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修仙游戏满级后 >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十三号记录员

修仙游戏满级后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十三号记录员

作者:文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42 来源:笔趣阁

安魂人从白骨山上离开时,告诉秦三月让她不要动,在这儿等她回来。

秦三月不是傻子,不会任人宰割,当即就溜掉了。朝着跟安魂人相反的方向,以最快的速度溜掉了。

她并没有特意选择最合适的方位,选择了与安魂人方向相反的方位。当然了,在这四下茫茫的山海关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方位,除了城墙线以外,四处都是一样的,一片焦土。

秦三月一直逃离到极目眺望看不见白骨山的影子,以御灵也感受不到气息后,才渐渐放慢速度,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到哪儿来了,该怎么回去。

她想到:既然那个白惨惨的人说老师到这儿来过,只是逃走了,应该说明,老师是知道这个地方的。

“唉,也不知道老师知不知道我在这里,应该是叫山海关的地方吧。”

速度降下来后,她便开始打量四周的环境。处处白骨,虽有各貌,但其间透露出的腐朽、古老的气息都一般无二。在某一处,她看到一尊特别庞大的骨架,跟一座小山似的,不是许多骨架堆砌起来的,就是一副完整的骨架。

形态很奇怪,结构也很特殊,秦三月想来想去,都没在脑袋里找到跟这副骨架匹配得上的巨兽或者妖兽。经由这一点,她去细致地辨别每一幅和人骨架不同的骨架,里面有一些经常被用以当坐骑的妖兽和灵兽,但更多的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如果出现那么几种认不得的骨架,还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繁复无比,没见过。但不认得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就不得不让秦三月去思考更多的可能了。

“骸骨丛生,兵器遍布,骨头兵器重重又几乎便岁月侵蚀彻底,又有山海关‘关’一字,说明这里应该是一处古战场……”老实说,秦三月对古战场的认识不深,天下也很少有关于古战场的记载,几乎没有。所以,秦三月根本没办法去分辨这里会是什么样的古战场。

从表面上看来,应该是人与某种生灵的战斗。这种生灵具备形态多样性,不像人有固定形态,而且战斗方式应该比较单一,或是依靠身体上的优势,或者具备某种特性。

“妖族吗?”秦三月不由得想,“应该不会吧,妖族虽说带个‘妖’字,但好歹也是高度文明化的种族,战斗方式不可能这么单一。”她想着,又自己反驳自己,“但也说不好,毕竟是古战场,过去的妖族是什么样的也每个定数。”

从一具具庞大的骸骨之间穿过,秦三月在其间很是渺小,稍微隔着远了,就看不见。她像是在一座骨林之中漫步、参观,时不时停在某些骨头前,凝着眉头,好好瞧上一瞧。她性格如此,喜欢钻研。

她尽量不去触碰那些大小的骨架,因为其实在是太过脆弱了,稍不注意,力道大了,便直接崩碎。更多情况下,还是以御灵之力去探究,更加清明不说,还能不破坏这些。

任何一个古代的遗址都是有很价值的,秦三月坚信这一点。

看得多了,想得多了,秦三月就在不经意之间想起了天下某个地方——落星关。

然后,她将落星关与山海关放在一起来比较。惊人地发现共同之处很多:一样是战场,一样是人与未知生物的战斗。未知生物共同之处也惊人地一致:形状各异,结果与天下生物大相径庭,战斗方式单一。这些都是她之前从曲红绡那里了解到的。

越是细思,越是发现,山海关和落星关的一致。一度让她觉得,山海关或许在以前承担着跟落星关一样的任务。

当然,这只是猜测,并没有什么进行印证。

往回走是不可能的了,她只好继续向前,一面去研究这座古战场,一面寻求离开这里的办法。好在,在离开州马城之前,备好了生存必需品,不至于为生存范畴。除了呼吸的空气格外干燥和充满腐朽气息以外,她在这里所经历着的,几乎跟外面没什么区别。

这里没有日出日落,一轮夕阳高挂在天边,一直不曾落下,也没有过任何变化,让人觉得那其实是有温度的装饰品。所以,秦三月没法分明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只能凭借自己的体力消耗速度来猜测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一直在骸骨林之中前进。其间,除了骨头和残兵败甲就是石头、黄沙,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更别提其他生灵了。除了浑浊腐朽的空气以外,也没有其他任何能为人提供修炼可能的气息。好在,她本就没法修炼,不需要灵气之类的东西来补充,而一批精怪也尽数养在小天地里,不需要担心什么。

