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修仙游戏满级后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山水楼之局(下)

修仙游戏满级后 第四百四十六章 山水楼之局(下)

作者:文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06 来源:笔趣阁

“小五公子,小五公子!”

穿着青色布衣的书童抱着一捧纸,在廊道里奔跑。

下着雨,但并不大,而且很稀疏。因为天上树冠的缘故,即便时瓢泼大雨,落到树冠之地的也没多少,几乎用不着打伞,这无疑是对制伞行当的巨大打击。

蓝衣书生推开窗,弹出头脑,望着书童问,“纸到了?”

“嗯,比以往的便宜呢。”书童看上去很开心,能够买到便宜的纸。

“便宜?”蓝衣书生略作思索又问,“现在不是在打仗吗,纸怎么还会便宜。”

书童呵呵一笑,“可能是之前涨价一下子涨太高了,被众人指责抨击了,就又降下来了。”他抱着纸进了书生房间,“而且啊,我发现,今天的纸质地特别好,比以往好上不少,厚实但不扎手,光滑但不易碎。”

蓝衣书生从书童那儿取来一张纸,摩挲了一阵,发现的确如书童所说,质地好上不少。

“这种品质的纸还便宜了?”他不由得想书童是不是骗他。

书童认真说,“小五公子,我保证,绝对不假。”

蓝衣书生没有多去怀疑什么,那显得无理取闹了,他还有自己的功课要完成了。

“今天先生去哪儿了?没见到。”

“赵先生啊,说是去见朋友了。”

“又是他那个每隔一个月就会定期出现的朋友吗?”蓝衣书生手持小毫,在纸上点点。

书童在一旁研磨,“我也不清楚。”

“多半就是了。也不知道先生有多看中他那位朋友,月月都赴约。我还没见过呢,真想见识一下。”书生一边翻着书,一边写着字,“没回先生见朋友回来后不久,就有精彩的文章问世,看样子,他那位朋友给他带来了不少灵感。”

书童点头说是。

不多久? 一张纸写满了? 他正欲放到一边,然后取新纸来,忽然? 一种晃荡的感觉从纸上传来。他下意识抖了抖? 然后? 纸脱落分离成两张。

“这?”书生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不免有些疑惑。“这纸是怎么回事?”

他伸手拿起脱落出来的那张纸? 扫眼一看? 顿时大惊? 骇然起身? “怎么回事!”

“怎么了,小五公子?”研墨的书童跑过来。

“那纸!”

书童看去,只见那脱落出来的纸上,赫然写着几个灿金大字——“大周兴? 叠云亡”!

六个字,笔锋锐利,搭配上其灿金色? 给人一种十分威严震慑的感觉。

蓝衣书生有些发抖? 无他? 便是这六个字透露出来的内容。他很清楚,西北方交战以来,叠云国内严肃纪律,严打唱衰战况之风,违反命令,轻者杖打一百? 重者绞死。

“小丘文!这是怎么回事!”书生咬牙问道。

书童面色煞白,“小五公子,这些纸都是在纸坊里买的,有很多人买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书生大口呼吸,“是有人要害我吗?”

“小五公子,当务之急事赶快把这处理了吧。”

书生反应过来,他随意又取来一张纸,然后写了几个字后,抖动起来,很轻松又抖出来一张,同样的写着那六个字。他不再多想,“点火,把这些纸全烧了,不能让人看到。”

这要是被举报了,就是怎么也摆弄不清楚的。

书童扯开步子往外跑去,很快端过来一个火盆,“小五公子!”

书生手有些发抖。他连忙把这些纸全部扔进火盆之中,看着火焰涌起,纸灰拂动,他紧张害怕的情绪慢慢恢复。

却不待他长呼一口气,火盆里的火陡然熄灭。他愣了一下看去,顿时惊骇得大叫,“见鬼了!”

“此为神昭”四个灿金大字,更加锋利,气势更加磅礴,隐约还有金光泛动。就摆在火盆里。喑哑的暗火滚动之声,听在书生耳中是一种极大的嘲讽,似在同他说,“这是神昭,你就算烧了也没用!”

“火!火!”书生额头涌出密集的细汗。

书童从愣神中回神来,“哦哦!”,他又在火盆里点了一把火。纸张迅速燃烧起来。

书生紧张地盯着纸张燃烧,亲眼看着所有的纸全部变成灰,没有任何残余留下时,他才勉强放松下来,颤颤巍巍地坐在椅子上。他惊声问,“周围没其他人吧。”

“没有,没有。”

“小丘文,我告诉你,今天的事一定要保密,说出去后,你我都得掉脑袋。”

“是,是!”书童连连回应。

“你之前说,还有很多人都买了这种纸,对吧?”

