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承包大明 > 第六百六十四章 没钱治病,那就别治

承包大明 第六百六十四章 没钱治病,那就别治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00 来源:笔趣阁

在此之前,万历也曾渴望过与国库做一定的切割,他将自己贪婪的目光集中在渐渐崛起的商税上面。

但他兀自被郭淡的这一番言论给震撼住了。

因为他的计划,只是追求财政自由,避免被那些大臣的掣肘,这只是皇帝个人的策略,与国家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皇帝的工资,也是收上来的,只不过以前是官员都收上来,然后分给皇帝,如今是皇帝自己派人去收。

而郭淡提出的建议,是涉及到皇帝与国家的一种颠覆性的策略。

从古至今,所有的政治家几乎都在追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土地兼并,更是困扰着每一个朝代。

关于这些问题也都是所有政治家非常热衷讨论的。

那张居正改革其实也涉及到土地兼并得问题。

而传统的思维,都是“治”。

有病不治,那不是在等死么?

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

而郭淡的建议,就是“弃”。

不要去管。

有病也不要去治。

这绝对是颠覆性的。

从来从来没有人这么想过,以往大家都是想着各种办法,去缓解和扼制土地兼并,唐朝是均田制,宋朝是方田均税法,明朝是一条鞭法。

郭淡是,将就着过。

这......!

这真是引起万历极大的兴趣啊。

因为万历以前就想过,要是不去处理这些问题,那该多好,那我得多轻松,天天跟他们议论这些问题,搞得我肥宅都有些未老先衰了。

但问题是“士”与“农”乃是国家的根本,你不管?

你是在搞笑吗?

万历便道:“就算朕鼓励工商业发展,但也不能放任士农不管,这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郭淡反问道:“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去管?”

万历愣过了下,稍有不满道:“朕若知道,就不需要找你过来解闷了。”

郭淡沉吟少许,道:“陛下,关于这治国之道,卑职可真的是一窍不通,卑职只知道算账,分析其中利益得失。从之前的辽东军备问题和关税问题来看。

如果陛下要着手解决士与农这两个大问题,那么所造成得内耗损失,可能是整个国家都负担不起的,但若陛下放任不管,任由这些问题慢慢侵蚀,那么所损耗朝廷的资源,可能不及去治理的万分之一。

在这情况下,勉强去治理,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啊!”

他就是数据分析员出身,故此看什么问题,都是从利益得失的角度来看。

这么多事,让他也明白,有些事你就是没法动,要动的话,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是大明王朝都难以负担的。

如今的关税是真的不多,但结果都闹得满城风雨,对面的反抗也是非常凶猛,好在这是郭淡的优势项目上竞争,而且是早就计划好的,且有内阁和太后得支持,但是士与农都不是他的优势,也不可能得到内阁与太后的支持,那这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资本家的思维就是申请公司破产,另外再建一个公司就是,因为救这一个公司,可能能够建造十个公司。

万历心里也非常认同郭淡的这种想法,因为他比郭淡更加清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但问题是你不能不管,便道:“可是这放任不管与坐以待毙有何区别?”

郭淡道:“陛下,目前这些问题之所以非常严重,那是因为士农这艘大船上承载着我大明江山,故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如果工商这船渐渐变大,足以承载着我大明江山,到时那些问题就只不过是皮外伤,随便擦掉药就行了。”

他这么一说,万历是恍然大悟。

整个江山压在这艘大船上面,哪怕船板腐烂,你也不敢轻易乱拆,万一没有拆好,那可就沉入海底,如果先将大明江山放到另一艘船去。

那么这些问题就变成小问题,怎么拆都不怕,沉了也就沉了呗。

万历颇感兴趣地问道:“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做?”

郭淡摇摇头道:“卑职不知道。”

万历皱眉道:“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说什么?”

你是在调戏朕吗?

郭淡讪讪道:“卑职只知道与其花大力气去处理那些问题,就不如集中精力发展工商业。”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其实就一个目的,就是不希望万历去处理土地兼并和科举的问题,方才他说那些问题,只是为了保护寺院教育,他可不希望万历又去改革土地,因为这肯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内耗,他从明朝的财政情况来看,明朝内耗造成的损失,其实是要高于对外用兵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不去内耗,那就是最好的治理。

关键内耗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只会越弄越糟糕!

