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 第406章 江城实验田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第406章 江城实验田

作者:咬文嚼纸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6:55 来源:笔趣阁

夏国的种粮成本一直以来都高居不下,以大米为例,夏国对国产大米的保底收购价为3900软妹币到4000软妹币每吨,折合下来月1.95软妹币到2软妹币一斤。

这种收购价才能够保证夏国种植粮食的企业和农户不亏损,能够勉强生存。

但是米国大米价格是多少?3000软妹币每吨,折合后约1.5软妹币一斤。注意,这还米国大米的到岸价,不是成本。

1.5元/斤,米国的农场还有的赚!

同样,东南亚的粮食价格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因为运距短,价格还更便宜。

因此夏国的粮食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如果按照世贸的游戏规则,夏国取消粮食补贴,开放粮食市场,夏国的粮食基础将被海外的产品冲地七零八落,当初开放的大豆就是这个例子,夏国传统的大豆品种几乎灭绝。

在可以预料到的未来,随着夏国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化肥成本等多项成本的持续上升,夏国自产粮食和境外粮食呈现倒挂钩的将是长久的现象。

而一旦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例如夏国粮食减产,或者是国际粮食和当初的大豆一样涌入夏国市场,那么夏国的粮食体系将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粮食掌握在境外资本家的手里是相当可怕的,米国控制世界的三板斧,其中一板斧就是粮食。

“听不听话?”

“不听!”

“不听就断粮!”

“那我还是听吧……”摇尾巴。

粮食研究院详细的将合作计划发送给盘古科技,盘古科技也知道自己未来几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大部分农村人口都不种粮,在夏国粮食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生产粮食的任务就落到了盘古科技身上。

而相关部门将会引导不再种植粮食的农户和企业种植其他如药材、特殊水果等经济型作物,这事儿就不用盘古科技操心了。

萧铭将这事交给高思绮,说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开辟一处试验田,成功了,其他城市复制就行。”

“盘古科技园区不是么?”高思绮乐呵呵回答道,因为盘古科技园区所有的主粮、蔬菜和水果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还需要覆盖更多的人口,更广阔的地段。”萧铭说道:“小初,投影一下江城市的地图。”

“好的主人。”

江城市的地图被展示了出来,中部和东南部是一片平原,河流贯穿而下,这为当初江城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东西部则是连绵不断的丘陵,这里还保留着江城并不发达的基础农业。

小初介绍道:“江城总共有常住人口70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比70%,农村人口占比30%,但是江城农村每年外出务工的人口有150万人。农村空心化,在江城尤为凸显。”

江城从来就不是产粮大市,平原边缘和山丘地区农户散乱式的粮食种植,根本无法对整个粮食市场带来任何影响。

即便是这样,耕地也是必须要保护的,这样造成了虽然种植粮食的人不多,产量不高,但是供应土地依旧紧张,再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江城的房价从两三年前的七八千一平,一眨眼变成了保底1.5万上不封顶。而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江城的平均工资也不过5000出头而已。

“以江城为实验田?”高思绮跃跃欲试,“本来就是就要改造江城的人居环境,我们就从江城开始吧。”

萧铭再用激光笔指了指江城地图上的一角,江城的老旧工业区。

“这里曾经是江城的荣耀,轻重机械装备厂、汽车零配件工厂、煤炭、炼油等工厂造就了上个世纪最辉煌的江城。”

高思绮从大学开始就在江城,太了解这段历史了,“目前的老工业区还在运行厂家也没没几家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一地鸡毛。”

而且老工业区这片因为基础设施配套差,环境脏乱差,周围的地价也高不起来,没有地产老板将房子盖在这里,也没有住户愿意住在这里。

江城老城区的土地能够卖到1.6万每平,工业区土地的价格只有三四千一平。

萧铭说道:“这里有大量闲置的厂房。”

高思绮一下就明白了萧铭的意思,说道:“你的意思是将会这个老工业区利用起来?”

“对!不少老板肯定都想出手这些厂房,而我们对厂房进行改装,一处厂房就是一处未来粮食工厂。”

小初按照萧铭的意识将整个老工业区圈红,足足有50平方公里,这里有无数闲置的厂房,和仓库,这里将是江城的良田。

萧铭说道:“按照粮食研究院的相关请求,这一次我们主要培养大米、小麦、玉米、土豆和大豆,这里出产的粮食不仅仅是要满足江城的需求,更要对外援助,甚至出口。”

高思绮一撩袖子准备的大干一场,“江城当在修建老工业园区时,绝对没有想到园区还会有这样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要土地,现代农业要厂房,能够将废旧的厂房再利用无疑是最快、最节约成本的做法。

厂房的框架在,高思绮只需要组织人手将其腾空打扫赶紧,安装生产设备、环境设备,那么厂房很快就能够投入运行。

高思绮看着老工业园区的地图说道:“这里基础设施其实比较完备,就是有点杂乱,如果我们接手之后,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动。不过按照粮食的市场价,改动花费的钱都是值得的。”

“一座厂房一座厂房的来,不用太着急,只要我们的样板区能够打造成功,全国各地都会有对样板区进行复制粘贴,我们只需要对他们完成技术支持就行。”

“我马上去办,整理旧工业区,可能还需要不少人。”

“那些失业的工人,在家闲置的村民都可以用,他们可以成为新工业时代的工人,至于全智能机械化的事,咱们还是再缓一缓吧,我们还得考虑考虑江城大多数人就业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