“对。”

“你出去打听一下,看看别人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是!”书童接下命令,立马跑了出去。

书生瘫躺在椅子上。

他并没有做出多大动作,但偏偏觉得很累很累,就像是狂奔了半个时辰一样。

大周兴……叠云亡……此为神昭……

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是有人故意而为之想要陷害人,还是真的是“神昭”?

书生不敢去想这些,又一次看了看火盆,发现没有遗留什么后,才呼出口气。

一个时辰后,书童带回来消息。

他说,全城!所有用过这种纸的人,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如果说只是个例,那么会去想是不是仇人想要陷害,故意这么搞人。但所有用这种纸的人全部都遇到了这种情况,那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了。

当这些人从别人那里得到回应后,他们很快建立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这件事不管是为什么,肯定跟自己没关系。因为率先遭遇此事的都是一些文人,而自古以来,文人最会传播与修饰,他们是掌控舆论的第一阶层。随后,这件事被一些人以文章、诗词的形式,添以笔墨,绘声绘色的讲诉出来,被寻常老百姓知道后,就变得玄乎起来了。

“大周兴,叠云亡。此为神昭”这几个字很快传遍一座又一座城。

三人成虎。

这种本就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言最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远远脱离本身,变成众人所理想的那样。

知道战争的人,大多不看好叠云国能够胜利,当下又被这样神奇的事情肯定了后,那些碍于朝廷压力不敢明目张胆表态的人一下子有了胆量。这样的人很多,而越多的人持有同一种观点并相互得到回应后,“法不责众”就成了点燃他们的最后一把火。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特殊的纸投放到叠云全国,而也只用了三天,“大周兴,叠云亡”传遍全国,甚至传到了周围的国家。叠云国官方甚至还没来得及去追溯源头,查清缘由。

这件事,很快就被李明廷知道了。这天,据一众宫女说,陛下的怒声几乎要将御书房上面的瓦片震掉。

叠云国行动也很迅速,事发之后的第四天,所有的纸厂全部关闭,相关负责人全部被控制起来。在李明廷的亲自清查下,他很容易就知道,有人提出了高于市场三倍的约定价,加以各种威逼利诱,硬是迅速控制了各大纸厂,超大批量生产这种特殊纸,而且经过特殊渠道,直接供应到每座城池的所有纸坊,越过了中间的审查部门,再一细查,毫无意外,这些审查部门都收到了不少的贿赂。

这是一场有备而来的阴谋。

李明廷雷厉风行,将一干涉事官员全部革职关押,派出人专门负责回收与辟谣。

但,他这段时间压力过大,着急了。他这样没有任何掩饰的行为,很快就被解读为“刻意掩盖”。并且,有人暗中散布,“叠云国被人揭了遮羞布,着急了”这样的言论,再有“叠云国已经败北,不久后,大周龙甲军将举兵南下”、“叠云国已有五座城池被占领”等等很多谣言传出来。

缺乏第一情报的普通老百姓,被这些谣言影响得团团转。

一时之间,百姓情绪从特殊纸的惊奇逐渐转变为叠云要亡国的恐慌。

叠云国官方的辟谣是后手应对,根本没法第一时间传到所有人耳朵里,即便是传过去了,也很少有人相信。百姓们觉得这只是朝廷阻止动乱的手段而已。

朝廷方面,一边要讨论西北边的战斗局势,一边要对各种谣言进行辟谣,一边要清查幕后黑手,忙得焦头烂额。还存在着一批被谣言舆论影响了官员,也悲观地以为叠云要亡国了,想要保全自身,从中作梗,又给各种任务添了麻烦。

当恐慌情绪持续在各大城池里酝酿时。

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的普通人,只好寄希望于神明,平日里烧香拜佛、拜神习惯了的人们,毫无疑问在这个时候,要奔赴各大庙宇、神地去求平安。

但他们恰恰没想到,求神拜佛是击溃他们关键一步。

一个又一个庙宇,一尊又一尊神像,在被众人跪拜之时,向他们宣告:

“大周辉煌万世”!