只能说,对她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她一个人在这里……

她看不到出去的希望,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走。她本以为这里就算是古战场,也应该有边界,或许在边界处就能找到出去的希望,然而,走了不知多久,远处的天际线上,仍然是看不到的焦褐与枯败,那似乎是她永远无法触及的东西。她无法联系叶抚,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这里。

对于她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现在一个人走在苍凉大地上的孤寂感,而是怕自己被叶抚遗忘在这里。

不怕孤独,只怕被遗忘。

唯一能安抚她的就是这些千奇百怪的骸骨了,研究这些骸骨与下一副骸骨的模样是支撑她不断向前的动力。

以前的她不喜欢夜晚,现在看着一轮永远不落土的夕阳,变得十分渴望夜晚的到来。那起码说明了,这个世界是变化着、流动着、前进着的。她怕这里是被抛弃了的地方,像故事里那些流放之地一样,永远找不到出去的希望。

为了给自己空虚的内心寻求一点填充感,她开始记录这座古战场。以巨大的骸骨群为记载单位,她根据骸骨的形状和分布、兵器和坐骑兽骨的损坏程度,与地面的碰撞程度,去猜测和分析这里发生过什么样的战斗,再将她的猜测记录下来。这是纯粹的记录,没有故事在里面,不像《洹鲸志》那样会加修饰使故事更加生动,这里,她就是单纯地描述现状,任何猜测她都特别注明了“猜测”。

起初只是几张纸,时间久了后,渐渐变成了很厚的一叠,她瞧着便觉得像是一本书了,便后知后觉地想,或许自己可以将古战场的所见所闻编撰成一本书。

想了想后,她觉得这件事可行,便决定进行下去。

名字的话,就叫《三十三号记录员》,这个不太符合一贯书名格式的另类名字是她特意安排的。因为她觉得自己这本书严格说来也不是一本书,是一本记录册,里面没有什么辞藻修饰、格调韵律、格式体系,是一种独立的风格,所以没有以“……志”、“……谈”、“……论”、“……叙”等封名。

至于为什么是“三十三号”,因为她是在记录第三十三处骸骨群的时候才决定编成书的。她大概是跟叶抚久了,沾染了读书人那点文雅的矫情感,有着一些“随性而歌、歌以随性”的态度。就像许多文人作诗,作书,起名都会以第一感觉来,也不管别人读者领会与否,表达自己即可。

所以说,若是碰到什么特别读不懂的地方,只管跳过,因为往往对于作者而言,那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就这么着,《三十三号记录员》开始了……

夕阳映照之下,骸骨丛林之中。

秦三月脚踩一道风形精怪,悬浮飘荡在一座类象种巨大骸骨之中,四处查看,一番下来后,坐在一块石头上,开始记录:

“第一百八十四座骸骨群:有象形十二足非结构骨,置于脐凹,作扑倒状,无体长体宽之分,左右前后皆为象形,均有一百五十丈余。有层石跌落,十四具人骨,皆呈崩断状。演以围杀,至其脊骨破碎,蛮横翻腾,飞沙走石,卷沙石以绞杀围攻者。但见其态势,有一疑惑处,围杀者头骨皆向夕阳,手中行动尚未止落,是为何?”

记录完后,秦三月皱起眉头。

之前没开始记载时,她观察得没那么深,但是开始记载后,对每一座骸骨群都观察得很细致,所以越是见得多,观察得多,他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疑惑处:那就是,很多骸骨群周围发生的战斗似乎都没有结束,像是戛然而止一样,还能分辨得出来一些人骨或未知生物的骸骨做出了动作,动作还没施放完成,就戛然而止……

这就像是,皮影戏里,手艺人们叫出了“停”,于是一切就停止了。

一个古战场会发生忽然停止的事吗?

秦三月对这一点无法理解。

还有便是,那些疑似动作“戛然而止”的人骨,其头颅大都看着那一轮夕阳。

秦三月直勾勾地看着夕阳,其并不耀眼,除了毫无变化以外,同平常的夕阳并无多大区别,一样的美丽,一样的有一股迟暮的感觉,而且,还有着浅淡的暖意。

她看着看着忽然想起曲红绡之前说过,“落星关几乎看不到太阳、月亮和星辰,能看到都是了不得的幸事。”

她不由得想,如果山海关和落星关的存在有共通性的话,那么这轮夕阳理应不存在,加之其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变化……

这般想了一番,秦三月大胆地推断出,这轮夕阳是假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秦三月把逃离这里的希望放在了那轮夕阳身上。于是她再次开始了赶路之旅,她要奔向那轮夕阳。便用有记录本事的精怪将沿途的事物记录下来,等空闲下来,再慢慢去抒写。

