,以及当地煤铁所得,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卫辉府近半年的总税入大概在十六万左右,扣除一些花费,郭淡至少至少都能够从中赚得五万两。”

“赚这么多?”

余有丁听着都傻了。

他们之前估算,一年能够赚一万两,就已经很不得了,可郭淡半年赚就几万两,这真是太黑了一点,马赛可都没有这么狠。

王锡爵道:“这不大可能吧。”

宋纁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以为肯定比这还要多,因为还有很多收入,我们是无从得知的,如那契税所得,郭淡就并未公开。”

“.....!”

申时行问道:“为什么他能够赚这么多?”

宋纁道:“首先,卫辉府支出非常低,纠察院、法院、诉讼院加在一起,每年的支出都还不到四千两。”

“不到四千两?”

许国睁大眼睛,道:“这不可能,我去卫辉府,这三院加在一起,人数可也不算少,那边还有军费支出。”

宋纁道:“这人数真不多,目前卫辉府就职人员大概只有以前的一成左右,”

余有丁震惊道:“一成左右?这怎么可能?”

宋纁点点头道:“这是真的,如当地的漕运和驿站、官牧就全部取消了,郭淡甚至都没有安排人收税,而且郭淡就只发工薪,工薪不高还不说,而且还没有给他们配衙役、女婢、轿夫、马夫,等等,诉讼院和纠察院都是年轻人,他们不需要这些,那些法绅又都是当地的乡绅,他们自己就很有钱,他们在法院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名望。

至于当地的军队,郭淡是将一部分编入纠察院,同时又将官府控制所有土地全部租出去,甚至包括宅院、驿站,等等,郭淡是连一间房屋都没有留给自己,他去那里都是住旅店,而这些所得租钱,用于军费,同时士兵还要负责兴修河道水利,这里他们又会得到额外得收入,郭淡根本就不需要用税收去养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