万历稍稍点头。

虽然郭淡并没有给万历提出具体的计划,但是郭淡的这番建议,非常符合他现在内心所需,他是真不想管那些问题,想着就觉得头疼,不过之前他有些振作,那么既然要励精图治,这些问题就肯定是要管的。

但现在发现,好像这不管也能够励精图治。

那就不管吧。

万历顿时觉得浑身轻松不少,脸上的愁容消失不见,还露出了微笑,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道:“对了!朕今日叫你一块过来,主要就是朕希望在这里,将河务之事定下来,如何治理河务,朕会交由工部尚书,但是这钱的话,由你来掌管,而且,你可得记住,你是向朕保证过,关税不但可以负担得起河务治理,还能够为朕赚钱。”

“陛下请放心,卑职一定不辱使命。”

郭淡先是抱拳一礼,旋即又道:“陛下,关于河务治理,一定需要许多工人,卑职建议尽量招纳各地灾民来治理河务,如此一来,既可以防止灾民闹事,又可以节省成本,毕竟灾民可不会要求太高。”

“这主意倒是不错。”

万历点点头,道:“到时你再与工部尚书详谈吧。”

他对郭淡虽然信任,但他还是保持他与郭淡的合作方式,郭淡只管赚钱,不让他涉及到任何权力。

“卑职遵命!”

郭淡拱手一礼,突然道:“陛下,正好卑职也有一事要向陛下请示。”

“什么事?”万历问道。

郭淡道:“在我大明出口的货物当中,其中瓷器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据卑职所知,景德镇控制这大量的瓷器生产,但是光凭景德镇这一地生产瓷器,是难以为陛下赚取更多的银两,故此我们必须要扩大瓷器的生产地,这样才有足够的瓷器出口。”

万历稍稍点头,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郭淡道:“卑职希望陛下能够下旨,严格控制住官窑瓷器,然后卑职再出高价垄断景德镇民窑生产瓷器,从而令短时日内,市场上缺乏瓷器,如此便能够促使各地更多的商人生产瓷器。”

万历道:“既然瓷器能够换得银两,那为什么要别人来生产瓷器,你也可以代朕去生产瓷器,而且咱们自己干,也能够防止技术外露。”

“......!”

郭淡双目一睁,心想,哇...肥宅竟然能够想到这一点,你不去领导工商业,可真是浪费人才啊!

万历想了想,突然问道:“瓷器真的能够换得许多银子么?”

郭淡木讷地点点头。

万历眨了眨眼道:“那何不将官窑的瓷器也都拿去换银子,如今朕主要缺银子,不缺瓷器。这样吧,朕将官窑都交予你来管理。”

郭淡都懵了,颤声道:“陛...陛下,这样能行吗?”

万历道:“为何不行,官窑烧制得瓷器,本就是进贡皇宫得,朕怎么处理,谁人也管不着,如今宫里也有不少瓷器,你就都拿去卖了换银子。”

“......!”

郭淡头回感觉到与皇帝合作做买卖是这么得爽。

因为据他了解,景德镇最大五十八个瓷窑,全都是官窑,万历这么一搞,等于不要花太多钱,就能够垄断国内的瓷器。

这可真是太爽了。

谈到银子,万历兴趣也上来了,开始就海外计划,与郭淡详谈起来。

而在他们后面那辆马车内,王锡爵与申时行却还在谈论郭淡方才提出的那些问题。

“申首辅,虽郭淡有巧辨之嫌,但他说得问题,却是一针见血啊!”

王锡爵面色凝重道。

申时行稍稍点头,叹道:“但是这些问题可都不好解决,这秀才、举人虽多,可是朝廷若一味的封他们做官,那只会造成冗官得现象,于国无益啊!

可若削减生员,又肯定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这的确是一个两难得问题。”

王锡爵道:“我倒是觉得郭淡的想法不错,将读书人引入其它地方,让他们有事可做,这又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申时行苦笑道:“说来容易,可做起来要难于上青天啊!倘若你真的这么做,那么首先反对的就是读书人啊!”

“这倒也是。”

王锡爵无奈地点点头。

读书人就不可能愿意干别的事,因为读书人是非常骄傲的,看不起其它阶级的人,同时他们也受人敬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读书人的地位,士林是不可能愿意与工商阶级同流合污。

但连这事都解决不了,土地兼并就谈都别谈。

这都已经成为死结。

两辆马车的氛围,也充分说明,为什们万历与他们怎么都谈不到一块去,最终宁可宅在宫里,也不跟他们照面,就是因为万历年轻,富有活力,什么都敢干,他一句话就能够将官窑都交给郭淡,而申时行他们总是思前想后,顾左顾右,谈什么事都非常沉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