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仙武位面行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氏璧

仙武位面行 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氏璧

作者:头顶三本书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3:19 来源:笔趣阁

洛阳雄踞于黄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东呼虎牢、西应函谷、四周群山环抱,中为洛阳平原,伊、洛、瀍、涧四水流贯其间,既是形势险要,又风光绮丽,土壤肥沃,气候适中,漕运便利。

故自古以来,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等八朝建都于此。

而在见识过婠婠的天魔功,并与婠婠分离之后的郭意,一路而行,来到了洛阳这个千年古都。

之前,杨广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出一条南达杭州,北抵涿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使得洛阳成为了天下交通商业的中心枢纽。

历史中,后来平定乱世的大唐虽然没有将首都建在洛阳,但长安却也里洛阳不远,不过三百多公里罢了。

从南门进入洛阳之后,便能看到宽达百步贯通南北两门的大街“天街“,街旁遍植樱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树木,中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

大道两旁店铺林立,里坊之间,各辟道路,与贯通各大城门的纵横各十街交错,井然有序。

洛阳有两大特色。

第一是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

第二便是在外郭城的西墙外,因其天然环境设置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达伊阙诸山,周围二百余里,比得上古时汉武帝的上林苑,外郭城与西苑连在一起,令洛阳更具规模。

不过,郭意此次前来洛阳除了想来游玩并见识一番这个繁华的城市之外,还与坐落于此地的一座寺庙有关。

在这个世界中,被武林中人称之为圣地的并不只有慈航静斋,还有一个净念禅宗。

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并称为两大圣地,都隐为白道武林之首,也都是罕有传人行走江湖,对于武林中人来说也都同样的神秘莫测。

不过,与慈航静斋会选出传人行走武林的作法不同,净念禅宗多半只扮演辅佐的角色,不具有主导地位。

如果按照原剧情发展的话,等到数十年后的武周时期,净念禅宗的净念禅院被婠婠之徒法明所渗透,并被改名为僧王寺。

之后,僧王寺更是应慈航静斋的端木菱要求解散,而净念禅院也交由慈航静斋接管。

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之间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就有很深的关系,净念禅宗由天僧于东汉年间所建立,慈航静斋由地尼所创。

两派的初祖天僧和地尼乃是同门师兄妹,他们虽然有缘但是却无份。

不过因为他们的想法都非常接近,都是以广研天下宗教门派为己任,希望能寻出悟破生死的大道,亦都是修行佛法之地,所以两方交往一直都比较密切。

不过,郭意现在并不急着前往净念禅院,他刚来洛阳,当然是要先游玩一番。

进了一间闹哄哄的茶楼,找到一张靠角的空桌子之后,郭意要了糕饼。

“若偃师失陷,则会直接动摇洛阳的安稳。偃师之于洛阳,等若虎牢之于荥阳。

现今王世充率兵至偃师,立即直接威胁到虎牢的存亡,故李密必须作出反应,或守或攻,绝不能不小心筹度。”茶楼的一角,有人说道。

“不过,扬州双龙与杜伏威这两方势力现在也不容小觑了,王世充和李密未必真敢打起来。那杜伏威自从与扬州双龙分道扬镳之后便蛰伏了起来,但任何人也忽视他不得。”之前说话那人的同伴也说道。

“倒是那扬州双龙最近威望可不小,他们虽然与杜伏威分道扬镳,但是却得到了世居岭南的宋阀的帮助,他们打下的地盘可不比杜伏威现在的地盘小。”有一人道。

……

那些人的对话还在继续,不过郭意却是没有再听下去的打算,糕饼上来之后郭意便一口吃了,很快就离开了这座茶楼。

偃师城位于洛水北岸,大河之南,嵩高、少室等诸山之北,上游是洛阳,下游百里处为虎牢,乃翼护洛阳的战略要塞,亦是王世充东拒李密的前线基地。

不过,偃师城这个地方看似只有王世充和李密两人在争夺,但杜伏威的地盘距离这里其实也并不远,而杜伏威最近又蛰伏起来了,在休养生息。

可是,郭意却是知道,杜伏威其实也看上了偃师城这块地盘。

不管杜伏威如何,只要他没有与胡人合作,郭意便暂时不会去管他,输赢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离开茶楼之后,郭意又在洛阳城内转悠了几天。

最终,郭意终于来到洛阳南郊一处山坡处,站在山坡上遥望南方远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宏伟的寺院,这正是净念禅院。

这净斋禅院规模及其宏大,占地也是极广,若之前山坡上看,因为这里树木繁多,只能看到几座殿宇。

可是,如果走近看的话,便能发现寺内建筑加起来达数百余间,俨如一座小城,

而这些建筑的正中处,有七座大殿及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小铜殿,

“当!“

当郭意来到寺庙门口时,从寺院内传来悠扬的钟声。

而当郭意从正门走进寺内的时候,也并有人阻拦他,因为这里是寺庙,自然也会常有香客来此拜佛。

而这寺内的僧人又都没有见过郭意,他们还以为郭意是来拜佛上香的,哪里会上前阻拦。

不过,当郭意走进雕有数尊大佛的大殿之中时,便有一位中年僧人在见到郭意后,匆忙地跑离了大殿。

很快,那名中年僧人便去而复返,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手持钢钟,四十来岁的僧人。