神似乎都觉得叠云国要亡了。

百姓们最后的信仰与寄托倒塌。

即便叠云国动作很快,立马发现这些神像只是被人做了手脚而已。但仍旧是完了,他们没有阻止事情的发生,也无能为力阻止事情的传播。

恐慌与绝望一起在叠云国内酝酿。

核心收缩的叠云国极度缺乏文化意识的自我修复能力。面对这样大规模的恐慌时,表现得很孱弱。

如果是平常,这样的事很难发生,但现在是战时,叠云国的大多数精力都在对强敌上,甚至代表一个国家核心力量的圣人以及高境界修仙者们都卷入了战争的博弈中,腾不出手来解决这些事。

毫无疑问,这是被偷袭了。

当李明廷见着这大好疆土被恐慌与悲观的阴云笼罩时,当他感受着原本鼎盛至极的国运以一种诡异的方式逸散时,他忽然就理解了何依依说的话。叠云国的百姓信力脆弱不堪,一碰就碎。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当真是“西起喧嚣,北显纷杂,东生岌岌,南有蒙土”。

若是是平常时候,叠云国圣人还在,可以很轻易地抵御这种外来的打击,但是现在,圣人们都无法脱身。

李明廷只能依靠自己。

发现了已经无法从“辟谣”解决恐慌时,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清查缘由上。虽然现在国内一片混乱,但大周并不是真的像传言那样攻破了西北防线,没有真正发生时,恐慌只能时恐慌,就算影响国运,也无法伤及根本。

在清查缘由时,李明廷发现在国内长期存在着一群看似毫无组织的“批评家”,这些“批评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靠贬斥本国赚钱,而在清查一些代表人物账务时,总能发现很多来历不明的钱。追根朔源后,赫然发现,供钱一方,正是如今的大敌大周的人。

一时之间,肃清朝野之声响彻叠云。

这天傍晚,李明廷站在望星楼上,望着已经昏黄的雕琢气太阳。他眉头见的疲惫几乎无法掩盖,眼中布满的焦虑与烦躁。

“叠云的根,都快被人扯断了。”李明廷喟叹一声。

“陛下,事情没到最坏。”

李明廷摇摇头,“亏朕被称明君,没想到,连一群臭读书的都管不住。现在的叠云,看上去还没输,但已然支离破碎。”

他很清楚,国内一片动荡的局势,但凡北边大周狠下心来,暴力突破纪戊山防线,那么之后将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只差最后一阵风,高楼便要倒塌。

他皱着眉,“何依依之言,现在看来,果不其然啊。一个二十来岁的晚辈,居然比叠云千年来众多将臣看得更加透彻。”他看着汀幽问,“你是,是我叠云人蠢,还是他聪明冠绝?”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汀幽这个伴君已久的老宦官绝对不可能正面回答,“陛下,叠云千秋之业立于当今,已是伟业。”

李明廷挥挥手,不想搭理汀幽。

他神情恍惚,心里呢喃,“真的要改变千年战略吗……”

他纠结着,苦难着。

破而后立是一场豪赌,堵上了千年基业。即便是李明廷也不敢狠心。

李明廷这段时间,一直在焦虑之中度过。每每他看过二十四页信纸一番,看过叠云上下混乱一番,就想狠下心来改变战略,迎头而上,但每每上朝前,见大殿众多叠云皇帝之印,看着这千秋之业的象征,他又无法狠下心来做一场豪赌。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国内的恐慌终于传到了西北得军队之中。

之后不到十天,胶着僵持依旧的两军再次大战,第一场大败由龙甲军送给黑甲军。

消息传回朝廷时,李明廷知道,再不做决定,就做不了决定了。

与此同时,南边明安城文气碑上,一篇《叠云讨敌檄文》横空出世,掀起一阵恐怖的文气之风,迅速吹遍叠云国。众多文人受到这阵文气之风的洗礼,深感《讨敌檄文》之中叠云国面临大周誓死不退的坚决之意。原本由文人传出的恐慌情绪,又被文人逐渐消解吞噬,他们开始大肆宣扬“家国情怀”。

而当李明廷迷茫于局势万变之时,一封来自山水楼的信送到他手里。

信里只有四个字——

“破而后立”。

这一刻,李明廷大抵明白,那篇《讨敌檄文》为谁所写了,也明白何依依这根本是逼自己改变战略,不留后路。

这天,李明廷连夜召集几位大臣大将,商讨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纸征兵令印发至全国,一封诏书送至西北纪戊山防线。

同时,一封请战书送往君安府山水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