她不知道那轮夕阳离自己有多远,但她知道,那或许是自己能够逃离这里的希望。

但凡有一点希望,便不应该停下脚步。

映衬着夕阳,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微浅的光束之中。

在这个没有万物变化证明时间流逝的地方,不知过去的多久,安魂人扇动着骨翅,到了这里。

她眼睛里的夕阳,依旧是灰色的夕阳。感受到这里还未彻底消去的一缕生机过后,她低声自语:“都跑这么远了啊,不过放心,我马上找到你,结束你的挣扎。”

骨翅扇动的速度加快,她是朝着夕阳疾驰而去的灰白色飞鸟。

……

山海关残破的城墙之内,是守关人们的城池兵府。

虽然城墙破烂不堪,但城池兵府还算完整,并没有被攻破的痕迹。走在其间,能够分明地感受到历史的古韵,建筑风格与着现今天下的城池兵府区别很大。在色调、结构和排布上都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主观意识。现今天下人大多保守谨慎,所以像战时城池兵府都采用叠层复式的筑墙风格,同样的占地,更偏向于把建筑墙体加厚。

而山海关这座兵府是典型的独层单式筑墙,且多开窗,把房间内显得很宽敞透亮,可见曾在这里待过的守关人们,整体的性格上是比较随性洒脱的。

叶抚和煌走在空荡的街道上,不以欣赏的态度,而是以颇为考究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建筑群。

那句话是没错的:什么样性格的人住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住着什么样性格的人,什么样性格的人决定了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决定了人什么样的性格。这句话看似大差不差,但每句话是有着不一样的意思的。

叶抚把目光放在建筑群上,而煌不同,他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叶抚身上。

这位先生有着神奇的魅力,煌这样去想。无与伦比的安全感、亲切感以及若即若离的神秘感。

“先生,我能问你一些问题吗?”煌鼓起勇气问。他其实还是有些怕叶抚,毕竟最初见面时,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叶抚点头,“问吧。”

“当初你为什么要让我去渡劫山啊?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渡劫山是什么,在哪儿了,还是误打误撞进了那座神殿,开始我还不知道那就是渡劫山,又没法出去,就只好在里面修炼,如果不是之前那么多大圣人来了,我都不知道我其实在渡劫山。”

叶抚笑道:“我不是给了你专属神道修士的功法吗?”

“《地藏》吗?是有,我也在修炼,很厉害,用它修炼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就连吸纳香火都感觉不同,但还是有些不太懂,里面很多秘诀都看不明白。”

“慢慢地就会明白了。你之所以能误打误撞进了渡劫山,是因为那《地藏》跟渡劫山山顶那座神殿相互吸引。而这一点,你以后也能明白。”

“这样啊。”煌点点头,然后又问:“接下来,我该去哪儿呢?渡劫山应该消失了。”

“你想去哪儿?”

煌勉强一笑,“我是个野神,能去的地方不多。”

叶抚摇摇头,“之所以正统神这个说法,不过是因为立神之人拥有道统,像道儒佛三家,都有各自的道统,大多数的王朝以及国家都是依据这三家或其他大家的道统来立神的,帝朝有自己的道统,也能立神。所以说,是否为正统神,只是看立神之人是否有道统。”

“什么叫道统?”

道统这个说法常听人说起,但论具体是什么,真没多少人说得清楚。

“所谓道统,就是只属于你,跟其他人、其他事物没有半点关系的大道。”叶抚说,“是你为天下所创造的,而不是天下为你创造的。”

煌听得到每一个字,但是连在一起后就觉得很玄妙,细致去理解只觉得脑袋发胀,他便知道,是自己道行不够。

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叶抚继续道:“你希望自由自在,那么就不要依靠别人的道统立神。”

“那我该怎么做?”

“去开辟属于自己的道统。”

煌顿时面露苦色。

叶抚笑道:“碰到困难,不要急着悲观,但凡有一点点希望,都应该努力走下去。”

煌看着叶抚,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深深地点头。

“很多人认为弱肉强食是修仙世界的第一法则,实际上,希望才是。没有希望的种族,必将陨落在历史长河之中,没有希望的人,一定是那条长河中沉底的泥沙。”

“先生说得很有理。”

叶抚偏头看着煌,“还有一件事,希望不是心想事成的东西,鼓舞人心的话听一两句,记一两句就是了,听太多,记太多了,会站不稳。”

煌若有所思。

叶抚笑着,大步向城墙外走去,“跟上,不要一想问题就站着不动。”

煌哦哦两声,连忙追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