“阿弥陀佛,不知道郭公子前来净斋禅院所为何事?”那名四十来岁的僧人口宣佛号,走到郭意身前,对郭意说道。

“原来是了空大师,那日在慈航静斋还没有与了空大师说上一句话,今日特来净斋禅院与了空大师商谈一番。”郭意也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个僧人。

这名四十来岁的僧人,正是静斋禅院的主持了空,郭意之前在慈航静斋与宁道奇打斗的时候,他便也在场。

郭意自身所学虽然是道家属性的武功偏重一点,但是对于佛法他也算是有些研究的,毕竟他也曾与其他世界的多位不同时代的高僧们一同探讨过佛法。

了空见郭意似乎并不是来寻净斋禅院麻烦的,心中也送了送了松了一口气,毕竟就那日郭意与宁道奇的打斗来看,郭意若是来找他们净斋禅院的麻烦,恐怕要不了几下他们这诺大的寺院就要化作一片废墟了。

“既然郭公子是来与老衲商谈一番的,那就还还请随我来。”说着,了空便领着郭意来到了无人打搅的后殿。

“郭公子此次前来,可是为了和氏璧?”当只有郭意与了空两人时,了空直截了当地对郭意问道。

郭意没有回答了空关于和氏璧的问话,而是对了空问道:“听说了空大师修炼闭口禅已经有许多时日,不知为何今日会开口呢?”

“自然是因为郭公子今日前来,老衲担心今日若是不开口,郭公子恐怕会因为我那日援助慈航静斋一事而迁怒与我们净斋禅院啊!”了空解释道。

此时,一阵风吹过,有幡被风吹动,郭意便看向那幡,又对了空问道:“不知道在了空大师看来,那动的究竟是幡呢,还是风?”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这动的自然是既有幡,又有风。”了空道。

“是啊,风吹幡动,不离幡,不离风,可最重要的确不是幡,也不是风。

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可是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

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仁者心动。”郭意淡淡地说道,但了空却从他的话中听出了禅机。

“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若离风与幡则心凭什么动,若离风与心则谁说幡动,若离幡与心则风吹向谁家?”了空自言自语地说着类似郭意刚刚所说话。

“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我是为了和氏璧而来的吗?是,也不是。”郭意看向净斋禅院正中处那七座大殿及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小铜殿,并开口道。

郭意所看向的那个地方,正是和氏璧所存放之地。

看到了郭意所看向的那个方向,了空也知晓郭意这是知道和氏璧的所在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郭意念着偈语,再次踏空而行,朝着存放和氏璧的那及几座大殿而去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段偈语是后世被称为禅宗六祖的惠能大事的名偈。

慧能大事对与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其在佛学上的成就可不是眼前这个了空能够比的。

而郭意利用惠能这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来与了空谈论佛法,这等于是用后人佛门的精华来教育了空,了空自然便沉迷其中了。

再加上郭意已经领悟《长生诀》和《慈航剑典》这两本奇书,其精神境界相比初到这个世界时更是得到了成倍的提升,他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比之魔门阴葵派的天魔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世武林,除非向雨田当初没有破碎虚空而去,要不然已经没有人的精神境界能超过郭意了。

当郭意来到突出于众殿宇以五彩琉璃造成覆盖的众庙瓦顶之上,居于两座佛塔间的大钟楼上时,他也早已感受到了和氏璧的所在。

俯瞰这净斋禅院的远近形势,这里的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

当郭意顺着感觉,来到存放这和氏璧的殿内时,便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铜造的大罩子中,又或到了一个覆盖的铜钟内。

一张供打坐用的圆垫被放在殿心的小铜几和铜几后。

而那铜几之上,正放着一方纯白无瑕,宝光闪烁的玉玺。

这玉玺上镌雕上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补上黄金。

郭意眼前的这玉玺,正是春秋战国时群雄争相夺取,天下独有的无价之宝,并留下了传诵千古“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得之以取天下,建立一统中国的稀世奇珍和氏璧了。

郭意踏前一步,探手抓起宝璧,一股难以形容的冰寒之气,透手心而入。

郭意暗运真气,小心翼翼的把璧内寒气吸进左手手心,过中指,经肘外的阳瑜脉至肩井穴,再由此而下往带脉,转往背脊督脉。

这和氏璧就好似一块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的电池一般,其内的寒气真源源不断地往郭意身体中输送。

若是一般人以这种速度吸取和氏璧中的寒气,轻则全身经脉断裂,心神更是会异常烦躁,重则冻结全身经脉,就算是宗师级别的任务也会被冻死。

不过,和氏璧中的能源终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和氏璧的亮度不断剧增,其中能源也很快便被郭意吸了个一干二净了。

当和氏璧中的能源被郭意吸得一干二净之后,原本的宝玉也变成了一堆粉末,只余下补角的小块黄金。

至此,这个名传千古的异宝便成了粉末。

“这和氏璧究竟是什么东西?这绝对不像是自然形成的,一定是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可是这其中蕴含的能量又如此不像是武者能做到的,恐怕就算是破碎虚空级别的武者也不行。”想到这里,郭意又想到了远古时代曾进入过战神殿,并著了《长生诀》一书的广成子。

在一些传说之中,广成子可是十二金仙之一。

那么,这个世界的广成子会不会已经脱离了武者的范畴了呢。郭意心中如此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